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或控制。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命令的作用大。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盛夏,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战斗力也会大大削弱。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可有水源?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不短的路程。
曹操沉思一阵之后,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望梅止渴的故事。故事中的曹操就是使用了暗示的方法来振奋士兵的精神。不止曹操,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在进行着暗示。
1941年,德国建造了几十艘潜艇,需要招收几千名潜艇水手。许多以为当潜艇水手十分浪漫的德国青年都跃跃欲试,准备去报名。
为了破坏德国海军的征募计划,美国海军心理战部门精心设计了一张传单,对德国青年进行暗示性心理影响。在这张传单上,潜艇被画成“钢铁棺材”,并配有文字说明:在潜艇上工作是非常危险的,长期与外界隔绝、暗无天日、潜艇水手的寿命很短,等等。
许多德国青年看到这张传单后,受到传单内容的暗示,马上由潜艇联想到棺材,由棺材又联想到死亡,于是纷纷放弃了报名。一张施加暗示的传单,就使美军成功地拖延了德国海军潜艇招募水手的计划。
同样,在心理咨询和教育中也最好尽量少用命令的方式去提出要求。若能用含蓄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有时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他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一看,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他们都睡觉了,他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他……”
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你在讲故事的同时闭上眼睛,并不住地打呵欠。试一下吧,灵验得很!
再来看看,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来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进来。正是这种含蓄的暗示使工人们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