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看图[28](1 / 1)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度过读书节。我多么羡慕你们,你们还这样年轻,才十多岁,这是一个“花季”,是一个能够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吸收知识的时期,又是一个还没有变得“老于世故”而充满“童心”的时期。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季节”,要是能多读一些书籍,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对于他(她)一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文学是情感的,也是理智的,是人文理想的,也是充满社会知识的,是诗意的,也是文化的,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版图无限辽阔。人的素质的提高,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情感和理智、人文理想和社会知识、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培养人的素质的沃土。

文学与科学技术不是矛盾的。人类在千万年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智慧。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就是人类智慧之树所结出的两种果实,它们是相亲相爱的两姐妹,是不可分离的。科学技术满足人的物质文明的需要,同时以它的逻辑的深刻性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当文学艺术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哲学之光,科学之光。文学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同时以感性和想象力的生动性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科学技术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艺术精神之光。

可以预言的是,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就越需要文学艺术。文学的世界既然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那么文学阅读就能成为开启孩子们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的钥匙。我们感到忧虑的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正确运用自己的笑和哭。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当文学阅读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发出朗朗的笑声,自然而然地流下真挚的眼泪的时候,那么文学阅读就达到了目的。因为在这自然的笑声和哭声的背后,是他们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全面的提高。

现在的中学生看电影、电视、图画太多,而阅读文学作品太少。要知道,“看图”和“读书”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单纯的“看”的情况下,看的人直接面对电影和电视屏幕提供的现成形象,被动地被那形象“牵着鼻子走”,几乎不需要自己主动想象。当然看图,也有好处,那就是用五颜六色的图画娱乐自己。但是,如果只是看图而不读书,长此以往,人的想象力就要萎缩,理解力也要受到影响。阅读则不同,阅读文学作品,读者面对的是文字,而非直接的形象。阅读文学作品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阅读文字阶段。对读者来说,有的文字看得懂,有的不完全看得懂。在不完全看得懂的情况下,就要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弄懂作品的意思。这是一个主动的增长知识和理解力的过程。

第二,“呈现形象”阶段。就是读者在读懂作品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主动地“想”出一个或一连串的“象”来,这样形象才会呈现在你的“面前”。这个“呈象”过程,需要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和体验,没有经验和体验的人,不能主动想象的人,“呈象”就不可能。

第三,理解、玩味阶段。当读者通过前两个阶段读懂了作品之后,读者还需要运用自己的思考力,追问若干个“为什么”,彻底理解“前因后果”,然后心里发出“噢,原来如此”的声音。这种追问是一种愉悦。于是,当读者想再一次体验这种愉悦,就会出现一个慢慢玩味的过程。玩味所获得的愉悦是文学阅读所获得的最高的愉悦,它使你的身心处于无比自由的状态中。

有人会说,文学阅读不是很麻烦吗?麻烦是麻烦,但文学阅读全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调动了你全部的经验、体验、知识,以及感知、感情、想象、理解、回忆、联想等全部的心理能力,而且是你个人的全部个性、人格的投入,甚至可以说你经受了一次精神的“锻炼”,但你“付出”的多,你“收获”也多。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

注释

[1]该文是作者在2003年“媒介变化与审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曾以笔谈形式发表于《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原题为《媒体变化与审美文化的品位追求》。

[2]该文曾发表于《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原题为《现实·历史·品味——当前文艺的娱乐消闲功能之我见》。

[3]《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4]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337页。

[5]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401页。

[6]见《文艺报》2000年04月25日。

[7]《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8]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401页。

[9]贺拉斯:《诗艺》,《〈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5页。

[10]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401页。

[11]《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12]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337页。

[13]该文是笔者于2006年给新加坡新跃大学研究生班做演讲的讲稿,载于童庆炳:《美学与当代文化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贺拉斯:《诗艺》,《〈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5页。

[15]毛泽东:《致刘松林》,《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16]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337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9、432页。

[18]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131页。

[19]《新文艺》1930年第1卷第6号。

[20]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21]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401页。

[22]该文与赵勇合作,曾于2003年5月27日发表于《文艺报》。

[23]参见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24]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401页。

[25]黄药眠:《面向着生活的海洋》,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页。

[26]该文是笔者在1998年“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曾发表于《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27]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21页。

[28]该文是笔者于2010年4月22日在北师大朝阳中学的演讲,曾发表于《博览群书》2009年第10期,原题为《阅读与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