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不治之症”(1 / 1)

对于暗示,在《心理学大辞典》里是这样描述的:“通过某种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在心理状态或行为上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受到别人的影响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样的判断和决策,我们称其为“主见”。

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

但是,存在外来影响的空间以及易受暗示的机会,并不等于一定会受到暗示。暗示的成功,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受暗示者,必须存在针对外来暗示者的自卑——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向其讨教、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

可见,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现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当然,这样的心理过程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当中。所以,暗示作用通常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中。

这种对于自主判断的部分放弃,是有一定适应意义的。它可以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

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画龙点睛”。比如,如果一名运动员的成绩已经非常接近世界纪录了。这时候,他非常敬佩的恩师在旁边轻轻暗示他:“你能行,你一定能得第一!”正是这一暗示,激发了他全部的潜能,使他在比赛中真的得了第一。这样的积极暗示,起到的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一个末流运动员,由于实力有限,即使“暗示”做得再完美、效果再佳,也难以创造奇迹。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者心理的暗示作用。在无意识中,广告信息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人们购物时就会不自觉地受到潜意识中这些广告信息的影响,从而左右购物者购买倾向。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人们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便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只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接受暗示的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人们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只是人的一种本能。

人们为了追求成功或者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的美好,勾画出一幅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情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英国作家索利恩所著的心理小说《新鲜空气》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主人公威尔逊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一年冬天,他到芬兰的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威尔逊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就非常苦恼,辗转难眠。

到了最后,威尔逊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他才安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无损的窗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大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

有人曾经做过“人工印记”的实验。用邮票大小的湿纸片贴到被试者的皮肤上,告诉他说,贴上之后这块皮肤就会发烧。不一会儿,揭去纸片,皮肤果然变红了。还有人将一枚金属硬币放到暗示者的手臂上,暗示说这块硬币刚在火上烤过,会把皮肤烫起泡来。没过多久,硬币下面果真“烫”起了水泡,呈现了二度烧伤痕迹。

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不思饮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就是由于暗示。

瑞典一位老妇人只是患了感冒,但由于教堂牧师在一天内探望了她三次。这位老妇人便怀疑自己是患了绝症。几天以后,她便因精神崩溃而去世。所以,当你去探望、护理病人时,请千万不要放悲天悯人的表情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