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1 / 1)

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

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

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袖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有过一次颇有历史意义的谈话,史称“窑洞对”。黄炎培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从兴旺到灭亡的周期律,每个朝代开头都是好的,后来腐败了,灭亡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说,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黄炎培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而自信地答道,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找到一条新路,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依靠群众,就是发扬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党群关系密切了,才不会人亡政息。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们就一直在研究和关注党与群众的关系,探寻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执政规律和党建规律,寻求不断改善党群关系的途径和措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和群众是一种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党离不开群众,群众离不开党。但是,党离不开群众是无条件的,党来自群众、植根群众、服务群众,并接受群众选择。而群众离不开党是有条件的,最根本的一条是党必须具有先进性,必须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必须能够代表和实现群众的利益。否则,即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会被群众所抛弃。这已经不是什么理论演绎和推理了,而是实实在在出现过的实际情况,并且可能还会继续出现。

一、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人民群众”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典定义是指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这部分人在阶级社会中处于被统治和被压迫的地位,所以对应的应当是“统治阶级或压迫阶级”。人民群众(或群众)的概念产生并且流行于革命年代,那时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是相对于落后阶级或剥削阶级而言的,是指一切起进步作用的阶级,其中也包括一定历史时期之内的某些剥削阶级。在阶级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它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当家作主,政党依法治国,所有赞成、拥护和参加和平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也是所有合法公民,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换句话说,在执政条件下,人民群众应当是泛指一国的国家公民,也是国家公共权力的权利主体。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离不开群众,有三点主要的理论依据:一是历史是群众创造的;二是党本身就是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群众是党夺取政权和长期执政的根本依靠。其中,历史是群众创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也是党重视群众基础、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出发点。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在群众劳动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取得的。人民群众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界的劳动中,发挥聪明才智,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如果没有这些物质财富,就不能进行社会活动,也就不会出现社会进步。

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精神财富的最初源泉,存在于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之中,任何科学、文化、艺术都源于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没有群众的实践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繁荣的文化艺术,就不可能有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发明创造。科技的发明创造是在群众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既反映了生产实践的客观需要,又是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文化艺术源于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不仅在于他们以自己丰富的生活和实践提供了精神产品的原材料,而且在于他们对这些原材料进行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精神产品。群众之中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

物是基于无数普通群众基础之上,通过加工、提炼和升华,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前进的基本推动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上每一场真正的革命运动,每一次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变革,不管领导阶级是谁,群众始终是主力军,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共产党执政之后进行的改革如同革命一样,从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要求出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对束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变革,从而使改革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和社会基础。历史上成功的革命或改革,群众都是根本的推动力量和利益主体。一旦群众实现自身利益的要求成为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任何貌似强大的统治阶级、任何貌似强大的所谓“强势群体”、任何貌似强大的既得利益者,都会被摧枯拉朽。广大群众的愿望终将代表时代的精神,体现历史的主流,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顺应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会胜利;而违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注定要失败。

二、政党是隶属于群众的一个小部分

列宁简明地阐述了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三者之间的关系: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多数情况下,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由此可见,党是属于群众的一个小部分,在结构上是隶属于群众的,是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历史上领导群众创造历史的杰出人物及政党领袖,也包括在群众的概念之内。

现代政党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后不同的利益群体、派别发展的产物。在利益群体和派别的博弈中,各个群体和派别意识到,在政治上组织起来,才能获得优势地位,这种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就是产生政党的雏形。所以,政党不过是某个政治群体或者说阶级阶层利益的政治代表,是某阶级阶层中最积极、最有组织、最自觉维护自己利益的一部分。因此,从政党的产生来看,政党本来就属于它所代表的群体,轮流执政的议会政党如此,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利益代表和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是没有阶级属性的“全民党”,但是由于党的属性和特点,特别是由于长期执政的地位,决定了她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一方面,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和其他被剥削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它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一直执政到共产主义实现,阶级、国家、政党消亡。执政,既关乎民族大计,又关乎全民利益,长期执政的一面决定了她必须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正因为党隶属于群众并代表群众,因此,群众是党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中国共产党现有党员八千多万,党的成员无一不是来自群众。党之所以能够壮大,一方面是由于党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中获取力量,同时,党能够从群众中吸收优秀分子,吐故纳新,补充新鲜血液,使得党自身的力量借以壮大,党的事业得以成功。另一方面,群众通过事实观察,认定中国共产党的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也成为吸引社会精英和优秀分子的重要因素,社会精英和优秀分子要想在公共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借助执政的平台。多党轮流执政客观上分散社会精英,而一党长期执政更有利于“网聚”社会精英。因此,只要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党,只要天下优秀人才积极地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只要党把成千上万的群众凝聚起来,只要加入党的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同心同德、永葆先进,党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

群众不仅是党的力量所在,也是党的智慧的源泉。党的历届领导人对此都有经典的论述。毛泽东曾经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邓小平也说过,“只有首先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里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多次强调,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的新经验。总之,党的执政能力取决于执政智慧,执政智慧的源泉无不来自群众的智慧和实践创造。离开群众的智慧和实践,党的眼界和思路就会变得盲目而幼稚,

党的理论和政策就会既没有依据,又没有受众,更没人真心拥护,即所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三、群众是党夺取政权和执政的基石

陈毅元帅曾经讲过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也是在这片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曾有过“红嫂喂奶”的感人故事。一次战役的胜利离不开群众的鼎力支持,而全国革命的胜利以及政权的取得,更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推动。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时只有53名党员,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发展到448万名。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牺牲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最终革命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的日本侵略者,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战胜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建立新中国,取得执政地位,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这场以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为目标的革命,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已超过8500万,从人数上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执政60多年,这在世界政党史上也是少有的成功范例。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得益于群众的支持;取得今天这样的执政地位,背后的强大后盾依然是群众;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首先需要巩固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凭借着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和政局的稳定;进行了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斗争,结束了之前数年祸害人民的通货膨胀局面,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行了反腐败斗争,保证了党在执政条件下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行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有这些,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权力量和最大多数群众对政权的衷心拥护是办不到的。此后,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长达20多年的曲折探索岁月里,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失误,走了一些弯路,削弱了党的群众基础。1978年以后30多年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新局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群关系的基本面大大得到改善,但在利益多元化、阶级阶层日益分化的时代,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地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和课题。

四、群众是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依托

中国共产党人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党追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追求解放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诉求,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但是,实现最低纲领是实现最高纲领的条件和基础,二者是递进的关系,实现“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经过很多历史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党都要制定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目标和行动纲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国情的道路,并得到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新民主主义政策,确定了明确的革命目标,得到中国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同、支持、参与和推动,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制定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得到了中国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包括一些民族工商界人士也参与进来,从而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一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探索;另一方面党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重大失误,不顾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要“十五年建成社会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最后留下深刻的教训。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重新反思,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拨乱反正,在理论上、政策上、行动上不断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力求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力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力求符合科学精神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政策主张和措施,使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光明,激发出积极性,党重新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都得到较大发展。目前党带领广大群众正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抓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总之,历史反复彰显,全中国人民事业的主体是最广大群众,他们的真心拥护、支持、参加和推进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党的理想、目标、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要始终同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相统一、相适应,党的理念和主张越是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就越有利于实现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