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不利于开发学生潜力的极为刻板的模式。我曾经多次带学生去中学实习,对此种刻板的固定教学模式,有深刻的体会。我曾把它列为一个“公式”,即释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提示写作特点。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一般的文章要按这个固定的模式进行讲解,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即所谓的美文,也完全不顾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生硬地套入这个模式进行讲解。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上述固定模式的讲法也是由某些权威机构出版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规定好的,得按规定去讲,不能越雷池一步。就这样,一篇篇生动的、具体的、充满感情力量而又有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竟被那个模式机械地宰割了。我这里描述的情况是大体不错的。毋庸置疑,有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主要不是超越这个模式,而是由于个人的才能在此模式内的某个环节发挥得好,讲得比较生动感人,符合了文学的审美特征。很显然,这样一种刻板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发挥语文老师的教学主动性和才能。许多有才华的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到了中学以后,不出几年,几乎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光而变得平庸起来。中学生的可贵的童心和灵气也被逐渐消磨掉。
那么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会堕入这种刻板的模式呢?我的看法是,上述刻板的教学模式只是表层问题,深层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定位有偏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定位在两点上面:第一,恪守古老的“文以载道”和“文以灌道”理论,认为应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通过语文教学,即课文的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不用怀疑。但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值得怀疑了。这些年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探讨“文道结合”的“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规律”,如果结合得好,就成功,如果结合得不好,生硬地灌输思想教育,就失败。另外,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不能否定的,但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则大有讨论的必要。我觉得目前这样来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思路不对,缺乏开阔的视野。
我总的想法是,必须从“人的建设”的高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观念。马克思早在1844年给共产主义所下的第一个定义时,针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突出地提出,共产主义的理想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人,为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为了“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马克思的意思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实际上是人的理想,即要克服人的残缺化、片面化、贫弱化,使人走向全面化、完整化和丰富化。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元问题”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对自身的本质真正占有的问题。换句浅近的话来说,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来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而不是用刻板的教学模式死死地束缚着学生潜在的能力。语文教材应主要选我们民族历代的名篇佳作,即所谓的美文。外国的篇章不要太多。当代的那些通讯、报告基本不要。语文教学应与美育相结合。深层次的美育与语文教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第一,培养感知力,也就是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其中包括审美感知力。现在的学生,书可以背得很熟,但眼力和听力都不够,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周围现实的能力就更差。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对事物的诗意描写,就是作家对事物观察、感知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些篇章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呢?第二,培养情感力,也就是对周围事物进行情感评价的能力。现在的学生缺乏感情表达的能力,甚至会有这样的情形,该哭时哭不起来,该笑时笑不起来,该愤怒时愤怒不起来,幽默、反讽等就更不会了。语文课中名篇佳作恰好充满了各种感情的生动传达。这是作家自由感情活跃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名篇佳作培养学生的情感力呢?第三,培养想象力,其中包括培养艺术想象力。现在的学生想象力贫乏,被实在的现实束缚得死死的,更不会海阔天空地幻想。名篇佳作则充满各种变幻无穷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第四,培养理解力,其中包括艺术理解力。现在的学生理解力也比较差,只会直线性的理解,拐一个弯就理解不了。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就更难理解了。我们为什么不以名篇佳作的深刻细微的理解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呢?第五,培养学生高水平运用母语的能力。这一点大家都同意,不必多说。需要补充的是,语言并非是单纯的工具或媒介,人就是语言的动物,人的知觉、直觉与语言是同一的。因此上面四种能力的提高必然也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如果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上述五点上,那么无论教材还是教法都要相应地加以改变。教材必须多选文学作品中的名篇佳作。教法则要根据不同篇章的思想艺术特点,寻求不同的教法。决不能千篇一律,决不能用一个刻板的模式去宰割艺术风格各异的作品。美文必须按美文的特性来讲。当然,最困难的还是人的问题,即编写教材和讲解教材的人的视野、知识结构等问题,特别严重的还有教师独立教学能力的提高问题。
也许有人会问,你提出的语文教学与美育相结合的目标,可能对培养文科人才有利,对培养理工科人才未必有利。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应该认识到,并非文科人才才需要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职业、任何专业,都需要上述“四力”,因为说到底,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各种心理机制处于活跃状态下,他的创造力才会爆发出来。无论任何部门的人们的创造力并非单纯来源于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占有,即人的由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潜能的发挥与挖掘。对数学家来说,“不能在心灵上成为一个诗人,就不能成为一个数学家”(科瓦列夫斯基卡娅)。对物理学家来说,同样也是如此。爱因斯坦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我想,爱因斯坦的话是真实的,他强调理工科专家非常需要文学的情感与想象。
也许有人会问,你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中,把培养“四力”放在重要地位,这样语文课还能叫语文课吗?会不会削弱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我的回答是,不但不会,相反只会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首先,当一位教师明确了语文课着重要培养学生的“四力”,就必然会把美文当作美文来讲,那么这种课必然是生动的、活泼的、形象的、充满感情和韵味的,这就使学生觉得上语文课不但不枯燥,而且充满了审美的欣赏,他们会感到兴趣盎然,这就必然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教师把美文当美文来讲,充分揭示作品的审美特征,那么必然要重视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讲解,而且一定要从表层的“文意”的分析,推进到深层的意味、意蕴的审美的理解,即对“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感悟。对作品的言—象—意的分析,都必然会紧紧地扣住课文来展开。与目前这种刻板模式不同的是,教师不仅要讲作品的字词的“字典意义”,而且还要讲“字典意义”以外的“文学意义”。所以不会削弱字词句篇的教学,而是提高了字词句篇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不是孤立地去死记硬背字词的解释,而且还要理解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味,实际上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描写了“我”与“四叔”在书房谈话的场面,最后一句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这里的“剩”这个词,按字典的意义是“余下”的意思,但按前后语境看那内涵和意味就十分丰富深刻。一个教师在解释完“文意”一重之后,还要解释“文意”之外的“好处”一重。
也许有人会说,你所讲的这些,只是一种理想,不切实际,实行不了。我承认,这样去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并寻求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有难度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但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从现在开始真正地起步。我们可以开始做的事情有:①就语文教改展开讨论,逐步形成共识;②新编一套适合于教学目标的教材,逐步推广使用;③取消害多益少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④开始逐步轮训教师,逐步提高教师水平,并补充新生力量;⑤从现在起开始改革语文的高考试题。我建议简化试题样式,去掉烦琐的东西。例如,全部卷纸只有三道作文题,写一篇抒情文,一篇叙事文,一篇论说文。
我希望我们把一个新的以“人的建设”为旨趣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带入新的世纪。
(《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