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秦朝昏庸的统治即将在赵高的手中走向灭亡,而同时,我的麻烦也来了。”
我:“您有什么麻烦,您不是一直自诩天下第一吗?”
刘邦:“你给我滚蛋,谁自诩天下第一了?我只是说秦二世是个二百五,陈胜是个没有远见的废材而已,但是对天下英雄我是从来都不敢小看的,更有些人是让我恨之入骨的!就比如说下面这个雍齿。”
看到刘邦一提到雍齿就恨得牙痒痒,我老实的坐在原地不敢吭声了。
刘邦:“其实说白了,这也是我的失误,是我没有看透雍齿这小子的本质。这货在我起事之前就一直和我不对付,我起事之后也一直对我不太服气,所以造反的种子一早就已经埋藏在他的心中了。
这之前魏国的周市在讨伐齐地的时候被田儋击败,所以一直未能有所建树,便一直处于养精蓄锐的状态,这会儿看到我的发展越来越顺利,便将目光盯到了我的身上。
于是,在周市的授意下,魏咎派出使者前往丰邑,威胁丰邑的守将雍齿反叛。
那雍齿本来就对我有所不满,所以和魏国一拍即合,直接宣布投靠魏国。
而此时的我呢,还领着主力部队四处出击呢。
你知道,丰邑是我家,沛是我的大本营,这两地相距不远,丰邑的丢失就代表着沛县的风险,你也不想屁股后面总有一个定时炸弹放着吧。”
我赶紧点头。
刘邦:“所以,我立马回军狂攻丰邑,结果,结果我败了,并且很受伤。”
“……”
“其实我刘邦并不怕失败,也没那么容易受伤。但是丰邑的老百姓太让我伤心,太让我失望了,我也不知道这雍齿是怎么忽悠的,反正这些丰邑百姓对我的抵抗简直就像我刨了他们家祖坟一般,我恨,真的恨!
我知道,现在有雍齿在丰邑杵着我就不能安心发展,而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和雍齿在这儿扯,所以,我只能找一个靠山投靠。”
“那你打算找谁呢?”
“一开始,我想到了北方的张耳,毕竟我和他的关系也不一般,可现在的北方实在是太乱,早晚会成为章邯的重点打击目标,所以我将侧重点瞄向了现在南方的楚王景驹。”
我插嘴:“景驹是谁啊?”
刘邦:“景驹是楚国贵族,陈胜起义以后景驹归顺他,到陈胜死了以后便被秦嘉等人立为楚王,接过了陈胜手中的大旗。
那时候很多张楚旧部全都认准了景驹的血脉,所以便投靠了他,使得他在南方很快站稳了脚跟。”
我插嘴:“不对吧,之前的吕臣不是在陈邑接过了张楚大旗了吗?这怎么又跑出一个呢?”
刘邦:“既然你提到了,我就和你说说吧,那吕臣斩杀庄贾以后带领苍头军趁势拿下了之前张楚的国都陈邑,可没过多久又被秦左右校尉夺回。
吕臣兵败溃逃,收拾散兵后四处游击秦军,但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直到遇到了英布。
“英布,六县人(安徽六安市),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人给他看过相,说他以后会有刑法之灾,但是在受刑以后却能够列土封王。
这英布壮年以后长得的人高马大,一个大电炮就能掀翻一匹骏马,而他的脾气也是异常火爆,一句话不对就伸手打人。
所以,他犯了官司。
所以,他受了黥刑(在脸上刺字)。
这要是别人受了黥刑都会非常伤心,因为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脸上无缘无故的多了个‘罪’字,可这英布却是不然,他身边的人看到英布自从受了黥刑以后不见半点儿哀伤,便都奇怪的问他原因何在。
英布无不得意的道:‘想当初有个老先生给我看相,他说我受了刑了以后便会称王,而现在的趋势不正是向老先生所言发展吗。’
呵呵,他身边的朋友全都认为他是神经病,只有他自己不这么看。
没过多久,英布被派去骊山服徭役,而英布凭着过人的本领很快便在徭役堆里打响了名号。
那时候,每个徭役都恨不得逃出秦朝的魔爪,而英布便抓住了这个契机,带领着那些愿意和他一起的徭役逃走了,并率领这一伙人逃到了长江一带做了强盗。
当初陈胜造反的时候天下大乱,没人认为秦朝还有崛起的希望,所以各城邑的那些个县令郡守什么的全都开始结交英豪,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所以番县的县长就看上了英布,并将其收为女婿。
这以后,英布的势力越来越强,最后竟然发展到了人数上千部队。
那吕臣就看上了英布的勇猛和他精锐的部队,遂结交英布和他共同反秦。
英布答应吕臣以后也不玩儿虚的,直接带领军队攻打正在陈邑的章邯左右校尉,将其大败,之后以此为根据地抗击秦军,一时之间还真是风头无二呢。
可后来司马欣带领着秦军对吕英联军不停打击,使得此二人损失惨重,二人遂有撤退投靠他人的想法,而他们的投靠目标便是已经在会稽混的风生水起的项梁了。”
我:“那英布他们为什么不去投靠景驹呢?”
刘邦:“还能为什么?因为他看不上景驹呗。行了,扯远了,咱还是回过头来说我吧。
之前也说了我想去投奔景驹进而增加自己的兵力,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前去投奔景驹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得多少兵,而是途中却让我遇到了一个人,顶的了千军万马!我赚大发了!”
我:“我知道我知道,是不是张……”
刘邦:“你给我闭嘴!”
“……”
“话说那一日我正领着几名亲信往景驹的地盘走,突然在前面看到了一支百十来人的队伍,一看穿着不是秦兵,我就肯定也是前往投奔景驹的部队。
你也知道,我这人好事儿,便过去拜访了一下他们的首领,而这名首领便是之前刺杀秦始皇的张良了。
我一开始也只是想去打个招呼,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张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军略鬼谋也是造诣极深,我俩不知不觉聊了一天一夜。
我一看这是人才啊!就向他表明拉拢之意。而张良之前也和别人讨论过《太公兵法》,但除了我以外没人能看懂,所以他认定我是一个天赋之才,并且通过之前的交流,他也被我的魅力所折服,这便跟随了我。”
“……”
“后来,我二人见到了景驹,并向其表明了臣服之意,可那景驹也不是个好骗的主,他的意思是借兵可以,但必须先将西边正在祸害楚地的司马欣部队打败才行。
那我还有什么招?为了消灭雍齿,我忍了。
于是,我领兵到了萧县(安徽萧县稍北),然后很快就溃败了。”
“……”
“呵呵,你不用那种表情,此次溃败是我故意为之,为的便是保存主力部队去对付雍齿,我可不想用这杂牌军去抵挡秦国的正规军。”
“你太坏了。”
“呵呵,这世道,谁聪明谁就能成就大事!坏一点儿又能怎么样?”
“……”
“‘败给’秦军以后,我直接领兵北上,先到了留县(沛县稍南)收拢士兵,然后向南攻击砀县(安徽砀山以南),并收此地降卒(六千人)前往攻击下邑(安徽砀山)。
连克两城以后没了后顾之忧,我直接领全军士兵北上攻击丰邑,此次势必要攻下此地,活刮了雍齿那个龟孙!可是我又他x败了。”
“……”
“丰邑这帮刁民!我和他们没完!”
我:“行了陛下,您可别激动了,那现在怎么办呢?您现在好不容易整来的兵都被雍齿祸祸没了,下一步该怎么走?”
刘邦:“怎么走?继续借兵呗。”
我:“哈?继续借兵?之前您管景驹借兵,然后背信弃义,现在又要管他借兵?他能借给你吗?”
刘邦:“我有说要管景驹借兵吗?”
我:“那您管谁借兵?”
刘邦:“管谁?当然是已经平定了吴中的项梁!”
我:“您朝项梁借兵?不对吧,项梁据您远先不说,单说中间隔着个景驹就不好弄啊。”
刘邦:“呵呵,景驹是个什么东西,他现在已经被项梁弄死了!”
我:“这话怎么说?”
刘邦:“当初陈胜横扫四合的时候曾经派广陵人召平攻击广陵,可这废物并没有将其拿下,现在他听闻陈胜兵败(陈胜兵败被杀不到五个月,所以并不是人人皆知),又见司马欣率领的楚军不停向东挺进,一想自己不是司马欣的对手便想出了一个损招。
他假传了陈胜的口谕,谎称陈胜命项梁为张楚的上国柱,让他火速向西攻打司马欣的秦军。
那项梁不知事实真相,竞真的率领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朝司马欣的部队驶去。
正巧他此时听说陈婴部已经‘攻克’了东阳(江苏金湖西)一代,便派遣使者前往东阳,希望能与其合兵一处。
说实话,此时的项梁还是有些没底的,因为陈婴的部众要比他多太多了,可让项梁没想到的是,他此举非但成功了,还使得陈婴归顺了自己,为自己增添了几万士兵。”
我:“陈婴是谁啊?他为什么那么强大呢?他又为什么会归顺项梁呢?”
刘邦:“这陈婴原是东阳县的功曹,素来诚实谨慎,对待百姓也很宽容,所以大家都尊敬的称呼其为‘长者’(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年长)。
正巧此时陈胜起义,天下大乱,往日与东阳县令有仇的年轻人趁此时杀掉了县令,使得东阳一带群龙无首。
这些年轻人也想趁着天下大乱的时机赶一把潮流,但因为名望不够,又不敢当这个出头鸟,便都推荐长者陈婴为首领。
那陈婴老实谨慎,不敢如此做,便以自己才能低下为借口拒绝当头,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帮人根本由不得陈婴拒绝,便强立陈婴为首领。
陈婴无奈,也只能照办。
可让陈婴意外的是,他的名声实在太响,周围百十里地的百姓一听陈婴起义,无不跟随,不到一个月竟然就凑了两万多人。
这些人一看队伍如此庞大,便都想拥立陈婴为王,以后真要是成功了自己也能封个侯啥的。
可陈婴本来就是个老实人,逼于无奈才当上的首领,这才当上首领没几天就想要他当王,那以后还不得飞天呐。
深知自己不是那块料的陈婴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跑回家中寻得老母亲的帮助。
他母亲很是严肃的对他说:‘自从我嫁做陈家的媳妇开始就没听说过咱们家祖先有过显赫的人物,而你现在如果突然称王,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不如现在先拖着手下的那些人,等时机成熟以后归顺实力强大的反王。这样事情成功了还能列土封侯,失败了也方便逃脱,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吗?’
陈婴那小子一听老娘说的有道理,遂拖延时间不称王。
正巧这时候项梁西征秦军,派遣使者前来拜访,陈婴一想项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将门,其在楚地声名赫赫,而现在天下大乱,成大事者非是此等将才不能成功,便说服了部众,率众投奔项梁。
巧不巧的这时候英布也扛不住司马欣的打击而向东后退,听说项梁正率军西征,便和蒲将军(蒲将军,是很有才能的将才,但其真实姓名无可考,所以称其为蒲将军)带领军队归附项梁。
如此,项梁不动一兵一卒就得了好几万人的军队,总兵力竟达七万人!由此可见,这人想要出头,有个好爹或者好祖宗是比什么都要重要的。”
“……”
“项梁的实力壮大了,按理应该马上西进攻击秦军。可这时候他却把目光瞄向了正在与秦军对峙的景驹身上。”
“为什么要攻打景驹呢?难道项梁现在还不知道陈胜已经死了吗?”
刘邦:“屁!你要说之前他不知道我是信的,可现在英布已经投靠了项梁,而英布之前是和吕臣在一起合并作战的,那吕臣既然知道陈胜已经死了英布就一定知道,而英布知道的话项梁还能不知道吗?
所以,现在项梁攻打景驹的真正理由便是看上了景驹的地盘儿而已。遂以现在陈胜生死未知,而景驹大逆不道称王为借口攻打景驹。
现在项梁有七万士卒,其中精锐八千,还有项羽这等不世出的将军及猛将英布、蒲将军等,所以景驹根本不是对手,不说一触即溃也差不了多少了。
结果,项梁全侵景驹领土,并其士卒。秦嘉战死,景驹逃亡,继而死于梁地。
干死景驹之后,项梁领兵驻扎胡陵(沛县西北),以此地为据点对抗秦军。
项梁直接派两路大军攻打秦军,一部为英布带领,攻秦将朱鸡石部,另一部由项羽带领攻襄邑(河南商丘西)。
英布方面打的非常顺利,朱鸡石不知死活的和其硬拼平原战,结果被英布冲的连北都找不着,进而被斩杀。
可反观实力最强的项羽却在襄城受到了强力阻击,多日无法攻下。
最后,项羽大怒,亲自率军攻城。结果在项羽的激励下,三军拼尽全力才终于将这块难啃的骨头吞了下去。
然而襄邑让项羽损失了众多士卒,因此他的怒火没有平息,而是下令直接对襄城的军民进行坑杀(活埋)。
你要知道,正所谓‘杀降不详’,斩杀降卒这等事儿从春秋开始便只有秦国干过。就连当初的人屠白起也只是坑杀降卒,而没有杀过一个老百姓的记录。
而这个项羽呢?却比当初的白起还残酷无情,选择对这些降卒和无辜的百姓进行坑杀,这才是真正的人屠。
而我呢,正在此时前去拜访了项梁,并朝他借兵。”
“项梁答应你了?”
刘邦:“答应是答应了,可项梁这家伙可不是景驹之流可比,他的意思是让我从此以后听从他的安排。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答应。
这家伙呢,很明显是对我并不放心,虽然借给我五千精锐,可却派了十名将领来指挥,根本就不给我指挥权,难道我就那么像骗子吗?”
我插嘴:“不是像,你本来就是。”
刘邦:“滚犊子。”
“……,那之前您九千士兵都没能拿下丰邑,项梁这五千士兵够吗?”
刘邦:“恩~,这次赢了。”
“……,赢了?怎么赢的?难道您的指挥才能和那十名南方将领差距那么大吗?”
刘邦:“哼!我战略大局观比项羽都差不了多少,怎么可能输给这十个小小的将领?关键是项梁给我的这些士兵实在是太精锐了,他们上云梯好似往上跑似的,肉搏战也是一个顶俩,试问有这种精兵相助我怎么可能失败呢?
但最可惜的是我并没能抓住那可恶的雍齿,反倒是让他逃到了魏地。这真是我一大遗憾。
全定了沛中以后,我被逼无奈,只得被‘胁迫’前往薛县(沛县东北)参加项梁的大会。
这小子现在兵峰正盛,已经拥有了大片领土,于是他不安分了,想要当霸主了。
他手下有个名叫范增的谋士建议道:‘主公,当初秦灭六国,只有楚国是最无辜的(没看出来),自从楚怀王到秦国一去不复返以后(楚怀王,楚国的一位有为之王,在位时期灭亡了越国,使得楚国土地增几千里,到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前往秦国受骗,此事之前已经在《战国》有写,在此不再详述),我楚国实力大减,楚国的百姓们也一直怀念这楚怀王到现在,他们对秦国的恨也是所有国家中最严重的,所以才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前的陈胜不拥立楚国的后代而自立为楚王,所以他的力量必定不能长久,现在您在江东起兵,追随您的人不可胜数,那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领所致,现在天下未定,您不如在此时拥立楚怀王的后代为楚王,以后天下大定了也能够随时……’
你还别说,范增这老头虽然不如张良、陈平、蒯通等辈,但这个主意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此提议也正中项梁下怀,遂从民间挖门凿洞,找出了一个叫芈心的人(楚怀王的孙子),并立其为楚怀王,从了楚地人民的愿望。
然后,这个楚怀王芈心便成为了项梁私人的傀儡王,他按照项梁的提议,将陈婴封为上国柱,并大封项梁的亲信。
而项梁呢?根本就不用人家楚怀王封,自己便自立为武信君,这也是给这个小小的放羊娃(找到芈心的时候他正在帮人家放羊)一个提示,告诉他少管自己的闲事,老老实实在那个王位上呆着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立芈心为楚怀王以后,张良也找到了项梁,并对其提议道:‘名公,您现在已经拥立了楚怀王的后代,而韩国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又非常的贤能,您不如将他立为韩王,这样便又能培植起另一个同盟势力,让您的力量更加强大。’
项梁对张良的这个提议很是动心,于是便封了韩成为韩王,张良为韩国司徒,给一千多人前往韩地复国。
唉~,张良虽然对我忠诚,可他复韩的愿望始终没能泯灭,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我也不能硬将张良留下,便只能放他离去了。
不说这伤心事儿,咱还是再说项梁吧。
安定了大后方以后,项梁便不停往胡陵一带的前线集结士兵,意图与章邯进行决战。”
我插嘴:“这么长时间没讲章邯了,南方闹得这么热闹,他现在干什么呢?”
刘邦一挥手,“你小子自己看吧。”
我:“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