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我用我法(1 / 1)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现代画家、美术理论家。早年毕业于江西第一师范学校,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美协主席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与齐白石称“南北二石”。其成名作为《江山如此多娇》,今已收入初一美术课本。

在踏上艺术道路的初始,傅抱石首先把用于谋生的刻字,转移到了艺术状态的篆刻上,一本赵之谦的《二金蝶印谱》成了他最初的范本和教科书。他不断模仿,使之习赵印章真伪难辨,连教他刻字的师傅也为之赞叹。从此南昌城里不断有“赵之谦”印章出现,好事者常常津津乐道,而傅也多了一条养家的途径。第一师范中的“印痴”,成了南昌城里的知名人物。

在江西一师这段时间,傅抱石不断去旧书店,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方面的著作。当他读到记述石涛的《瞎尊者传》(陈鼎著)中一句“我用我法”时,顿开茅塞,并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欣赏不已。为表达自己对石涛的情有独钟,傅不仅刻制了“我用我法”印章,还开始用“抱石斋主人”作为自己的别号。他用很多时间去读史论著作,并开始研究画史画论中一些具体问题,从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到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他都一一涉猎。1925年,年仅22岁的学生傅抱石完成他第一部著作《国画源流述概》。

1926年傅抱石从江西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并留校任教于一师附小。他又开始《摹印学》的写作,把自己多年来治印的体会融于其中。显然,傅对史论的兴趣,为他未来在绘画上的成就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成为他艺术人生中一个显著的特色。1929年傅为编写教学讲义,又完成了《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一书。在这本书里,傅提出“研究中国绘画的三大要素—人品、学部、天才”,还提出“提高中国绘画的价值”和“增进中国绘画对于世界贡献的动力及信仰”的观点,反映了他对于中国艺术的一些独特思考。

1934年在导师金原省吾帮助下,傅抱石首次个展《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日本东京银座松坂屋举行。著名画家横山大观、篆刻家河井仙郎、书法家中村不折及文部省大臣、帝国美术院院长正木直彦等都参观了展览。金原省吾在其日记中写道:“这个期待了这么久的展览会终于成功了!”而这个成功的展览,在傅此后的艺术之旅中对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久傅的作品《离骚》又夺得全日本篆刻大赛冠军,使他的事业发展锦上添花。

傅抱石和宋振庭为至交。据宋回忆,两人单独交谈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十个小时,却成了挚友。傅后来对夫人说:“人活一辈子有些事很奇怪。这次在东北认识了宋振庭,我们虽是初交,却一见如故,两心相印,三生有幸,四体不安,五内如焚,六欲皆空,七情难泯,八拜之交,九死不悔,十分向往。”

傅抱石热爱故乡江西新余,凡画作都题有“新余傅抱石”字款,并特刻椭形白文印“新谕”(晋时地名)、方印“新喻”(唐时地名),加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