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雨柱这会儿肯定没料到贾张氏在秦淮茹跟前编排他,但即便他就是知道了,他也是不会在意的。
毕竟,他若是想要拿捏她贾张氏,那也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得到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如今京师里正在闹义和拳,像二大爷和三大爷已经参与进去了,他们两家的孩子,也参与进了其中。
何雨柱知道,许大茂是最先参与的人,但是他不知道许大茂和二大爷一家以及三大爷一家他们是否有勾连。
何雨柱这会儿在考虑要不要对他们加以阻止。
跨入新世纪,庚子事变就要来了,乱世将要彻底失序,何雨柱是头大如斗。
庚子事变是一场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诸如用画符念咒、请神附身等“术法”动员群众,广泛宣传“持符念咒、神灵附体”来鼓舞斗志的运动。
拳民们信奉的神祇除佛、道以外,还有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中的神怪和人物,他们在京师各地散发各种传单、揭帖等等,以朴素的语言和歌谣的形式,进行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宣传。
但这救不了这片大地,而何雨柱虽然是穿越人,但他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他真的很憋屈!
“罢了罢了,倘若我能保全他们几个的性命,那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何雨柱躺在炕上嘟哝着睡着了。
……
太阳刚刚升起,紫禁城还弥漫在晨雾之中。
一束橙红色的阳光穿透了铁灰色的天空,照射在崇文门的楼脊上。
昨夜下雨了,这会儿,有间酒楼精美而又块头很大的招牌上挂满了白雪。
门前,仍旧是厚厚积雪的石板路,寂静的街道上店铺都还没有开门,一缕晨雾在淡淡地飘散。
寂静的街头传来吱吱呀呀的木轮声,几辆粪车和几辆水车在十几个苦力尽力的推拉下艰难地驶过茶食胡同的街上。
有间酒楼的门开了,两个十三四岁的小伙计卷了辫子走了出来,开始卸下门板、窗板,另两个小伙计也卷了他们的辫子在店内、店外洒扫起来。
有间酒楼不远处,几个乞丐伸伸懒腰,不情愿地从不如狗窝的小棚子里钻了出来,对有间酒楼伙计的洒扫很不满。
有一个小伙计提着食盒出了店门,一股冷风给吹的直打冷颤,迈腿向街东头走去。
街上其他店铺也在纷纷准备开门。
进城卖东西的小贩推着独轮车或者挑着担在寒风中说笑着走过。
有间酒楼的大伙计阙立人来到了冒着热气的早点摊前,一如往常一样,要了十根油条一坛子豆浆。
早点摊已有几个食客,老板正忙着招呼。
阙立人拿着早点一路小跑,连忙赶回到有间酒楼。他没进店门就看到了站在店当中的何雨柱了。
阙立人:“哎哟东家,您这么早就来了?我刚给大家买早餐回来,您稍等,我给您再买点去!”
何雨柱还没说话了,就快步走向了门口。
就在刚才,很突然,一阵嘈杂之声由远而近,何雨柱听到了阙立人也听到了。
他们探身向街头望去,一队兵勇在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领带领下从街头走来,各铺面里的人都出门观看。
官兵均是一副征战着装,士兵的身上都已经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化了的雪花。
但可以看得出,他们肯定是经过连夜赶路到此的,他们的神态有些疲惫,但非常严肃。
有间酒楼二楼有一扇窗被推开了,一道出现在窗前,却是有间酒楼的掌柜左德寿。
他显然是听到了街上的喧闹,探身观看。
兵丁军马由远而近。
左德寿一边穿着衣服一边从楼上跑下。
……
看着跑下楼的左德寿:“掌柜的您可醒了,我听旺生说,昨夜你可是为什么人准备了一宿的东西,这不拿出来让东家和我们开开眼的吗。”
左德寿白了一眼阙立人,正要开口,但却有人来了。
来人却是身着八旗铠甲,他在何雨柱等人面前突然勒马站住。
左德寿一愣,慌忙迎了上去:“三元兄!”
来人是“毅军”所属将领,直隶绿营总兵之一的马三元,他翻身下了马。
马三元:“德寿兄,真没想到,京城遇故知!
左德寿和马三元握手不放,片刻,对左德寿:马三元郑大人,我的同乡,直隶绿营总兵。
何雨柱抱拳:“马大人,久仰久仰,敝人何雨柱,恳请马大人到我有间酒楼小歇片刻。”
马三元站在原地未动,对何雨柱、左德寿一抱拳:“何先生,三元此次公务在身,不敢久留。如今军情紧急,若不是遇上了德寿老弟,我是连马也不会下的,还请二位多多担待。”
左德寿略有伤感,抱拳道:“三元兄,我明日就启程回乡一趟,不知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
马三元笑了,说道:“我刚从家里出来,能有什么事?不过,我劝你缓些时候再走,眼下这路上真的不太平啊。”
见马三元和左德寿聊上了,何雨柱随即吩咐阙立人去准备茶水,很快,阙立人就出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小伙计,小伙计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三杯清茶。
何雨柱给马三元、左德寿送过茶杯,三人一饮而尽。
马三元双手抱拳:“二位请留步,咱们后会有期。”
马三元翻身上马而去。
烧刀坊在有间酒楼的斜对面,海掌柜站在台阶上,斜眼看着有间酒楼,对身边的小伙计凤奇水一撇嘴,愤愤不平地:
“哼,这都什么时候了,倒真能巴结,早晚得让你栽在这上头,一大早儿就他妈给我添堵!”
海掌柜拂袖而去,小伙计凤奇水愣在原地。
北京通州张家湾。
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对十一国宣战!
十六日,慈禧紧急召开了“御前会议”,会上决定,派兵到京郊马家堡一带阻拦西摩尔联军,如果“不服阻,则决战”。
董福祥率领的甘军、宋庆率领的毅军、郭松林率领的武毅军等军屯驻京师天津一线,由直隶总督裕禄、直隶提督马玉昆统率。
这时候,近八万余人驻于通州附近地区,再加上京畿地区的义和团团勇二三十万,一场大战在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