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处世有必要认真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认真不能较真,认真也要看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有很多的时候是认不得“真”的,该糊涂的时候,你还坚持“认真”,那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有师徒二人出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师父就对徒弟说:“前面有一家饭馆,你去化缘。”徒弟领命就到了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徒弟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徒弟微微一笑:“主人家,恕我不才,可我也跟师父多年。别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笔写了一“真”字。徒弟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五岁就识。”主人微笑着问:“此为何字?”徒弟回答说:“不就是认真的‘真’字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敢冒充大师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徒弟无奈,只好空着手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大师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照样写下“真”字。大师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道:“果是大师来到,请!”师徒二人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徒弟不懂,问道:“师父,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大师微微一笑:“有些事是认不得‘真’的。”
人生福祸相依,变化无常。少年气盛时,凡事斤斤计较,锱铢必究,这还情有可原。一个人年事渐长,阅历渐广,涵养渐深,对争取之事应看得淡些,不必太认真,要有宽饶之心,凡事顺其自然最好。
事实上,“糊涂”之意是指做人、处世不可太较真、太认死理,该糊涂时就糊涂。难得糊涂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有了这层保护膜,会使你处乱不惊,遇烦不忧,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中的紧张事件。
不过,如果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管理者,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毛病,动辄捶胸顿足、横眉立目,下属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置气呢?可如若调换一下位置,挨训的人也许就理解了上司的急躁情绪。
有位同事总抱怨他们家附近副食店卖酱油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她钱似的,后来同事的妻子打听到了女售货员的境况:丈夫有外遇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女儿患哮喘病,每月只能开500元工资,住一间9平方米的平房。难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这位同事从此再不计较她的态度了,甚至还想帮她一把,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另外,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也实在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别有原因的,不知哪一件烦心事使他这一天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不能与这位与你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酿出恶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一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对方的冒犯从某种程度上是发泄和转嫁痛苦,虽说我们没有分担他痛苦的义务,但客观上确实帮助了他,等于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也就豁然开朗了。
总之,该糊涂时就糊涂,不与人斤斤计较,在宽容他人的同时,也不会破坏自己的心情,所以,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适当的糊涂是一种大智慧。
感悟淡泊:
人生福祸相依,变化无常。少年气盛时,斤斤计较,锱铢必究,这还情有可原。一个人年事渐长,阅历渐广,涵养渐深,对争取之事应看得淡些,凡事不必太认真,要有宽饶之心,凡事顺其自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