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中“巧妙重复”是最有效的让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说服方法之一,由于不断重复可以潜意识地在对方心中打上烙印,因此很多演讲者都会在演讲内容中以听众难以察觉的形式,巧妙地重复着自己演讲的主要思想,以便让听众记住自己演讲的内容。演讲者如果担心自己的演讲没有什么太过出彩的地方,但是又想让听众产生深刻的印象,“重复”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重复”是一种技巧,不能太过明显,否则听众会感觉你是在喊口号而不是在演讲。所以很多演讲者选择把自己演讲的主要思想放在穿插的故事中,这时的“重复”就变得比较自然。例如现在很少有商品的广告是在不断重复商品的名字,它们更多的是以“广告剧”的形式,在一个短片故事里让自己的商品反复出现,以此让人们记住商品。这种重复穿插的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演讲者的青睐,因为它不但增加了演讲的趣味性而且巧妙地隐藏了“重复”的痕迹。
下面是俞敏洪关于“坚持”的演讲: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很多同学后来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到任何一个地方,听任何一句话,听一遍模仿出来的绝对不会两样。所以他在北大广播站当播音员当了整整四年。我每天听着他的声音,心头咬牙切齿充满仇恨。(笑声)所以,有天赋的人就像雄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它靠着坚持不懈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坚持爬才能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掌声)
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掌声)
俞敏洪先生的演讲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个“老鹰和蜗牛”的故事中,一开始并没有与“坚持”相关的词语,而讲到蜗牛之后就开始多次讲到坚持或者同义的词语了。这些词语在故事中大多伴随“蜗牛”出现,因此没有让听众感到重复,甚至让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种“重复”的演讲方式在听众的潜意识里根植了“坚持”的意义,这也是俞敏洪先生演讲的中心理论。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能够将“重复”巧妙地运用到演讲中,那就是自问自答。将“重复”变成带动节奏的节拍器,自己成为掌握节奏的人。
下面是鼓励创业的一篇演讲稿:
我们为什么要创业?那是因为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高峰,创业可以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很多人也都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
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因为创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这是证明自己的最好途径。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不愿意庸庸碌碌,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约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我们为什么创业?因为我们活在一个讲“经济”的社会——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创业可能带来的就是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因为我们要做自己的老板。一方面,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抱着这种心态,认为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另一方面,就算失败,也是自己造成的,不会去怪别人,不会感到遗憾。
我们为什么创业?因为这是无奈之举——当然,找不到工作也是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一个原因,特别今年是大学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年,大量的毕业生拥向市场,一些人必然要面对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创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案例中演讲者使用了“自问自答”这样的重复技巧,在提问中不断重复着“为什么创业”这个中心思想。几次提问式的重复,不但产生了一次比一次有力量的效果,而且非常有连贯性和节奏感,每一次提问都能激起听众对创业理由的向往。随着第五次提问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听众甚至期待演讲者说第六个、第七个……
“重复”本身就是让别人加深印象的一种说服术,而“演讲”也是为了感染更多听众,让听众记得自己或者自己的言论,因此两者有着天生的契合性。如果演讲者在自己的演讲中不断“重复”着自己的思想而未被听众发觉,那么他就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思维最广泛而默默地刻在了这些听众的脑海里了,这就是“巧妙重复”在演讲中取得的独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