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八、撰写调研报告与运用推广调研成果(1 / 1)

八、撰写调研报告与运用推广调研成果

1.调研报告及其写作要领

调研报告,是对某一单位(地区)、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后,加以分析综合,将获得的事实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局面报告的公文。调研报告在各项公务活动中使用广泛。调查研究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二是研究。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领如下: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深入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

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2.调研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调研报告的写作,包括标题、正文、落款、日期四个部分。

第一,标题。调研报告的标题一般有四种写法:一是文章式标题。这类标题概括调研报告的基本内容,十分简明。二是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往往表现文章的主题。一般都使用介词“关于”构成“关于……的调研报告”或“关于……的调查”的标题形式,标明调查对象和主要事由。三是正副标题式。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标明调查的事项和范围。四是提问式标题。总结某一项工作经验或揭露某个问题,可采用提问式标题。

第二,正文。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和核心,由开头(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1)开头。这部分着重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一般是概括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调查工作本身的概况,如调查的起因和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和范围、经过和方法等。二是有关被调查事物的概况,如组织规模、有关背景、历史和现状、主要成绩或问题、事件形成概貌等。三是有关调查研究结论的概括,如肯定意义、指出影响、提示结论意见、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等。(2)主体。这是正文的主要部分,要写明调查到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问题和规律。(3)结尾。这是调研报告的结论部分,是全文的结束语。可以采用各种写法,比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加深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意见、建议;面对现实,展望未来补充说明,使内容更周全,主题更完善;发出号召,鼓舞斗志;等等。

第三,落款。即在正文后面右下角写明撰写调研报告的机关(单位)名称。如果在标题下面写明了,在此就不必再落款了。

第四,日期。即在落款之后写明撰写此

调研报告的年、月、日。

3.调研成果的运用

在正确的调查研究思想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获得详细的数据和材料,这些并不是调研的主要目的,社会调查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最终形成理论,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公务员要高度重视调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一次完整的调研过程,就是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选题、调查、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写出调研报告,这只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即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要完成第二次飞跃,还必须把调研成果返回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实践,并接受检验,获得发展。一是在宣传和教育中使用调研成果。调研成果中有许多是典型经验调查,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推广,从而使这些调研成果得到推广与运用。二是在决策中使用调研成果。调研成果是决策的重要依据。调研成果可以为各级决策者传递各种信息,表明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该如何解决,从而增强决策的针对性。三是在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中应用调研成果。调研成果应用于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可以防止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比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对相关课题进行调研,特别是综合社会阶层的调研,调研成果能应用在理论研究上,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四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调研成果。比如说社会的党群组织、群众组织都要运用调研来指导各自的实际工作。

4.调研成果的推广

调研成果要推广,就是要采取必要的手段,运用一定的资源和条件,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宣传和推广,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在推广过程中,一是可以采取会议的方式进行推广,同时要向媒体发布调研成果。二是可以在报纸刊物上进行推广。报纸刊物有固定的读者群以及较大的发行量,这样就会有较多的人了解到信息。三是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这些方式进行推广。电视、广播、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比较快,覆盖的面也比较广,这样的推广方式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推广效果。四是可以采用文件、材料和小的宣传册这种方式进行推广,把有理论价值的成果转化成理论论著,使其在更大范围、更长时期内对人们的实践发挥指导作用。通过文件、法律文本这种方式推广调研成果,就把调研成果真正地转化到决策当中了,就会使调研报告比较有权威,受众也能够接受。小宣传册等的推广方式对其起一个辅助作用。五是可以把调研成果直接转化成当下工作的决策意见。对广大公务员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最重要的转化。公务员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其把调研成果转化成决策的水平的高低。

深度思考

1.广大公务员在调查研究中应该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3.撰写调研报告要掌握哪些写作要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