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仪之心人尽皆知,武昭仪因为不能被立为皇后退而求其次地表达自己的欲念,她并不怕天下人知道她的雄心壮志,因为她有充分的把握,她坚信自己会胜利。
册封武昭仪“宸妃”的事情又有人出来阻挠了,阻挠者依旧是关陇集团的那几个代表人物。他们不断上书抗议,将自己一肚子的文墨倾洒在纸上,说祖宗的规矩不可改,后妃之位自有祖制,不可随意变更云云。此时的武昭仪已经忍无可忍,她不能容忍自己一退再退,她想,这次一定要一争到底。因为武昭仪的不让步,和高宗皇帝的强硬态度,武昭仪终于得到了“宸妃”的称号。根据《旧唐书》的《高宗传》和《武则天传》的确切记载,武则天最后进号“宸妃”。
身为宸妃的武则天依旧没有放弃皇后的宝座,她更加大胆,不再退缩迟疑,她开始跟随李治上朝,躲在帘子后面偷偷听政,全面掌控朝廷信息,并且不断让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上书,公然与韩瑗、褚遂良等人作对,以此激怒韩瑗等人,从而找到把柄以治其罪。
机会就这样来了,一次早朝,李治再次旧案重提,希望武宸妃可以立为皇后。朝廷重臣依旧是老调子,而支持武则天一派的人不断蛊惑人心,不断发表激昂言论,褚遂良情绪激动,一怒之下,跪在李治面前大呼:“武昭仪昔侍先帝,大众共知,今若复立为后,岂不贻讥后世?臣今忤陛下意,罪当万死。”——《武则天》,这一激奋的话甚是刺耳,李治心里非常不痛快。可此时,褚遂良的怒气并没有消,他在地上狠狠地磕了几个响头,把头都磕破了,又说:“今将朝笏敬还陛下。”
这一番话和一系列动作让李治非常下不了台,他更加愤怒,命左右将褚遂良赶出宫殿。就在这时,帘子后面传来武则天的怒骂声:“何不扑杀此獠!”——《新唐书·褚遂良传》
武则天这一声怒吼,大家才发现她竟然躲在一旁听政。此时朝廷更是议论纷纷。也正是武宸妃这一声怒吼,将废后立武的事情公开化、强硬化。武则天作为当事人,已经深入其中,她是注定要做这场斗争的赢家。
褚遂良就这样被贬官,被流放到潭州任都督。褚遂良一走,局势更加危急,关陇集团的大臣明显感觉到皇上要动真格了。与关陇集团对立的武则天派又积极行动起来,李义府开始游说朝廷里的文武百官,拉拢中间派,希望以此能扩大自己的势力。
李义府也是一个不得志的文官,他才华横溢,却两面三刀,人称“笑里藏刀”。可见此人城府之深,头脑之灵活。但他因为跟长孙无忌有瓜葛,一直被长孙无忌排斥,常年不能出头。恰巧在这时,他又被长孙无忌抓到把柄,贬往偏远的壁州当官,李义府非常苦恼,又没有办法。一个叫王德俭的人给李义府出了个主意,他怂恿李义府去投靠武则天,这样武则天和皇上一高兴,就可以将他留下。《资治通鉴》记载:“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臣异议耳。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李义府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去找了武则天和高宗,在两人面前慷慨激昂地表了一番决心。坚定站在武则天这边,为武则天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这一招还真是管用,李义府终于被留了下来。武则天此时也需要用人,需要人支持她,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形成同盟合作关系。李义府终于抓住了时机,他与许敬宗等人相互勾结,声势浩大地拥护武则天,很快就成了武则天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