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独霸朝纲(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2196 字 1个月前

被太皇太后授予大权,主持汉哀帝的葬礼,将董贤贬为平民,抄没董贤的家产。

这所有的一切王莽用几天就完成了。在这几天之内,王莽可以说是威风八面了。可这只不过是王莽的第一步而已。

就在抄没了董贤的家产以后,太皇太后再一次召开了廷议,提议让王莽为新任大司马。

那王莽以前就担任过大司马之职,可谓经验丰富。并且,王莽的声望在当时也是如日中天。同时,他还是太皇太后的亲信,大权在握。基于此,不管是朝中的清流还是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们,大部分都赞同了太皇太后的意见。只有两个人有不同的见解。他们分别是前将军何武,以及左将军公孙禄。

此二人认为,外戚,一直都是大汉皇朝的第一不安定因素。惠帝昭帝时期,吕、霍、上官把持朝政,几乎危及整个江山。成帝、哀帝之时,又有王、傅、丁三家把持朝政,让整个大汉王朝污浊不堪。如今,即将选拔新帝,太皇太后竟有意让王莽独揽朝政,这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

所以,二人不同意太皇太后的意见,并主张外戚和朝臣共同为辅政大臣,分其权柄。

但整个朝廷,三公都没有意见,只有这两个身份不是太尊贵的官员提出了反对意见(相对而言),这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公元前一年正月末,王莽正式成为了大司马,领尚书事。

这也就是说,从此以后,王莽不仅掌握天下兵马,还掌握了宫中所有的黄门以及近卫。

同时,他还可以归纳总览各种政令(此时尚书的权柄早已不是秦朝尚书所能企及)。可谓是权倾朝野了。

可王莽是聪明人,他知道,一个人就是实力再强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天下无敌。所以,为了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利,他向太皇太后推荐了自己的堂弟王舜,希望能让王舜担任车骑将军的职位。

车骑将军是什么?在军界,那是除了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以外军职最大的存在。而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不常置,一直到现在这两个职位都还空着呢。所以,王莽的意图已不言自明,那就是不仅军权要在自己手中把持着,甚至手底下的将军都要是自己的人!

最要命的是这还不是领导提出来的,而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这简直就是拿脚来试探当权者的底线啊。我估计要是汉武帝的话,直接就会将王莽满门抄斩。可问题是现在的当权者是谁?那是王政君王太皇太后啊,一个自以为聪明,但实际上能力很一般的老太太而已。

她根本没有发现王莽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野心,她认为王莽是她王家人的小辈,是不可能存在不臣之心的。所以,她答应了,答应了这个带点儿脑子都不会答应的要求。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王莽彻底掌握了汉朝的军界。

而政权,只有在枪杆子下才会稳固。

同年七月,为了方便王氏把持朝政,太皇太后和王莽共同商讨,立了只有九岁,并有严重眼疾的刘箕子为汉朝第十四任也是西汉最后一任汉皇,这便是汉平帝了。

汉平帝从继位开始便是一个摆设(第一,是他年纪小不懂事,并不是什么人都是汉昭帝和儿单于那种神童的。第二,现在朝中的军事大权都在王莽手中拿捏着,而调兵虎符也在太皇太后手中,所以哪怕是汉平帝有意反抗,他也没有那个实力,便只能安安心心的当他的傀儡),所以,王莽趁此天赐良机再次加强了他在朝中的控制力。

而这次,他将爪子伸向了政权,开始了他打击异己的道路。

七月三日,王莽奏报太皇太后,“皇太后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专宠专房,禁止成帝和其他的妃子们进御,还残忍杀害成帝子嗣,赵飞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成帝还活着的时候就乱行苟且之事,所以,臣建议,将其打入冷宫,让其自生自灭。”

太皇太后:“准!”

七月八日,王莽再上奏:“定陶恭王太后傅氏和孔乡侯傅晏同心合谋,危害朝廷,背恩忘本,专断放肆,图谋不轨。他们任免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所以,应该在即日起将傅氏和丁氏两家所有的官员全部罢免,并剥夺他们的爵位,让他们打哪来滚哪去。”

太皇太后:“准!不过有一个人侄儿你不要动他。”

王莽:“谁?”

太皇太后:“自然是傅喜了。这小子非常不错,在那死老太太和老身作对的时候只有他能够伸张正义,所以,不但不应该惩罚他,还应该再将其调入京城之中委以重任。”

王莽:“是!”

实际上,对于太皇太后这个旨意,王莽并没有多少抵触情绪。因为现在正是自己打击异己的时候,自己接下来的一番动作难免遭人非议,如果在这时候能将忠直的傅喜重新启用,那也能最大的减少自己的舆论压力,大不了再过一段,等自己的政权“完全”稳固以后再将他弄走也不迟。

所以,王莽根本没有犹豫,直接便将傅喜弄回了长安。

可傅喜不是傻子,他的智商高的很呢。

他通过王莽最近的种种动作,很早就发现了王莽有不臣之心的倾向,所以,虽然在表面上恭敬而又高兴的接受了王莽的“册封”,但实际上到长安以后却实行“三不管”的保命政策(不管自己的事儿,不管王莽的事儿,不管朝廷的事儿),既不投靠王莽,也不反对王莽。

结果,在多年以后,傅喜得以全身而退。

七月十五日,王莽向大司徒孔光投出了橄榄枝,将他的女婿甄邯提拔为侍中、奉车都尉。

七月十六日,王莽以孔光的名义写了一封奏书,并命人将此奏书交给了孔光,上面清清楚楚的写了何武和公孙禄二人诸多莫须有的罪名(莽皆傅致其罪,为请奏草)。

孔光知道,这是王莽给完自己糖以后让自己表态了,如果自己不答应王莽的要求的话,那么以后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什么已不言自明。

而孔光,不想丢掉荣华富贵,不想丢掉自己的性命,更不想子孙后代因为他而受到牵连。所以,他在第二天便上报太皇太后,请求罢免何武和公孙禄的官爵。

太皇太后素来敬重孔光,再加上之前自己重任王莽之时,这俩小子上纲上线的,所以没有丝毫犹豫便罢免了这两个官员。

这以后,但凡对自己声望有利的奏策,都由王莽亲自上奏。而对自己声望无利的,都由孔光上奏。

孔光,从此成为了王莽的手枪,指哪打哪。

七月十六日,王莽上奏:“臣王莽上奏太皇太后,高昌侯董武之父董宏(董宏当初曾上书给丁姬加尊号),其人奸佞邪恶,不堪大用,应罢免其官爵,将其遣返回原籍。”

太皇太后:“准。”

七月二十日,王莽上奏:“启禀太皇太后,南郡太守毋将隆当初在审理中山冯太后一案时,冤枉陷害无辜;关内侯张由诬告皇家骨肉;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陷害人致死;河内太守赵昌诬陷郑崇。这些人,都是奸诈邪恶之辈,本应该判处死刑,但他们的罪行都是发生在大赦天下之前,所以无法判处死刑。但就是这样,这些人也不应该再让他们为官,应该立即将他们罢官,遣返原籍。”

太皇太后:“准!”

写到这,问题来了,细心阅读前面书的朋友都知道,冯太后之所以被逼迫到自杀,确实和张由、史立、丁玄脱不开关系,但毋将隆又是谁呢?这事儿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这个事情和毋将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毋将隆只不过是受到傅太太后的逼迫,和这些人联合上奏而已。王莽之所以要弄毋将隆,主要原因还是记恨毋将隆。

毋将隆,字君房,东海兰陵人,成帝时曾为朝中骨干,其为人正直,深受成帝和朝中大臣们的喜欢。

那时候,王莽十分仰慕毋将隆,渴望和其结交,但毋将隆不知怎么回事儿,非常看不上王莽,根本搭理都不搭理他。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王莽虽然表面上见到毋将隆还是乐呵呵的,但心里面已经将毋将隆判了死刑。这就有了现在排挤毋将隆一事。

七月二十五日,大司徒孔光无奈上奏太皇太后:“从前,王立(王氏五侯之一,太皇太后亲弟弟,曾顶王商之缺)明知道淳于长犯了许多大逆不道的罪责,却百般为其说情,延误了朝廷许多事。以后,他更是提议以奴隶的私生子为皇子,使得天下人心恐惧,议论纷纷,有的人甚至都说曾经吕氏和少帝的局面将要再次来临。这种人,怎么还能在长安呆着?怎么还配在朝中呆着?臣请太皇太后将其遣返回封国,不要再行任用。”

那王立不管怎么说都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太皇太后又是一个非常护犊子的人,所以坚决不同意孔光的奏请。

这时候,王莽出面了。

一天,他私自找到了太皇太后,看似公正谦卑的道:“姑母啊,现在我大汉正是衰落之时,已经有连续两位皇帝都没有子嗣了。姑母您年岁已大,但却不顾自己的身体,始终替幼主主持国政,这实在是令人痛心。可哪怕您是为了这个天下而操劳,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理解和体谅您呢?如今,姑母您因为私人的恩情而反对大臣们的提议,我恐怕这样人心会不服,进而产生动乱啊。”

要说演戏和忽悠,王莽诚甩出太皇太后一条街去,再加上太皇太后对自己的这个侄儿没有半点儿怀疑,便被忽悠的晕头转向,于是害怕的道:“那,那侄儿你说应该怎么办呢?”

王莽故作苦思状,寻思了一会儿道:“好办,现在,暂时让小叔返回封国,等局势稳定以后再将他召回,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太皇太后感觉很有道理,便依言而行了。可让其万万没想到的是,本次孔光之所以敢参奏王立,根本就不是什么为国为民,而是奉了王莽之命。

那王莽为什么要打击王立呢?

很简单,王立现在虽然并未担任要职,但怎么说都曾经在朝廷掌握过大权,再加上他还是王莽的叔父,在王氏族中举足轻重。所以王莽对其又尊重又忌惮,害怕以后自己的行动受其阻碍,这才授意孔光,让其将王立弄走的。

以上这些,只不过是王莽打击异己中比较重要的,还有很多打击异己的事情我就不写了,大家知道就好。

七月,整整一个满月,王莽都在打击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但凡依附归顺王莽的人,他们都能够得到提拔。相反,有敢忤逆王莽,或者遭他记恨的人,最终不是被斩杀就是被流放,最好的也是贬为平民。

而弄走这些人以后,王莽便在这些已经空出来的位置上安插自己的亲信。其中,王舜和王邑都是王莽一党中的骨干力量;甄丰、甄邯则替王莽掌管司法刑狱;平晏主管机要之事;刘秀(此刘秀非彼刘秀)掌管起草诏书文稿;孙建负责军事。

而这些人虽然都是王莽一党,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能力突出之人。其他任用之人也是多如牛毛,像甄丰之子甄寻、刘秀之子刘棻,以及涿郡崔发、南阳陈崇等等等等都是因为有才干才被王莽所任用的。王莽才不会什么货色都用。

总之一句话,想要当王莽的狗,你也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行。

所以,起码一段时间以内,汉朝在王莽的治理下非但没有走下坡路,还在稳固上升中。这不得不说是一大讽刺。

公元前一年八月,王莽再次上奏太皇太后,要求将赵飞燕贬为平民,遣送至成帝墓前,一辈子替成帝守墓。

赵飞燕不堪受辱,于当日自杀。

八月二十日,大司空彭宣实在看不惯王莽的专权,便以退为进,请求告老还乡。

在这种阶段,太皇太后离了谁都行,就是不能离了王莽,所以老太太也没惯着彭宣,直接让他走人了。

在彭宣下台以后,王莽迅速行动,推荐王崇为大司空,光禄勋,并用东海人马宫接替了他右将军的职位,再任左曹、中郎将甄丰为光禄勋。

自此,三公已皆为王莽之走狗。王莽权利之大,自汉建立以来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