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1987),浙江杭州人,生于北京。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第一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的著作。1923年8月赴美留学,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
梁实秋在14岁时就喜欢读小说,影响他的第一本书是当时被视为“闲书”的施耐庵《水浒传》。
梁实秋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一文中列有:《水浒传》《胡适文存》《六祖坛经》《卢梭与浪漫主义》(白璧德)、《隽语与箴言》(叔本华)、《对文明的反叛》(斯陶达)、《英雄与英雄崇拜》(卡莱尔)、《沉思录》(玛克斯·奥瑞利斯)等。
梁实秋在中国公学上学时,凡是图书馆所藏文学方面的书,每本书的登记卡上几乎都有他的名字。
梁实秋素喜杜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他在北师大授课期间,多方搜集杜诗各种版本及有关杜甫的全部资料。
梁实秋前后历经7年,用英文写完《英国文学史》一百万字,翻译《英国文学选》一百二十万字。
梁实秋、冰心、胡絮青合作《雅舍怀旧忆故知》,收入数篇梁回忆老舍、冰心、沈从文等人的文字,由冰心作序,胡絮青作松、竹、梅封面;这“岁寒三友”象征几位老友之深厚情谊。
梁实秋解释“书中有女颜如玉”:这不是说以书为敲门砖,因读书而青云直上,享受荣华;这只是说读书自有乐趣,无关功利。
梁实秋著作等身,他在20世纪70年代仍主编《台湾伟人传记全集》。他说:“我向往一套通俗的中外名人丛书,供年轻学生与一般人士阅读。”
梁实秋上课时,黑板上不写一字,说:“我不愿吃粉笔灰。”梁认为,要写出好的白话文,一定得“熟读古文”。
清华学校梁实秋、吴文藻等7人组织小说研究社,共同翻译《短篇小说作法》,印了一千多本,全部售出。梁写有《草儿评论》,与闻一多《冬夜评论》合刊,由其私人出资排印。
有人从小就使用梁实秋所编英文字典。此人有一次问梁,怎样才能把英文学好?梁回答说:“起码要翻破我编的3本字典。”
梁实秋抓紧点滴时间读书,他曾书写陆放翁(陆游)的诗“呼童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之句张贴在墙壁上。
梁实秋谈自己为什么研究英国文学,说:“我的数学不好,理工科无法念,必须学文史。”他选择文学原因有二:结识了未来的太太,因为感情关系对文学特别感兴趣;朋友知道他早年就舞文弄墨,写新诗和散文,都鼓励他学文。
梁实秋曾说:“如果作家可以按民族分类,三百年中满洲人有3位杰出小说作家,可称为“满洲三杰”:第一位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第二位是《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第三位当推老舍。”
梁实秋以中文编写《英国文学史》,还计划以英文编写《中国文学史》。他说:“人生最愉快的事莫过于读书;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