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宁可劳而不获(1 / 1)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顾颉刚6岁时,祖父带他上街,看见匾额、牌楼或桥梁等,必讲其历史。就是这些关于姑苏古城掌故旧闻的讲述,启发了顾对史学的兴趣。顾12岁时提出3个“恨不能”:恨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恨不能游尽天下名山大川;恨不能读尽天下图书。他18岁时写的第一篇评论《妇女与革命》,用其妻吴徵兰名字在1912年《妇女时报》上发表。

1922年顾颉刚为《教育月刊》作《对于苏州图书馆的一个计划》,指出:“设立图书馆的目的是给看书的人以便利,不是单单请几个人去守着一座锁闭森严的书库。”

1925年顾颉刚在笔记《泣吁循轨室笔记》序中写道:“余自知治学,即欲按计划读书,……刊物既频见余名,社会对余之要求遂日切,而余乃无日不在茶酒宴会之中。此非玉成余,实毁裂余也。因自标居室为‘泣吁循轨’,谓己之生活太无轨道,泣而吁之循,惟以自警。”

1926年顾颉刚为日本《改造杂志》作《苏州的歌谣》,顾称:“予文被译为日文者,这是第一篇。” 顾于文言、白话两者都擅长。由于幼年时期作文言文成为习惯,故他后来写作,不得不先作成文言文,然后自己再分几次译成白话文。20世纪30年代他为蔡尚思《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作序,声明道:“大作序文,……因事务过烦,无暇作白话(弟幼年习文言文甚久,作文言文反容易,白话则必须易稿数回),乞恕之。”

1927年2月24日,顾颉刚在厦门青年会以《怎样读书》为题演讲。他说:“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有成见,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二是应多求常识,既应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事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1927年顾颉刚作《国立广州中山大学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后收入中山大学图书馆丛书)。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说:“我从事图书馆古籍采购将近五十年,即循此途径为收购目标,颇得文史学者的称便。”

顾颉刚常说,他一生得力于手勤,每天把所见到的有意义的材料都抄成笔记。他一生积累笔记两百余册,四五百万字。他备有便于携带的袖珍本(抄摘见闻或见解)和正式的红格簿(为最后誊清而用)。20世纪30年代专心致志于《尧典》《诗经》研究,两三天即写笔记一册。但抗战中因无法作系统研究,有时一两年才写毕一册。顾爱做笔记同时又有藏书癖,同一时期仅为绘制历代地理沿革图,单材料一项就耗费六七两黄金。

顾颉刚从1914年冬开始写读书笔记,到1980年12月逝世,整整66年。这是他治学的结晶,其中有很多创见。长期坚持撰写读书笔记,是他成为著名学者的重要途径。朱星曾为编写《汉语史》请教他:“周吴太伯何时离家,中经何地,发生何事,定居何地?”顾略一回想,便从一柜子笔记本中抽出一本,翻开给他说:“这就是吴太伯离周入吴的路线。”

顾颉刚教书时常写黑板,以补讲义不足。他告诉学生:“这须重视之,要一字一句地把它抄下来。”顾与政客式学者不两立,他自认“不会用了势力的眼光去看不占势力的人物”,并说:“不靠实学而靠活动和其他关系得来的有名学者,也会像司马迁说的‘当时则荣,殁则已焉’。”

顾颉刚在五大学会开讲演会时谈及他担任高考典试委员,出历史试卷“中国交通始于何时,盛于何时”和“诸葛亮治蜀”两题。答案竟有“始于元,盛于唐”和“始于18世纪,盛于28世纪”者。最妙者,一卷中竟有“诸葛亮枪毙马谡”之句。

顾颉刚续弦殷履安女士度完蜜月后住在娘家。顾在苏州时,每隔一二天即去一长信,半个月内写了13封信,共达两万余字。信中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夫妻恩爱与少年壮志融为一体。

顾颉刚有藏书六万余册。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他和十几个教授都被集中到复旦大学。但顾提出一个要求,由于他之藏书比其他教授多,请让他多占3位教授的住宅;等他死后,全部图书都送给学校。此事久未解决。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调他去任研究员,他把所有藏书用火车运去了北京。

顾颉刚赠语学生史念海:“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以此存心,然后乃有事业可言。”史视为座右铭,并以此薪传勉励后辈。

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尚书》。因学生谭其骧对其提出《尧典》十二州是受汉武帝十三州影响而有异议,顾即鼓励谭写出意见,然后将两人讨论信札以《尚书讲义》“丁种之三”刻印发给学生。他还在日记中说:“其骧熟于史事,余自顾不如,此次争论汉武十三州问题,余当屈服矣。”

顾颉刚对洪业说:傅斯年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六亲不认;四海无家”,你看他好大气魄!有点像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味。这人有点霸气,可是后来参加了国民政府。

顾颉刚办《禹贡》杂志培植后进。他先给青年人出题目,指定参考资料,要他们写文章;写好之后,顾亲自修改,并署上自己名字,联合发表;当青年人渐渐有点名气了,再把“顾颉刚”3字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