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只有具备自己独特的风格,听众才容易被其吸引,在演讲的时候自己的魅力才会自然地流露出来。很多人以为自己的长相或者着装特征就是风格,其实不然,外表的特点也许会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但能被听众真正信服和记住的方法,是培养出自己的语言风格。
演讲中语言的风格有许多种类型,比如幽默、深沉、绚丽多彩等,每一种风格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说服力,很多时候我们看见演讲者刚刚上台还没有说话,场下的听众就已经开始微笑,或者保持肃静了,这就是演讲风格带来的影响。在随后的演讲中,只要演讲者正常发挥这种风格,听众就会在其风格的感染下认真聆听演讲的内容,最终对演讲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演讲就极具艺术风格,当然这是与其非凡的文采魅力密不可分的,他的每一次演讲都能以精妙的话语振奋人心。
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看年纪轻,假如是单看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
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看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的还是看精神上的年龄。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
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理;他如饥似渴地请人指教,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一特征。
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他大公无私,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实切实地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第三,是勇敢的战士。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征服一切。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三特征。
这三种年轻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这些特征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就是死了也还年轻;假如他把这些特征失掉,比如年纪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是一个死鬼了。
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节选自郭沫若《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郭沫若先生的演讲风格表现在对比鲜明、排列层次感极强而且言语上文学气息浓厚。他的演讲虽然没有深刻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给人一种“字字珠玑”的味道,这种演讲风格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量,能最大限度地打动聆听者的心,激发出聆听者内心深处的“年轻精神”。郭沫若先生的演讲风格偏向于大气,在他所有的演讲中,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会被他的风格所感染并折服。
很多时候我们是很难模仿学习他人的演讲风格的,因为我们没有与他人相同的经历和思想,因此演讲者只有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才能使整个演讲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常见的名家演讲中,幽默的风格往往更能拉近和听众的距离。幽默并不是开玩笑,幽默的风格是一种智慧的艺术,听众需要在你幽默的讲演中得到知识或者人生的启迪后才会认同你。当今的演讲大师中,易中天先生的演讲就充满了有趣的因子,他的每一次演讲也都在人心中植下了种子,让人深思。
下面是易中天先生关于教育的一段演讲:
“这种成王败寇的评价标准的结果是不把学生当人,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龙是什么?怪兽。材是什么?木头。器是什么?东西。就是你要成怪兽,你要成木头,你要成东西,就是不要成人。现在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最应该以人为本的应该是教育,可是在中国,最应该以人为本的领域最不把人当人。
你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过的什么日子。有一家媒体报道说,夫妻两个白天平时工作比较忙,到了国庆长假,孩子问爸爸妈妈能不能花一天时间陪我到游乐园玩一下。夫妻两个开了一夜的“遵义会议”,最后咬紧牙关,下定决心,拿出一天时间陪孩子上回游乐园。做了第一个游戏,孩子挺高兴。妈妈就问,好玩吗?好玩。那回去就可以写篇作文了吧?孩子当场脸就拉下来,然后垂头丧气去做第二个游戏。做完第二个游戏妈妈又过来了,问,第二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你可以写一篇精彩的作文了吧?孩子说,妈妈我不玩了。一天玩的时间都不给孩子,就盯他的作文,口号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我想请问:人生的终点线在哪儿?殡仪馆。所以从上到下,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家长,全都是望子成龙。所以现在我旗帜鲜明地提出来,我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成功学,反对望子成龙。
我的口号就是今天的演讲主题,望子成人。什么人?真正的人。有标准吗?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易中天先生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把每一次的公众演讲都以自己幽默却充满哲理的风格呈现出来。这种幽默的演讲风格成为易中天先生的标志,以至于每一次只要他准备讲话,聆听者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期待着从他的演讲中得到智慧,这就是他独有的演讲风格对人的吸引。
风格是一种看不到却存在的美感,同时也代表着演讲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有了自己的演讲风格有助于让听众记住自己,同时认真听取自己的演讲内容,并接受你的演讲思想。演讲风格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模仿、学习、练习,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演讲特点培养属于自己的演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