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去做,坚持到底(1 / 1)

面对孩子,很多父母都不能做到坚持到底,就是因为他们常常会心疼孩子,所以代替孩子去承担很多责任,或者是放弃对孩子的惩罚。其实,当孩子参与了制订计划,父母只需让孩子承担后果,那么无论这个后果是不是孩子参与做出来的,都必须坚持到底。如果这个后果是应该由孩子承担的,那么父母就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坚持要求孩子承担后果。当然,父母必须把握好情绪,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待孩子,从而避免让孩子认为我们是在惩罚、责备、羞辱他们。

这里我们要再次提到家庭教育正面管教的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和善而坚定。所谓和善指的是情绪平和,内心善良。所谓坚定,顾名思义就是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放弃,也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轻易改变。和歇斯底里的情绪相比,和善坚定的情绪会让孩子更加相信父母已经做出了明智的思考,所以才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会再试图以此与父母之间展开讨论,他们会乖乖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作为单亲妈妈,小雅每天都非常忙碌。她不但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每当看到孩子因为玩耍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时,小雅难免抓狂。最终,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买了很多整理箱,要求孩子把不同的玩具分类整理归放,并且在整理箱上贴了玩具类型的名称。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因为觉得有趣,非常配合地把玩具放到相应的玩具箱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认为整理玩具太辛苦了,渐渐地就放弃了。对于孩子这样的表现,小雅感到特别愤怒,她常常因此而骂孩子,却收效甚微。

一个周末的下午,小雅在家中大扫除,好不容易才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转眼之间孩子就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小雅决定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因此她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愤怒,努力说服自己要保持情绪平静。等到情绪恢复平静之后,她对孩子说:“现在你可以玩玩具,但是等你玩完之后,你必须把玩具放到相应的箱子里。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会把所有的玩具都捐给孤儿院,让那些可怜的孩子们玩。这样,你以后就不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了。”听了妈妈的话,看到妈妈和往日不同的反应,孩子感到很紧张,他瞪大眼睛看着妈妈,不知道妈妈到底是怎么了。这个时候,小雅还是心平气和,面色平静,丝毫没有生气。不过,小雅再次叮嘱孩子记得收玩具。说完,小雅就离开了房间,她不想因为自己在这里对孩子形成威慑力,而是想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做。

果然,等到小雅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把玩具都收拾好了。虽然孩子把有些玩具放进了错误的箱子,但是孩子能够主动地保持地面的清洁,还是让小雅如释重负。在小雅的引导下,孩子渐渐地把玩具收拾得越来越好,他把所有玩具都分门别类地放置。每当周末,他还会拿起一块干净的毛巾擦拭玩具呢。

因为孩子学会了维持家里的干净整洁,小雅的家务活少了很多。到了周末,在完成家里所有的事务之后,小雅终于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安静地读书,或者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如果父母在决定对孩子怎么做之后又突然改变了想法,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宽容,孩子反而会认为父母说出去的话并不算话,更是会觉得只要他们坚持,父母就会妥协。这会给未来的亲子关系造成很大的困难和障碍,有的时候,父母即使知道自己应该对孩子更宽容,一旦把话说出去,也要坚持做到,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订立规矩。当然,如果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那么即使作为父母,也要主动地向孩子道歉,给孩子树立知错就改的好榜样。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坚持到底的精神,每个人也都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成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坚持到底,仅从表面上来看,也许与逻辑后果是非常相似的,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逻辑后果是让孩子自行进行选择,并且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坚持到底则是由父母决定孩子是否需要做一些事情,并且在孩子表态之后给出孩子明确的回应。所以,坚持到底是父母对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拥有的一种态度,而逻辑后果则是孩子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应该承担的责任。

毫无疑问,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很容易坚持到底,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对父母非常信任,也愿意听从父母的话。但是随着渐渐成长,父母再想坚持到底就会比较难了,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得更加固执和任性。在此过程中,父母应该和善坚定,坚持到底,从而为孩子确定行为的边界,为亲子相处订立规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