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欺诈天下(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1830 字 1个月前

同年十月,史书上说大司徒孔光实在是再受不了王莽的压榨了,乃请求辞职退休。

大概是王莽也觉得对不住孔光了吧,亦或是这就是王莽授意的。总之,王莽没能同意孔光的请求,但同意他从大司徒的位置上下来,并请奏太皇太后,封孔光为汉平帝的太傅,兼给事中,让他负责皇宫宿卫的供养,并兼禁中官署门户、查看皇帝服饰,以及御用、进食等等。

王莽此举,看似尊重孔光,给其大权,可实际上就是为自己拉名声。因为这时候除了孔光和王莽二人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孔光是王莽的狗。

大司徒,这个三公之首已经空出来了,那么新任大司徒是不是就应该由王莽代理了呢?呵呵,王莽才不傻,当然不会接大司徒这个大活了,因为只有大司马才能名正言顺的攥着兵权不是?

所以,王莽没有当大司徒,而是让他的小打,右将军马宫担任了新大司徒的位置,甄丰则代替马宫成为了新任右将军。

公元一年正月,为了能让自己的名声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大司马王莽暗示益州太守,让他尽量整出一些能和自己扯上关系的祥瑞出来,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益州太守会意,立即命益州周围的一些少数民族向长安方面献上一只白野鸡,两只黑野鸡。

朝廷的那些文武百官们不知道是早就被人暗示过还是真的这么聪明齐心。他们竟然在知道这件事以后便齐齐上奏太皇太后,称当初周公辅政之时,因为天下被治理的非常好,所以出现了白野鸡的祥瑞。如今,大司马辅政,不但出现了白野鸡,还出现了黑野鸡。所以,也应该像当初大周的臣子称呼姬旦为周公那样改称呼王莽为安汉公。

同时,还要给安汉公增加食邑,使得他的爵位和封地相等(通过以后王莽的种种表现,我敢说,这次这些大臣们之所以这么齐心的为王莽请命,八九成都是王莽通过种种手段暗示所致,可王莽要的真的是一个称呼和食邑吗?绝对不是,他现阶段要的是人心,起码是在表面上)。

在太皇太后这,只要有利于王莽的,他王政君老太后都绝对不会有半个不字。所以,这些大臣们提出意见没过多长时间,太皇太后那边便批准了。

可就在太皇太后那边刚刚批准以后,王莽的影帝级表演也同时启动了。

朝会之上,王莽对汉平帝和一边的太皇太后深深一拜,然后正气凛然的道:“启禀陛下,启禀太皇太后,大汉国策并不是臣一个人定下的,那是臣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一众大人共同制定下来的。臣,不过一庸才,无法与各位大人的才能相提并论。所以,断没有就赏臣一个人的道理。臣愿意将赏赐让出来,全部赏给孔光等人,还请太皇太后及皇帝陛下恩准。”

“这话说的不对!”

王莽话音刚落,没等太皇太后说几句好话,王莽的忠实手下,甄邯就站出来道:“启禀太皇太后,启禀陛下,不偏颇,无偏袒,这样治理天下的道路才会宽广坦**。我们不能因为大司马和太皇太后您有骨肉亲情就遮掩回避,不加褒奖。各位都看到了,自从大司马辅政以后,我大汉国泰民安。不但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上升,就连从元帝开始频频出现的天灾异象都不再发生了。不但如此,还出现了如凤凰(野鸡)临朝一般的超级祥瑞,这难道不是大司马的功劳吗?这难道不是上天对大司马的奖励吗?所以,臣代表满朝官员再次请大司马您听从太皇太后的旨意,不要再推辞了。”

听了这话,王莽心中都乐开了花,但表面上依然拒绝的十分干脆。

最后,为了拒绝赏赐,王莽干脆不上朝了,死活都不接受太皇太后的任命。那样子已经明确的不能再明确了,只要太皇太后你一天不奖赏孔光等人,我王莽就一天不上朝。

太皇太后哪能看得出来王莽的影帝级演技,再加上现在朝中没有王莽她一个妇孺之辈根本就玩儿不转(这天下没有那么多芈八子、吕后和武则天),所以最后只能封孔光为太师,车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保,增加食邑到万户;并任命左将军、光禄勋甄丰为少傅,封广阳侯;侍中、奉车都尉甄邯则为承阳侯。使得四辅占其三(王莽时代,四辅总掌朝政大权,权势更在三公之上,其分别为太师、太傅、太保、少傅)。

可就是这样,王莽依然赖在家里不肯上朝。

太皇太后真是慌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候群臣又建议太皇太后道:“大司马虽然克己谦让,但朝廷不应该亏待那些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所以希望太皇太后您及时给予大司马封赏,以表明对于首功之臣的重视,不要让这天下的百姓失望。”

于是太皇太后下诏,任命大司马、新都侯王莽为太傅,并升其侯爵为安汉公公爵,增加食邑到两万八千户。

行了,我的王大侄子,这回你该回来了吧?

回来?我就呵呵了,这才哪到哪啊,我们尊敬的王大安汉公才刚刚开始表演而已。

之前,王莽通过自己的种种表演,使得太皇太后重赏了自己的几个心腹,使得他的心腹们对王莽感恩戴德。而现在,他还要让整个中央的大员都对他感恩戴德。

当太皇太后封了王莽公爵和食邑以后,王莽是回来了,但是在他“复出”的第一场朝会之上,王莽就当着整个中央的官员向太皇太后请奏,宣布自己接受了太皇太后给自己太傅和安汉公的封赏,但是却拒绝了增加食邑的请求。

太皇太后一愣:“安汉公,你这是为什么呀?食邑不增加,那和没有获得公爵有什么不同呢?”

王莽道:“启禀太皇太后,微臣从小便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让这个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丰衣足食,只有这样,臣才能安心的接受这个封赏。不然,臣真的不能接受,那有愧于臣的本心。(呸!写不下去了,恶心死我)”

这话说完,王老太太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天眷顾我大汉,眷顾我王氏一族,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大忠大能之臣),可还没等她作声,下面的群臣们奋勇争先的启奏太皇太后,一定要让太皇太后重赏王莽。

于是太皇太后道:“安汉公,你一定要等百姓都富足以后才会接受朝廷的封赏,老身我尊重你,可你毕竟对于现在的盛世是有首功的,所以老身我无论如何都要赏赐你一些,不然实在无法面对这天下的悠悠众口。现在,老身要将安汉公你的俸禄加倍,等到这天下所有人都富足以后,老身再行重赏你。”

本以为这次王莽一定不会再行拒绝了。可遗憾的是,老太太又错了。

王莽非但没有接受太皇太后的赏赐,反倒是拿出了一个赏赐名单:“启禀太皇太后,微臣这里有一个赏赐名单和计划,如果太皇太后是真的为了微臣好,那就请批准了臣的这个计划吧。至于微臣,真的够了,不要再赏了。”

太皇太后没说什么,而是将王莽手中的奏书拿过来看了看,紧接着二话不说,咔咔俩字,批准!

于是,公元一年二月,朝廷赏刘氏宗亲三十六人为列侯,赏各路大臣二十五人为关内侯,并且下令王公、列侯、关内侯,凡是没有儿子的,都可以自行让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来继承自己的爵位。皇室宗亲以及支系后裔,曾经因为犯罪而被开除宗藉的,也从本月开始恢复他们本来的身份。全国两千石以上高官,年老退休的,以原俸禄三分之一来作为退休金,国家奉养他们,一直到他们死亡。

最后,下至平民百姓,孤寡老人,国家都有相应的恩惠政策,可以说是无所不施了。

当时,整个汉朝的人民没有几个没受到王莽的恩惠的。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贫民百姓全都对王莽感恩戴德。王莽之声望已如日中天。

封列侯、各种优惠政策,呵呵,呵呵呵呵,这全都是用国家的钱来给自己修道德牌坊啊。我想太皇太后一定没有研究过春秋战国,不然她不可能不知道姜齐是怎么变成田齐的。

她是真的不知道,因为接下来,这个太皇太后犯下了更加低级的错误。

敏锐的王莽在这次事件以后发现年老的太皇太后根本就不是什么搞政治的料,并且,随着她年龄的增长,使得这个老太太对于政治的反应越发迟钝。

于是,王莽便通过种种手段和N多途径暗示一些官员,让他们上奏,劝太皇太后以后不要再理会朝政,将所有得事情都交给王莽就好。

而太皇太后呢?之前也说过了,对王莽是一百个信任,根本就没想到他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便准了此奏请,并下诏:“从今以后,除了封爵这等重大的事情以外,其他的事一律由安汉公等四辅决策,不用再向老身汇报。还有,以后州牧、两千石等高官的任命考核也统统交给王莽,不要再来向老身汇报。”

自这以后,凡是有新官前来京城接受考核的,王莽都会对他们礼遇有加,不但不收取贿赂,甚至还会反送给这些年轻的官员一些小礼物。

就这样,王莽渐渐得到了全天下的人心,并且职权几乎和历届汉皇相等。(其实,人就是这么简单,换位思考一下,你单位的领导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是每天都能给属下谋福利,你是他的属下你会不会感激他?再加上王莽还是一个有能力且声望超高的人)

公元一年五月,安汉公王莽增置大司农部丞十三人,劝农桑,全力为国家积攒粮食。

同年六月,王莽封周公后代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尊孔子后代孔均为褒成侯,并增周公、孔子祭祀,追增孔子褒成宣尼公。

此举下来,再使王莽获得天下儒生之心。

同年同月,王莽再撤明光宫以及三辅皇帝车马所行之驰道,以利民众交通。

此举虽然损害了皇帝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力,但却再次给王莽增加了声望。

这就是王莽,不到一年的时间运用自己手中职权得到了当时汉朝文武百官、儒生和老百姓的大部拥戴。真欺诈天下之巨蟒狂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