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出现于隋代,大兴于唐代,后来被历代王朝继承,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一个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制度,必然有其合理性。更何况这个制度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它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传到了欧洲,受到那些正在与贵族和教会势力进行斗争的第三阶级的极大推崇。他们非常推崇中国的科举制,而且我也赞同他们的看法,这种看法抓住了科举制的精髓,那就是科举制是对贵族世袭垄断权力的一种挑战,给了平民以上升的希望和机会。
的确如此,后来中国的科举制被加以英国化的改良之后,变成了文官制度,而这种文官制度后来又推行到了整个世界。可以说世界文官制度的基础,或者说起码是来源之一,就是中国的科举制。有一句话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出现,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冲击了贵族政治,为官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温床。所以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他们迫切需求的东西,因为有利于加强他的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科举制之前,中国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在先秦那个年代毫无疑问是世袭的选官制度。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是贵族社会,等级森严,所以政府的官员一般来说都是由贵族子弟世袭而成。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郎官制度和荐举制度。这个荐举制度有一部分内核被后来的科举所继承。当然了,在实施过程当中还是有波折的。所以历史从来不是直线发展的,永远是有波折的。什么波折呢?就是曹丕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18],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给了门阀大族世代选官权,有利于他们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最后的形势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而这样就造成了阶级的固化。而一个时代如果阶级固化,尤其是当年轻人和底层人士失去了上升的机会和希望的时候,这个国家距离动乱也就不远了。所以说维持社会的流动性,维持一定的阶级升降的窗口,对于政治实体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隋文帝时期,他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科举制,可是现在学术界有看法认为,隋代的科举制很难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它其实只是一个改良版的察举制,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加上了考试的内容,所以它与过去的察举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这是其一。第二点,隋朝的科举制其实只是隋朝庞大选官体系当中的一个点缀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规模很有限,它每次取士也不过十数人而已。其中设置的秀才科还特别难,以至于没有人能够考得中秀才,因此秀才科到了后来名存而实亡了。你从这个考试难度的设计也能看得出来,当时隋朝的皇帝只是把科举看作是选官的一个点缀而已,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制度有怎样的生命力和伟大的意义,但是这一点被唐朝发现了。唐朝对科举制有继承,但是更重要的是有发挥。
唐朝对科举制高度重视,比如说唐太宗。他不仅扩大科举制考试的录取规模,而且还意识到了科举制对于他的统治有怎样的助益。到底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我们可以列举一下《唐摭言》当中记载的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正要举行科举,考生们络绎不绝地进入考场,从端门城门洞里边进去。而唐太宗本人站在端门的城楼之上往下观望,看到这些天下的年轻才子纷纷进入这个城门。他当时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我们说得难听点叫口不择言,其实我更怀疑也许当时唐太宗喝了点酒,酒后吐真言,**了他的真实的想法。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这句话说得很得意。什么叫“彀”?“彀”原始含义指的是弓箭的射程,引申含义指的是包围圈、陷阱。也就是说天下的英雄啊,你们都中了我的计了,你们来到这儿就遂了我的心意了。原因很简单,他意识到,通过科举制,能够让天下英才为其所用,可以做到“野无遗贤”;还有一层深层的含义,他大概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但是科举在历史上的确起到过这样的一个作用,也就是钳制思想。
为什么这么说?说实话,对急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皇帝来说,钳制思想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虽然历史上钳制思想的举措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但这里边有高妙和笨拙的区别。比方说秦始皇时期钳制思想的办法就是简单而粗暴的,也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不管坑的是不是真正的儒,但是起码“焚书”这个举动表明了他的态度。也就是说秦始皇钳制思想的办法是不让天下人读书,“以吏为师”——这是他当时提出来的。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也就是后来我们所总结的叫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说白了是另外一次思想钳制行动,只是这个行动比起秦始皇更加温和,也更加巧妙,他采取的办法,不是不让人民读书,而是让人民只读一种书。而唐太宗的这番话体现出科举制在钳制思想方面起到的另外一个作用。什么作用呢?就是我不仅让你们只读这一种书,而且让你们心甘情愿地读这一种书,因为读我指定的考试参考书,你们就可以当官。这样一来,天下的士人、天下的读书人,从小就读官府所指定的经学书目,从而在思想上自动地向统治者靠拢。因此我们可以说,唐太宗钳制思想的方式,比起秦始皇、汉武帝又更进一步,更加巧妙,有更大的利诱蕴含其中,可以说让天下的读书人甘之如饴。
葛兆光先生写《中国思想史》的时候,他形容唐朝用了一句话,我们一般的读者听起来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他说“唐朝是一个平庸的盛世”。什么意思?他是从思想史这个角度来说的。他的意思是说,唐朝虽然是一个盛世,但却是一个思想平庸的盛世。由他这样一说,我们现在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的。唐朝有很多伟大的文学家,唐朝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唐朝真的缺少那种划时代的思想家。当然,唐朝涌现不出杰出思想家的原因非常多,但其中至少有一个原因是科举制。因为科举制固定了天下读书人从小阅读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之下,很难产生思想的碰撞。你要知道伟大的思想都是在碰撞当中产生的,可是当天下的价值观趋向一统的时候,伟大的思想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壤。所以,我起码部分同意葛兆光先生的这样一种看法。唐太宗的这番话,体现出来的就是唐朝重视科举制的一个根本原因。一个是选才,一个就是钳制思想。当然武则天对科举也非常重视,而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关于武则天对于科举的改革和贡献,我们留在后面来讲。
总之,科举在唐代呈现出的特点就是越来越重要,规模越来越大。在选官的诸多渠道当中,它是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在唐代要想当官,可以通过门荫,可以通过科举,可以通过流外、入流[19]等诸多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当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毫无疑问就是科举。到了唐朝后期,科举已经变成了选官渠道当中最主要的一条,以至于一旦一个考生考上了进士,旬日之间,美名就能传遍天下。而且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就真正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一个大逆转。所以天下但凡家庭稍微有点条件的人,都愿意读书。就是因为读书在那个年代真的能改变命运。到了宋朝,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局面,就是宰相必须出身进士。宋朝绝大多数——虽然不是全部——的宰相都是从进士当中选拔出来的,以至于进士科后来又被人们称为“宰相科”。
宋朝以后,科举仍然是一路高走,一直到清末,西方学校教育体制进来取而代之。科举千年以上的生命力说明了它的合理性。它最大的合理性,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给他们提供了实现人生大逆转的机遇,给了他们平等竞争的希望;对于统治者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帮助他们巩固自己的权力,帮助他们建立官僚政治,结束贵族政治。官僚是听命于皇权的,所以对于皇帝来说,喜欢官僚而不喜欢贵族,科举制正是破解贵族政治的一把利器。也正因为如此,自打科举在隋唐时期出现以后就一路高走。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要匡正一个历史认识的误区,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科举破坏了贵族政治,建立了官僚政治。也许有人会觉得科举出现之后,那些世家大族、原来的贵族大概一个个就如丧考妣般惶惶不可终日。是这样吗?历史没有这么简单,历史的发展是纷纭而复杂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地耙梳史料,就会发现,科举出现以后,传统的世家大族在初期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也感受到了那种震动。但是世家大族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的选官方式。为什么?因为世家大族比起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人家世代以来就有良好的家族教育的门风,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更不要说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所以人家转型也比别人转得要快。
因此与以往我们设想不一样的是,到了唐朝后期,这些世家大族也都纷纷地、积极地参与到了科举当中,而且人家在科举当中,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占据优势。比方说在“牛李党争”[20]当中,李党的领袖李德裕就很反对进士,他认为进士福薄,认为进士没有贵族子弟那样的气质。而且他在皇帝面前还专门对进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概的意思是,进士也没什么好自傲的。他举了自己的祖父李栖筠为例。他说:我祖父李栖筠啊,当年想当官,但那阵儿当官的途径已经很狭窄了,最后我的祖父没有办法,他就参加了科举,结果一举中的——考上了,这也说明考上进士没有多了不起吧?那么完事之后呢,据说李栖筠把考试用的那些书撇到了一边去,尤其是家中从此不治《文选》[21]。
不治《文选》意味着什么?当时世家大族眼睛里边正经的学问就是经学,而进士科当中加试的一些诗词歌赋,也就是一些杂文,在他们看来是雕虫小技。所以考上之后,就跟现在高考一结束有的孩子撕书一样,把那《文选》扔到一边去了,不要了。从这个举动就能看出,世家大族对于科举是什么态度:第一,你们科举考的这些东西都是雕虫小技;第二,我要考,我就考上了,有啥了不起的。
的确是这样。现代学者夏炎对当时一个著名的大家族——清河崔氏做了统计。历史上山东旧贵族当中有所谓“五姓七家”[22],这个清河崔氏就是五姓七家之一。根据夏炎的统计,这个清河崔氏在唐朝一共入仕287人,其中有确切记载入仕途径的是84人,剩下200多人怎么入仕的我们不清楚,但是就这84人而言,其中只有18人靠门荫入仕,而剩下的68人则靠科举入仕。通过这一连串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人家世家大族适应能力很强,人家的子弟完全可以通过科举,继续维持自己的门第。所以用科举这个方式入仕,对于世家大族来说没有什么格格不入的感觉。而且还有学者发现,唐朝后期科举试场上有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弘农杨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这些著名的老牌子世家大族,他们的子弟去参加科举的时候,中举率极高。换句话说,世家中经常能出高考状元、出学霸。他指出,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家族日常教育里边有很多独到的应试技巧的培养,由于世家大族参加考试有很多经验,世代累积下来,然后形成了一整套考试技巧的培养。
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唐代的科举考试不糊名,只有吏部铨选[23]有糊名。既然不糊名,也就意味着判卷的时候主考官能够看到考生的姓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唐代的科举再公平,这个考生他本身的家庭地位、社会名声也会对他能否被录取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世家大族原本就有庞大的人脉网。在这样的一个不糊名的考试当中,无形当中就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我们这么说,科举对于贵族政治肯定是会构成冲击的,甚至会对贵族政治形成致命的打击,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些世家大族通过科举,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门第,但是话说回来,科举也让他们的思想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而且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上来,也没有办法继续通过旧有的贵族政治这个手段去维持自己的门第,他们也必须服从官僚政治的游戏规则。所以总的来说,官僚政治还是可以占据上风的。
综合以上,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科举出现于隋,大兴于唐。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科举在实施过程当中,皇帝喜欢,平民也喜欢。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改革,因为它照顾了多方面的利益,为多方面的人士所接受,这也就使得它的生命力变得无比强大。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它延续时间相当长,而且由中国走向了世界。甚至发生了搞笑的一幕,当它传到法国,被法国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加以推崇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国本土的科举制已经走向了僵化,因为那个年代是八股文的时代。可是这样一个僵化的东西传到西方去,西方人仍然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因为它的内核仍然是给普通的民众以改变阶级地位的希望。一个给人希望的制度,可以说永远是一个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