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喜欢待在宽敞明亮、一尘不染的屋子里,同时也深刻地了解收拾家务、打扫卫生死角有多么辛苦。有时,由于没有及时打扫卫生,眼见着房间里的杂物变得越来越多,没洗的衣服胡乱地堆砌在床头,厨房的灶台面也已经劣迹斑斑,透明橱窗的架子上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这样的情景令人厌恶,同时也令人焦虑和畏惧。
一时不去处理家务问题,情况就会变得越严重,而我们的内心也会越来越发憷。恶性循环,就这样产生了。那么,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又在逃避什么?
好像,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会令人感到害怕;用一块抹布擦拭灰尘,似乎也不是太困难。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叠加在一起让我们感到恐惧,忍不住地想要拖延。因为一想到“家庭大扫除”这几个字,我们的脑海里就浮现了一个终极目标:要把整个房子都打扫得一尘不染,才算完成任务。
望着这个艰难的大目标,头脑里的大象想到的是一路需要攻城拔寨的任务,从客厅、卧室到厨房、卫生间,从脏衣服、布满灰尘的柜子到地板、马桶,望而生畏的心让我们无力迈出第一步,感觉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的目标分解法吗?其实,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也可以效仿。有一位名叫马拉·西利的家务达人,就是借助任务分解的思路提出了一个“5分钟房间拯救行动”:
·拿出厨房计时器,定时5分钟
·走到最脏最乱的房间,按下计时器,开始收拾
·定时器一响,坦然停工
这样的操作,是不是很简单?别小看这简单的5分钟,它其实是应对大象的一个小策略。大象不喜欢做那些无法即刻获得回报的事情,如果要让它行动,就得向它保证这个任务很容易完成,只要5分钟就行了,能有多难?
我们都知道,收拾5分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但这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开始行动了!开始一项不喜欢的活动,永远比继续做下去要难。所以,只要开始去做这件事,即便5分钟的时间到了,依然还是有可能继续打扫下去的。大象惊喜地发现,原来收拾这个房间也没有那么困难,并且会开始欣赏自己的成果:干净的洗手池、光亮的马桶、整洁的卫生间,接着是干净的客厅,焕然一新的厨房……自豪感与自信心交替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5分钟”相当于一个触发扳机,让大象快速地体会到有所进展的感觉,从而减少行动的阻力,乐意把有益的活动继续下去。要让不情愿的大象挪动脚步,缩小改变的幅度是关键。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事件,这个办法也同样适用。
6岁半的女儿在练习书法这件事上,经常会因为枯燥、艰难而迟迟不愿动。每天练习5行书法,对她来说是一项大任务。所以,当她望而生畏的时候,我会提醒她说:“你可以先试着写一行,就一行,不难吧?”她点点头说:“嗯,那我试试吧!”
一行的任务,不那么艰难,十个字而已。很快,她就写完了。然后,我及时地鼓励她说:“你看,你已经写完了一行,只剩下4行了!”这时,她得到了安抚,且“渐进”的行为得到了表扬,就比最初的时候,多了写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艾伦·卡兹丁曾经鼓励父母“捕捉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刻”。他说:“如果你希望女儿每晚做两个小时的功课,就不应该一直等孩子自动自觉写完作业后才给她赞美和鼓励。”其实,这就是及时地给予回馈和鼓励,哪怕是在任务刚开始的阶段。
把“5分钟”触发机制和及时奖励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减少对行动的阻抗,还能够在完成微小的任务后,有动力继续走下去。现在,轮到你了,你想要做点儿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