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兵困白登(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3001 字 1个月前

轰隆隆~~!

公元前201年9月,轰鸣的马蹄声震动了大地,无数的匈奴骑兵像蝗虫一样涌向了边境的马邑,遂对马邑展开了“凶猛”的攻击。

然,匈奴对攻城并不在行,马邑的汉军也不在少数,所以没能攻克,再因为匈奴人口稀少(和汉朝比),冒顿也不想做无谓的牺牲,便将马邑团团围住,意图将其饿死。

韩王信见冒顿围而不攻,乃数次遣使往冒顿处求和,至于求和内容史无记载,不过靠猜测大概应该是谈条件,我意**一下大家看靠不靠谱。

“冒顿,你们匈奴人攻城水平太水,马邑你肯定打不下来,哪怕打下来你也是损失惨重,不如退兵吧,我会给你一点儿财物当做补偿的,财物清单如下:……(很少)。”

看到财物清单,冒顿不乐意了,回信:“你打发乞丐呢?”

然后再加条件然后再拒绝,如此来往数次,韩王信不再和冒顿谈条件了,直接写信给刘邦请求援军。

可咱也不知道刘邦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了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前往冒顿处求和的事儿,乃疑韩王信有畏敌投降的心里,便写信斥责韩王信,“匈奴骑兵虽然众多,但他们长于野战,攻城非其所长,汝凭借马邑之众难道不能坚守吗?韩信啊,你虽身处危难之地,但我希望你能坚持你的忠诚,我这么说你懂吗?”

这封信送回马邑,韩王信一股冷汗沾满全身,他怕的并不是匈奴大军,而是刘邦信中的最后那几句。

通过那几句话,韩王信觉得刘邦是在怀疑他了,再想一想之前的臧荼、韩信,韩王信心一狠,直接向冒顿投了降。

平白得了马邑,使得冒顿大喜,便接收马邑并重赏了韩王信,还约定韩王信一起进攻汉朝。

于是,韩王信引兵晋阳,攻下铜鞮(山西沁县西南),打算以此为根据地等待匈奴大军一起寇掠河南之境,进而夺下整个中原。

那边厢刘邦,当他听闻韩王信反汉投匈后大怒异常,遂展开全国总动员,用几个月的时间集材官、骑士、轻车三十余万(全部都是汉朝正规军),然后亲统大军,领灌婴等大将向北疾攻韩王信。

同时,又命樊哙、周勃、夏侯婴率一部精锐骑兵自代越霍人(山西繁峙),向西至云中(内蒙古托克托)、武泉(内蒙古武川),歼灭匈奴外围小股游击军,然后向南会师于晋阳。

公元前200年某月,汉军超大集团军直袭铜鞮,并与韩王信统帅的军队展开搏杀。

现韩王信手上的士兵为匈汉掺杂,士气很低,再加上能力不如刘邦和兵力等诸多问题,使得战局如同碾压一般。

韩王信无奈,只能率残部向晋阳方向撤退,打算凭借晋阳坚实的城墙拖住汉军,进而等冒顿大军到来后钳击汉军。

可不巧的是此时樊哙骑兵团已经完成了外围大回旋,正向南会师刘邦。正巧在这里看到了狼狈的韩王信部,这还有什么说的?直接干丫!

于是,樊哙命突骑对韩王信的军队展开了凶猛的突击。韩王信部经过之前的大败已经是士气低落,再加为躲避刘邦的追兵日行几十里,早已疲惫不堪,怎能挡得住樊哙的冲击?于是又大败。

最后,韩王信只领少数精骑逃回匈奴冒顿处,其他士兵损失殆尽。

冒顿听闻汉皇刘邦出三十多万大军攻伐自己,平静的脸上开始出现了一丝恐惧。但恐惧过后却是极为兴奋的神色,这种神色里带着无尽的野心和疯狂。

是呀,三十万大军,不说是汉朝所有精锐也差不了多少了。既然刘邦敢赌,他挛鞮冒顿有什么不敢赌的呢?

于是,冒顿命韩王信领一部匈奴骑兵驻扎于广武(代县西南),又派使节分别前往左右贤王处,命左右贤王各领一万精锐轻骑(疑似射雕者)直奔广武增援韩王信,然后自己率主力向后退至代谷(察哈尔蔚县北以及怀安一带),并派使者向四面八方奔去。

轰轰轰,一时之间,整个北方草原沸腾了,无数的匈奴骑兵向代谷涌去。

如此,汉匈第一次大决战就要开始了。

公元前200年,在刘邦的率领下,三十多万汉军向北直扑广武。

最开始,韩王信意图率两万精锐匈奴骑兵游击汉军,可刘邦却采用横向一字长蛇阵向前推进,但凡匈奴骑兵所至,直接弓箭伺候。

如此,只能逼迫匈奴骑兵做正面对决,但双方兵力相差太过悬殊(汉军三十二万,韩王信军绝对不到五万),如果正面对决的话,匈奴百分百会被刘邦围而全歼,所以,只能向后撤军。

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将汉军团分为两部,向西、北两个方向分兵出击,不到一个月便攻破了马邑、楼烦等地。

据《汉书》记载,本次战斗中北方下起了鹅毛大雪,寒风刺骨,汉军冻掉手指的十之二三,可依然能坚持作战并取胜,由此可见当时汉军之精悍。(注:冻掉手指这个事儿绝不夸张,本人生活在东北的吉林省,此地一到冬季那寒冷的程度绝对超乎南方同胞的想象,再加上汉军手上拿的都是大铁枪、戟啥的,所以长时间在外作战冻掉手指太正常了)

后,汉军再次会师于马邑、广武一代。虽然屡战屡胜,但有多年作战经验的刘邦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原因很简单,这一连串的胜利来得实在太轻松了,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刘邦断定,匈奴主力根本就没有出现。

为了得知匈奴的具体军事实力,刘邦双管齐下,暗里连续遣斥候秘密向东北方向窥探冒顿军中实力,明里派遣使者前去冒顿处“谈合”,可实际意图却是探知匈奴的军事实力。

于是,两个奸猾如鬼的老东西在动武之前开始拼智商了。

刘邦以为自己的密探天衣无缝,一定能成功探查到匈奴部队的虚实,可没想冒顿却料敌于先,他断定刘邦一定会在决战之前派人前来探查自己的实力,便将年轻勇猛的士兵和壮马肥牛全部隐藏起来,摆在明面上的全是老弱残兵。

汉使和密探便将此种情况如实相告。

一开始的时候,刘邦还抱有怀疑态度,遂继续遣人前去探查,可来回十余批全都是此说法。刘邦乃断定匈奴人不堪一击,便决议领三十二万汉军主动出击匈奴,打算一举歼灭这个北方的心腹大患。

可就在刘邦要出动大军和冒顿决战的时候,娄敬突然冲出来道:“陛下不可,匈奴部队怎么可能都是老弱残兵?这事儿我绝对不相信,陛下一定要出兵的话,请让我再出使一次匈奴一探究竟,果真如此的话再和匈奴决战也不迟!”

刘邦觉得有那么点儿道理,便派娄敬前往匈奴处探查究竟。可一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娄敬还没有回来,深知兵贵神速的刘邦已急不可耐,遂未等娄敬归来便领三十二万汉军向东疾扑冒顿。

御史成见状大恐,慌忙谏道:“陛下!您是要和匈奴在野外决战吗?”

刘邦:“嗯呐,怎么滴?”

御史成:“陛下不可!!匈奴之战法如兽聚鸟散,与之搏斗如搏影一般,所以必须利用地形亦或者骑兵来对战。可现在陛下主力均为步兵,是绝对不能和匈奴在野外决战的!还请陛下三思!”

然此时刘邦一举灭匈的心意已决,根本不管别人如何劝告,便直接领军向东疾奔了。

这还不算,刘邦为了不让匈奴人跑了,还亲自带领全部骑兵(大约十万)打先头部队进逼匈奴军,打算时刻紧盯匈奴军,只要冒顿那边一退,刘邦便会出动全部骑兵拖住冒顿,等主力大军到达以后进而全歼。

可就在刘邦到达平城(山西大同东)之际,却遇到了之前往匈奴探查敌情的娄敬。

娄敬见刘邦亲率大军直奔匈奴方向,大恐,赶紧跑到刘邦面前道:“陛下!您嘛去?”

刘邦:“见你多日未回,不想延误战机,决议与匈奴决战而已!”

娄敬:“陛下万万不可!”

刘邦:“怎么着?你探查到了匈奴军的虚实?”

娄敬:“没,并没有!”

刘邦:“那你叫个什么劲儿,滚开,我要和匈奴决战!”

娄敬:“陛下!两国相互攻击,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而打击敌军士气,定会将本军最强大的实力全都展示出来,而现在,匈奴的士兵全都是老弱病残,军马也全都是皮包骨的老马,您觉得身为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能这样弱吗?那既然他们没有这么弱为什么还要在您这个大敌之前如此做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向您示弱,希望您主动攻击他,这样他便能在平原与我汉军决战了!而平原作战,那就是用我们的短处来攻击敌人的长处,必败无疑!所以陛下千万不要再往前行军了!”

听了这话,刘邦大怒,直接对娄敬吼道:“放屁!你个齐国的臭俘虏屁军事不懂,只靠一张嘴才取得如今的官位,还想乱我军心?来人呀!”

“在!”

“给我将这不要脸的押回广武,等我大胜匈奴以后再回来收拾他!”

“是!”

就这样,娄敬被刘邦派人押解到广武,自己则继续领军向匈奴军进逼。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当刘邦继续狂奔三十里后已经距离匈奴主力很近了。

可刘邦有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并不是傻子,所以没有一头撞向匈奴军,而是命全军登上距离平城三十余里的白登山,准备从高处观察匈奴军阵型以后再行进攻。

可就在这时,整个大地开始摇晃,汹涌的马蹄声震慑天际,如同蝗虫一般的匈奴骑兵铺天盖地的朝白登山涌来,只见这些匈奴骑兵后背骑弓,腰挎胡刀,一个个身强力壮,两眼冒光,哪有半点儿老弱病残的架势,他们的战马膘肥体壮,疾奔如雷,哪里是什么皮包骨的老马。

汉军将士此时也知中计,整个军队被恐慌的情绪所笼罩。但这些恐慌的人中并不包括刘邦。现在摆在刘邦面前只有三条路:

第一,立即整军备战,和匈奴骑兵硬碰硬的决斗,可现在汉军将士已经稍显惊慌,心里出现了畏战情节,如果此时让他们全部下山组织决战的话,估计阵型还没成就会被匈奴骑兵冲垮,所以此条可以省略。

第二,马上组织士兵向后方逃亡,等和主力步兵会师之后再和匈奴部队决战。可经过之前不断的疾行,汉军战马早就疲惫不堪,匈奴军则是守株待兔,战马精力极为充沛,所以可以确定,汉军如果逃亡的话不过多远便会被匈奴轻骑追上,进而全歼。

所以,现在摆在刘邦面前的只有第三条路,那便是死守白登山,等后方二十余万主力大军到达以后钳击匈奴部。

于是,闪电一般的思想了众多对敌之策的刘邦迅速布置,在白登山架起一条又一条壁垒,并令一排汉兵手持冲锋长矛守于壁垒之上,二排汉军则手持长弓于后射击,意图给匈奴人造成毁灭性打击。(注:汉军正卒皆弓马娴熟之精锐,至于原因刘邦之前也说过了,仔细看过汉朝兵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再此我就不再重复了)。

话说刘邦的布防水平实在是太高超了(和项羽这么多年打仗练出来的,可以这么说,在那个时候,单说布防这一方面,除了韩信以外,没一个人能和刘邦相提并论),没等匈奴大军到来就已经将白登山布置的固若金汤。

匈奴人是什么?马上是英雄,马下是狗熊。(此话绝不夸张,好几百年以后的匈奴人曾席卷整个欧洲,可最后因为长期战争导致战马不足,使得主要攻击方式逐渐转换成了步兵,然后,匈奴人就彻底没落了。还有以后的李陵事件也可以证明匈奴人下马以后绝对垃圾)

那冒顿一见刘邦将白登山守得滴水不漏,也不敢派兵强攻此地,因为不管是攻城还是攻山,匈奴人都要下马,可一旦他们下马~~~~~,估计这三十几万人都不够守山汉军吃的。(冒顿一共集结了三十余万匈奴骑兵)

基于此,冒顿采用围而不攻的方式,争取在汉军主力到来以前饿死白登山的汉军。

一日、两日……七日。一直到第七天,身在白登山的汉军已饿得无精打采。刘邦无奈,遂遣使往冒顿处求和,并向冒顿保证,只要他能答应撤军,以后他和冒顿便划界而治,汉人永不侵略匈奴,并且还保证将自家公主嫁入匈奴,每年给匈奴不计其数的绢帛财物。

最开始的时候,冒顿轻视了刘邦,他本以为刘邦会直接和匈奴人开战,突入自己的腹地,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将刘邦围而歼之,只要刘邦一死,整个汉朝的指挥线将会全盘崩溃,到时候天下还不是弹指一挥的事儿吗。

可没想到刘邦甚是谨慎,竟然在攻击自己以前领军登上白登山探查敌情。

当时匈奴军已经改头换面,于代谷以西四面布置骑兵军团,准备等刘邦一来便围而歼之,所以冒顿见刘邦率众登上白登山以后就知道原来的办法行不通了,便打算以最快的机动力直奔汉军,在他们还未成功布阵以前就将其击杀。

可冒顿千没想到万没想到刘邦的布防速度如此之快,效果如此之高超,便只能围住白登山,以待汉军饿死。

这一天天过得双方都很艰难,冒顿着急汉军为什么还不饿死,汉军着急主力部队为什么还没来到,所以当刘邦的求和使者到来之后冒顿就心动了,他按日程来计算,料想后方汉军主力即将到达白登山,如果到时候被钳击结果就说不准了,所以答应了刘邦的不平等条约,主动撤去了部队。

刘邦,因为自己的谨慎逃过一劫。

写到这,我要和大家解释一下了,因为熟悉汉史的朋友都知道,白登山之围之所以能够解开都是因为陈平的计谋,他让刘邦派使者前往冒顿阏氏(单于夫人)处贿赂阏氏,之后阏氏一顿枕头风,冒顿这才解了白登之围。

这还不算,据《汉书》《史记》记载,当时匈奴并没有马上解除白登之围,而是留下一个口子放汉军出行,等汉军撤离以后他们才撤的。

真的可能吗?反正我要是刘邦我肯定是不敢,那不等于拿命来赌吗。要知道,从山下撤退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阵型,那时候只要匈奴大军一个突击,汉军百分之一千会被分成好几段,进而全歼。好吧,哪怕匈奴人没有行动,那么摆好阵势的七万汉军就能在平原中战胜冒顿时期的三十余万精骑吗?对此我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呵呵。

当时刘邦刚刚统一天下没多久,不管是内忧(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等等)还是外患(北匈奴、南越、东北高句丽,东南吴地的摇)都够刘邦喝一壶的,如果此时刘邦被弄死,那么天下必将再次大乱,好不容易统一的大汉将会再次分裂。试想,就凭刘盈这个孺子和吕雉这个老娘们能压得住场子吗?答案应该是不能,而这时候匈奴再趁势而下,那结果我都不敢想象。而凭冒顿的睿智凶残怎么能看不出其中道理?所以如果刘邦就这么下山的话冒顿哪怕赔上老本儿都是要灭了刘邦的。

再加上冒顿是什么人?那就是一匹冷血的豺狼,为了匈奴的强大和政权的稳固他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阏氏?那是什么东西?在冒顿的眼里不过是一个政治工具而已,当初他都能将自己的阏氏送给东胡,怎么可能会听信现任阏氏的枕头风就把刘邦这么一大块香饽饽给送出去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汉书》和《史记》超过七成的几率是被刘邦伪造的历史所欺骗,这才记录下了如此不合理的一段。

再看刘邦之后对匈奴的政策,所以本人猜测,刘邦绝对是和冒顿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才能成功捡回一条性命,而陈平只不过是一个给刘邦背锅的存在,仅此而已。

于是,刘邦极为狼狈的回到了广武,而当他回到广武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去监狱探访娄敬。

刘邦亲自将娄敬扶起,面带惭愧的道:“先生,我错了,就是因为我不听您的话才使得被围白登,差一点儿葬送了大汉江山,我已经将之前十多批说可以攻击匈奴的人全都杀死了,也真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希望先生您还能继续用心辅佐我。”

娄敬听了这话,激动地留下眼泪。

这以后,刘邦封娄敬两千户,并赐爵关内侯。

唉~,这就是刘邦,知错能改,可以拉下面子,反观以后袁绍是怎么对待田丰的?呵呵,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啊。

就在这时,我身边的世界再一次扭曲,我又回到了皇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