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把墨汁当红糖吃(1 / 1)

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现当代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金华中学,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校教授、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他在中国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撰写《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担任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

陈望道有段时间住在陈宅旁破陋不堪的柴屋中,里面有一块铺板和两条长凳,既当书桌又当床。时值早春天气,还相当寒冷。到了夜晚,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冻得他手足发麻。陈的一日三餐和茶水等常常由母亲给他送过来。为了让儿子补补身子,有一次母亲特地用糯米包了粽子送来给他吃,还加上一碟当地盛产的红糖。过了一会,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还要不要再添些红糖,他连声答话:“够甜够甜了。”待到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满嘴墨汁,不由得哈哈大笑。原来陈专心致志译书,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自己却全然不觉。就这样,陈以平时5倍功夫进行翻译,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伴随着他送走了无数个漫长的寒夜,迎来了黎明前绚丽的曙光。1920年4月下旬,陈终于在分水塘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工作。

陈望道随时留心修辞现象,身边总带有一本手册和一支钢笔。他常说:“画家身边常带速写簿,我们身边就应该带手册。”

陈望道治学谨严,有一次为学校一张油印报撰写文章,短短几百字,至少修改了3遍。陈为了几句修辞用语,经常不惜花钱买很多书,看过之后,记下一两笔,就撂掉了。十余年后才写出《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与蔡葵结婚时,他的3个复旦学生去祝贺,并自我介绍。蒯斯曛说:“我是问号question。”席涤尘说:“我是公民citizen。”曹亮说:“我叫曹亮,曹操的曹,诸葛亮的亮。”

陈望道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时,曾提出“七分学者气,三分才子气”,即应该读书时就得老实读书,应该活动时便猛烈活动。

陈望道反对轻浮、呆滞,因此他要学生“含蓄中活泼”“活泼中稳重”。他还将自己办公室交与学生管理,让他们玩闹和读书,给以充分自由,只要不触犯校规。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他选定此书作为教材。上课时他首先对同学们说:“凡已买了《修辞学发凡》的都上来吧。你们买书时,在定价中有一小部分是出版社付给作者的版税。现在我把版税退给你们,我不收学生的版税。” 在《修辞学发凡》中陈称《红楼梦》为一部三角恋爱小说,因宝玉与黛玉,玉与玉相对;宝玉与宝钗,宝与宝相对。

陈望道著述谨慎,考虑周密。他从1923年起研究中国修辞学,但到他的《修辞学发凡》出版却是1932年了。十年春秋,细磨精琢,只写了一部书。

陈望道平时表情严肃,言语不多;但一旦发言,总能别开生面,幽默诙谐,常常让人捧腹。为推动复旦招收女生,陈曾对老校长李登辉采用激将法,提议把复旦改名为“复旦男子大学”,以与北京女子大学相呼应。后李校长很快改变态度,同意招收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