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1 / 1)

除了用在借钱上,“对比效应”也时常被运用在谈判中。

布莱恩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在一个采购项目中,有位卖主的报价是50万美元。于是布莱恩委托公司的成本分析人员去调查卖方的产品。成本核算的结果表明,卖方的产品只需44万美元就可以买到。布莱恩看过成本分析资料后,对44万这一数字也深信不疑。

一个月后,买卖双方开始谈判。谈判一开始,卖方便使用了很厉害的一招:“先生,很抱歉,对于上一次50万美元的报价,我必须做一下更改。原先的成本核算有误,致使我错报了价格。经过重新核算,我现在要求的价格是60万美元。”

卖方的发言语调沉稳,使人感到坚定不移。一时间,布莱恩对自己所做的成本估计反而产生了怀疑。于是,买卖双方开始在60万美元而不是50万美元的价格上争论。最终,谈判以5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事隔几年之后,布莱恩回忆起这次谈判时说:“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60万美元的喊价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我最后以50万美元的价格和他成交时,我感到很满意呢。”

其实,卖主只是运用了对比效应。他先向布莱恩先生报一个惊人的高价,然后再做出让步,将价格逐渐降到原来的报价,以此来促进成交。

当然,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遍地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