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现当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五四运动后深受新潮思想影响,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开始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建国后曾长期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收获》杂志主编,完全靠稿酬谋生。代表作有《家》《春》《秋》。
巴金在《灭亡》扉页上写有献辞:“献给我的哥哥。”然而,《灭亡》的发表并未增加大哥对巴金的了解,却替他选定了著书的职业。
巴金为他主编的《文学丛刊》写过这样一个广告:“我们既不敢扛起第一流作家的招牌欺骗读者,也没有胆量出一套语文范本贻误青年。”“不过我们可以给读者担保的,就是这一丛刊里没有一本使读者读了一遍就不要再读的书。”
由三联书店出版的鲁多夫·洛克尔所著之《六人》,其封面上印着“巴金试译”4字。巴金在《后记》中写道:“没有能够传达原文的音乐美”,虽花了3年时间译完,却没有“在发印前仔细地校阅我的译文”,于是觉得“对读者,我除了告罪外,别无他话可说”。
巴金在翻译法国作家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集》时说:“王尔德所爱的东西只有两样:美与人类。”
1928年巴金在法国巴黎写完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抄在5个硬皮练习本上,寄给在开明书店的朋友索非。索非又把它转交给了《小说月报》。叶圣陶将小说连载于《小说月报》1928年1—4月号上,使巴金一举成名。
“巴金”这一笔名,第一次使用是在发表小说《灭亡》时。据巴金自称:“巴”是为了纪念“一个使我痛苦的在项热投水自杀的姓巴的北方同学”(巴恩波);“金”则因为“我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
巴金谈起自己写作长篇小说《秋》时说:“我使死人活起来,又把活人送到坟墓中去。我使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看见那里的男男女女怎样欢笑、哭泣。我是在用刀子割自己的心。我的夜晚时间就是如此的可怕。每夜我伏在桌上常常写到三四点钟,然后带着满眼鬼魂似的影子上床,有时在**我也不能够闭眼。”
巴金写中篇小说《憩园》时,正值抗战期间颠沛流离在前往西南地区的路上。他常常在皮包里放一锭墨、一支小字笔和一大叠信笺。他到了一个地方,便借人家一个小碟子,倒点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几下,就写作起来。这部小说,从贵阳旅馆一直写到重庆才写完。
1946年《上海文化》曾请读者投票选举当时国内“最钦佩的作家”,结果前3名是巴金(190票)、郑振铎(103票)、茅盾(51票)。
1947年《大公报》编辑学者与作家特辑,搜集照片却颇费一番功夫,原因是很多人拿不出来。冯至说:“近来遇到须贴相片时,都改作打手印了。”钱钟书说:“外面寒风苦雨,也实在怕上照相簿。”沈从文是临时从照相簿上将14年前的旧影扯下来充数,巴金是不得已以现成画像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