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孙子VS奶奶(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2202 字 1个月前

话说窦婴和田蚡纷纷坐上了三公之位后感情急速升温,再加上两个人都是儒家学说的坚定拥护者,便成为了黄金搭档,并上书提拔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儒生,师从大儒申培公。

因此,当时的朝廷三公清一色全都是儒生,从而也使得朝廷中其他学派的官员开始紧张起来。

同月,窦婴、田蚡等“儒家集团”为了使儒家在朝中彻底占据统治地位,乃建议汉武帝在朝中进行大改革,此改革范围极为广泛,历法、巡守礼仪、外戚管理制度无不包括在内,甚至连朝中的服色都要有所改动。

紧接着,窦婴等“儒家集团”又提出了一个更为嚣张的建议,那便是在整个朝廷中隆推儒术,贬低和打击道家言论,使得以太皇太后为首的黄老集团逐渐在朝中失去向心力。

为此,赵绾和王臧还特别推荐自己的老师,大儒申培公前来长安协助汉武帝隆推儒术。

年轻的汉武帝当时正是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所以当然愿意,便派人带上金银玉帛,隆重的请申培公前往长安。

可当申培公到达长安以后却令汉武帝大失所望。

那天,汉武帝端坐于皇宫侧殿之上,右边站的是丞相窦婴,左边站的是太尉田蚡,不一会儿,赵绾和王臧就扶着一个老人走进了侧殿,那老人抬头看了汉武帝一眼就要下跪,汉武帝赶紧道:“老人家,您这么大岁数就不要跪了,我们还是进入正题吧。”

听了这话,申培公一愣,然后“哦,哦~”两声,之后给王臧和赵绾两人一个手势,两人赶紧松开申培公坐到一旁去了。

汉武帝道:“申公,现在朕刚刚继承皇位,想要在朝中进行改革,并将儒家放在首位,立于百家之冠,现已开始初步实施,不知接下来还有什么要注意的,还请申公指教。”

话毕,汉武帝微微一欠身,给了申公一个小揖,可等了半天都没见申培公那边有动静,好奇的汉武帝一抬头,好嘛~,这老家伙还在那悠哉悠哉的屡着胡子呢。

看到这,汉武帝这心里有些不舒服了,于是将声音放大道:“申公?申公!”

申培公一个激灵:“哦,哦?陛下有何事啊?”

汉武帝:“你!”

申培公:“这人呐,老了,耳朵不好使了,陛下您刚才说什么?能再说一遍吗?”

无奈,汉武帝只能将刚才所说的话向申培公重新说了一遍,并加大了分贝。

申培公微微点头,然后道:“恩~,我的建议是少说话,多做事。”

众人:“……”

又过了一会儿,见申培公没有反应,汉武帝试探的道:“申公?申公?”

“咋了陛下?”

“没了?”

申培公疑惑的道:“什么没了?”

汉武帝:“你的话讲完了?”

“是呀,讲完了。”

“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有,还是少说话多做事。”

话毕,汉武帝气得差点破口大骂,可碍于申培公的名望和他是赵绾、王臧老师的份儿上,便形式上的封他为太中大夫,安排他住在鲁王在京城的官邸中,之后再也不曾召见了。

与此同时,后宫太皇太后处,一帮窦氏的外戚们一个个趴在太皇太后面前哭爹喊娘。

窦氏外戚A:“太皇太后啊!窦婴那帮人现在太嚣张了,他们忽悠皇帝陛下独尊儒术,打压诸家学说,这实际上是在打压太皇太后啊,您就不管管吗?”

窦氏外戚B:“还有还有,他们还大肆驱赶我们,让我们回封地去,这是在干什么?不是明摆着要削弱我们的实力吗?”

窦氏外戚C:“还有那宁成,他……”

窦太皇太后:“行了!别一个个罗里吧嗦的了,你们想的是什么老身还不明白吗?你们放心吧,一开始便活蹦乱跳的马不是什么好马。记住,越是这时候你们就越要安静,少说话,多做事。”

就这样,这些窦氏外戚被窦太皇太后赶出了后宫,可这些外戚们非但没有任何不满,反倒是一个个心里有底了一般。无他,因为太皇太后实在是太从容了。

年末了,窦太后没有动,汉武帝领着一般“儒家集团”还在里里外外的折腾着,可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尉宁成下狱了。

话说汉景帝驾崩以后,中尉宁成的靠山也就没有了,而他为中尉这段时间的种种作为早就把满朝的外戚都得罪的干干净净,所以汉武帝一登基,不管是窦氏外戚还是王氏外戚都纷纷上奏弹劾宁成,而*那时候*汉武帝满脑子想的都是儒家文化,最痛恨宁成这种酷吏,便将他锁在监狱里,剃去他的头发,让他服役五年。

而宁成呢?没有选择老老实实的服役,而是果断越狱而逃,因为他知道,哪怕是你越狱也没有关系,因为汉朝经常大赦天下(刘邦九次,惠帝一次,吕后三次,文帝四次,景帝五次),所以不用多长时间便可以无罪释放。

而宁成越狱回乡以后干起了地主,他靠着租田和高利贷的勾当迅速发家致富。

后来,汉武帝大赦天下,宁成果然消除了罪责,可等到那时候,宁成已经累积了几千万的财富,并且广收四方亡命之徒为打手,俨然成了南阳一恶霸,这还不算,宁成还将大把大把的金钱和美女往南阳太守家里推,趁机掌握了太守成堆的罪证,太守从此便当起了宁成的保护伞。

书接上文。

时间飞逝,一年很快便过去了。

公元前139年10月,刘彻的“小集团”终于和太皇太后势力正面交手了。

当时,因为汉武帝年龄还没到二十,所以哪怕是加冠了,有些重大的事情也要去太皇太后那里得到批准才能实施。这就钳制了“儒家集团”的手脚。

于是,赵绾建议汉武帝以后再有事不要再去向太皇太后报告,可以自行裁决(一说此事真正的主谋是汉武帝,这其实就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出夺权戏码)。

然而,这一裁决完全触及了太皇太后的底线,太皇太后之前为什么没有管汉武帝的改革呢?我个人认为,老太太实际上是爱自己的孙子的,同时也支持自己的孙子,所以不管汉武帝做什么她都不加干涉,但只有一点,那就是不要触碰老太太手中的权利,触之即死。而如今,赵绾这个不怕死的触碰了,太皇太后出手了。

一天,汉武帝正在和他的“儒家集团”议事,可就在这时,太皇太后直接闯了进来,汉武帝见太皇太后今日的气场这心就一个突突,他赶紧走了过去,满脸堆笑的道:“奶奶,什么风把您老人家给吹来了?您有事儿知会一声,孙儿自会前去拜见。”

闻言,太皇太后冷笑一声,将一个竹简递给了汉武帝(窦太后手下有一个相当精锐的情报团队,此团队专门为窦太后收集朝廷大臣的各种罪证,以便窦太后对其进行打压钳制),然后道:“这就是你所谓的国家栋梁?这就是你所谓的忠臣?我看不过是第二个新垣平罢了。(注:新垣平大家还记不记得了?就是之前靠封建迷信欺骗汉文帝的人了)”

看着竹简上的这些罪行,又回头看了看赵绾和王臧,汉武帝这冷汗哗哗往下流,于是赶紧给太皇太后一拜,急忙道:“奶奶!我看……”

窦太后直接打断了汉武帝的话:“你看什么?你有什么可看的?我看陛下你所任命的这些官员都不怎么合格,如果汉朝继续在他们手下拨弄,没多长时间便会垮掉!所以,这事儿你就不要再管了,交给老身就可以了。”

话毕,拂袖而去,只留下瘫坐在地上,两眼发直的汉武帝。

当天,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都被下狱,他们不堪受辱,全都选择自杀,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亦被太皇太后罢免,赋闲在家,而老奸巨猾的申培公呢?因为根本就没参与“儒家集团”什么事儿,所以得以全身而退。

就这样,汉武帝辛辛苦苦建立的羽翼被窦老太太咔嚓咔嚓两剪子给剪得一干二净,直到这时候,汉武帝才明白申培公“少说话多做事”的真正含义。

讲到这,有的朋友大概会问,“汉武帝不是加冕了吗?怎么窦太后还能拨弄政治,废除三公呢?她的权利难道就这么大?”

您还别说,窦老太太的权力还真就这么大,可以这么说,汉朝时候后宫势力是非常可怕的(不管是东汉还是西汉),尤其到了太后甚至太皇太后的等级更是可怕,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决议和废除皇后。

公元前139年3月,汉武帝的“儒家集团”被集体赶下马之后,以许昌为首的“黄老集团”上马了,我们来看看这份名单就知道了。

丞相:许昌(就是窦太后一傀儡,无需介绍)。

御史大夫:庄青翟(他的戏码在后面呢,以后再说)。

郎中令:石建。

内史:石庆。

这四个人不用说,一看就是都符合窦老太太心意的“黄老”之人,并且为人特别老实。那么他们到底老实到了什么程度了呢,我们看看二石(石建、石庆)的爹就知道了。

他们的爹叫石奋,外号万石君,本是赵国人,赵国灭亡以后迁居到了温县,刘邦灭亡项羽以后石奋为服侍刘邦的一名仆从,因为说话做事都极为恭敬谨慎,所以得到刘邦的喜爱,便问石奋家中还有何人,意思是要提拔石奋。

石奋抓住这天赐良机回答道:“小人家中贫穷,只有一个会弹琴的姐姐而已。”

听到这,刘邦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非要让石奋把他姐姐拉过来过过目。

结果,结果石奋的姐姐就被拉到刘邦的后宫之中了。

后来,因为石奋的姐姐在宫中得宠,又因为石奋做事极为谨慎,所以刘邦将石奋从一个侍从的身份提拔到了谒者,并让他居住在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地带(贵族一条街)。

后来,汉文帝继位,因为石奋多年累积的功劳,汉文帝便升其为太中大夫,再后来又被升为太子太傅。

等到汉景帝继位以后,刘启不忘当年师生之情,便安排石奋为侯国之相。

那石奋特别谨慎小心,所以对自己的几个孩子管教也格外严格,将他们也都变成了和自己一样的小心谨慎之人。

因此,石奋的儿子们被汉景帝喜爱,给他们都封为了两千石的高官,四个儿子都是两千石,加上石奋,一共是一万石,所以以后大家再称呼石奋的时候都叫他万石君了。

老石家的俸禄虽然达到了万石,可石奋依然不敢大意,因为他懂,老石家现在富贵的原因是不树政敌,不得罪旁人,并且没有破绽被别人抓住,不然只要有心大臣一句谗言,石家就会变成一堆没用的石头。

所以,这以后石奋非但不敢嚣张,还更加的谨慎小心,对他子孙的教育更是古今少有的严格。

石奋在外地当官的子孙要是回来见石奋,石奋一定会穿上朝服和他们见面,并且让他们不叫姓名,只称呼官衔。

府中下人有敢狗仗人势的,直接家法伺候,之后赶出石家。

子孙有敢冒着石家之名横行霸道的,石奋也不训他们,而是以绝食的方式向犯错的子孙表达不满。

如此,整个石家人没有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的好官,也因此得到了官场和民间百姓的一致认同,就是个人能力嘛~,“呵呵”两字得了。

由此可见,窦老太太给汉景帝送上的执政团基本都是老实巴交没什么能力的黄老死硬派了,这对于汉武帝这种雄心勃勃,时刻都想整事儿的主简直就是一种要了命的折磨。

书接上文。

本来上台就想做一些实事儿的汉武帝被窦老太太一个大嘴巴子给打趴下了,这也给年轻的皇帝上了一节生动的现实课。

这以后,汉武帝老实了,因为现在摆在汉武帝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和窦老太太死磕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第二条,从此以后夹紧尾巴做人,哄老太太开心,把老太太稳住!等她死翘翘以后再行改革立新。

结果很明显,一辈子没怎么怂过的汉武帝面对这个瞎老太太,他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