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和失败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取得了胜利,要善于保持,要掩饰住胜利带来的喜悦,不能失去冷静,更不可恃强而骄,否则骄傲情绪一旦产生,失败也会接踵而至。
前秦王苻坚在统一了北方后,令其弟苻融率步骑兵25万为前锋,自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水陆并进,开始了对东晋的大举进攻。苻坚当时曾不无得意地说:“我这么多的人马,即使把马鞭子投在江里,也能叫江水断流!”
东晋在前秦的攻击下,徐州、英城相继攻陷。苻融的前锋又很快攻下了寿阳,东晋的形势十万火急。晋孝武帝司马曜如坐针毡,建武将军谢玄果断请战。孝武帝便命谢玄为前锋,率领8万大军前去迎战。谢玄命将领胡彬带领5000人增援寿阳,命刘牢之率领精兵5000人直捣洛涧,自己与叔父谢石率大军阻击苻坚。刘牢之骁勇善战,在怀远大败前秦军,首战告捷;但增援寿阳的胡彬军受挫,只好退守硖石,并写信向谢玄求援。可是书信被前秦军截获。苻坚见信后,误以为东晋军已经不堪一击,便留大军于项城,自率轻骑兵8000人,赶到寿阳与苻融会合。苻坚派东晋降将朱序到晋营来劝降。朱序原为梁州刺史,镇守襄阳,襄阳被前秦军攻破,兵败被俘,但他心向东晋。朱序到了晋营,便把秦军的虚实全部告诉了谢玄等人。谢玄向朱序授计道:“如果秦军退据淝水西岸,等待聚齐才进攻,那么,敌众我寡,我们难以取胜。我们决定主动寻找战机,速战速决。你回去后,设法使秦军军心涣散,动摇他们的军心;针对大部分汉人心向东晋的思想,鼓励他们率部投诚,做个内应,至少不抵抗晋军。”
谢玄送走朱序,命谢石、刘牢之等率得胜之师占据淝水东岸;苻坚占据淝水西岸,两军夹淝水列阵。谢玄派使者转告苻坚说:“双方隔淝水而战,打起仗来不方便,请秦军在淝水西稍做退却,晋军愿到淝水西岸与秦军决一死战。”
苻坚的部下认为:“应该把敌军阻在淝水东岸,等我军云集后,再渡河消灭晋军,这才是万全之策。”但苻坚求胜心切,企图乘晋军半渡时,下令猛攻,全歼晋军于泥水之中,于是下令撤退。可是,秦军士卒不明白撤退的意图,误认为秦军失败了,便盲目地**起来。朱序见时机成熟,便在军中大声呼喊:“秦军失败了!秦军失败了!”秦军顿时大乱。
秦军中愿意作战的氏族人很少,其他族人都不愿作战,带头逃跑。大部队一混乱,再也制止不住。不少汉人在朱序的策动下,又兵变倒戈。这时,谢玄率领晋军,趁势迅速渡水进攻。秦军主将苻融亲自出马,想去阻止后退的秦军,结果坐骑被挤倒,自己被晋军所杀。苻坚也中箭负伤,单骑北逃,秦军大败。
苻坚原本占尽优势,但由于过分骄傲,轻敌妄动,获得一点胜利就立马自得起来,最后只能以失败收场。
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要做出点成绩并不难,难的是能够以一种低调的姿态来看待自己的成绩,不骄傲,不炫耀。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刚刚取得胜利,就被这一点点胜利冲昏了头脑,必然导致最终的失败。
美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刚开始时,他有些头脑发热,忘乎所以,自以为才华横溢,没人能取代自己指挥的位子。直到有一天排练,他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准备派人去取。秘书说的一句“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就行”把他搞糊涂了。他暗想:“除了我,谁还可能带指挥棒?”但当他问“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时,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分别从他们的上衣内袋里掏出三根指挥棒,递到他面前。他一下子清醒过来,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原来很多人一直都在暗暗努力,时刻准备取代自己。
从此以后,每当他飘飘然的时候,就会看到三根指挥棒在眼前晃动。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当你春风得意、称心如意时固然应该庆幸,但决不能骄傲,因为事物总处于变化中,快乐是相对的,也可能是暂时的。不要为一时的成功而过于陶醉,更不能忘乎所以、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