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大伤身,把愤怒等一些坏情绪关在门外。珍惜每一天,活在幸福快乐中。
冲动就像地雷,不可小视
淡定箴言:
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会审时度势,千万不能放纵自己。每个人都有冲动的时候,尽管它是一种很难控制的情绪。但不管怎样,你一定要牢牢控制住它。否则,一点细小的疏忽,就可能贻害无穷。
培根说:“冲动,就像地雷,碰到任何东西都一同毁灭。”如果你不注意培养自己冷静理智、心平气和的性情,培养交往中必需的沉着,一旦碰到“导火线”就暴跳如雷,情绪失控,就会把你最好的人生全都炸掉,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悔恨的境地。
南南的爸爸妈妈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妈妈放在自己外套里的300元钱不见了,妈妈认定是爸爸拿的,但爸爸却不承认。下班后,爸爸直接去保姆家接南南,保姆一边帮南南穿衣服,一边说:“昨天我给南南洗衣服,从她口袋里找出300元钱,都被我洗湿了,晾在……”没等保姆把话说完,爸爸立刻就把南南拽了过去,狠狠打了她两个耳光,南南的嘴角立刻流血了。“你竟敢偷钱!害得我和你妈妈大吵了一架,这样坏的孩子不要算了!”他丢下南南掉头就走了。南南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脸很痛就哭了起来。保姆对南南妈妈说:“你家先生也太急躁了,不等我把话说完就打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哪知道偷钱啊!100元钱对她来说就是张花纸。一定是她拿着玩时顺手放到口袋里的。”南南被妈妈抱回家,却总是不停哭闹,妈妈只好带她去医院做检查。
检查结果让夫妻俩完全呆住了:孩子的左耳完全失去听力,右耳只有一点听力,将来得戴助听器生活。由于失去听力,孩子的平衡感会很差,同时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南南爸爸简直痛不欲生,他一时冲动打出的两个巴掌竟然毁了女儿的一生,他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并将终生背负着对女儿的愧疚。
愚蠢的行为大多是在手脚转动得比大脑还快的时候产生的。每位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南南的爸爸也一定为女儿设想过前途,想过女儿美好的未来,但冲动却使他亲手毁了这一切。
在遇到与自己的主观意向发生冲突的事情时,若能冷静地想一想,不仓促行事,也就不会有冲动,更不会在事后后悔莫及了。
大多数成功者,都是对情绪能够收放自如的人。这时,情绪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更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智慧。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就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情绪控制得好,则可以帮你化险为夷。
别生气,气坏身体无人替
淡定箴言:
奉劝那些对生气痴迷的人,放开心胸,大度一些,因为气坏身体无人能替。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心理学认为,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医生经常告诫心脏病和高血压病患者,避免刺激,不要激动,更不能生气发火。因为人在激动、生气、发怒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血糖增加,血液会快速冲上头部,所以不仅损伤大脑,还会损伤精神。
愤怒是指某人在事与愿违时作出的一种惰性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相视、沉默不语。它不仅仅是厌烦或生气,它的核心是惰性。愤怒使人陷入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千世界要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当事与愿违时,便会生气,甚至怒不可遏。
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得多。愤怒像一种心理上的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所以说经常生气、发怒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利养生。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几大害处:
伤肤
经常生闷气会让你的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当人生气时血液会大量涌向面部,此时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会增多。因生气产生的毒素会刺激毛囊,使毛囊周围出现程度不等的局部炎症,因此,产生色斑等皮肤问题。
伤肝
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会导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增加。
伤神
生气会加快脑细胞衰老,减弱大脑功能,而且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气愤至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如果经常性情绪不佳,生理上会失去平衡,五脏六腑会发生非理性的运动,免疫功能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而降低,甚至还有一些人因一时发怒而损害自己的生命,实在令人可叹。
我们每个人在生气的时候,旁人总是在劝着说:“别生气,气坏了身体怎么办!”每个人都知道生气对身体的危害,但当自己处在这个情境里时,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人类最为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明知道此事的危害,却依然“痴心不改”。
生气最终损害的是自己
淡定箴言:
有一点不用说,生气的人样子是丑陋的。经常生闷气会让人颜面憔悴,皱纹增多,容貌超过实际年龄。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那些老爱生气的人,可要注意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在你发泄你对生活的不满的时候,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气大伤身”,这真是句千古不易的真理。无论什么原因产生的愤怒,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蓬莱市青年张某,只因购买的体育彩票号码与特等奖的号码相差一位数,而与200多万元的奖金失之交臂,一气之下,患了癔病。张某是位老“彩民”。8月18日,第49期体育彩票开奖,特等奖号码是223918+2,与张某自选的号码仅一位之差。张某气得一天没有吃饭。第二天晚上,张某感到头晕体乏、恶心想吐,被妻送到驻军某部卫生队治疗。经检查,张某系因生气过度而患上了癔病,需住院治疗。
医学专家们告诉我们。生气首先伤害的是人的心脏。《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具有仇恨、敌意、易发怒个性的青年,心脏动脉较容易提早硬化,最后导致心脏病。报道说,据一项在1985年起针对374名18岁至30岁男女进行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个性较具敌意、仇恨及易怒的人,其心脏动脉硬化的几率较一般个性的青年高二点五倍。研究人员指出,在生气或愤怒的时候,人体内所分泌的压力荷尔蒙会令血压上升,使血小板凝结在一起,造成血管硬化。研究人员将一些导致罹患心脏病的因素,如吸烟、饮食习惯及运动等剔除,纯粹比较不同个性的人对心脏健康影响的差异,令这项研究颇具说服力。我国的中医学也印证了这一点。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当人愤怒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经常发怒的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而且易使病情加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人由于愤怒,也可导致食欲降低,或食而不化。经常如此,可使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
愤怒还可影响人体的腺体分泌。如正在哺乳的母亲,由于发怒可使乳汁分泌减少或使其成分发生改变,这对婴儿是十分不利的。又如人在受了委屈、侮辱而发怒时,泪腺分泌增强,泣不成声。有的学者做过调查,发现儿童在愤怒时滴泪的占35%,在日常生活中妇女的这种情况更多见。再如,随着愤怒的程度和时间增加,唾液可由增加而变得枯竭。比如有的人在争吵开始时唾沫星子飞溅,逐渐就变得口干舌燥,吵嚷声随之也慢慢消失了。此时人的唾液成分多会发生改变,即使是吃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也会觉得味道不美。
另外,怒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易导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怒也伤肺,生气的人呼吸急促,可引起气逆、肺胀、气喘咳嗽;怒伤脾,气极忧虑,很伤脾胃;经常生气,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怒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天才也因怒气过早陨落
淡定箴言:
怒气的强化与压抑会“波及无辜”,引起身心各方面的并发症,小波利亚的悲剧足以让我们警醒。
固然,怒火的宣泄会使你暂时解除或者缓解心理上的压力,给你带来安全感甚至痛快感,但你不能忽视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伤害。你的发泄是以身心受伤害为代价的。当你把所有的不满付之行动后,伤害会随之而来。
普通人因一时发怒损害自己的生命令人可叹,而名人们因愤怒而一朝陨落尤其令人痛心。非欧几何的创立者小波利亚就是一颗过早陨落的新星。
1831年6月,小波利亚把他的论文《绝对空间的科学》寄给大数学家高斯,以征求高斯的意见,但不幸在途中遗失。1832年1月再寄去一份,高斯收到信和附录后非常吃惊。同年2月14日,高斯给老波利亚回信说,小波利亚具有“极高的天才”。但却又说他不能称赞这篇论文,因为“称赞他等于称赞我自己,因为这一研究的所有内容,你的儿子所采用的方法和所达到的一些结果几乎全部和我的在30至35年前已开始的个人沉思相符合”,并表示“关于我自己的著作,虽只有一小部分已经写好,但我的目标本来是终生不想发表的”,因为“大多数人对那里所讨论的问题抱着不正确的态度”,因而“怕引起某些人的喊声”,“现在,有了老朋友的儿子能把它发表出来,免得它同我一起被湮没,那会使我非常高兴的”。
然而,这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天才做梦也没想到,德高望重的数学大师竟然为了一己私欲,把它的论文束之高阁,并且“引用”了其中的一些理论原则。
久久不见高斯的回应,这使小波利亚感到十分失望。更为悲惨的是,小波利亚一直蒙在鼓里,对高斯所做的一切毫不知情。尽管高斯并没有发表关于非欧几何的论文,但他仍然认为,高斯这位“贪心的巨人”已经有意无意地剽窃了他的成果,剥夺了他创立非欧几何的优先权。堂堂的数学大师竟如此卑劣,小波利亚悲愤交加、痛心疾首、郁郁寡欢。这无论对他的身体还是他的心理都是极大的打击,使他的身心受到损害,严重地阻碍了他进一步研究的精力与欲望。当1848年他看到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于1840年用德文写的、载有非欧几何成果的小册子《关于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之后,他更加恼怒,怀疑人人都与他作对,决定抛弃一切数学研究,发誓不再发表任何数学论文。
在挫折、悲愤、贫困之中,小波利亚于1860年1月27日因肺炎在马洛斯发沙黑利悄然辞世。一颗新星就这样过早地陨落了?
这一事例让我们有了疑问:名人的火气比普通人更大吗?他们确实在情绪和心智上比普通人表现得更激烈一些,他们往往使自己的不良心绪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是非同小可的。因为有了情绪及时疏泻、转移是很重要的,生气最忌讳的是压抑与强化,而小波利亚恰恰犯了这个忌讳。
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
淡定箴言:
生气的确会坏事。怒气,就像炸弹一样,是具有爆炸力的。和谐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让人有一种宁静感与温馨感,可是如果你向镜子投一块石头,那种哗啦声是极其刺耳的,有时候简直让人难以容忍。
有这么一家人,坐得好好的正在吃饭,拉着家常。不经意中谈起人有良心没良心来。那女主人突然对着她丈夫说出了一句:
“我看你爹就没有良心。”
她丈夫一时觉着失了面子,又无言答对,便“哗啦”一声地把饭桌掀翻了。夫妻二人动起手来,孩子们叫哭声跟着四起,妻子见打不过丈夫,就开始砸锅摔碗,嘴里还不干净地骂着说:“谁也甭想吃饭啦!我叫你们过!”一边喊,一边摔,大人孩子浑身尽粥汤。可是过不了半晌,她一看到自己置买的那锅碗瓢勺都被砸个稀烂,就又掩面号啕大哭起来。好热闹的一场闹剧。
固然,生气的时候摔碎可以摔碎的东西,打破可以打破的物品是一种宣泄方式,但你有没有想过你摔碎的不仅是你的财物,更是你的生活?一块石头砸在镜子上,我们顶多“刺耳”一下,但一块石头砸在生活上,他就会留下“刺耳”的永久的回音。你的生活会被搞得一团糟。
然而,发泄了之后你就会痛快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你在很大程度上在欺骗自己。生气的人在他们平静之后往往会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惯于发怒的人,大多是理智渐渐错迷,灵魂为情感所操纵,打乱了自己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使精神陷于混乱状态。那些发大脾气,气急败坏的人,他的眉毛竖起来,脸色青紫,浑身打战,就好似着了魔一般,说话语无伦次,是非颠倒,惹得人发笑,可是如果把他的形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事后让他自己看看,他会大吃一惊,羞惭得要抱头伏案。
“怒思祸”的生活智慧
淡定箴言:
愤怒使人失去理智,其结果往往是糟糕,甚至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古人为了教导我们,留下了一句三字经:“怒思祸”。
有那么一些人,受了点窝囊气,又不便表白,他们就气急恼火,用打自己的脸来表示愤怒。
2002年11月22日早上7时左右,四川绵阳平政小区居民彭某开车出门时发现路被挖断。车辆无法通行,遂对正在沟槽上搭建临时通行钢桥的施工人员发脾气,最后竟然一时火起,情绪失控,抱起一块石头朝沟槽内砸去。只见“砰”的一声,彭某抛出的石头砸在了主供水管道上,水管当场被砸漏,自来水立即喷涌而出,吓得沟槽周围的人四散逃离。半小时后,沟槽就被漏出的自来水淹没,整个小区的200余户居民和小区周围的数百户居民瞬间无水可用。由于断水事故发生在早上,平政小区和周围的许多居民早餐断炊,无法洗脸刷牙;而且正值冬天,抢修人员几乎是在冰冷的泥水里浸泡着。这个疯狂的举动真是害人不浅。
事后,被请进警局的彭某说自己很后悔。
很多人也许没有经历过愤怒到极点的体验,那恰似火山爆发的急剧喷发感,人自身无法阻挡,但他们事后总会后悔。有时候生气伤害的不仅仅是你自己的身心、你的家庭,还会破坏更多人的生活。当你的生气破坏与伤害足够严重的时候,我们说,那就是你的罪。
你没有理由着急生气,你却任意使性子,你就是在犯罪;如果你破口骂人,动手打人,那罪就更严重了。你应当尊重别人的人格,就如同自己愿意别人尊重你一样。没有正当理由,你就没有权力向人动怒。如果是有权位的人,那你就是利用权威,犯渎职之罪。
罪过是不可饶恕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时时劝诫自己。清人石成金的《莫恼歌》对于你来说也许再合适不过:“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何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阳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不要用愤怒来折磨自己
淡定箴言:
人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控制,便不会再用愤怒来折磨自己。
愤怒,是人们情绪的激烈爆发。经常愤怒的人,不应当看成是性格使然,而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愤怒情绪对人的心理没有任何好处。它使人情绪低沉,陷入惰性。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愤怒可导致高血压、溃疡、皮疹、心悸、失眠、困乏,甚至心脏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能破坏情感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情绪。你可能不相信这种观点,因为你或许听说过发火要比生闷气更有助于身心健康。是的,生气时把火气发出去比把气憋在心里要好得多;但是,还有一种比发火更好的办法——根本不动怒,为什么不采用这种办法呢?这样,你便不会为决定是发火还是生闷气而自寻烦恼了。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自己心中愤怒的火种,你可以通过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你不妨想一想,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用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既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者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每当你以愤怒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馈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期望别人永远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时,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让自己经受感情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惰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怒,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绝不应动怒。动怒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导致上述种种生理和心理病症。所以,要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这一误区。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愤。虽然有怒便发要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会慢慢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至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惰性。”
总之,为了消除这一误区,首先你要用上面论述的一种方法勇敢地表示你的愤怒;然后,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将外界控制转为内在控制;最后,不再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不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这样你就可以不让别人的言行搅乱自己的心境。
愤怒要理智和适可而止
淡定箴言:
适当的愤怒是必要的,但最好理性地适可而止,并将愤怒按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以前看过几次成人在街头打架,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人刚动手,就听见有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寻声望去,原来是两只断了表带的手表。也碰到过人们在餐馆一言不和,大打出手,妙的是,这个狠狠给那个一拳,那人倒在椅子上,椅子咔嚓一声,就断成了三截。后来我常盯着自己的手表和椅子想:看起来这表带挺结实,我丢球、做体操,它都不会掉。还有这椅子,200磅的大胖子坐上去,也不会垮,为什么打架的时候,就那么不经用呢?我想出的答案是:它们都是为理性的人做的。理性时再结实的东西,碰到不理性的动作,都将变得脆弱无比。
问题是,人毕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有情绪就可能发怒。挪威首都的“维格兰雕刻公园”有数百尊雄伟壮观的雕塑,伫立在中央走道的两侧。公园的中心点,则是耸入天际的名作——“生命之柱”。奇怪的是,旅客大多却围在一个不过三尺高的小铜像前。那是一个跺脚捶胸、号啕大哭的娃娃,公园里最著名的“怒婴像”。高举着双手,提起一只脚,仿佛正要狠狠踢下去。虽然只是个铜像,却生动得好像能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到他的颤抖。他是在发怒啊!为什么还这么可爱呢?大概因为他是个小娃娃吧!被激发了本能,点燃了人类最原始的怒火。谁能说自己绝不会发怒?只是谁在发怒的时候,能像这个娃娃,既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又不造成伤害?
最近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却都是发怒的情节。在《霸王别姬》里,两个不成名的徒弟去看师父,师父很客气地招呼。但是当二人请师父教诲的时候,那原来笑容满面的老先生,居然立刻发怒,拿出“家法”,好好修理了两个听话的徒弟。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当葛优饰演的败家子,把家产输光,债主找上门,要败家子的老父签字,把房子让出来抵债时,老先生很冷静地看着借据说:“本来嘛!欠债还钱。”然后冷静地签了字,把偌大的产业让给了债主。事情办完,一转身,脸色突然变了,浑身颤抖地追打自己的不肖之子。两部电影里的老人,都发了怒。但都是在该发怒的时候动怒,也没有对外人发怒。那种克制与冷静,让人感觉到“剧力万钧”。
这世上有几人,能把发怒的原则、对象和时间,分得如此清楚呢?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在联合国会议上,苏联的赫鲁晓夫会用皮鞋敲桌子。后来,一位外交人员谈到这件事时说:“有没有脱鞋,我是不知道。只知道做外交虽然可以发怒,但一定是先想好,决定发怒,再发怒。也可以发表愤怒的文告,但是哪一篇文告不是在冷静的情况下写成的呢?所以办外交,正如古人所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有所怒,有所不怒’。”这倒使我想起一篇有关20世纪最伟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报道。托斯卡尼尼脾气非常大,经常为一点点小毛病而暴跳咆哮,甚至把乐谱丢进垃圾桶。但是,报道中说,有一次他指挥乐团演奏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的新作,乐队表现不好。托斯卡尼尼气得暴跳如雷,脸孔涨成猪肝色,举起乐谱要扔出去。只是,手举起,又放下了。他知道那是全美国唯一的一份“总谱”,如果毁损,麻烦就大了。托斯卡尼尼居然把乐谱好好地放回谱架,再继续咆哮。请问,托斯卡尼尼真在发怒,还是以“理性的怒”作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