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不学礼,无以立——待人处世需知的基本礼仪(1 / 1)

小测试:你的人际关系如何?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被恶魔诅咒了,变成了一种恶心的昆虫,令人想马上打死(这才叫被诅咒!),你觉得会是?

A.蚂蚁

B.蚊子

C.蜘蛛

D.毛毛虫

说明:

选择A:你这个人并不多话,至少你的生活很正面,很少在人前抱怨,对于工作你有很认命的想法,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会出头的。

选择B:对你而言,和同事去哪吃喝玩乐,要比工作来的重要得多,劝你玩玩是可以的,可是多多少少要自制点。

选择C:你对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地位感到有点不耐,对于别人的升迁,一直有老板怎么不长眼的想法,可是这种不满之心,不会表现在脸上。

选择D:你还属于公司的“纯洁派”。你的个性单纯,单纯到连职场应有的厚黑学都看不透也想不通,简直到了有点“蠢”的地步!用点智慧,要学会听懂“话中话”。

如果在日常的待人处世的过程中,你的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很有可能是因为你不懂待人处世时应该知道的基本礼仪,那么你就应该好好学一下这一章介绍的基本礼仪。

1.探视拜访礼仪:让人情味更浓

社交活动中,自己主动提出拜访,必须事先把预约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考虑周到,用电话或书信告之被拜访者,有时如能口头告之就更好了。约会的提出者不管用哪种形式提出约会,都要用客气、商量的语气,不能用强迫或命令式的口气说话。关于约会时间、地点及活动内容,要主动征求对方意见,以取得对方的合作与支持。如果对方因各种原因拒绝约会时不要生气或抱怨,而要大度地、轻松地处理,可用“等你方便的时候再说”等话来缓解遭到拒绝的尴尬局面。

(1)服饰仪表礼仪

去探访朋友、处理公务或请教名人,要作好服饰、仪表及个人卫生准备。穿着不必奢华,只要整洁、大方、得体、适合身份便是上乘的了。仪表及个人卫生也应注意修整一番,有口腔疾病的人,在赴约前要注意刷牙漱口,消除异味。

(2)备好个人日常用品及礼品

赴约前,应仔细检查自己的日常用品如手绢、手表、香烟、火柴、笔、记事本、卫生纸、小刀、传呼机、手袋等等是否备好,不要丢三落四,临阵受憋。另外去拜访者那里,特别是去朋友家做客,如果主人家有老人或小孩,要考虑带点适当的礼物,以示敬重与友好。如果去请教长者、领导或名人,也可考虑带些相应的礼品,以利于增进彼此感情,完成请教使命。

(3)是否带孩子

应邀做客,一般不宜带孩子,以免小孩子不懂事,影响探访效果。如果非带孩子不可,要跟主人先打招呼,征求主人意见,也使对方有个准备。

(4)了解对方生活习惯及个性特点

拜访社交对象,尤其是上级、长者、名人或新的伙伴,要多了解这些社交对象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个性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人乡随俗”工作和与对方友好相处。

(5)叩门按铃礼节

到达被访者的单位或家庭,要擦好脚上的泥巴或尘土,如果是雨天,重要把雨伞或雨衣上的水珠甩掉并要整理一下衣冠。待停当后,再去叩门或按门铃,叩门要注意用力和节奏,切忌用脚踹门或大声喊叫。按门铃也不能过急过长。既或被拜访者门开着,也不宜长驱直人,还应叩门通知一下,听到“请进”声后方可入内。

(6)进门礼节

到达被拜访者室内后,要向被拜访者及其他在场人士问候、寒暄,对长辈及儿童要表现出尊敬与爱抚的行为。待被访者安排座位后才能就坐,没有听到请坐的礼貌用语,自己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是很不礼貌的作法。坐时的姿势也要端正,坐要有个坐相。如果是到被访者的家里去拜访,而主人的房子装修得很漂亮,自己进门后要脱掉鞋子,换上拖鞋,要把外衣、雨具、礼物等交给主人安排,保持主人家的清洁卫生。主人递上烟茶,不管用与不用,都要站起来接着或说明情况,并要道谢。抽的烟灰、吃的果皮要放到烟缸或垃圾篓内,不要乱丢。

(7)谈话主题要简单明确

不论是私人拜访,还是公务拜访抑或是请教拜访,交谈的问题要简单明确,使对方一下子就能抓住要领,然后才能深谈和交换意见。不要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说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以免使对方不知所云。

(8)告辞时的礼节

找人办事,如果事情已得到许诺,应尽快起身告辞,在握别的同时,应伴之以“麻烦您了”、“拜托了”、“留步”等寒暄语。

2.握手礼仪:不是学问的学问

握手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形式,不论在公务还是私交场合,几乎都是不可缺少的礼节礼貌行为。

然而如果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容的角度来看,它又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交际背景不同,彼此关系的性质不同,同样是握手却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传递特有的信息。比如,先伸手可以表示主动,热情,慢出手表示不情愿,冷漠之情;紧握对方的手,眼睛盯着他的脸,对方会感到你从心底尊重他,欢迎他;相反,如果你轻轻地握对方的手,眼睛又看着其他人,如此漫不经心地握手有轻视的意味,对方会感到难受、不满等等。因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握手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而且也是一种生动的交际语言,一条沟通思想感情的渠道。

从握手的方式和内涵来说,大体有这样几种:

(1)礼仪性握手

就是作为交际礼节礼貌形式的握手。它通常是交际寒暄的组成部分,能反映交际者对于彼此关系的态度和看法。得体的礼仪性握手有助于创造良好的交际气氛。

在社交场合,握手是表示欢迎的基本礼仪形式。当见到对方时,当事人脸上显出友好的笑容,把手伸向对方,以此表示欢迎,体现对本次交际活动的重视;对方也会同时伸出手来,彼此相握,礼貌寒暄。于是得体地拉开了一次交际过程的序幕。

一般说来,礼仪性握手应坚持对等、同步的原则。当然,彼此向对方伸手时不可能绝对同步,但先后的时间差不应十分明显。如果一方伸出手来,另一方未作响应,拒绝握手,或反应迟钝,半天才伸手,就会使对方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这就有失礼貌了。

(2)表情性握手

握手还可以表达语言所难以表述的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主要体现在握手的力度、时间和方式上。握手时用力的大小能反映出内在的情绪,对方会很准确地感觉到,因而可以达到直接交流感情的目的。通常握手十分用力,而且时间较长,表明对对方感情很深,或有某种需要。握手传情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探.视死者的家属时,虽然彼此相对无言,但两支手(有时甚至是两双手)紧紧地长久地握在一起,彼此心照不宣,你对于死者的怀念,对亲属的安慰之情,你心底的感情激流对方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心领神会了,于是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如,与好友离别时,彼此握住对方的手,叮咛、话别,两只手久久不忍分开,列车开动了才依依不舍地松手,这样就把自己惜别的深情通过手注入对方的心田,留下难忘的记忆,真可谓“满腹真情话,尽在握手中”。

表情性握手通常动作十分夸张,动作幅度很大,用力也猛。用力握手在男性之间较多见,如果用在异性之间就不太合适了。

(3)斗智性握手

在特定的交际活动中,握手也可能成为斗心眼的武器。有时候,交际双方的立场、利益不同,彼此相见时,为了礼节不得不握手,握手就可能成为较量的另一种形式。特别是在外交场合,通过握手与对手交锋,借以维护民族尊严,几乎是一种常见的事情。例如:北京武警总队教练程相贤中校多次为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担任中方随身警卫。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来访时,总统的保镖与程警官见面。对方是一个身材魁伟高大的壮汉,程中校比他矮半截:程警官十分礼貌地和他握手。就在双方的手握在一起的刹那间,程中校立刻觉出对方的手另有他意,是在试他的腕力。显然这位美国保镖看不起他。对这种不友好的动作,他要给以回敬。于是他大拇指一屈,冲对方的合谷穴一点,用力一握,立刻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再一松手,对方倒退了两步远。对方大吃一惊,惊异之后显出了钦佩的表情。就这样他们在无声中进行了一场表现高傲歧视和维护尊严的较量。后来对方变得友好了许多。当然借助握手与对手斗智一定要把握分寸,千万不能过了头。

3.送礼的禁忌:千万别好心办坏事

送礼物给别人当然是出于一番好意。但是,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的好意必会得到令人愉悦的结果。若是不慎“送错礼、表错情”,可能会造成误解,甚至使双方关系因此破裂。所以,送礼之前必须先注意是否有哪些禁忌。

在国外,如果你想送花给你将拜访的主人,问清几种相关花的含义是很重要的。

像白玫瑰在意大利为爱情的象征,在其他许多国家却是用来表示哀悼;在德国红玫瑰表示爱爱人,在美国送病人一盆植物是很适当的,但在日本若这样做,表示你希望那个人病入膏肓。

不要送西方人一组刀具,因为这表示希望断绝彼此的关系。不能送印度人用牛皮做的礼物,因为他们视牛为神圣的动物。也不要送英国人条纹的花领带,因为英国人只戴他们自己的条纹花领带,他们认为戴别人送的是不吉祥的。

到阿拉伯人家中做客,不要带食物作为礼物,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在批评或讽刺他的待客之道。

日本人对于礼物很讲究包装,收到礼物通常会在私下拆开,但如果你要当场打开礼物,他也会照做。他们拆礼物极为小心,不像我们很随便地把包装纸撕破,他们看完礼物后会再包回原样,好像从来没有拆开一样。

不要在众人面前送礼给某一位日本人,除非你为在场的每个日本人都准备了礼物。收到日本人的礼物,要尽快寄封感谢函,否则送礼的人会认为你不喜欢他送的礼物。

以下列出几条合适的送礼哲学,以供参考:

在伊斯兰教国家,酒类礼品一直很受欢迎。不必担心你的酒会被怎么处理,它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家里被人享受。

文具永远是很受欢迎而且很合适的礼品,如果上面印有公司名称,最好将字体缩小,并将产品适当改装。

艺术类礼物适合每个年龄层的人。

包装整齐或用密封盒子装的食物非常适合送给家庭使用,如坚果、糖果、饼干、小点心等。

衣服类的礼物也不错,但是必须知晓对方的尺寸,不可凭空猜测。

4.交谈的礼仪:聊出你的文雅

谈话是最迅速、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其礼仪则是它的润滑剂,可促进沟通之顺利进行,因而非常重要。

我们谈话时所传达给人的第一印象为“嗓音”,也就是你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感觉如何?

如果你的嗓音可以用“甜美”来形容,大概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但或许你并不知道自己的嗓子到底好不好?

有个方法可以帮你测试: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听听看,如此便能很快地知道自己声音的缺点在哪里、该改进的是哪一部分。

(1)每个人说话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份,千万不要表现出影响其形象的说话方式,包括:

使人觉得声音粗糙刺耳。

呼吸声音过大,使人感到局促不安及犹豫。

语气太平淡,使气氛沉闷。

声音表露倦怠。

说话时鼻音过重。

解说时,口齿含糊,令人难以理解。

说话过慢或过快。过慢使听的人感觉烦闷,过快则容易让人跟不上。

声音太大或太轻。

(2)具有专业形象的说话方式

有助于表现专业形象的说话方式,包括:

避免地方口音。

声音强而有力并具有权威感。

以横膈膜短促呼吸。

以悦耳的语调充分表达情绪,使发言更为有力。

声音清晰、干脆。

语言简洁明了。

快慢适中,节奏清楚。

音量掌握恰当。

(3)具备良好的口才

话人人会说,口才好坏却是另外一回事。在商场上,一位口才好的人,通常应具有下列特征:

少用“我”字,尽量不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知识渊博,谈话内容广博而有深度。

对他人赖以维持生活的行业表示高度的兴趣。

能很快转移话题。

能适应谈话对象。例如,一位高级主管与职员的妻子同座时,他能试着去谈论职员的家庭及小孩、附近学校的状况等话题,并从中去发现一些问题、了解一些事情。而身为一个好听众,时常可从别人的谈话中获益,还可用别人谈话的内容启发自己。

发表意见时,应以知识和经验作为依据,勿妄加猜测。如果不是某方面的专家,就不要假装自己什么都懂,千万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只要轻松加入话题就可以了。例如:和一位茶叶专家谈话时,不妨将自己作为一个对茶叶感兴趣的人,提些问题:“现在这时节,喝什么茶最合适?”不要害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因为被问的人会在心里感到被人认可,进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与人交谈时,要正视对方眼睛及眉毛的部位。目光的彼此接触在任何场合都是非常重要的,说话时若不正视对方,表示内心害羞、害怕或是有所隐瞒,更严重时会使对方感觉你不诚实,这是商业场合上的一大忌讳。

有的人在与他人交谈时,目光会不自觉地向四周游移,且不断注意是否有谁走近,这种人的眼光总是在谈话对象的肩膀以上,一旦看见知名人士走近,立刻像只兔子一样地跑开,离谈话对象而去。这不仅是令人作呕的攀龙附凤之行径,还等于告诉别人他身份不够高。因为一个有身份且自信的人在谈话时,目光会笃定地正视谈话对象。

不当众纠正别人语法或发音的错误。当着众人面前指出某人的错误会使当事者感到难堪或羞辱,真正的朋友应在私下帮助其纠正错误或解决困难,在商场上也不例外。

有包容他人的气度,对同伴的好消息,能表现出诚意的关心与祝贺。

不插嘴。打断他人说话是非常无礼的,不管有多重要的理由都不足以让你如此做。

知道如何友善地问陌生人问题而不探听他人隐私。当你刚认识某人时,如果对认识他表示有兴趣,他会很高兴,但是要将“兴趣”保持在一般的水平上。

得体地接受别人的赞美。拒绝他人的赞美最容易把谈话气氛弄僵、把事情办砸,故当别人称赞你时,不要推辞或不赞同。例如有人说:“王小姐,今天早上你在公司汇报中的谈话真是好极了!”不要拒绝这项鼓励,也不要说“哦!我不认为有那么好,我太紧张了,讲得不够周详”之类的话。对于赞美,我们应该大方地并发自内心地说声:“谢谢!请多多指教。”

知道如何得体地称赞别人。在人际交往中,赞美可使交流气氛更浓烈,使人眉开眼笑。称赞别人应以诚恳的态度为之,不要夸张,除非是以无伤大雅的幽默方式赞美对方。当然,如欲赞美他人工作的表现良好,最好选择他的上司在场时。

知道何时及如何谈论非公事的话题,这需要先去了解适当的时机及主题。当你和一位正全神贯注于工作的人谈话时,不应突然插入与工作无关的新话题,这样会令他感到困惑。试想如果你正忙于思考适当的预算赤字有多大时,你会愿意别人谈论“登革热”在高雄流行的情形吗?

不要在谈话中过多地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对电脑科技有兴趣,还有那些刚休完产假回来上班的女职员更不应该老是谈论自己的宝宝。换句话说,在工作场所,一个人应该以理智克制自己生命中的热情。

有人要你分享他的喜悦时,即使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对方是单方面兴奋过度,也不要扫他的兴。又例如有人大谈经济景气、非常乐观时,即使个人不同意,也不要在公开场合与他抬杠。这时,我们可以用不表赞同却又不具敌意的话说:“希望你是对的。”

当你演讲发表意见时,要一视同仁地看着每一位观众,这是演讲者的基本风度。因为你的说话对象不是只有一二个人,而是身旁所有的人。所以作为演讲者的你要留意每一位观众,不要造成其中有人无法加入谈话的情况。记住让眼光平均扫描每一个人,切记,不要只和某一个人谈论与其他人皆无关的话题。

知道如何使一位害羞的人自然地加入谈话。最好的方法就是:问他专长方面的问题。

知道什么时候观众开始不耐烦。任何话题谈论的时间都不宜过长,而有时亦会出现失控的场面,一个口才好的人要能掌握每一种情况,如果发现观众注意力开始不集中了,就应转移话题。

万一出现冷场时,能立刻打破沉默。如果所有人突然同时停止交谈,这种场面是很尴尬的,若你能适度地说个笑话而打破僵局,发挥“雪中送炭”的精神,可以带动全场气氛,开展一个新的谈话角度。

5.涉外衣着礼仪:陌生人了解你的窗口

在社交上要注意衣着打扮,不只是外国,在我们国内历来也是讲究的。比如去拜访亲友,总要换身较好的衣服,把脸洗干净,头发梳整齐,这不只是自身形象问题,也是对于对方尊重的表现。但国内外有些要求是不同的,不是我们不注意,而是我们不懂。与外国人交往时,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至少以下几点应引起我们(尤其是男同志)注意:

(1)不要穿短裤,哪怕是那种长度接近膝盖的、我们认为完全可以穿在外面的短裤也不行。

(2)穿T恤衫可以,尤其是热天,但一定要有领的,那种无领(圆领)T恤给人以内衣的感觉,直接穿在外面不雅。

(3)即使是夏天也不要穿凉鞋,要穿只能穿虽有透空但鞋型完整的那种皮鞋,而不要穿只有几根带子、却露出脚趾的凉鞋。

(4)必须穿袜子,绝对不可光着脚穿鞋。

(5)男同志一定要把胡子刮干净,不能露着胡子茬。

(6)女同志要化一点淡妆。如果一点妆也不化,完全“素面朝天”,在外国人看来如同没洗脸。

(7)最后,有些穿衣服的基本规矩,我们在国内已经注意到了,更不能在涉外交往中违反。比如领带扎好后,如有毛衣、背心之类,切不可留在外面,而要塞进去;可以不系领带,但上面第一个衬衫扣子要敞开,别扣死;在多数情况下,衬衫必须放在裤子里面;裤腿、西装袖子绝对不能卷起来;西装可以不系扣,也可以两粒扣子都扣好,如只扣一粒,只能扣上面的,不可只扣下面的等等。

6.适宜的女性穿着:穿出气质和风度

女士的穿着除了要因地制宜、符合身份、清洁、舒适外,还须记住以不妨害工作效率为原则,才能适当地层现女士的气质与风度。例如女土的衣着如太暴露,容易让男同事不知所措,自己则要时常瞻前顾后,如此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

因此女士的上班服饰礼仪应注重:

配合流行但不损及专业形象。原则是“在流行中略带保守”,故现今流行的凉鞋、脚链、内衣外穿、透明衣饰等都不适合上班穿。为避免影响专业形象,对流行事物应有所取舍。

衣服质料宜挺括。例如台湾气候较为潮湿,纯麻纯棉的衣服易皱,混纺的料子虽质感较好,却有不散热的缺点,两者都不适合作为上班的穿着。因此质料的挑选以不皱为原则,但注意太薄或太轻的衣料,会有不踏实、不庄重之感。

衣服样式宜素雅。上班的职业妇女最好穿着素色服装,花色衣服则应挑选规则的图案或花纹如格子、条纹、人字形纹等,才显得规行矩步。财会部门人员尤应注意,因衣着若太花哨会掩盖“人”的主题,专业形象将受到破坏。

工作服一定要每天整烫,如此才显得较有精神,即使是可以“免烫”的衣服,也要将车缝线烫过。

选择袜子时以透明近似肤色的最好,并在办公室或皮包内存放备份,以在脏污、破损时可以更换,避免尴尬。

饰品不宜过多。职业妇女事实上只适合佩戴耳环,表示成熟,其他饰品如项链、手镯、戒指等不宜过多,恰到好处即可,脚链则绝不适合上班佩戴。鞋子也属饰品之一,凉鞋不适合在工作场合穿着的原因是它“空前绝后”,并不雅观。与男士衣着原则相同的是,饰品尽量选择同一色系,因为这象征了你的品位与经济实力。

7.适宜的男士装着:庄重而不失帅气

由于服饰代表了整个企业的形象,所以男士的服装应特别注重于工作与服饰之间的关系。

“职位愈高穿着愈正式的西装”是一般原则,所以身为大老板者,一定要穿西装,以示庄重。除穿着整齐西装之外,西服颜色以深色较佳,因为深色能给人稳重的感觉。

成功的企业家穿着的四大要点:

(1)因地制宜。不同场所穿不同服装。身份愈高的人更要注意外观是否给人合适的专业形象,以提高自己和公司的印象分数。

(2)合身份。所谓合身份是指穿着符合自己的职位并有层次分别,不超越上司的行头。

(3)舒适。穿着要让自己身体舒适,也别忘了要让别人视觉舒适。无论款式、颜色或质料,都要配合气候变化与四季更迭。

(4)清洁。无论是为了做一个绅士,或是作为“领袖”特质的表现,男士衣着的重点部位——“领口与袖口”,一定要保持干净。特别要提醒众男士一点:衣服最好能每天清洗并加以整烫,以免产生异味。

至于服装饰品,包括领带(代表精神)、袖扣、腰带、领针、手表、戒指(代表经济能力)及左胸口袋的笔(代表权威),都要能与服装及个人气质相搭配,因为一个愈有品位的人愈会强调饰品的同色系与同材质,可借以反映出你的地位与品位。另一方面,高级主管的皮夹一定要比普通职员的小。大老板多用对折而小型的皮夹,而一般职员则使用长型的皮夹,表示地位有所不同。

8.保持男士绅士风度的礼仪

男士在女士面前总希望表现出翩翩的风度、彬彬有礼的态度。但是,应该怎样去做并不是每一位男士都知晓的。以下的礼仪规范对表现男士风度很有参考价值。

在大街上,男士通常应该走在女士的左边,因为左边的位置历来被视为尊贵的位置。古时的街道没有人行道,马路上来往穿梭着马匹牵拉的轻便车辆,于是男士们总是走在更为“危险的”一边,以保护女士免遭伤害事故。今天,街道上修建了人行道,一切车辆都严格地照章行驶,这一条规矩似乎没有必要,然而,男士依然不应让女士走在街道上车辆通行的一边。

时下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男士在陪伴两位女士时,他应该处在中间的位置,以此来证明他对两位女伴的平等态度。但是,这又带来新的问题。首先,中间的位置是最为尊贵的位置,这个位置总是应该让给女士,尤其是年长的女士;其次,男士如果占据了中间的位置,他必定会陷入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他必定要给两位女士同等的关注,而事实上,当男士同其中一位女伴说话时,他必然要把头扭向一边,从而冷落了另一位女伴。因此,男士应该处于边上的位置,最好是在左边。

无论在室内或者室外,男士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应走在女士前边,譬如,在途中出现了某种障碍,男士应抢先排除这个障碍,然后返身帮助女士通过。在类似的情况下,当男士感到女士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请女士挽着他的胳膊。

男士应首先走出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或者火车车厢,然后把手递给女士,让她可以扶着自己的手下车。

陪伴女士时,男士不应该抽烟。在这种场合甚至询问一下能否抽烟都将被视作不礼貌的举动。

从商店里采购出来,男士应负责携带较重的物品。

乘出租汽车时,男士应首先走近汽车,把右侧后车门打开,让女士先坐进去。男士不应同司机坐在一起,因为这样显得对他的女伴不礼貌。按照礼节规范,小汽车中最尊贵的位置是汽车后排与司机座位成对角线的座位,而不是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与司机并排的座位。

进屋时,男土应赶前几步,打开屋门,让女土先进,自己随后。

下楼梯时,男士应走在女士前面,而上楼梯时,男土则要跟随在女士后面,相隔一两级台阶的距离。

进剧院或者影院时,男士应该把入场券拿在手中,举到让检票员可以看到的高度,以便检票员让女士先进去。进入前厅后,男士要摘下帽子。出影剧院时,男士只有走到门边才能再戴上帽子。在存衣室,男士应先协助女士脱下大衣、披风,然后再自己脱去外套。

如果检票员没有按照入场券上的座号引导入座,男士就应走前几步为女士引路。从两排之间穿行挤向自己的座位时,应面向已经就座的观众,此时女士应走在前面,男士随后。

9.送客礼仪:别在关键时刻失礼

接待工作顺利完成后,后续的动作也很重要——即“送客礼仪”。特别是百货公司、餐厅或柜台的服务人员,必须认识到送客比接待更重要,这是为了留给对方美好的回忆,以期客人能再度光临。因此,送客又被称之为“后续服务”。

许多服务人员接待工作做得很好,可却没有良好的结尾,这是很可惜的。尤其售货员千万不能存有只做一次生意的短见心理,应该将客人视为一辈子的顾客,做好“售后服务”,使顾客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下次自然更有意愿再来。

中国人常说:“迎人迎三步,送人送七步。”

可见中国人是非常注重送客礼节的。

在送客时应注意:

(1)握手致意,亲切相送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并表示希望再度见面的期待之意,握手就含有不忍离别的意思。笔者还鼓励售货人员、餐饮服务人员于送客时向客人握手致意,如此会发现客人很快又会光临。

(2)注意客人遗留的物品

客人临走时要帮忙留意是否有物品遗漏,这是一种体贴顾客的行为,不要让客人回头再来一趟,还减轻自己保管客人物品的麻烦及责任,对双方都有好处。

(3)送远到访客要告知路线

客人离开前应询问他是否熟悉回程路线,及搭乘交通工具的地点和方向,尤其对远道而来的访客更应表达关心之情。

(4)送客真诚,送离视线

一般柜台人员在交易完成后应站在柜台门口鞠躬相送,目送客人离开,当客人偶然注意到你礼貌的态度时,心中会感到十分温馨。一般公司在送客时可送至大门外、电梯口甚至送上车帮客人关车门。身份地位愈高的贵宾通常也愈有礼貌,往往于上车后将车窗摇下挥手道别,因此接待人员不可于客人上车后就离去,应等待客人坐车离开我们的视线后再离去。

以上是体贴客人的送客之道,也为用心的接待礼仪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