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圈子里,有一个朋友转行去做了编剧。从入行的那天起,他就想着自己肯定会大红大紫。他对自己的情节掌控能力很自负,同时对自我要求也很苛刻,不允许自己的作品有瑕疵。在他看来,剧本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饶恕的。
虽是新人,可他认为自己的水平不逊色于那些大咖,如果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肯定会受到不少影视公司的青睐。不过,他心里也有些忐忑,担心那些影视公司“有眼不识金镶玉”,不是能认出“千里马”的伯乐。如果被拒绝了,就代表他的才子头衔是浪得虚名,他没有那般优秀。这样的结果,是他无法接受的。
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并在矛盾中不断地拖延。他拖着不去写剧本,拖延交稿的时间,不愿把稿子送到任何一家影视公司。每次有人问起他的工作进展时,他总说还在酝酿,好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来的。可是,至于剧本什么时候能写好,他自己也没有一个deadline。
很显然,这个拖延者掉进了消极完美主义的深坑。
关于“消极的完美主义”,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在心理学上,具有消极完美主义模式的人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他们做事犹豫不决,过度谨慎,害怕出错,过分在意细节和讲求计划性。为了避免失败,他们将目标和标准定得远远高出自己的实际能力。”
消极的完美主义,最突出的特点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美国影响力女性之一,《脆弱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布琳·布朗认为,消极的完美主义并不是对完美的合理追求,它更多地像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我有个完美的外表,工作不出任何差池,生活完美无瑕,那么我就能避免所有的羞愧感、指责和来自他人的指指点点。”
消极的完美主义给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第一,很难着手去做一件事,喜欢拖延,一想到中途可能遭遇失败,就会选择放弃;
第二,容错率特别低,任何事情稍有瑕疵,就全盘否定,陷入沮丧和自我怀疑中;
第三,反感他人的批判与挑剔,一听到反对意见,情绪就会产生波动。
你应该可以想象得到,当一个人陷入了这样的状态中时,会产生多么严重的精神内耗。伏尔泰曾经说过:“完美是优秀的敌人。追求卓越没有错,但是苛求完美就会带来麻烦,消耗精力,浪费时间。”事实的确如此,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完美,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的理想和现实在不断地发生冲突,而我在那些年里,也备受挫败感带来的情绪困扰。
对自己有高要求、设立高标准不是错,毕竟人要不断地迈出舒适区,才能发展更强的能力。但如果无法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够好呢?在消极的完美主义者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他们通常用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评价自身价值,思维比较僵化。不仅设立的标准高,且一旦达不到标准,就会强烈地自责。
弗洛姆在其著作《自我的追寻》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感到他自身的价值,主要不是由他所具有的人之特性所构成,而是由一个条件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所决定,那么,他的自尊心必然是靠不住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消极的完美主义者必然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滋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同样的境遇,如果换作积极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会给予自己更大的空间进行调整。实现目标之后,也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正因为此,这种完美主义者也被称为“最优主义者”。
作家村上春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自己无论状态好坏,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写4000字。如果实在没有灵感,就写写眼前的风景。即便写得不够好,还有修改的机会和空间,一鼓作气写完第一稿,就是为了能给后面的修改提供基础,最糟糕的是没有内容可修改。
这就是“最优主义者”在现实中的呈现,不是没有更高的追求和期待,而是不被“害怕不完美”的想法束缚;同时,也没有陷入到极端思维中,认为稍不完美就是失败。
那么,如何培养“最优主义者”的思维模式呢?我们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与领袖心理学讲授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提出了一个3个“P”理论:
·Permission——允许
接受失败和负面情绪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制定符合现实的目标,采用“足够好”的思维模式。不必要求自己非得达到令人望尘莫及的高度,符合60分的标准,就要给自己一些鼓励和认可,不必非得达到100分的标准,才认为是好的。
·Positive——积极面
看事物的时候,要多寻找它的积极面。就算是遇到挫败,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看看是否能够从中学到些什么?
·Perspective——视角
心理成熟的人,具备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愿意改变看待问题的视角。你不妨问问自己:“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这件事还这么重要吗?”当我们试着从人生的大格局来看待问题,就像拍照时拉远了镜头,视角会变大,能够看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完美不过是一种理想境界,可以无限接近,却不可能达到。如果非要执着地追求完美,那就是无谓的固执。固执带来的结果很明显,怎么做都达不到完美,内心却还纠结于此,必然会产生拖延,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