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某保险公司雇用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职业培训,每名推销员的培训费用高达3万美元。谁知雇用后第一年就有一半人辞职,4年后这批人只剩下不到1/5。
原来,在推销保险的过程中,推销员得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被拒之门外的窘境。许多人在遭受多次拒绝后,便失去了继续从事这项工作的耐心和勇气。
该公司决定请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来调查,希望他能为公司的招聘工作提供帮助。调查的重点是:那些善于将每一次拒绝都当作挑战而不是挫折的人,是否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推销员。
塞利格曼教授以提出“在人的成功中乐观情绪的重要性”的理论而闻名。他认为,当乐观主义者失败时,他们会将失败归结于某些他们可以改变的事情,而不是某些固定的、他们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他们会努力改变现状,争取成功。
接受该保险公司的邀请之后,塞利格曼对1.5万名新员工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是该公司常规的以智商测验为主的甄别测试,另一次是塞利格曼自己设计的、用于测试被测者乐观程度的测试。之后,塞利格曼对这些新员工进行了跟踪研究。
在这些新员工当中,有一组人没有通过智商甄别测试,但在乐观测试中,他们却取得了“超级乐观主义者”的好成绩。跟踪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一组人在所有人中工作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一年,他们的推销业绩比“一般悲观主义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从此,通过塞利格曼的乐观测试便成了该公司录用推销员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
实际上,塞利格曼的乐观测试就是情商测验的一个雏形,它在保险公司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证明,与情绪有关的个人素质在预测一类人能否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为“情商”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持。
正式提出“情商”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两年后,他们将情商定义为一种社会智力,并对其应包含的能力内容做了界定,分别为:
——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的能力。
“情商”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开始受到一些企业界人士的注意。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尝试着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简单来说,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一样,情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整体来说,情商就是一种情绪管理的能力,一种准确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一种接近并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一种调节情绪以帮助情绪和智商发展的能力。
美国新泽西州AT&T贝尔实验室的一位负责人,曾经用情商的有关理论,对他的职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工作业绩好的员工,的确不都是具有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情绪传递得到回应的人。
另外一个例子是,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的坎普尔及同事,在研究“昙花一现的主管人员”时发现,这些人之所以失败,并不是技术上无能,而是情绪掌控能力差,从而导致人际关系陷入困境而最终失败。
由于在企业界的成功应用,情商声名大震,并开始引起新闻媒体的浓厚兴趣。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一书,把情商这一研究新成果介绍给大众,该书迅速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一时间,“情商”的概念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在《情商》一书中,丹尼尔·戈尔曼明确指出,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下列三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组成的:
——了解自我的能力: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管理自我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绪的根源;
——激励自我的能力: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自己的情绪,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
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他认为,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
从此,“情商”作为一个时髦的名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言谈话语中。EQ成了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