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又到年关时(1 / 1)

————————

第二天下班的时候,那正白带走了厂里自己人所能内定的第一台神火灶。

这个倒没人抱怨,毕竟是人家想出来的点子。

谁都不要,也得给人家一台。

但那正白是要送给王婆的。

在善后协巡局时,王婆是真照顾索冬和于莉。

那正白两口子识恩情,而且于莉又托了他要谢谢王婆,毕竟他经常去看望王伯王婆。

见那正白带来了神火灶,王婆皱眉道:“哎哟!小白呀,你个傻孩子,啥都往这送啊?自己有了才能考虑送别人,这东西贵重了,不行,我不要。”

那正白笑道:“我家和于莉他们家都用不着这个,天天上班,中午两家家里都没人,又不想浪费了名额,就给您送来了。”

王伯笑道:“哎呦,这就是神火灶啊,这几天院里人都在说这个。”

王婆道:“怎么着,你还想留下来啊?不能要孩子的东西。”

“我给钱,孩子送来了,你还让他带走不成?”

王伯说着去屋里拿出了二两银子,“小白,拿走给小冬买东西,诶,人呢?”

王婆撇嘴道:“等你出来啊,人早跑了,算了,这孩子不会要钱的,他的底我知道,跟那个于莉一样,可都是好孩子,咱可得护好了。”

王伯点头笑道:“放心,就凭你几个娘家侄和咱孩子,只要小那小冬、还有于莉他们不搬走,在这几个胡同里,谁也不能找他们两家的麻烦不是。”

几天后,许大茂去琉璃厂唱堂会回来。

满脸高兴的找到那正白。

“那爷,我这次花了二两银子收了一副字画,画的一个人儿戏水图,那人在水里跟真的一样,可漂亮了,你看看!”

由于那正白的嘱咐,许大茂不敢刻意的收买古董。

但他每次去四处唱堂会,都装作是戏团中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跟班,抽空就去照看陪聊各地的孤寡老人。

时不时就能遇到个有货的。

这次是个姓詹的鳏居老人,儿女在维新变法后跑海外去了。

留下他一人在大院里落脚,对外说是逃荒过来的,不是京城人,这才保住了命。

要说许大茂,忽悠人的本领是真高。

常年没有被关心过的老头被他假真诚感动的掉泪。

许大茂在他家的时候没说什么,等许大茂唱完堂会要走的时候。

老人追过来送给了他这副画。

那正白接过来展开一看,瞬间被“唐寅”的落款给震惊了。

唐寅的画押,普天之下也只有一个人能用得出手,这落款只有唐伯虎写得出来了。

那就是诗画双绝的唐伯虎无疑了。

那正白仔细看了看这幅图。

画了一个鱼叟在溪水中赤身抓鱼的场景,不论是鱼叟还是跃出水面的鱼儿,都形神兼备,像是能从画活着跳出来一样。

上面还有三个字:戏叟图。

一看那不羁的走笔,就能百分百肯定是风流才子唐伯虎的画意。

整幅图的布局很简洁,很田园。

除了唐寅的画押和唐伯虎的自用印章外。

剩下的一大堆印章都是后来的收藏者加盖的。

那正白仔细一辨认,好家伙, 最大的一个印章竟然是“十全老人”。

他气的骂祖宗了。

盖得位置可是真碍眼,差点盖到了鱼叟的脸上去了。

不过“十全老”是乾隆特有的御用印章,不是谁敢冒着杀头罪造假的,这就更能证明这幅画的真实性。

那正白是真没有想到,许大茂竟然从琉璃厂收来了唐伯虎的真迹,而且还是宫里流出来的。

至于说这幅图的价格嘛?

可以这么说,用钱估量不太合适。

“大茂,不错不错,你可以啊!”

许大茂得意道:“你喜欢就行,对我来说举手之劳。”

那正白点头,“好,这几个月收这一件就行了, 最近几个月都别收了,不然引起琉璃厂那一帮人的注意。”

“那再遇到合适的呢?”

“不着急,得懂得日月盈亏的道理,对了,给了那老人多少钱?”

“不是说了嘛,就二两银子,唱堂会时给他选了个好位置。”

“行吧,我给你五两银子,拿着,不要不行。”

许大茂笑道:“行行行,那我就收下。”

“嗯,收着吧,白大夫给你调理的怎样了?”

“按你的指点,我天天都在吃药,他说下个月应该就能成了。”

伸出手来,我给你切下脉。

“哎, 好嘞!”

那正白探了探许大茂的脉象,活力四射。

“不错,下个月秦京茹十有八九就能怀上。”

“真的?太好了!我可不能输给傻柱!那爷,你可是我们老许家的大恩人!”

“行了行了,记心里就行, 快回去吧!”

许大茂走后, 那正白和索冬在灯下看戏叟图一直看到了十一点多。

索冬过了惊喜的劲头后,略有担心道:“老那,你说许大茂以后要是知道了他收回来的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他会不会恨你黑他?再报复咱家。”

那正白笑道:“当然不会,本来就不是他的,本质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这些东西是我让他替咱收的,收回来什么东西全在他,上次不是收一个明末的破瓷碗吗?根本不值一毛钱,我不照样给了一两银子?”

索冬点头,“就是说他只是帮忙的?”

那正白笑道:“如果是他家传的东西,我低价买了属于黑心黑了他,而这是我让他收哪几样,他就替我收哪几样,确实是帮忙的,放心,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报复不了咱家。”

索冬笑道:“我相信你的手段,把画放起来吧, 看一次就行了, 别天天拿出来。”

“行, 交给你了,东西一定要放好。”

…………

日光荏苒,转眼到了年前了。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索冬还有半个月就要生产,于莉也差不多,而牛芳仪已经不上工很久了,她的肚子没见大,反而整个人都瘦了下去。

原本那正白和索冬的打算是不要工钱让索冬在善后协巡局干几年的,毕竟他们落魄时善后协巡局里有人拉了他们一把。

只为了得感激恩人让人家多拿点工钱,而索冬还能免费吃饭呢,一举两得。

结果因为孩子的到来,计划赶不上变化。

家没有看孩子的老人。

索冬就不能像别的工人那样,生完孩子,等孩子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去上班。

最起码得照顾孩子到能自己跑为止。

神秘人说了,六七年后大清国都没了,那时候天下可就大乱了,因而孩子可得照看好了,让其快快长大。

因此,这次那正白让索冬去善后协巡局请辞了。

善后协巡局的人也爽快,毕竟食堂里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也不少,就让她请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