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1882—1938),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早年常读《普天忠愤集》。1901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6年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陆军大学代理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37年出版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是民国将领中第一人,并在日后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白崇禧等人。
蒋百里称读书有一妙诀:不要读有句读的旧书,要亲加标点,如此才能专心致志,不会潦草看过。
蒋百里年轻时以文素臣自居,曹聚仁却将其比作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
1910年,28岁见习连长蒋百里在德国柏林拜见普法战争时普军大本营作战课长、年已七十多岁的伯卢安。两人畅谈契合,伯特许蒋以正在撰写的《战略论》翻译权。
蒋百里在友人处阅读德国人所译莎翁集,德人自诩译得比原文还好,他以一星期时间把全集读完。
蒋百里平生有两个爱好,第一爱好是读书,第二爱好是与人谈话。蒋在南京被软禁时曾研究法华、华严两经。他的书斋中放满了康德和歌德的德文原版书。
查孟济遍览诸经,唯于《楞伽阿波多罗多经》久不得其解。后蒋百里由欧洲归国,谈及东方哲学,问查何经最难解,查对以“楞伽经”。于是蒋为查说百余句,语未半而查已释然悟矣。
蒋百里曾说:“有知识的人才配谈经验,肯研究的人才配谈阅历。”他举例称,一个在非洲指挥作战的法国将军说得好:“如果做元帅的须有身经百战的经验,那么我所骑的那头驴子的战场经验就比我丰富得多。”
蒋百里勤奋好学,深得众人称赞。1938年他奉令代理陆军大学校长,在首次训话会上引用成语自嘲,“老夫老而不死,好为人师”,以表示自己还不算老。此后人们称他为“青年老头子”。
蒋百里早年在杭州求是书院读书,因书院总理陆勉斋曾是翰林,要求学生每月交楷书一卷。蒋抄了一份“求是章程”,有意将文中“是”都写成“字”,用以讽刺当局不求“是”而求“字”。
抗战前夕蒋百里评述民族英雄有一段话:“中国人崇拜死英雄,是理想的悲剧的英雄;西洋人喜欢活英雄,是实际的成功的英雄。英雄不是他自己造成的,是千千万万民众把他造成的。”
蒋百里以健谈著称。新闻记者遇到他顶有趣味,然而也顶苦,因为来不及记录。他的肚子里“含四馆(博物、图书、史料、科学)两院(文学、军事)”,还有“随意小酌”。
蒋百里晚年爱好书法,于汉魏以来碑帖时有临摹作为消遣。他认为,文人伏案作书不佳。作字之法,手腕臂指而外,尚须用力于腰足之间;故所作书皆以素纸悬四壁上,奋笔而书,全身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