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作为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大国之间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起战争,通过兼并以及融合逐渐成就了七雄分鼎的局面。随着中央集权的意识逐步扩大,政治以及军事上都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轰轰烈烈的变法,凄凄惨惨的结局
商鞅在历史上可是有着大功绩的人。关于他的变法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但是鲜少有人知道,为国家作出了诸多贡献的他,最后的结局却是十分凄惨的。
商鞅作为一代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出身于卫国皇室后代,是皇室子孙血脉,能有大胆的改革想法也不足为奇。商鞅属公孙氏,又称公孙鞅,后来在商朝为官,故又称为商鞅。
秦国的秦孝公掌权后,非常渴望贤能之臣辅佐自己励精图治,于是商鞅应邀入秦,辅佐秦孝公,并将自己的变法思想告知秦孝公,劝谏他变法图强。秦孝公对商鞅深信不疑,但是变法是阻力重重。秦孝公赞同了他的改革,力排众议全力支持他的变法。然而商鞅的变法措施大多比较严峻苛责,所以推行起来十分困难。商鞅的舌战群儒就是为了变法而做的前期舆论准备。当时朝堂的守旧派态度都是坚定的,坚决反对变法,然后商鞅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狠狠反驳了反对的守旧派,因此打响了变法的第一炮。在商鞅出色的口才之下,众人无言反驳,况且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众人也不敢多有异议。变法就此艰难地开展了。
商鞅第一次变法有几大方面:颁布李悝的《法经》;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焚烧儒家经典;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等。第二次变法力度就更大了:废除了贵族的井田制,废除土地国有制,推行私有制、“开阡陌封疆”;普遍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订户口,按户征税;迁都咸阳,修建秦国宫殿等。
变法后,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首先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进一步破坏了井田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继而“燔《诗》《书》而明法令”打击了旧贵族的权力。商鞅还大力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加强了中央集权。可以说,在经济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商鞅的变法都是十分成功的。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为何变法成效如此之大,商鞅本人的结局却是“凄凄惨惨”的。
首先是外因。变法之所以能够完整地进行下去,最大的助力就是秦孝公的支持。然而秦孝公的离世就是商鞅变法崩盘最直接的导火索:他最大的靠山秦孝公死了,可以说是给如火如荼的变法之火泼上了一杯透心凉的冷水,这杯冷水,也同时泼在了梦想宏达的商鞅心中。
其次就是内因。变法的本身就带有破除封建礼教传统的成分在,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成效越大,推进越快,意味着一下子触犯到了多方面的利益,首当其冲的便是旧贵族的利益,改革中的很多条都是针对旧贵族的利益直接下手,丝毫不讲情面与循序渐进,引起了旧贵族极大的反抗。最后手刃商鞅的,就是这群急红了眼的旧贵族。可见商鞅的行事虽然果断迅速,但是考虑还是不全面,并没有顾及其中利益集团的牵扯。
最后就是变法本身。商鞅作为法家学说的拥护者,推行的新政也是在法治上大力改革整治。可是一般来说,法治的结局是见效快,副作用大。商鞅推出的法治,对于君主来说自然是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最快的途径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君主集权统治,即便是后期秦孝公的逝世也不会撼动制度本身,法家奉行的制度本身就是如此的霸道而有效。
然而就如同虎狼之药,固然有效,但是带来的却是众叛亲离,人心溃散的地步。严峻的刑罚制度并不如儒家思想的善之道那样深得人心。从一开始,他们便是统治者手里的一把刀,直接砍向对权力有所阻碍的利益集团,是用来辅佐皇权最有力的鹰爪。一旦失势,首先沦为政治牺牲品的不是国君,不是国制,而是变法的直接推行者。
就法治本身来讲也是刚硬冷酷的,这些从商鞅本人的身上,也可略知一二。商鞅的为人也是十分的霸道和不留情面。在第二次变法改革中,有一项措施便是迁都,由于太子迁都的事情有所异议,商鞅便找了个借口,将太子一个太傅的鼻子割掉,又在另一人的脸上刺上了代表屈辱的“墨”字,意味着国法不可触犯,以此来警示太子。可见其手段的残忍。然而这直接与太子结了仇,当太子即位成为秦惠文王后,第一个惩办的自然是商鞅。太子联合了一大批旧臣以及被触犯了利益的旧贵族污蔑商鞅企图造反。这位新上位的君王为了树立自己的军威,自然是杀鸡儆猴,对商鞅做出了最严厉的刑法:车裂、连坐。自己制定的刑法最后用在了自己的身上,想必商鞅的内心也是悲痛不已吧。
商鞅作为变法的直接推动者,为人难免过于不讲情面,急于求进,过于看重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现实的阻力,一旦出现阻碍,就会用最快速的方法除之,时间久了自然失了民心。然而他也不过是君王手中的一颗小小棋子,死法自然由执棋之人说了算。
即便商鞅的下场十分的惨烈,但这也不能否认,商鞅为国家带来了一套法律体制,促进了法家思想在国家法治方面的运用与传播,促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大国,可见变法还是十分成功的,商鞅对此的贡献是巨大的。
从另一方面看,改革本身就是利益集团关系的一次调整,改革遇到的阻力在所难免,再温和的改革都会触犯到一方的利益。商鞅变法也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将社会带入了法制化的阶段,为日后的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他个人没有得到好的结局,但是在历史上,对于商鞅的评价仍旧是十分高的。
2.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
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自西周时期,便有关于郡与县的记载。《逸周书作雒》上写:“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在当时,县的面积是远远大于郡的,这样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分的面积过大,不好管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为了中央集权,君主就要想个办法重新划分一下。毕竟偌大的国家全依靠君主事事亲力亲为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避免在分权的同时不至于让自己的权力过于分散,从而给他人壮大实力引起反叛的机会呢?这可得动脑筋了。一个政策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安危,郡与县的划分也是充满了古人的聪明才智的。
首先提出的是县制。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是先楚王熊坎的第二个儿子。作为次子,是不能继承王位的,所以这位野心勃勃的熊通可是硬生生从自己的长兄熊旬的手中将王位夺来的,后来自封为王。封王三年后他便开始动脑子,他认为不能这么故步自封下去,要招兵买马,扩大疆土,实现富国强兵,但第一次攻打西周便失败了。
失败后熊通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韬光养晦,暗自恢复元气,不久以后就吞并了物资充足的权国。而将权国纳入自己的军事板块,首要的事情就是将它彻底写上自己的名字,于是熊通改权国为权县,命令曾经的权王做权县的老大,也就是县尹。这权王哪能答应,本同为一国之主,凭何就当一小小县尹呢?于是他暗中招兵买马,企图谋反。但最后权王也失败了,直接被送回了楚国看管起来,熊通也只得另择他人。这也是县制的开始。
而郡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春秋时期,改革的一大举措就是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而地方上的组织逐渐有了采邑制,也就是单独的郡制以及县制的出现。当时秦穆公嬴任好为君主,秦穆公九年,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说“君实有郡县”,这也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设郡记录。春秋初期,各诸侯国为了加强统治,纷纷效仿采取了这种采邑制度。然而到了后期,由于封建制度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走向正规,土地按亩征税,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主导。那时候的社会已经不再适合采邑制度。于是一些诸侯国的君主开始推行这种垂直管理式的郡县管理制度,也就是后期的郡县制。虽然说后来的郡县制在秦统一六国后正式使用,但是在这之前,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郡以及县的设置。
最初的郡大多建立在偏远地区,以进行试验即便失败了也不足以影响大局。由于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水平都相对落后,所以虽然区域广阔,但是地位却远远不如县。偏远地区设立郡县,国君都会派官兵前来镇守。为了长期的稳固发展,再加上外敌来犯,战事频繁,驻扎在这里的军队与百姓就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组织,发展成了地方政权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水平上来以后,郡的规模也有所扩大,就在其下分成了若干个小的县,以此来划分工作区域,便于管理。至此郡的地位已经高于县,成了正规的郡县地方行政组织。
简单来说,郡就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行政组织,属于地方的权力中心。而郡以下设立县或者道(由郡划分出来的具体的单位)。县以下设立乡、里、亭。古代是封建君主专制,要求地方对中央完全服从,所以郡县制的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有一定的任期,由此形成了官僚制度。而在春秋战国直至后代的秦国,郡县制都是一套垂直管理的二级制度,虽然看着是县下面还分为乡等,但本质还是郡县制,分成了两级。即使是后来的行省制度,也是在中央设置行中书省,地方设置行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统治。
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县以及郡的管辖是十分严格的。到了秦朝以后就更甚。尤其是当中央集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中由郡守担任领导,与郡尉之间有着明确的职责安排。郡守负责行政类工作,而郡尉负责军事工作,互不干扰,但是又互相牵制。后来秦一统天下后,秦始皇不放心下面单独管辖,又安插了自己人,称为监察史来监督郡守,大大降低了地方谋乱的可能性。
县下设置县尉。别看名字听起来很威风,那可是一个苦差事。具体来说,就是一人身兼数职,所有的军事安全、征税安排、士兵管理全是县尉的工作。后来发现实在是忙不过来,才向下拨人,设立二至四个县尉,缓解工作压力。
3.风生水起,名将崛起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的时代,战争成了春秋战国的主要历史。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发动各种大规模战争,人才成了各国迫切的需要,许多寒门出身本没有机会做官的人就借此机遇大展身手,成功翻身,甚至成为一代名将,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在那个群雄纷争的时代,各国都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志士。孙膑作为著名军事家的后代,继承了祖上的军事才能,最后也成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但是他的人生经历确实有些坎坷。
有一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然而想要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要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这不是说本事都藏着掖着,而是要懂得审时度势,适当地隐藏自己的底牌,为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等到适当的时机再一展身手。
想必当时的孙膑不是太懂得这个道理。因为历史是足以借鉴的,后代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反思与总结,先代的牺牲才有意义。孙膑与自己的同窗庞涓曾经关系密切,经常就学业上的问题进行交流。庞涓在同窗时就判定孙膑的才智十分出众,并非池中之物,若是成为敌人,必定是一大威胁。后来庞涓出仕魏国,越发觉得自己比不上孙膑,掩盖了自己的光芒,成了自己政治上最大的敌人,于是暗中派人将孙膑掳到魏国监视起来。
孙膑成了阶下囚,自然也是案板上的鱼肉,一切在他人手中。庞涓的嫉妒心日益膨胀,于是胡乱捏造了一个罪名安到了孙膑的身上,让他被处以膑刑和黥刑,意图完全毁灭孙膑。司马贞曾说过:“其孙膑脚,筹策庞涓。”孙膑失去了双足与尊严,但是齐国使者却意外发现了他,认为他才智过人。由于战争的缘故,人才成了最大的需求,于是齐国使者将孙膑悄悄运到了齐国。
尔后孙膑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于桂陵之战中率兵救援了赵国。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魏国围攻邯郸,齐国相救,齐军将领田忌、孙膑率兵支援。据传,孙膑分析局势时说道:“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于是他们趁魏国大本营空虚,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指魏国心脏。作为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计,它的要点体现在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表面上看是舍近求远,实则是直击问题的核心,从而一招制敌。后来这种战术被兵家收录,称为“围魏救赵”法,记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
其实孙膑初被掳到魏国,并不知晓庞涓的内心,以为同窗好友对自己处处关照,实则庞涓充满了阴谋诡计,当行刑时他的可憎面目才被揭露。当马陵一战再度相遇时,孙膑并没有手下留情,没给敌人任何反抗的机会。诱敌深入,步步为营。他故意透露出自己孤身一人无人保护的弱势之时,庞涓果断选择独率骑兵拿下孙膑。是故马陵之地,万箭齐发,归于荒芜。庞涓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孙膑虽不是寒门出身,但是经历了磨难,也算心智大成,故能沉稳行事。是人生经历造就了一个人,不知是否也是庞涓的陷害成全了孙膑的思想,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任何一段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后来孙膑的军事思想都记录在《孙膑兵法》之中,其中具体记载了他的军事谋略以及战略思想,还有在军队的建设方面的主张。
以一己之势改变国家之况,力挽狂澜的能人志士不在少数,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君主还是将领,都有着过人之处以及时代赋予的意义。
4.虎符的秘密
时至战国,七雄鼎立。战国时期是东周列国诸侯斗争最为激烈的时期,兼并战争持续不断,军力与物资不断地整合,最后集中到少数大国的手中。为了在纷乱的年代中存活,各国都加紧步伐,开始积累财富,想要富国强兵。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三家诸侯韩、魏、赵,自此战国七雄局面形成。当时的时局仍旧紧张,为了吞并他国和防止被他国吞并,各国必须要强大自己的实力,首当其冲的便是军事实力。
在军队中,军队的号召不是以某一个固定的将军,而是以一个固定的信物,这个信物就是虎符。而虎符最早出现也是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时期,并且在往后的战争中都表现出极大的作用。
在战国时期,王权已经十分集中,君主为了防止下面的军事实力被一人垄断,通常会把这个虎符交予自己的心腹,以保证军队的根本指挥权仍然握在自己的手中,而选择的这个人也一定是自己信任的人,这样即便天高皇帝远,仍然能够放心坐镇皇城。
虎符通常为铜质,也有用金玉制作或者竹制,形状如一只虎,分成左右两块,有一个衔接口可契合。虎符设计为虎的造型也始于古代,在封建时期,虎乃万兽之王,将其刻于符上也暗示着不败之地。据传,虎符最早是由周朝的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但是虎符也并非只有虎这一种形状,在秦代也出现过以鹰和龙为代表的兵符,但也是象征着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虎符背部多有文字,用错金书书写。错金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即便是经历时代的变迁,仍然不会褪色模糊,所以即便是后代出土的虎符,上面的铭文还是熠熠生辉。
现存最早的虎符都是出自秦国,有四件分别是:杜虎符、新郪虎符、阳陵虎符、东郡虎符。杜虎符于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呈站立状,虎身有错金铭文9行40字,上面用错金文写着:“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之事,虽毋会符,行殹。”现在此符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内也收藏着另一虎符,即阳陵虎符。此符是秦始皇一统江山后授予阳陵军队将领的一枚,铭文中刻“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虎符的形状一般都以小巧为主,因为作用是号召军队,所以一般制作严谨,便于藏匿。
虎符一分为二,通常右符在君王的手中,左符则在将领的手中。想要调动军队,君王必须派人将虎符的右半带上,与将领手中的左半合二为一,军队方能出动。秦国有个“新郪符”的铭文,上面便规定了,地方发动的兵数若是超过五十人,则必须要有整个虎符,也就是必须要有君王的首肯。每当调兵遣将时,须有两半虎符合并经过验查,才能生效。后来的“符合”词语便是由虎符合二为一演变而来。
虎符所代表的是调兵遣将之意,只认符,不认人,而且一个虎符只能调动一个地方的军队,这极大地降低了军队叛乱的可能性。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曾经出兵攻打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听说秦国进兵,而秦国的军事实力十分强悍,其夫人是魏国的国君之姊,于是就向魏国求救,希望他们能够出兵帮助自己。魏国答应,命令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援助,但是晋鄙是个有小心思的人,看到秦国如此浩大的声势,畏于其强悍的军事实力,不忍自己国的士兵为了援助他国而牺牲,于是命令军队停止前进,选择隔岸观火。
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得知这个消息,想要帮助赵国,但是军队只听命虎符,于是他找到了魏国夫人,想让她去魏王的身边窃取虎符,以此来调遣军队支援邯郸。魏国夫人如姬是一个和善的女子,虽贵为一国之后,但是素来佩服信陵君“宽厚爱人”的品质,况且信陵君帮助自己报了杀父之仇,算得上是恩人,因此便答应冒着危险去偷虎符。最后虎符到手,信陵君手持虎符来到军中,但是晋鄙心中起疑,朱亥信虎符,怀疑晋鄙造反,因此将其杀之。虎符出现调动了军队,赵国因此得救。后来魏王大怒,将信陵君全家杀害,如姬逃出宫中,她本可以投靠邯郸,但是为了维护信陵君的名声,选择在自己父亲的墓前
自杀。
也有版本说,魏王其实并没有答应,即使自己的姊妹危在旦夕,况且魏王本身就是一个暴戾自私的人,反而劝赵国向秦国投降,以此来减少伤亡,不肯援救,派出晋鄙也只是装装样子。这个说法可能更能被理解,因为君王的虎符仍然在他自己的手中,想要出兵帮助,虎符必然也要拿出,还需要如姬夫人冒险去偷虎符,说明魏王本就无意帮助赵国。晋鄙见符起疑,也是一个可疑的点,如果魏王本身就暗中透露自己并无意支援,那么晋鄙前去自然也是虚张声势,见到虎符送来才会感到怀疑吧。
虎符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有了更新的形式。到了隋代,就不再叫作虎符而是称为麟符。到了唐代,为了避讳,又改为鱼符或者龟符等名称,但多用兽物的名字命名。再说汉代,虽然虎符大体上的造型承袭秦国,但是此时铭文从背面转到了虎背上,采用错音书,以篆书刻着“一二三四五”等字样,为了防止兵符的造假,在当时发动军队除了要验证虎符,还需要皇帝颁布的玺书或者诏书才能够生效。
到了后代,虎符逐渐发展成了令牌,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看不到它的踪影,只保留在博物馆,但是虎符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不可磨灭,尤其是在战国时期,为君主的权力集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军事统领权的象征。
5.鲁班大师的精巧机关锁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机关大师,他就是鲁班。鲁班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工匠大师,他发明了一种用小木块做成的小机关,并用自己的名字给它命名,叫鲁班锁。而鲁班发明这个小机关是用来检测自己儿子的智商的。他做出了这个小玩具,交给了儿子让他解开,儿子一看到这个小巧的玩具立刻喜欢上了,过去可不比现在有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在那个年代,有个小玩具打发时间可是孩子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于是鲁班的儿子花了一夜,兴奋得睡不着觉,终于给解开了。
到后来,鲁班锁的名气就逐渐传开了,从左邻右舍传到了大街小巷,直至鲁班锁成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小玩具。鲁班锁是由木头所制作,造价便宜,买一个回家哄孩子可是再好不过了。
鲁班锁虽然在后来已经有了几版不同的造型,但是最初的机关形状,也就是第一代鲁班锁是由六根木条相互衔接构成,粗细在20—30毫米之间,正方形截面。凸出来的部分称为榫头,而凹进去的地方则叫卯眼,它们相互咬合,无缝衔接后变成了鲁班锁主要的榫卯结构。从构造上讲,这种榫卯结构十分稳固,由于是互相咬合的组成,相互间的摩擦力使得独立的木块部分既可以拆卸拼装,又具有极大的稳固性与承受能力,据说后来这种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学中。从美学上来讲,鲁班锁不仅讲究结构造型的整体美观,也在内部加入了对称美的构造,而从外观上看就是一个大菠萝的造型。
也有相传,这个鲁班锁,其实又叫作孔明锁。听名字就知道它与诸葛亮有着很大关系。据传,孔明锁是诸葛亮根据八卦玄学的知识制作出来的一种机关,更多的是用于军事上,后来才流入民间。当然了,鲁班锁还有许多的叫法,比如“别闷棍”“六子联芳”“莫奈何”“难人木”等。鲁班锁用来开发智商、灵活手指有着很大益处,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鲁班作为工匠,将智慧融入小小的机关中,本身所代表的就是精致专注的工匠精神,鲁班锁所代表的正是工匠精神的具象化体现。
上海世博会山东馆也曾经展出过一个巨大的鲁班锁,这是由2016块32厘米×16厘米的LED模板组合而成,体积高达5米之多,成为山东馆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在这个鲁班锁的内部也是暗藏玄机。由6根长短相同的柱体两两组合而成,呈90度榫卯结构展现,30多个表面显示屏组合成一个大的电影片段。四季的轮回以及翱翔展翅的白鸽都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蓬勃朝气。可见,鲁班锁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智慧象征,成了民族的一种凝聚力以及自豪感。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鲁班锁都在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鲁班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易拆难装,暗示着问题的解决需要足够的耐心以及精力智慧的投入。有时候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不如换个角度去看,也许就是卡在一个小小的机关上,很简单就可以解开。这条路不通,就换一条,换一条思路,换一个想法,发现前方的拦路虎不过是小小的障眼法,绕过去,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6.造笔的传说
书法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深得许多风雅之士的追捧。书法尽管分类众多,但是自我国起源的汉字书法,亦称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硕果,是传统艺术的物质载体。曾经有人评价过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是能够修身养性的文学活动。心不平无以成字,好字非开阔辽远之境无所达。简单来说,书法需要在静气凝神时才能进行,而勤修书法也可以帮助心境通达更高远的境界。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一方面也是由于它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精神活动,本质上提升的是艺术修养以及文化底蕴。
书法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具体工具,进行着文字形体创造。书法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古时出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所书《兰亭集序》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现在我国的书法主要有五种字体:篆书体、隶书体、楷书体、行书体、草书体。
但在这里想跟大家聊的不是文字,而是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笔。虽然现在大家日常的书写都使用圆珠笔、钢笔、水笔等更为便捷的工具,但是毛笔有着自身所替代不了的文化功能。上战场什么最重要?武器装备最为关键。没有铠甲和矛的只能是双拳难敌四手。毛笔就是书法创造中尤为关键的一样,相当于作战的主要武器,类似长矛。大部分的毛笔是取自动物身上的毛发,制作成笔头,再用竹制的管状杆制作成笔身。
一支合格的毛笔应该具备的四大特点:“尖”“齐”“圆”“健”。尖就是笔触尖锐,齐与圆是笔头修剪整齐,并且形状圆润,健比较难理解,指的是毛笔的弹性出众,方才能成为良好的装备,供大家挥斥方遒。我国现在最出众的毛笔出自浙江湖州、河南太仓等地区,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毛笔世家。初学者也许在刚开始感觉不到毛笔的质量好坏对于书法的影响,等到高一点的层次,就像进阶一样,手里的毛笔的层次也应该逐渐提升。
毛笔最初是如何诞生的?它的前身是什么?
在先秦时期,有一将军叫蒙恬。公元前221年攻下齐国,受到册封,成为秦始皇身边的大红人,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之士。这位曾经镇守边境、威慑匈奴的大将军被冠上“中华第一勇士”称号,与毛笔有着不解之缘。
蒙恬出身于武将之家,天资聪颖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军旅和仕途都是一帆风顺,他深受军人家庭的熏陶,也立志成为一名好将军,保家卫国。公元前223年,蒙恬被外派镇守疆土,但边境离国都实在是太远,而这战中线报又是需要交送到皇帝的手中,及时报告战况的。在当时的时代,写字是十分不方便的,人们将竹子削成尖锐的形状进行书写,由于竹子它蘸取墨汁的能力实在是有限,所以蒙恬每到要写战报时都十分头疼。
据传说,一次蒙恬外出打猎射中了一只野兔,兔子躺在血泊之中,蒙恬拾起兔子拿回营地,突见兔子沾了血的尾巴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那血痕真是流畅啊,蒙恬心里想着,突然茅塞顿开,将兔子的毛剥下,捆在竹管之上,蘸着墨水写字,但是兔毛表面有油,根本蘸不上墨水,何谈写字。蒙恬知道了自己的异想天开,血跟墨怎么一样呢,于是一气之下将这支自制兔毛笔扔在了门口的石沟里。
过了几日,蒙恬坐在门口歇息,突然那支笔就闯入了视线,蒙恬又将它捡起来,却意外发现这支笔的外表沾了水后竟然变得更加光滑了。这令蒙恬十分激动,他急忙回到书房,将兔毛笔蘸满了墨汁试了一番,果然书写得十分流畅,比竹笔强了几倍。蒙恬因此发明了毛笔。造笔传说成为蒙恬将军生命中的一个小小点缀。
其实要放在现在看原理很简单。由于是动物的毛发,兔毛的表面是有许多油脂的,所以在第一次的试验中才无法蘸取墨汁,但是后来阴差阳错地沾了石灰水,这种碱性物质将表面的油脂溶解,所以兔毛就变得格外顺滑,可以流畅书写。这就跟人洗头是一个原理,将头上的油脂洗掉,就能使头发更加顺滑。但是放在古代,受科学文化的局限就使得故事带着几分传奇色彩,口口相传起来就更加有神秘感。
给兔毛“洗个澡”竟然成就了毛笔,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也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传说,真实性有待商榷。但一些记载中也有关于这个故事的一些详细信息,《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蒙恬在赵国中山地区所取得兔毫恰巧也是出产兔毫最好的地区,取自秋兔的皮毛。相传,蒙恬后来还用羊的毛制作过笔,被当时取羊之地善琏奉为“笔祖”,也可谓是大功一件。蒙恬的夫人也是一位有才的女子,相传这位夫人就是善琏人,精通造笔技巧,被当地人称为“笔娘娘”。夫妻二人将自己的发明贡献出去,教会了当地人制作方法,使得书写更加地便捷,后来人们还为他们专门建了一座蒙公祠以供纪念。
其实在这件事情之前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毛笔出现。在距今3000年的商朝,当时就出现了毛笔的原型,但是当时人们不称之为笔,而是叫作“聿”。
在书籍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为蒙恬的传说做出解释。但是不论最终毛笔起源于何时,都是古代的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