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中国的“戏剧魂”(1 / 1)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歌词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化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他创作的歌词《万里长城》第一段,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作《关汉卿》《谢瑶环》《名优之死》等。

田汉自幼便写得一手好字,8岁时就开始替人书写门联。他喜欢写字,凡有人索字,都高高兴兴地去写。因为他觉得这是练习写字的好机会—不必自己去买笔墨、纸张。

女影星胡蝶于沪结婚时,田汉在宁来不及赴会,就拍了一封长电报去。电文为一首新体诗:“昨夜飞来红帖子,一时举国欢无比。煮酒都开玳瑁筵,罗丝看绣鸳鸯字。所惜今日事急矣,严霜将已大风起。也应三日下厨房,莫把生涯关在厨房里。”

大同电影公司拍摄影片《二百五小传》,后经田汉修改、补拍后,改名为《梨园英烈》。

田汉非常称赞中法战争时期刘铭传固守台湾基隆的作战计划,说他的“军事观点何其吻合今日殖民地民族战争的要求”。

《少年中国》杂志缺乏稿源。田汉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后,编辑知道他重情重义,从不计较金钱,就请他免费为该刊撰写了许多文章。

田汉在长沙教书,藏书以欧美文学为最;所以讲国文时,也就专讲文艺思潮和西洋文学史,尤其戏剧,因此被学生戏称为“外国国文教员”。

田汉早期致力于中国话剧运动,曾写了不少剧本,其中以《黄花岗》《黄鹤楼》《黄歇浦》最出名,当时被文坛誉为“三黄史剧”。

田汉到上海,得悉我空军猛轰日本“出云旗舰”,但隔于电网,仅伤及其尾部。他大为痛心,遂在报上献策如何炸沉该舰,所言凿凿。读者为之惊服,时任国民政府海军署署长陈绍宽并来电。原来田年轻时留学日本即学的海军。

1927年田汉主持上海艺术大学招生工作时,主张“投考资格不论,唯以有天才者为合格”之标准。陈凝秋既交不起学费又交不起伙食费,因具有诗人气质,田当即决定免费让他入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田汉创作大独幕剧《乱钟》,直接把剧本刻写在蜡纸上,稍成段落就排戏,所以全剧刻了两天半,排剧也只用了三天半,6天就正式上演了。

1933年田汉36岁生日庆祝会上,突然闯进两个密探。在场的聂耳即用小提琴按音符“3331536”,边拉边唱,绕着他们转圈子。与会者也跟着唱和、拍手掌。密探以为弄错了,就走了。人们问聂刚才是什么曲子,聂笑道:“这曲子是1933年3月15日,36岁,是拉给田汉听的。”

田汉最初开办的《南国》专刊附在《醒狮周报》上,因此有人怀疑他是醒狮派。田戏说:“我天天喝酒,时常大醉,非醒狮派,倒可称为醉狮派。”

20世纪40年代名记者杨潮逝世,上海新闻界举行追悼会。田有悼诗数首,其中最佳句为“喷潮犹战法西斯”。

抗战末期,在田汉与林维中的离婚告白内,引用了英国文豪王尔德一句话:“吾人常以误解而结婚,常以理解而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