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了错误答案?(1 / 1)

一件事情,不论好坏,只要有人敢做,其他人便也敢做。“一人胆小如鼠,二人气壮如牛,三人胆大包天”,反正人多,谁怕谁?

假如你是站在十字路口的一位行人,红灯亮了,然而路面上并没有行驶的车辆。这时候,有一人不顾红灯的警告穿越马路,接着两人、三人……人们蜂拥而过,置身其中的你会怎么做呢?倘若你还留在原地,不但别人会说你傻,恐怕连你自己也会这样认为了。这是“从众”最常见的一个例子。

从众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形成印象、做出判断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在信息接收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从众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

在研究从众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阿希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用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受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其他来参加实验的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们只能坐在其他位置上。事实上他们不知道,这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受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对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做出比较,看它和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确判断之后,5个假受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的受试者开始迷惑了。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都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实验结果来看,有33%的人选择了和大家一样的判断,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问题判断出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坚持按照自己的判断来回答。

为什么人们会放弃自己的正确答案而选择和众人一致的错误答案呢?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是影响从众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人多本身就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因素,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意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众不同是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的,有的时候还会引起灾祸。例如,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逆向行驶的汽车司机;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一名偏离集体、误入敌区的战士。

公众几乎都不喜欢越轨者,例如在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名观众在那儿歇斯底里地大声喊叫,周围的人必然对其深为反感。在一个系统内,谁若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美国霍桑工厂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霍桑工厂,工人们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每天的工作量后,就会明显松弛下来。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因此,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参考周围人的做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认为大多数人采取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行为,这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都去做的事情往往是正确的事情。周围人的做法对我们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大多数人的做法,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导,可有时候也容易误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