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与同事的摩擦账:穿上防身铠甲(1 / 1)

人有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你的办公室里,有好人也有坏人,在你周围的同事中,有君子也有小人。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与同事相处时多长个心眼没坏处,要谨慎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以免不小心掉进伪善的“陷马坑”中。

1.戳穿诬陷者的嘴脸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中采取的竞争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了。在各种作风的同事中,常常存在一些爱诬陷别人的同事,为避免受其陷害,你必须掌握具体的应对方法。

在工作中,什么样的同事都有,难缠的也不在少数,靠诬陷谋生的更是不乏其人。诬陷这种手段一旦被运用于同事的竞争之中,那么,它将对同事间的关系、上下级关系以及工作效率和工作氛围都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如果你不幸成为被诬陷的对象,那你在工作中将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一旦上司听信了他们的话,那你会因此而失去前途。

首先诬陷者要针锋相对,对其向上反映的不真实情况进行大胆揭露和坚决批驳。

第一,我们要主动出击,把所发生的事情的原委详细客观地公布给大家,使大家对此都有一定了解;第二,同诬陷者进行公开论战,把客观事实与那些偷偷摸摸上报的材料的各种不实之词都摆到桌面上来,帮助和引导人们把正确的客观事实与材料相互对比、推敲,进行参照。

做到以上几点以后,那些诬陷者向上级提供的“材料”的真假虚实自然会受到公众的评判,诬陷者的险恶用心也就昭然若揭了,他们的小把戏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攻自破了。与诬陷者针锋相对,可以有效地揭穿这类小人的真面目,同时也可以更坚定地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是当你被同事所陷害,而自己又无法把事实澄清时,你可以选择利用第三者解决的方法。利用第三者客观、中立的态度向领导说明事实的真相,可以轻而易举地揭穿诬陷者的谎言。

汉武帝的晚年,疑心病极重,以为周围的人都要害他。奸臣江充利用了这一点,经常打“小报告”,诬陷太子,在这种情况下,要当事人自己去辩解,已无可能。这时,有一个叫令狐茂的山西上党人,上书汉武帝,指出太子无辜,江充奸诈,并举出历史上种种事例,希望武帝不要听信谗言。这样,才使汉武帝有所觉悟,江充的谗言最终被揭穿了。如果没有比较勇敢的旁观者勇敢地介人,江充的谗言是很难被拆穿的。在现代社会,当然不会再出现汉武帝和太子的悲剧,但是如果对那些诬陷者不闻不问,任其诽谤,你最后的结局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孤军奋战肯定是有困难的,这时你不妨利用旁证协助打击诬陷者。当然,在运用此法时你应当注意:第一,尽早让第三者说明事实真相,如果时机选择得太晚,那你的名誉、情绪、工作可能已受到了很大影响,那样就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了;第二,所选择的第三者必须为人正直、勇敢,态度客观、公正,具有较高的威信,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诬陷者从来不敢光明正大地向上级提供某些所谓的“材料”或“报告”,他们诬陷时总是在暗地里偷偷摸摸的进行,偷偷摸摸是这类人最基本的特征。因为当他们偷偷摸摸地行事时,没有人与他们进行对质,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随便乱说。

针对这类人偷偷摸摸的特征,你可以运用“当众对质”的方法,把事情的原委公之于众,而且当面辩论,诬陷成了公开材料,并且有事实与之对比,诬陷的影响便被大大限制了。

诬陷者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话是真是假,他们比谁都害怕与人当面对质辩论,因此我们在平日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诬陷这种伤人的“暗箭”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应对,予以恰当的反击,以防范对自身乃至他人造成的伤害。

当面驳斥诬陷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树立自己的信誉,让那些诬陷的同事无处可藏。这时客观真实的事实材料是回击那些凭空捏造、捕风捉影的诬陷的有力武器。我们每个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只要能确实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不为某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就能彻底揭穿诬陷的荒谬言辞,对问题做出较为公正的判断和处理。

当然不给诬陷的同事留下把柄,是应对这类同事的根本途径,是防止诬陷者在上司面前攻击陷害你的根本方法。要想让众人相信自己的清白,要想让上司信赖你、重用你,你就必须做到襟怀坦**、正直无私,不留任何把柄给其他人。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你在为人办事时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襟怀坦**、正直无私,即使有一些愿意诬陷的同事想诬陷你,也难以抓住把柄,因此,你也就避免了祸患的发生。

2.欲擒故纵,引导对方合作

在单位遇到不愿意与你合作的同事,有时即使你苦口婆心地劝告和说服也起不了太大作用。这时你不妨寻找其不合作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欲擒故纵,巧妙地消除这些因素。

我们都知道要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并不容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根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同事。我们这里说的不合作的同事并不是指那些主观上故意与你作对的同事,而是指那些躲避困难和责任而不愿意与你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同事。这样的同事不愿意与你合作有主观、客观上的许多原因,但不论何种原因,他们只是不愿与你共同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已,绝对不是有意与你过不去,更不会费尽心机地陷害你。

尽管如此,但单位里存在这样的同事仍然会对你十分不利,因为对方的不合作会大大影响你的工作效率,让你的某项工作或任务因他的不合作而受到耽搁,有时甚至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对这种人,这时你可以采取一种比较间接,但却十分有效的方法与之相处,那就是欲擒故纵法。欲擒故纵的本义是指为了要捉住对方,故意先放开他,使其放松戒备。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放松一步。那么我们将如何用它来应对那些不愿合作的同事呢?

在遇到不合作的同事时,在认清他们的特点之后,我们首先应该用实际行动帮助不合作的人消除不合作的因素。

S·胡洛克是美国第一流的音乐经纪人。他跟艺术家们打了20年的交道。他曾经担任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查里亚宾的经纪人达3年之久。这位男低音风靡大都会歌剧院,但他的脾气很怪,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小孩子,用胡洛克先生的话说:“常常令人头痛。”

有一回,查里亚宾在要上台演唱的那天下午,突然打电话给胡洛克。他说:“我的喉咙不舒服,像一块生的碎牛肉,今晚不能上台演唱了。”胡洛克先生这下可急坏了,但是他没有同他争吵。他知道这样做只会把事情弄僵。于是他马上赶到查里亚宾住的旅馆,一见面就表现得十分同情。“怎么啦,可怜的朋友?”他很忧伤地说:“你感觉怎么样?如果你不能演唱,我想应该把这场演唱会取消。这只不过使你损失一两千元而已,但是跟你的名誉比较起来,这算不了什么。”

这时,查里亚宾叹口气说:“5点钟你再来一趟吧。也许那时侯我的嗓子会好一点。”

下午5点钟,胡洛克先生赶到查里亚宾的旅馆。他仍旧以一副十分同情的姿态再度建议查里亚宾取消演唱。查里亚宾又叹了口气,他要胡洛克过一会儿再去看看他,也许那时他会更好一些。

7点30分,这位男低音终于表示同意登台演唱了。因为胡洛克的同情使他不能使胡洛克难堪。

胡洛克说:“在那种情况下,理解他,同情他,劝他取消演唱是使他与你合作,走上舞台的唯一方法。”

因此,以理解和同情来消除不合作因素,用欲擒故纵的方法来争取合作,可以说是很高明的。

有一次,美国著名工程师韦奇想说服工头换装一个新式的产量计数表,但他想到有一个工头肯定要反对。怎么办呢?韦奇想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下午,韦奇去找他,腋下夹着一个新式的计数表,手里拿着一些要征求他意见的文件。当他们讨论文件的有关问题时,韦奇把那个计数表从左腋换到右腋,又从右腋换到左腋,移换了好几次,工头终于开口了,“你拿的是什么?”他问韦奇。“哦,这个吗?这不过是一个新的计数表。”韦奇不经心地答道。“让我看一看。”他说。“哦,你不要看了。”韦奇假装要走的样子,并这样说:“这是给别的部门用的,你们部门用不着这种东西。”“但我很想看一看。”他又说。于是韦奇又故意装着一副勉强答应的样子,将那计数表递给他。在他审视的时候,韦奇就看似随便但又非常详尽地把这东西的效用讲给他听。他终于叫喊起来说:“我们部门用不着这东西吗?哎呀!这正是我很早就想要的东西!”就这样,韦奇没有用一句话劝那位不合作的工头,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毫无阴力地获得了对方的合作。上例中,韦奇应对那位不合作的工头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欲擒故纵法,他把这种方法运用得十分巧妙,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使不合作者轻易地变成了积极的合作者。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应当学习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并且把它巧妙地运用到工作中,相信这种方法会给你的工作、你的同事关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3.既成事实,诱导对方合作

与不合作的同事相处时,你应当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对方的心理特点,寻找出对方不合作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消除其不合作的因素,把不合作者变为合作者。

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善用心思,一切皆有可能。对于那些与你不合作的同事,你应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诱导他参与你的工作。这是转变其不合作态度的重要措施。不合作者不与你合作,就是由于没有参与你的工作,如果你能巧妙地使其参与到你的工作中,那么他在既成事实面前,往往就会变得容易合作了。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与你不合作的同事并不是主观上持有与你不合作的态度,而是他从没有参与过同你的合作,根本不了解你的工作,不知道与你合作的意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想办法使对方加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让他在与你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与你合作的意义,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他的合作。

有一次,《纽约论坛报》的总编辑雷特想物色一位有才干的助理编辑。雷特瞄准了年轻的约翰·海,他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被解除了外交职务回来,而且正准备到伊里诺州去从事律师工作。

怎样才能使约翰·海舍弃自己的志向,而答应在报馆里为自己工作呢?看看雷特是怎样做的:

有一天中午,雷特请约翰·海到一家俱乐部吃饭,并在饭后提议到报馆里去玩玩,从许多电报中,他找到了一段重要的消息。那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他佯装很苦恼地对约翰·海说道:“我快要被工作淹没了,来吧,替你的朋友分忧,给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消息的社论吧!”看到雷特那副样子,约翰自然不好意思拒绝,便提起笔来就写。社论写得很好,报社社长也同意了,于是雷特请他再耽搁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劝他担任了编辑职务。约翰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他回家乡去做律师的志向,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正是由于雷特诱使约翰参加了编辑工作,用既成事实消除了约翰不可能与自己合作,而要去做律师的可能,即由可能的不合作而转变成真正的合作者。

上例中的总编辑雷特正是成功地运用了“既成事实”这一巧妙的方法,才获得了约翰的合作,为自己找到了一位有才干的助理编辑,同时也给报社带来了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成事实”是说服同事合作的又一巧妙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有同事不愿与你合作,你可以事先通过各种方法诱导对方参与你的工作项目,然后再逐步地说服对方。

4.主动示好,打开有敌意者的心门

处处与你为敌的同事总是喜欢与你唱对台戏,他们往往宁可自己一件事也干不成、干不好,也要拆你的台。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和持续,在应对这种同事时应当主动示好,尽量增加与其联络感情的机会。

在工作中,谁都想和周围的同事友好地相处,谁也不得罪,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同事之间产生意见和冲突是很正常的事,你不可能让每个同事都和你的意见一样,甚至你周围有些同事还处处在与你为敌。

当你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建议时,他们总是站出来提一种与你恰恰相反的意见,还在言辞中不时地指出你的建议的不妥之处;当你有事需要他的配合时,他即使是闲着没事也不会过来帮忙;工作之余,你给大家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笑话,还没听完他甩出一句“没有意思”,然后扭头就走;当你完成了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受到领导的表扬和同事的赞扬时,他却在一旁嗤之以鼻。这样的同事存在于你身边,虽然没有直接采取武力伤及你一分一毫,但却总是会破坏你本来很好的心情,甚至会搞得你很尴尬、难堪,同时也会大大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因为你的建议常因他的否定而拖延,你需要他帮忙时,他不会积极地配合。无疑,这样的同事是极难相处的,也许他们不会像某些小人作风的同事一样害你,但是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对你的敌意。

其实人与人之间,很少会有不共戴天之仇。在办公室里,同事之间的摩擦总是免不了的,只要矛盾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地,总是可以化解的。记住:敌意是一点一点地增加的,也可以一点一点消除。不过,化解敌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商场上的人都知道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同事间的相处也一样,只有大家和平共处,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同事间每天都为各自的观点和利益争吵不休,那谁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在与同事相处时,还是主张和平共事,友好相处。

比如有一位同事,他与你合作一个项目,他心底里原来对你十分不满,不但对你非常冷漠,有时甚至你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

既然他对你的敌意十分明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佯装不知了,而应当主动向对方示好,你可以在其他同事不在场的情况下问他:“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你了?”一般情况下,他会冷冰冰地回答你“没有那回事。”此刻,你不要囿于面子觉得自己是自找没趣,不知该如何是好,其实你完全可以巧妙应对。

既然他说没有不妥,你就乘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万一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一定告诉我,我乐意改正。说句心里话,我很珍惜咱俩的合作关系。如果你不介意,一起去吃午饭,如何?”

这样,就可逼他面对现实而表态。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的没事,共进午餐交流感情则是很自然的事;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吃下午茶;或者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地聊一番。总之,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友善的对待,对方是无论如何也拒绝不得的!

要想增加与对方联络的机会,并以此来逐渐化解对方的敌意,除了一起吃午餐或下午茶等,你还可以从业余兴趣方面着手。

如果在工作上与你为敌的同事其业余兴趣与你相同,那你就可以和对方在这方面多加交流了,有了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就会有共同的语言,有了共同的语言你们之间的隔阂自然就会很快消除,以后的相处就会更融洽。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你们合作起来就会愉快得多。

但是,如果你发现这位同事在工作上不仅与你意见相反,在业余兴趣上你们也截然不同,那怎么办?你想与之进一步地交流,可是却寻找不到共同语言,难道要强迫自己改变兴趣去取悦别人?这当然不必。消遣内容多得是,你大可发掘一种你们都会喜欢的共同兴趣,不过,进行时不要过于勉强,轻描淡写、低姿态是最理想的。例如相约同事去看演唱会、去看电影,应该算是最自然和最理想的,因为这些消遣与性格没有直接关系,不致与某些原则有抵触。

在加强同有敌意的同事的联络时,你应当表现得主动、友好,而且自然。

如果在公司里,曾经有一位同事,为一个职位你们俩当时竞争得十分激烈,因为当时你稍胜一筹,所以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不过,今天你俩已分别为不同部门的主管,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将来的事情又有谁晓得?所以你应该为将来铺好路。

如果你无缘无故去邀约对方或送礼给他,当然显得太过于唐突,而且也太自贬身价了,你应该伺机而动,做到自然而巧妙。例如,从人事部探知他的出生日期,在公司发起一个小型生日会,主动集资送礼物给他,要知道没有人能抗拒好意。

要是对方提升新职,这就是最佳的时机了,写一张贺卡衷心送出你的祝福,如果其他同事替他搞庆祝会,你无论多忙碌,也要抽空参加,否则就私下请对方吃一顿午餐,恭贺他之余,不妨多谈大家在工作方面的喜与乐,对过去的不愉快事件绝口不提,进而拉近双方的距离。这些亲善工作必须在近日就抓紧机会去做,否则到了你与他有直接麻烦时才行动,那就太迟了。

也许你对此不够理解,为什么要和有敌意的同事增加联络,加强感情密度呢?其原因如下:

首先,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相互的,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仍对你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之间的交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为了工作中的融洽关系,彼此之间有点矛盾不可避免,只要工作中能合作愉快就行了。因为工作本身涉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与双方都有关。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也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时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最后,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他也会觉出你对他有意见。只要双方都不是那种古板固执的人,实际上也都想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和解。因此,这种交往不仅是可行的,往往还是非常必要的。

5.避开敌意,得饶人处且饶人

醉心于打击别人的人,他本身也绝不是什么高尚之人,他们只是打击别人时为自己寻找一丝满足感。对于这种可怜人,我们不应该与他们斤斤计较,而应以容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对方的反对。

我们都知道,由于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与人相处,争斗是难免的,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还是是非的争斗。

在我们周围,那些对你抱有敌意的同事则喜欢时时与你争斗,在他们的不断攻击下,你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争斗的漩涡,而大部分的人一旦陷入争斗的漩涡,便会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是为了面子,一方面是为了利益,因此得了“理”,便会不饶人,逼得对方非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暂时胜利,但这同时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讨”回来。这样就会造成你与同事之间无休无止的争斗,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一定会加倍地反对你,与你为敌,这样下去的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其实,在应对与你有敌意的同事时,你最好以容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对方的反对。如果你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反抗的意志,就有可能“不择手段”给你自己造成伤害。如果你得理还能饶人,放他一条生路,那么,他对你的敌意从此就会减弱一些。而且人海茫茫,但却常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的二人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强你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且饶人”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总之,冤家宜解不宜结,当公司里有人与你处处作对并且他与你的工作密切相关时,你必须好好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尽量想办法消除他对你的敌意,千万不要以怨报怨与对方结成死对头。当然,如果要你彻底忘记怨恨也是不可能的,但有几项原则是你必须遵守的。

首先,无论那一次结怨谁是谁非,都不要介入工作的范围里,要做到只字不提,以免双方公私不分。

其次,在与对方合作时你应当摆出大公无私的态度。对这位与你为敌的同事必须事事讲清楚,以免有所误解,导致不愉快事件或心病愈重。

再次,冤家宜解不宜结,主动表示友善,露出诚恳之态,是没有人会拒你千里的。

如果这些原则还不足以对付你的同事“大敌”,那你就只能采取避开敌意的方法了。

所谓避开敌意就是在面对诸如“你以为你是谁?”“你们那所高级学校难道没教你点什么东西吗?”“你从来就没听过什么叫应急计划吗?”等不友好的问话后不予理睬的态度。

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询问什么信息,它们只是为了使你失去平稳的心态。听到这类问题时,你千万不要带着感情色彩去回答他们,事实上你根本就不要回答他们。索性假装它们压根儿就没从你同事的嘴里说出来,毫不理会它们就是了,你只管回到你的主题: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计划做什么?以及你希望怎样做?这样,你就不会给你的同事冲你破口大骂的机会,就有可能减少他对这一类不友好问题的依赖。

听到同事提出威胁性问题时,你千万不要理会,更不要试图回答,因为那些问题本身就带满了刺儿,你一旦回答就会扎到刺上,引起一场不必要的争论甚至吵闹,这样就会更加恶化你与同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主张,不要理会那些充满敌意的问题。

6.守中有攻,巧妙回击爱刁难的同事

有时候刁难人是基于某一错误道理或荒唐念头,常是由于思维逻辑出现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指出他的逻辑错误,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一般来说爱刁难的人说出的话和行为方式都咄咄逼人。这类人基本上都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身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非常自信能够战胜你。他们通常对你的要害部位实施猛烈攻击,使你十分被动而无招架之力。那么,对这类人究竟应该怎样应对呢?

守中有攻,这是使自己站稳脚跟的最佳办法。在古代的哲学或兵法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种方法说白了就是先把拳头藏起来,等候时机,时机成熟了,看准了对方,再猛烈打过去。守中有攻,一般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使用极为有效。

第一种情况是等到对方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这时你就应该反攻了。我们知道这类人在一开始会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绽。但是你应该抱着这么一个信念,他的铁甲再厚实坚硬,也总有能下手的地方。只要你注意观察、瞅准时机,一旦其锋芒收敛,想作喘息、补充的时候,这就是个机会。

第二种是当对方已是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时对方已经把要进攻的炮弹全部发射完毕,而后发现他连你的“伤口”部位还没找到。这就是所谓的“黔驴技穷”。他技穷之时,也是你反攻之时。

爱刁难的同事最大的特点是总想使别人难堪,以显得自己聪明、能干,假如对方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脱的,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时,你可以装作退却。待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些,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突然对周总理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妓女?”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甚至还可以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按照常理思维,回答当然应该是“没有,绝对没有!”。周总理却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圈套,微笑着对那位记者说:“有”,全场马上发生一些**,所有的记者都把脖子仰起,期待下面更具体的答案,周总理把话头一转,意味深长地说:“在中国的台湾省”。回答得多么巧妙,一箭双雕!

战国时,韩国的使者史疾来到楚国。

楚王问他:“贵客信奉何种方术?”史疾答道:“我研究列御寇的学说。”“您推崇什么道理呢?”“推崇正名。”

楚王问出兴趣来,继续问道;“正名能治国吗?”史疾说:“可以。”“用正名的方法如何防范强盗?”

楚王这样问倒有诡辩之嫌了。此时,恰巧有只喜鹊停在房顶,史疾便反问道:“请问楚国人把这种鸟叫做什么?”楚王回答:“叫做喜鹊。”“称作乌鸦,可以吗?”“不可以。”史疾便说:“如今大王的国家有相国、令尹、司马、典令等官出缺,在您选用、安置官吏的时候,一定选择廉洁奉公者担任其职。可是,如今楚境内贼盗公然横行,官吏却没能力制止,这就属于乌鸦不称作乌鸦、喜鹊不叫作喜鹊的事了。”

楚王无言以对。

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或发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错时,那就不要回答,你可以把问题再还给对方,将对方一军。

比如,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这种技巧就是给予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实际把问题还给了他,使对方不能对你再进行无理的刁难。

7.回击挑拨离间者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人常常被那些爱挑拨离间的人所困扰,这种爱挑拨离间的人往往是无中生有地挑起一些是非,以离间他人关系为目的。他们深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道理,用种种卑鄙的方法离间别人,挑起别人之间的矛盾。等到被离间者相互争斗时,他们却从中获利。对付这种人,千万不可鲁莽行事,讲究策略是关键。

一旦你与喜欢挑拨离间的人在同一个办公室共处,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这样的人起祸心时给公司带来的杀伤力非常之大且迅速,只要一不注意或处理不当,便有可能使公司内部硝烟四起。应付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防微杜渐,不让这类人进来,或一经发现就予以坚决制止、迅速消除,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挑拨离间者危害甚大,与这类人共处时,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入是非之争中,那时想全身而退已是不可能了,因此在与周围同事相处时,我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挑拨离间者的庐山真面目。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形象地表述了爱挑拨离间者的真正目的。在工作和生活中,爱挑拨离间者之所以要费尽心思地挑拨他人关系,其原因就是想从被离间者的矛盾中获取某些利益,如果无利可图,他们是绝对不会花那么多心思的。

挑拨离间的行为通常是伴随着利益冲突而实施的,离间者往往是被离间者发生矛盾后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

小张、小黄和小李同是某公司的职员,小张因为公司把项目分配给小黄和小李而十分不满,所以,他在小黄面前挑唆小黄和小李的关系,使小黄和小李不能同心合作,在小黄和小李吵翻后,小张终于拿到他一心想拿到的项目,达到了目己的目的。

读完这个在办公室经常发生的故事,我们不由得会想,如果身边有这样的同事该有多么可怕,一旦成为这些同事离间的目标那岂不悲惨至极了吗?一点儿不假,挑拨离间的危害性之大,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尽量不要成为挑拨离间者的攻击目标。当然,这就要求你掌握正确的应对技巧,从容应付这些爱挑拨离间的同事。

首要的一条就是以事实为根据,尊重事实。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言行正直坦**,在与爱挑拨离间的同事相处时,更应当如此。在听到挑拨离间的闲言碎语时不信、不传,既要做到自重、也要实现互重。

自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时,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需要诚恳、虚心;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需要谦和、平等。而和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交往,则需要正直、坦**,就是我们说的对闲言碎语不信、不传。认识事物要有正确的方法,判断事物要有充足的依据,一句话,就是看问题要全面,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

除了自重外,互重也是很重要的。背后议论别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帮助别人改正这种习惯是应该的。帮助他人改变这种小人恶习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尊重对方,以朋友式的态度,善意地规劝对方。或者想法巧妙地引导对方获得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比如,当对方谈论他人时,可以先顺着对方的话音,谈谈这个人确实存在着缺点,然后再谈谈他人的长处,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结论。如果有些同事挑拨离间的恶习已成为其性格特点,那么你就干脆不理睬他。

我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国还有一句俗语,叫做“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慌”,只要你自己对得起良心,只要你行得正、站得直,你就不怕这种小人行径。

另外,在应对挑拨离间的同事时,你要特别注意不要一听到搬弄是非的话,就立即去找人对质,更不要一时性急,去找人“算账”。这会使同事们把你和他都看成是没见识的人,这样你就恰恰中了挑拨者的奸计。

8.以静制动,与“告密”者保持距离

当听到有人向别人告你的“密”或是有人向你告别人的“密”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并与“告密”者保持适当距离。

爱“告密”的同事总是忙来忙去地穿梭于其他同事之间,今天向这个同事告那个同事的“秘密”,明天又到那个同事面前造这个同事的谣言。其实应对这种小人作风的同事的最好方法就是以静制动,与他保持适当距离。

一、减少来往。

“亲贤臣,远小人”是古代贤明君主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也可以成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对于那些爱挑拨离间的小人,我们平时就是要与其减少来往。

这些人一旦成为你的同事,在工作中他们往往会不厌其烦地把不利于你的是非辗转相告,这样会对你的情绪造成莫大的负面影响,以致影响你正常的工作,所以你应巧妙地拒绝和他们见面或不接他们的电话,此类人不宜过多交往。

二、态度冷淡。

对待爱“告密”的同事千万不要热情,更不要对他们传播的“秘闻”或“消息”积极应对,对这类同事的态度应该是冷淡、谨慎。

当有的同事在你面前搬弄是非时,你千万不要以为把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他们很可能是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谈话材料,从你的反应中再编造故事,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与这种人推心置腹。令他们远离你的办法,是对任何有关你的传闻反应冷淡、不置可否,一定要在这些同事面前谨言慎行。

三、保持冷静。

当听到有人说自己坏话或是肆意贬低自己的消息时,人们难免会感到生气、愤怒,不管这些消息是否存在、是否准确,它们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自己的情绪。

在遇到此种情况时,尽管你听到关于自己的是非后感到愤慨,但表面上你还需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你可以这样回答:“啊,是吗?让他们去说好了。”或者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请放心,我不会与他们一般见识的。”如此,对方会感到无空子可钻,就不会再来纠缠不休了。

9.做人需学会说“不”

一味地顺着别人是非常危险的,对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很不利的。在与同事交往的时候,应该敢于说“不”字。

许多情况下,有些人为了让同事对自己有个良好的印象,或者为了照顾到自己的面子,或者为了给同事一个台阶下,当对方提出某些要求的时候,不假思索就接受了。

然而所接受的事情,有些由于受到了各种条件、能力的限制,绝非想办就能够办得到的。所以,当朋友托你办事的时候,第一要考虑你是不是有能力做到,否则你不如回答:“我不行!”

一味地碍于情面而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对自己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相反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过,拒绝对方的要求并非一件轻松的事。事实上,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想获得对方的重视,而且不希望对方失望,这就需要你在拒绝同事的时候讲究艺术,不仅要拒绝同事的要求,还要不伤害同事的自尊,更不能有损于同事之间的关系。

假如你的一位同事想把本来属于他的工作转移到你的肩上来,你先不要出于本能地拒绝:“唉,你的事情我可不会干。”

为了慎重一些,你可以这样跟他说:“我很乐意帮你的忙,可是事情太不凑巧了,我手头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我觉得,您的能力与素质能够胜任,最好您自己先干着吧。噢,对了,我能帮上你其他什么忙吗?比如,帮您捎一件东西!”像这样不仅有拒绝,而且还有帮助,既合情又合理,自然会使对方知难而退又说不出话来!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应该努力以平静且庄重的神情表露出来。

对于有些人来讲,对别人的不管什么要求或者命令都喜欢以同意或者顺从的态度来回答已经变成了一条铁律,他们不愿意使对方失望,害怕由此而激起对方的怨恨。他们想通过“顺从”来塑造以及维护自己的“好人”形象;他们认为“不”是一种否定,如果想和某人和平相处,“不”简直就是一个禁忌。长此以往,他们不但不想说“不”,即便想说的时候,也不知怎样去说。是不是总是迎合、满足别人的要求,就能够营造出和谐友好的同事关系呢?当然不是。因为不能拒绝,从而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而说了“是”,事情过后会陷入困扰之中。例如,忍受给你带来很多不方便的来访;做了许多使你难为情的事情;甚至让你蒙受了一些经济损失……另外,你会觉得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候都觉得烦恼、失望以及感到内疚,你会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主宰生活,自己的形象是如此可怜。

你如果真的以这种形象去和同事交往,你又怎么能被同事所看重呢?有些时候,明明知道不能办到的事情却勉强承担下来,结果却遭到同事怨恨,致使矛盾的产生,何苦呢?

10.勇于争取你的权利

坚守住自己的权利事实上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你随便允许同事们占你的便宜,那么你不但失去了维护权利的能力,而且还丧失了站出来争取权利的尊严。

在交往中,许多与同事相处得非常融洽的人,很多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例如,他们一般非常清楚自己与同事利益的关系。当他们保护自己利益的时候,同事们也往往很尊重他们应得的利益。

如果你向同事做出了让步,可是你却没有了大方的资格,结果你又负担不起这种让步,那么让步的行为最后只能由你自己来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工作中有许多人,他们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这种类型的人处处都在妥协,他们不能原谅自己,因为他们再次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而妥协了。他们懂得自己应该勇敢些,可是他们却被证明了已经是一位懦夫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早就已经堕落了,完全丧失了尊严,这一切都是由妥协造成的。

你为什么一定要妥协呢?什么东西值得你那么害怕失去呢?在短暂的一生中,人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不要害怕走人极端,好好地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一味地妥协,虽然你的许多思维都在不断地妥协。

“妥协”是你的字典里面最丑恶的字眼,“妥协”表示“自己拥有一些,让出一些”。何必要这么做呢?当你有权利同时拥有某物,当你能吃了整块蛋糕并且拥有它,为何还要妥协呢?

只需要很少的勇气,勇敢地迈出一小步,只要你尝到了不妥协的好处以后,它就能给你带来尊严。你肯定会觉得自己有了强大的靠山,找到了自己的根,你会觉得以自己为中心来生活是多么快乐。

你觉得常常受到压制,被同事欺负吗?同事们是如何对待你的?你是否经常被同事利用?你是不是觉得同事总在占你的便宜?你是不是发现自已经常扮演违背自己意愿的角色?你真的想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吗?对此,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韦恩·戴尔说:“我从诉讼人和朋友们那里所听到的悲叹所说最多的是这方面的问题。他们从许多角度感受到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受害者,而我的意见是:‘是你自己教给别人这么对待你的。”’

一天,一位叫盖伊尔的女性找到韦恩。盖伊尔觉得自己受到蛮横的丈夫冷酷无情的压制。盖伊尔责备自己对丈夫的辱骂与控制总是逆来顺受。而且,盖伊尔的三个孩子也都对她不尊重。她已经忍无可忍,苦恼得要死了。

盖伊尔对韦恩说出了自己的身世。韦恩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一位从小就忍受别人欺负的例子。从盖伊尔性格形成早期开始,直到结婚为止,她的行动始终受到非常霸道的父亲的控制。没有想到她的丈夫的性格和父亲的性格相似,所以婚姻再次把她推到了陷阱里。

韦恩告诉盖伊尔,是她自己不自觉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的。这并不是“别人”的错。后来,盖伊尔终于明白了,这么多年来她始终忍气吞声,事实上是害了自己。

盖伊尔的做法就是让丈夫和孩子们知道:她不再是任人摆布的了。从前,她不想当众大吵一顿,所以对丈夫的挑衅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她想完成的头一个任务,就是与丈夫抗争,接着拂袖离去。当孩子们对她不尊重时,她坚持让他们对自己有礼貌。

结果几个月以后,盖伊尔对韦恩说,她的家庭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盖伊尔体验到,真的是自己教会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

另外,盖伊尔还明白了解救自己最关键的就是:用行动而绝非用语言去教育别人。如果你想用一场长篇大论来让别人尊重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你必须用有效的行动来告诉别人,否则的话你仍将受到“欺负”。这表明一次行动胜过一万句空洞的说教。

韦恩同时指出:“很多人觉得斩钉截铁地说话会使人不快或者显得蓄意冒犯他人。事实上,不是那样。它往往能表明你的权利,或者你的立场。”

凯尼在与售货员们打交道的时候,经常由于害怕售货员会不高兴,结果买回来自己不想买的东西。后来,他想让自己变得能够果断行事。一天,他到商店里买衣服,看见一件自己所喜爱的上衣,就对售货员说,他想要那一件。然而,就在售货员把衣服递给他的时候,凯尼看到上面有一道轻微的擦痕。

凯尼抑制住了刚刚一闪而过的不再计较的念头,赶紧说:“请您给我换一件,这件上衣上有擦痕。”

售货员微笑着回答说:“好吧。”这一时刻对于凯尼来讲真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从此,凯尼刻意去锻炼果断行事的能力。

结果,新的为人处世方法的报偿大大地超过了购买一件没有擦痕的上衣。凯尼的上司,凯尼的妻子和孩子们都认为,凯尼变成了一个值得别人尊敬的人。他已经不再是一味地应承别人的人了。凯尼不但能够轻易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 1.如何与嫉妒你的同事相处

嫉妒行为实在是影响同事关系的腐蚀剂。但嫉妒同时也是对你的成绩的一种负面形式的肯定,你大可不必为同事的嫉妒而烦恼,要坦然与其相处。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一句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话。曾经有一位科学家把这句话翻译给美国学者听,那位学者非常吃惊:“为什么中国人害怕出名、中国的猪害怕肥呢?”原因是嫉妒。

所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这么多可怕的“警告”语,全都表明嫉妒者是多么可怕。当它们出现在你和同事的相处中时,你应该进行正确的调节:

一、把它们当成一种荣誉。

你不但要学习忍耐以及克制住自己的嫉妒心理,还要顶住同事对自己的嫉妒。意思是说,在自己获得某些成绩的时候,同事拿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嫉妒你的时候,不要因这种嫉妒而改变了正常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这种嫉妒,这样才能忍受他人的嫉妒。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否认的是,在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受到他人的各种嫉妒是非常难受的。本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苦取得的成绩,却遭到了周围的不公正对待。是的,它们的确使你感到非常委屈和愤愤不平。尤其是那些恶毒的诬蔑,简直就是使人受不了。有的人遇到了那种情况,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更大追求,结果他们停下来与那些嫉妒他们的人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许多人在这种嫉妒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缩回了刚刚施展开来的手脚,拼命压抑自己的抱负与理想,结果在强大的嫉妒的压力下彻底崩溃了。

怎样才能忍受来自于同事们的各种各样形式的嫉妒呢?

把同事们的嫉妒看成是自己的荣誉与值得骄傲的地方。同事们的嫉妒,和由这种嫉妒所带来的各种责备与围击,其实都是由变态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无能。意思是说,这种嫉妒事实上是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通过诋毁你的成功与长处,来掩饰和弥补他的缺陷或无能。

事实上,嫉妒是对你的成绩的一种负面形式的肯定,而绝不是来自于客观的批评。就是因为这样,你用不着在意这些嫉妒。从此,你更要十分坦然和骄傲地和同事们在一起相处,而不要有什么顾忌。

嫉妒更加突出了你做出的成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才说嫉妒是一种荣誉的烘托形式,是最令人感到骄傲与自信的地方。

二、把同事的嫉妒变成自己的驱动力。

那些来自于同事对你的嫉妒,或许会有一些刻薄的挑剔。事实上,有许多人正是借助这种挑刺的方式,来贬低自己所获得的成绩,从而再确立一种更高的目标。因此,正确的做法就是要把同事对你的嫉妒变成自己的压力或者驱动力,把它当成自己向前发展的台阶。要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对待同事消极性的“鸡蛋里挑骨头”,对方的用意就是嫉妒、否定以及攻击你,自己的态度应该是学习、接受以及把它变成驱动力。

因此,你还应该对同事的这种挑刺幽默地表示一下谢意,因为这种挑刺的嫉妒能让你不被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不会沉湎于一时的成绩中,从而能够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结果,你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看清了前进的方向与目标。以这种方式来对待同事的嫉妒,还要感激嫉妒你的同事,最好再付之以哈哈一笑。

三、不要刺激同事的“嫉妒”。

受嫉妒的人最需要懂得的就是,一定要防止孤傲的外在形象。“嫉妒”的心理,可以回避但不应该刺激它。它就像蜂窝一样,只要捅一下,就会惹来麻烦;只要你能不去捅它,它就能够保持原状。没有必要在那上面得不偿失,影响自己的前途。

嫉妒是一种低层次的情绪,因此不用去和同事争个你短我长、你非我是,更不用去针锋相对,必须弄一个“水落石出”不可。应该知道,这并非学术探讨,也不是什么法庭对质。你的对手绝不会拿“逻辑”或“法律依据”来和你争论。

嫉妒你的人本来就没有和你站在同一个档次上,所以任何“讨个说法”,都会使你受损,不但降低了你的档次,而且还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胸怀坦**,一切都随风去吧!

对嫉妒你的同事的各种“雕虫小技”,也可以视而不见,一如既往地朝新的目标迈进,用更加出色的成绩来面对对方。

四、不要灭了自己的锐气。

要知道,嫉妒行为尽管给你带来了一些痛苦和障碍,可是嫉妒的人肯定有着能力上的不足,或者害怕在事业上和你竞争,和你进行正面较量。可见,对方的嫉妒行为是掩盖其内心无能的行为,是内在虚伪以及自私的外露。

能够悟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能让你在嫉妒的行为面前保持一个冷静的大脑,保持一种顽强的信念。原来嫉妒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掩饰其软弱无能的行为,那我又为什么要放弃追求呢?让别人说去吧,我走自己的路!

12.如何与城府深的同事相处

城府深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会做出明确表示,对任何人的态度都是大致相同的。与城府深的人打交道,很难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但是你只要明白同事之间不可能像朋友相处那般纯洁,就容易多了。

城府深的人不愿意叫别人知道自己的心思,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有时人们管这种人也叫做深藏不露的人。

城府深的人通常说话不着边际,对任何事物都不会做出明确表示,常常是含糊其辞。城府深的人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他或许是一位很有心计的人,为了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争得主动权,或者因为某种目的不愿意叫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把自己保护起来,但却总想去了解别人的情况,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他也可能是一位经受过挫折与打击,并且受到了严重伤害的人。以往的惨痛经历使他对这个社会、对其他人有非常强烈的敌视态度,强烈地渴望对自己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

第三,还有可能对事情一点都不了解,拿不出任何有价值的意见。因此,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以一种飘忽不定的方式和别人交往,装成一种城府非常深的模样。

面对第一种城府深的同事,你必须严加防范,警惕不要被对方利用,不要变成对方的工具,不要叫对方完全了解你的底细。

对第二种城府深的同事,要坦诚相待,以诚心来感化对方。这种同事城府深并非为了谋害他人,只不过是为了防备他人伤害自己。因此,你对他不能有什么防范,那样更不能沟通;为了真正地与对方沟通,不妨对他敞开自己的心扉。

对第三种同事,你绝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能要求他提供什么看法或者判断。

总而言之,对城府很深的人,假如你被迫与之打交道,就要认真地区分他们属于哪一种人,接着确定自己与他的相处方式。

13.如何与虚伪高傲的同事相处

虚伪高傲的同事往往追求一时的荣誉,想把“自我”提高一下,并没有别的期望。所以只要你照顾了他那可怜的虚荣心,就算他最终失败了,他也不会觉得那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虚伪高傲的同事十分注重、珍视虚荣,逐渐养成了一种非常幼稚可笑的思维习惯。心里既然有着过分的虚荣,就很难避免夸夸其谈,而且他在夸耀自己的时候,肯定会露出他那些与众不同的弱点。

美国的钢铁、煤炭大王弗立克在其早年期间,之所以能扫清障碍,步人成功的坦途,一是由于他能吃苦,二是由于他擅长取悦虚伪高傲的同事。

弗立克的家乡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乡村,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他在一个小商店里做伙计,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不久,弗立克来到马克伦姆和伽里色大商场继续做店员,每个月收入很微薄。那时,与他一起工作的一共有20多个店员,全都努力工作,都想把别人给竞争下去。弗立克是店员中最后一位加入的。然而,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在店员簿册上竟然名列前茅了。这已经足以使人刮目相看了,而更令人惊讶不已的是,他和所有的店员都保持着良好的友情,同事们对他都很有好感。

在弗立克还没有名列前茅以前,有一位名叫柏莱尔的同事,深得大家的赞颂,不仅被推选为“领袖店员”,而且他还拥有“服务于头等客人的权利”。对于这些荣誉,其他同事们只能拱手相让。

那时,弗立克唯一想击败的就是同事柏莱尔,但是弗立克并没有用敌意的方式去对付他。

弗立克先把柏莱尔仔细地分析一番,结果了解到柏莱尔极富虚荣心,并且十分高傲,常常自以为是。弗立克知道柏莱尔所期望的就是让别人认为自己了不起。弗立克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很容易满足的要求。他利用柏莱尔的这个性情轻而易举地打败了他。尽管弗立克的获胜使柏莱尔觉得“悲酸苦涩”,有时感到有些别扭,不过他仍然能体会到弗立克的感情。弗立克用圆滑而且温和的手段,很快就征服了同事们的心,赢得了同事们的爱戴。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弗立克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多么高明啊!

美国圣路易斯百货商店的总经理就曾采取一种十分巧妙的方法挽留了一位即将被辞退的年轻员工。

那位年轻员工经常和顾客或者和同事作对,他的上司想要辞退他。百货商店的总经理威津逊了解到那位青年和其他的员工格格不入,同事们都不喜欢他、更不愿意和他共事。可是威津逊却看出他渴望上进,因此,威津逊就决定去帮助他。

当天夜班时,威津逊来到丝绸部门,那里有很多存货。威津逊告诉那位员工怎样把这批存货上架、布置,并且还和那位员工讲了许多关于店员应该具备的条件、素质和才能。威津逊后来说:“我只是想叫他知道我是非常信任他的。”第二天上班以后,威津逊把部门经理叫到办公室,让部门经理对那位员工的布置灵巧地进行一番赞扬。

没有想到,威津逊对那位员工小小的指导,对他将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那位青年员工从此有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工作做得很出色,和顾客、同事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和谐。从此以后,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大大改观,使他更加增添了与人交往的勇气。后来,这位起初面临着将被辞退的员工居然还当上了丝绸部门的经理。

事实上,威津逊早就知道那位员工的症结所在。那位员工经常与人作对,就是由于他自认为不如别人,因此就装成高傲的样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可见,面对这种人,补救的方法就是一定要相信他,对他加以赞颂,并且在恰当的时候送给他一些取胜的机会,使他的自信心建立起来。通常高傲自大的人,常常拥有一颗非常纤细的心,他们急需得到补偿。面对这种人,绝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应该给他们表现才华的机会,不断地赞颂他们、肯定他们。

还有一种非常自负的人,也就是傲慢骄纵的人。这种人不管来到哪里,总是以“人不如我”的姿态待人。他们自以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他们往往把骄傲之气隐藏在虚伪的谦虚里。如何面对这种同事呢?事实上,面对这种同事,赞颂和恭维他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本来他就自命不凡了,你再去抬高他,他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不如下狠心痛揍他一顿,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4.如何与犯过错的同事相处

公司里或者单位里,有些同事是犯过错误的人。人们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团结他们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改正其缺点与错误,彻底放下来自于思想上的沉重包袱,从而变成先进的人,然后与他们一同完成合作的任务,这就是和这种人交往的主旨。

《千家文》中指出:“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它的意思就是:交朋友的意义一共有三点:第一点是应该情趣相投,彼此关心;第二点是互相切磋,彼此帮助;第三点是互相勉励、规导。这三点不仅适用于普通朋友,同样适用于同犯过错误的同事交往。

大家清楚,犯过错的人,因为他们落后或者犯了某些错误,回到家里有时会挨家人责备,到了领导那里又经常受气,在同事面前又常常受到讥讽,尤其是犯过错误的人还要受到就业的歧视和他人的误解。所以,他们的心理跟常人相比,有着特殊的地方,十分普遍的现象就是非常自卑与非常悲观。

他们渴望的就是大家的理解与信任。假如获得了理解和信任,并且得到了正确的指导,他们往往能够改恶从善;假如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与信任,长期处在被人歧视的艰难处境中,或许会变得破罐子破摔。所以你和落后者或者犯过错误的同事交往时,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懂得落后或者犯过错的原因和给别人带来的伤害,使他们痛下决心,改恶从善;同时,还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来自于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

但事实表明,要想让落后者或者犯过错误者改恶从善,往往很难。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这些人对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做出“不信任”的反应,而且持否定的态度。

所以,你同这种类型的同事相处的第二个原则,就是用朋友的真诚来赢得他们的信任,接着再想办法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也就是通过某些活动,叫他们表现自己的能力并赢得成绩,一来获得了他们的赞扬,二来叫他们体验到自身存在的真正价值,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思。

不过,拆了茅坑建房子,根基还是挺臭的。落后者以往的落后,犯过错者以前的错误,不但给他们自己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同时给受害者也留下了很深的,甚至是永远难忘的厌恶。因此,虽然下决心改恶从善,努力工作,经常做好事,然而周围的人仍然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并没有把他们看成自己人。这一时期,正是落后者或犯过错者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进行挣扎的艰难时期。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或者往前闯,或者走老路。到底选择哪一条路呢?这个时期,正是你和这种同事相处应该发挥第三个原则的时期。

和落后者或者犯过错误者交往的第三个原则,是帮助他们增强意志,打下经受长期考验的思想基础,痛下决心,用几倍于别人的汗水来洗刷身上的灰尘,在人们的面前展示一个新的“我”。在这个时期,人们往往会一时不信任他们,不过对于落后者和犯过错者而言,并不全是坏事。

犯了错误不要紧,要紧的是敢于正视自己,善于总结自己的不足。那些犯过错误而改恶从善的人,往往能发现他人身上的不足,更懂得怎样来防止和改正错误。不过,落后者与犯过错误者在改恶从善的道路上,往往顾虑很多,不敢指出自己的不足,总是保护自己,结果阻碍了其前进的步伐。

所以,和后进者或者犯过错误的同事相处,第四个原则就是帮助他们放下思想的包袱,抬起头做人,勇敢地和不良现象作斗争。如果他们遭到了报复,还应该做他们的坚强后盾,为他们主持正义。

15.小心流言

流言是长了翅膀的,而且在飞来飞去的过程中,与最初的模样已是大相径庭。遭遇超光速流言的人,往往百口莫辩。明智的做法,应该是随时间流逝,让误解与流言在事实中自行消灭。

要问这世上有什么可以与光速相比,那便是办公室里流言的传播速度了,准确地说,过而有之。

就在张婧说新来的部门经理长得很酷,有点像日本的竹野内丰的两个小时之后,整个销售科便传张婧在暗恋“竹野内丰”,于是张婧就被叫去谈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