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灭之不尽的异族人(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852 字 1个月前

3.1东窗事发

公元九十四年十一月。话说自从师子继承了单于之位以后,那些和师子有仇怨的北匈奴人便十分的不满,甚至有五百多北匈奴降众在师子继位的当天夜里便偷袭了师子。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但由此便可以看出,这些北匈奴的降众对师子的怨恨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地步。

到本月,北匈奴降众对师子的不满已经堆积到了一个极限,他们再无法忍受仇人的统治,所以十五个部落,约二十万人的匈奴人(这里面还掺杂了很大一部分对安国死忠的南匈奴人)集体造反。

他们胁迫之前不知道哪一任单于之子逢侯为自己的单于,然后突然袭击汉朝边境一顿疯狂掳掠,最后往朔方方向,打算穿越大漠往北迁徙。

而洛阳方面当然不会放过这些掳掠了汉朝的人离去,乃命代理车骑将军邓鸿为主帅,率越骑校尉冯柱、代理度辽将军朱徽率左右羽林军、北军五校士、各个郡国的弓箭手、突击骑兵、及乌桓与鲜卑的精锐轻装骑兵共计四万人前往讨伐。

当时,逢侯叛军的百姓已经向漠北逃亡,逢侯也亲率一万多骑兵在围攻牧师城,打算搞他最后一票(师子和杜崇这时候都在牧师城)。

可当他闻听汉朝大军已经到达美稷,逐渐向自己逼近之时,逢侯便不再做任何停留,转向北走。

见此,南单于亲自带领一万多轻骑兵团和杜崇的四千多汉朝突击骑兵前往美稷和邓鸿会师,听从邓鸿的下一步命令。

那邓鸿经过再三分析以后,断定整个混编大军一齐追击匈奴人铁定追不上,于是命师子和杜崇各率本部兵马奋起直追,然后再令任尚率乌桓、鲜卑骑兵提前奔至满夷谷对逢侯进行阻击。

至于邓鸿,则亲率主力部队逐渐向北推进。

本月下旬,师子和杜崇成功追上逢侯,双方进行惨烈的白刃战,每一方都损失了数千人之众。可因为汉朝军队的主力大军正缓缓驶来,使得逢侯投鼠忌器,不敢发全力死拼,只能在交战不多时便率队狼狈而逃。

可就在逢侯逃至满夷谷的时候,又被早就埋伏在这里的任尚打得溃不成军。最后只有逢侯率几百士兵狼狈而逃。

而此时,叛匈的大部队已经出塞,进入了大漠之中,完全无迹可寻,邓鸿只能率军回归洛阳。

本次作战,汉军虽然没能将所有的叛匈杀尽,可前后却杀了叛匈一万七千多人,也算是一场大大的胜利了。

同年十二月,汉和帝下诏,将渤海郡归入冀州范畴。

同月,汉和帝用大司农陈宠为廷尉(姓名:陈宠。字:昭公。籍贯:沛国洨县。特征:极善法律处置,断案果断准确。刚正不阿,从不攀附权贵。经历:因为爷爷在新莽时期为尚书,父亲在建武初时为廷尉左监,所以陈宠为法学世家,对法律都非常擅长,于是陈宠被鲍昱所相中,调任其为辞曹,让其协助判决全国疑难案件——陈宠为辞曹期间,廷尉署所断之案得到全国上下的好评,据说没有一列冤案——尚书——因为得罪了窦宪,好友XX怕他因此而死,所以走后门将他调到了太山去做太守——太山在陈宠到达以后法事大兴——大司农——廷尉)。

时间:公元九十五年正月。

地点:宣德殿。

此时的大殿之中,众人正在商议国家政事。突然,一名官员冲了出来,气势汹汹和汉和帝道:“陛下,臣要参代理车骑将军邓鸿!”

这话一说,场下皆惊,不知为何会如此。那名官员接着道:“没错,这一次邓鸿率大军出击是取得了胜利,并歼灭了一万七千多人,可这一次的战果本来应该更好,甚至能够将所有的叛匈全部歼灭!”

汉和帝:“说下去。”

XX:“据下官所知,当邓鸿到达美稷的时候,逢侯选择了撤退,这时候那些匈奴人还没有进入大漠,逢侯也没有走远。此时正是率军奋起直追之时,可邓鸿非但没有在第一时间追击,反倒胆小如鼠,也不准师子和杜崇追击,而是命令他们和自己会师,然后又整顿了很长时间以后才行追击,而这时候,那些反叛的匈奴人已经进入了漠北。这也不算什么,在大胜逢侯以后,那些匈奴人还没有走远,踪迹还没有消失,如果一定要追的话是有很大可能在大漠边缘将他们追上的,但那邓鸿倒好,直接撤兵了。请问陛下,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按军法处置吗?”

汉和帝听闻此事以后当即派人前往匈奴进行调查,结果全部属实,还从中发现了朱徽和杜崇相互勾结进而陷害安国,逼其反叛之事。

这一连串的事情使得汉和帝勃然大怒,直接将三人全部下狱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