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与自己不够亲近,而且也不知道感恩。其实孩子的本心是非常信任和依赖父母的,而且他们深爱着父母。那么,为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会渐行渐远,渐渐地疏离呢?这只能说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出现了问题。
改变是创造亲密关系的第一步,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占据着主导地位,改变当然也应该是由父母主动发起的。父母既有改变关系的意愿,又有改变关系的需求,就应该首当其冲。此外,孩子的人生经历有限,他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也正处于发展之中,所以在亲子相处中,父母更应该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才能带着孩子一起迎来惊喜的改变。
作为父母,不要再抱怨孩子与自己很疏远,也不要抱怨孩子不够信任自己。孩子对父母有着本能的亲近和信赖,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这一点,那么往往意味着父母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所以父母的当务之急是反思自己,也积极地改变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既然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幸福成长,那么为何不从改变自己开始呢?其实,不仅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改变,如今的时代和整个社会也在改变,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如果我们始终一成不变,那么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之中。所以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地寻求改变,这既是为了教育好孩子,也是为了让自己坚持进取。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为对孩子不满意,动辄就说自己小时候如何如何。的确,父母小时候生活的条件没有这么好,但是却比现在孩子更加努力上进,他们吃了很多苦,却从来不抱怨,听起来他们在一切方面都比现在的孩子更好,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抱怨如今的孩子表现不能令他们满意的原因。因为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所生活的家庭,和他们的父母曾经经历的一切都是不同的,所以父母徒劳地提起自己过往的经历,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任何作用。与其老生常谈,父母还不如忘记自己曾经成长的经历,把孩子放在现在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去看待,也对孩子怀有宽容理解的态度。
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换位思考。很多父母都从主观的角度出发揣测孩子的内心,他们很少真正去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孩子需要什么,他们只是揣测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意图,甚至因此而误会和委屈孩子。如果父母能够放下自己的主观见解,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那么相信孩子就能够敞开心扉,与父母更好地相处。
在对孩子换位思考之后,也可以对孩子现在的表现进行认可和赞赏。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如果我们总是否定、批评和打击孩子,那么孩子的表现就会越来越差。相反,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很高,那么,孩子就会尽量让他的行为与他得到的评价保持一致。
真正的改变要以与孩子之间建立爱、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为基础,相信当我们真正对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家庭之旅也会进入崭新的阶段。
自从离婚之后,妈妈发现琪琪就像变了一个人。原本,琪琪乐观开朗,现在却变得沉默寡言;原本,琪琪乖巧听话,现在却常常故意与妈妈作对。有的时候,琪琪还会说都是因为妈妈对爸爸不好,所以爸爸才会离开家的。琪琪哪里知道爸爸离开家是因为爸爸爱上了其他女人,不想再与妈妈一起生活了呢!但是,妈妈不想把这件事情告诉琪琪,她只想尽快调整好与琪琪之间的关系,开始她们母女相依为命的生活。
有一个周末,琪琪又开始闹腾起来,原因是爸爸原本说好了带着琪琪一起去游乐场,却因为临时出差爽约了。琪琪对此百般不满,她生气地对妈妈说:“如果你和爸爸不离婚,我随时都能和爸爸去游乐场,就不用这样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妈妈看着琪琪抓狂的样子,她一改往日批评和训斥琪琪的风格,而是语重心长地对琪琪说:“琪琪,我知道,对于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来说,突然失去了爸爸的疼爱和关注,一定会非常苦恼。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感到很难过,甚至我会比你的反应更加激烈。但是爸爸已经离开了家,他不想再和我一起生活了,这是我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也想有一个完整的家,我也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然而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地一起生活。我知道你很难,但是我始终在你身边。”
听到妈妈这句话,琪琪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她羞愧地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怪你,但是我很伤心,所以我会故意说一些话惹你生气。”妈妈把琪琪拥抱在怀里,对琪琪说:“妈妈知道你是很爱妈妈的,妈妈也很爱你。妈妈希望能够让你开心快乐。虽然爸爸不是每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周末还是尽量会陪伴你的。所以我们都要好好的,好吗?你是我见过的最坚强的女孩,你也是妈妈的榜样。如果没有你,妈妈可能会更崩溃,幸好有你,妈妈才不得不假装坚强。我发现假装坚强着,我就真的变得坚强起来了,也就熬过了艰难的日子。”琪琪被妈妈逗得忍不住破涕为笑,从此之后,她再也不跟妈妈做对了。她又重新变回了那个乖巧可爱、听话懂事的小女孩。
心结是最难解开的,如果亲子之间相处有心结,那么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如果亲子之间都能够敞开心扉,彼此尊重和信任,彼此包容和理解,那么即使做错了一些事情,也是可以原谅的。所以父母一定要争取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心贴着心,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言行举止。
虽然打开孩子的心扉,了解孩子的内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未必是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必须去做。哪怕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之后,我们与孩子的相处就会更愉快,我们的家庭生活也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