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中审美的异化(1 / 1)

前不久看了张艺谋导演的所谓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冯小刚导演的《夜宴》。看之前,期望很高;看之后,失望之情、厌恶之感如鱼刺卡在喉间,欲吐不能,那种难受的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这两部影片写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宫廷政变,明争暗斗,手足相残,篡权夺位,贪欲无厌,**无数,****,奢华排场,特别是万兵对峙,杀声震天,无情杀戮,人头落地,血流成河。这些现象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丑恶、最腐朽的部分。当然,不是说这些丑恶的、腐朽的东西不能写,完全可以写,问题是怎样写。审丑也是审美的范畴之一。但审丑的重要条件是揭露丑,批判丑。如同我们把一个坏人痛斥一顿,是会让人感到畅快的,把一件坏事揭露一通,是会让人感到快意的。像鲁迅那样痛斥吃人的封建礼教,可以转化为一种美感。当然,我们不能冤枉影片的导演张艺谋和冯小刚,说他们在歌颂、鼓吹这些反文化的东西,但也看不到他们对这些反文化的东西的揭露和批判,实际上他们是在展览这些东西,在金碧辉煌的色彩、气势恢宏的场景、夸饰无度的表演的掩盖下展览这些东西。展览者,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展示,通过这些展示或多或少仍然有欣赏的意味,而且通过展览仍然指向某个思想主题。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两面,有人文、道德、儒雅、亲情、友情、人情、智慧、淳朴、勤劳、节俭、自然、超脱的一面,同时又有贪婪、残忍、丑恶、无情、愚昧、虚伪、庸俗、封闭、麻木、停滞、腐朽、糜烂的一面。为什么张艺谋、冯小刚把自己的镜头转向中国古代的时候,对人文、道德、儒雅、亲情、人情、智慧、淳朴、勤劳、节俭、自然、超脱这一面不感兴趣,却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腐朽的反文化反人性的部分选择出来集中起来咀嚼和玩味呢?我无法理解。

电影作为审美文化,不但需要有文化的品格,而且理所当然要有审美的品格。《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两部影片不但无审美可言,甚至是反审美的。审美是人对于对象的情感的评价。在审美的情感评价中,首先要有可以供我们情感评价的客体和对象。如果说,张艺谋以前导演的商业大片《英雄》和《十面埋伏》,还多少通过一些场景,如与故事若即若离的漫山遍野的红叶,青翠欲滴的竹林,制造一些视觉的奇观,吸引观者的眼球的话,那么新一轮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冯小刚的《夜宴》连这个也没有了。审美可以分成高级和低级两种形态。所谓审美的低级形态,就是对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和听觉),引起感觉的快感,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好看,动听,也就是“养眼”。虽然《英雄》《十面埋伏》那些华美、宏丽的场景,没有完全发挥它的叙事功能,与故事有脱离之嫌,但观者仍然可以把这些场景或多或少孤立出来,感受它的场景及其色彩。但在《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中连低级形态的审美也**然无存了。审美的高级形态,就是对象诉诸人们的心灵,让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有一种精神超越的美感,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震撼、惊心,也叫作“养心”。审美境界的全面实现,应该是感觉的快适和心灵的美感的结合,“养眼”和“养心”的结合。如果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千里走单骑》和冯小刚的《不见不散》的确还能“养心”的话,那么在《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中,不但没有这种精神超越的审美境界,而且可以说是反审美,或者说是审美的异化,就是说,《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给予人的不是“养心”,也许可以叫“败坏人心”,审美在这里已经走向它的反面,走到它的“异己”方面。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王为了发迹陷害第一任夫人,而娶了梁国的公主(即后来的王后),是什么审美吗?王后与王子私通**,是什么审美吗?王知道王后勾引王子之后,密令蒋太医在治疗王后的虚寒症的药中加入了毒药“西域草乌头”,企图令王后昏聩而死,是什么审美吗?王子元祥与继母**之后又与宫女蒋婵**,是什么审美吗?三王子年龄那么小,却可以毫不犹豫地拿起刀刺杀自己的哥哥,是什么审美吗?最后兵变与反兵变的队伍残酷厮杀,鲜血染红了铺天盖地的**,是什么审美吗?在刚刚杀过人的地方突然把无数的尸体和残菊迅速清除掉,重新摆上新鲜的金黄的**以制造节日气氛,是什么审美吗?张艺谋似乎以借用了《雷雨》故事情节为自己辩解,似乎这里还真含有亲情、人情。完全不对。曹禺的《雷雨》有其特定的时代环境,作者对其情节灌注进亲情、人情,具有正确的审美判断,但《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借了《雷雨》故事躯壳和人物关系的概念,在后唐这样一个时代中,在宫廷的环境里,在相互残杀的背景下,在人物关系转换了的情境中,抽尽了其中的亲情与人情,这怎能与《雷雨》同日而语?《夜宴》中的情况大体相同,此不赘述。

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是《夜宴》,宫殿的金碧辉煌,无尽**的耀眼与**,遍地**的绚丽与灿烂,黄金甲胄的严整与威风,盾牌城墙的坚固与气势,所有的场景都被偏执地铺排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并不能形成导演所希冀的所谓视觉奇观。我不同意所谓的“形式大于内容”的观点,因为,所有这些铺排的场景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已具有叙事功能,无法从故事中剥离出来。在奢华场景的背后,处处隐藏着阴谋、算计、凶险、欺骗、背叛和杀戮,金色的**镶嵌在杀气中,美丽的场景镶嵌在无耻的污秽中,犹如王后手中待饮的有毒的汤药,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如何能放心地把这些金光闪闪的恢宏场景剥离出来欣赏呢?美丽场景与凶杀阴谋已经融合在一起,这还能刺激起人们单纯的视觉欲望吗?“养心”根本没有,“养眼”也悄然消失。这不是什么审美,完全是审美的异化。

电影作品作为审美文化,应该有自己的审美理想。这审美理想应该就是前面所说的感觉快适与心灵感动的结合,休闲、娱乐与精神提升的结合,即俗话所说的“养眼”与“养心”的结合。恩格斯在谈到德国民间故事书的作用时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但是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24]恩格斯说得多么好!他认为民间故事书是为了使读者“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他把“快乐”两个字放在前面绝非偶然,他强调故事书必须是有趣味的,能使人得到休息,并在幻想中美化自己的生活,白天的劳动够沉重的了,故事书得让他们乐一乐;但这还不够,故事书还得使人“振奋”,也就是说故事书必须有较高的品位,是鼓舞人的、激励人的、催人向上的;而只有这样有高品位的故事书,才能使人得到“慰藉”,使人获得一个精神家园,这样才能在使人得到快乐的同时,又能培养自己的道德感、力量感,激起争取自由、权利的勇气,以及热爱祖国的感情。我认为恩格斯对德国民间故事书的功能的全面、深刻的论述,就是大众文化的审美理想,完全适用中国今天的包括电影创作在内的审美要求。我们如果把《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与恩格斯所提的审美要求相比,那么其距离就不是相差一里两里,而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我们的电影工作者难道不应为恩格斯所提的审美要求而努力吗?

(《文艺报》2007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