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说,是非不过是偏见。如果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非就不再是是非,而变得顺理成章。我们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以目标和别人为导向来组织自己的语言。
64 好言难得,恶语不施
成大事者认为,无论自己处于何种地位,都要学会善于说好话,毕竟好言难得,说好话容易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同时,也不要因为别人有什么样的缺陷就有恶语,那些恶语显然会伤害别人,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中唐时期,大将军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著,在朝中上下威望甚高。近臣鱼朝恩对他心怀嫉妒,将他视为头号政敌,一有机会就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郭子仪得知此事,一笑置之,从不加以反击。
有一次,郭子仪父亲的坟墓被盗,官府搜捕盗贼,但没有抓获。人们猜测这可能是鱼朝恩指使人干的,目的是破坏郭家的风水。
朝廷害怕郭子仪因此反叛,在他进京的路上派了很多人防守。郭子仪拜见代宗时,痛哭道:“我长久带兵,却不能禁止残暴的行为,因而许多士兵掘墓盗财。今天挖了我家坟墓,是我自作自受,不关别人的事。”
皇上因此才放下心来,解除了对他的防范。
有一次,郭子仪奉命入朝,鱼朝恩邀请他一同去章敬寺游玩。宰相为了挑拨他跟鱼朝恩的关系,派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将对你图谋不轨。”并劝他不要接受邀请。
郭子仪不信,执意赴会。
他手下的将领们听说后,拿刀挂剑要随同保护。
郭子仪说:“我是国家的大臣,鱼朝恩没有天子的命令,怎敢暗害我?如果他受皇命而来,那是谁也保护不了的,你们这些人去了又有何用呢?”
于是,郭子仪只带了几名家僮前往章敬寺。
鱼朝恩见郭子仪仅带几名随从,感到惊讶。郭子仪将听到的消息都告诉了鱼朝恩,并说:“带那么多人来,害怕麻烦你张罗。”
鱼朝恩抚胸拱手,痛哭流涕地说:“如果您不是长者,能不怀疑我吗?”
自此,鱼朝恩打消了敌意,对郭子仪心悦诚服,经常在皇上面前替他说好话。
当时郭子仪手握重兵,夺取皇位也不是没有可能,要对付一个鱼朝恩,易如反掌。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以自己的虚怀若谷,将一个政敌从此变成了盟友。郭子仪一生“多福多寿”,位极人臣,享尽荣华,活到近九十岁,他的子孙后代也繁荣昌盛,这在历史上的重臣中是极少见的,真可谓“厚德载物”。
郭子仪对这个鱼朝恩没有施加恶言,而且用行动表示了对他的尊重,因此也收获了尊重。在谈话的时候,对于别人以往的过错,我们要学会淡而化之。这样做既尊重了别人,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古时有一位名叫朱博的官员,听人介绍说,长陵有一个名叫尚方禁的富豪,颇有才华,完全可以当守尉。
朱博便派人去暗中调查尚方禁这个人。
调查的人回来说:“此人是长陵的大姓,年轻的时候行为不检点,曾经与别人的妻子私通而被发现,现在他的脸上有一处刀疤,就是那时候被人砍伤的。”
朱博点头不语。过了几天,他又以了解工作情况为名把尚方禁召来,仔细看他的脸,发现果然有一处很深的疤痕。
朱博喝退众人,独自留下尚方禁,问他脸上的伤疤是如何弄出来的。
尚方禁如实做了回答,然后红着脸,跪在地上请朱博饶恕。
朱博大笑着扶起他说:“男子汉大丈夫有一点点过失算什么?我准备为你洗刷掉原先的羞耻,你看如何?”
尚方禁感动得流泪不止。朱博趁势说道:
“如果我为你洗刷了羞耻,使你成为一个光明正大的人,你可愿为朝廷效力?”
尚方禁连连应诺,表示一定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博又告诉尚方禁道:
“这次谈话你知我知。你以后的任务就是把遇到的奸邪之事记录下来。”
从这以后,朱博撤销了尚方禁蒙羞的案底,并张贴告示“澄清”尚方禁的冤枉。且一天之内召见尚方禁三次,以表示亲近。
尚方禁早出晚归,四处奔走,风雨无阻,揭发了境内多数盗首及其亲信和其他犯法之人。
短短一年之内,由尚方禁提供重要线索而侦破的案卷达两尺厚。
朱博借此时机提拔尚方禁为遵县县令。
尚方禁感恩戴德地赴任去了。
从道理上来说,尚方禁与别人的妻子通奸,属个人小节,可用可不用。但朱博没有因为他的才能而直接任命他,而是给他一个展示才能、立功受奖的机会。结果,既得到了一个人才,又办好了事情,其他人也不得不服。可谓一举数得,处理得恰到好处。
成大事者认为,好言难得,恶语不施,最关键的还是要给别人一个说话的机会,在行动中给别人一个展示的机会。不要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了别人,甚至在言语上挖苦别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和肯定,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尽量肯定别人,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65 常用赞美,善用比较
成大事者认为,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善于运用比较,这样才能显示出赞美的程度和价值。
战国时代著名的策士张仪客居楚国时,有一段时间张仪总觉得楚王对他的态度有所疏远。感到楚王内心渐渐冷漠,对他的看法也不予认同,甚至在侍从中也能听到对他的不满之声。张仪心生一计,求见楚王,说:“在贵国我没有什么用处,我请求北上去觐见魏王。”
“好,你愿意去就去吧!”楚王随口而出。
“附带再说—句,大王需要魏国的什么东西吗?如果需要,我将从那里弄来敬奉大王。”
“宝石、黄金以及象牙等,都是我们楚国所产,寡人对魏国无所求。”楚王冷冷地说道。
“那么,大王是不好色了?”
“你指的是什么?”楚王急忙问道。
“赵魏等中原之地的女子非常漂亮,常常使人误以为是天仙。”张仪竭力强调这一点。当时,楚国作为南方的落后国家,对文化先进的魏国等国所在的中原地区怀有一种自卑感。这样,果然楚王不再居傲怠慢。
“我们楚国,地处偏僻之地,早就听说中原女子美貌异常,虽然有所闻,然而还没有亲眼见过。请你费心……”楚王于是送许多珠玉作为替他“费心”的资金。南王后与宠姬郑袖听说此事后,心中十分惊恐。两人都派人向张仪赠送大量黄金。嘴上虽说是作为行旅之路费,实际上作为阻止美女入楚之报酬。南后和郑袖,当时在楚国权势显赫,张仪巧妙地就从她们手里取得了大量黄金,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他在最后辞行时,请求楚王赐他酒宴。他说:“当今乱世,往来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与大王相见,望大王赐酒!”于是楚王摆酒设宴为张仪送行。酒至半醉时,张仪再起身下拜,请求道:“这里再没有其他人,愿大王召所喜爱的人侍酒……”楚王答应下来,就召南后、郑袖上来斟酒……张仪惊叹一声,在楚王面前倒身下拜:“张仪对大王犯有死罪。”
“什么?”楚王惊奇地问。
张仪于是又一番甜言蜜语,他这样说道:“我走遍天下,还没有见到如此美貌之人。我说到赵魏去买美人,是欺骗大王的。”对拥有如此绝美丽人的楚王说什么再从其他国家带来美人,这是欺王,罪当至死。
听到对自己后妃的夸赞,楚王一点儿也不生气:“不必介意,我本来就认为天下再没有像她们两个人这么美貌的。”至于南后和郑袖,正因为已经听厌了平俗的奉承,所以听到张仪的话都高兴不已。张仪就这样以巧妙的比较得到了楚国宫廷的宠信。
不仅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可以运用比较,在表现自己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比较。表现自己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赞美,而最好的表现莫过于无声的行动。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均能词赋,在文学史上,合称“三曹”。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之后,在诸子中选立自己的继承人。长子曹丕认为二弟曹植是自己强有力的竞争者,两人都想方设法争宠于曹操。
次子曹植,能文能武,胸有大志,才思敏捷,比曹丕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筑铜雀台,率诸子登台,令他们各自作赋。曹植年仅十九岁,援笔立成,文词通达耐读,曹操很是惊异。每当曹操问及军国大事,他都能应声而答,因而倍受宠爱。当时曹操身边有名的谋士杨修、丁仪、贾适、王凌等人,都倾向立曹植为太子,并为曹植应付曹操的考察出谋划策,使曹操认为曹植比曹丕更有能力。
长子曹丕也与一帮亲信官吏积极谋划。他虽然文才不如曹植,但在政治斗争经验上却更胜一筹,他笼络的都是些明于政略而且在朝中掌握实权的官僚人士。出于打击曹植的目的,曹植经常派人探听弟弟的活动,并收买曹植府中的下人,让他们到曹操那里告密,使曹操知道杨修等人为曹植出谋划策,引起曹操的疑心。
面对曹植争立的威胁,曹丕问深有谋略的太中大夫贾诩,如何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贾诩说,要宽厚仁德,奉行仁人志士简约勤勉的精神,朝夕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长子的规矩。曹丕听了他的话,时时注意修养,深自砥砺,使曹操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
有一次,曹操要率大军出征,曹丕与曹植都前去送行。临别时,曹植作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文,极力称颂父王功德,并当众朗诵得声情并茂,使得曹操和他的左右文武大臣万分高兴,曹植也因此受到众人的夸奖。曹丕怅然若失。这时,他的谋士吴质悄悄建议他做出流涕伤怀的样子。等到曹操出发时,曹丕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泪流满面,趴在地上,悲伤不已,表示为父王将要出生入死而担忧。一边哭着一边跪拜,祝愿父王与将士平安。曹操及左右将士都大为叹息。
这样一来,形势大转。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曹操和左右大臣都认为曹植虽能说会道,但华而不实,论心地诚实仁厚却不如曹丕。一番考察和鉴别之后,最后曹操终于把曹丕定为太子。
成大事者认为,人之所以要用比较来赞美,赞美才显出价值。但是赞美并不一定非用语言不可,有些时候运用沉默也未尝不是一种赞美,就像曹丕送父亲一样。
66 谈话时,微笑代表真诚
成大事者认为,谈话时,人必须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常微笑的人往往是真诚的。
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程度。”面部表情又是表示内心情感的最敏感的身体语言,美国学者戴维斯在他的专著《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书中指出:“信息总效果=7%文字+38%声音+55%面部表情。”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特别是领导者使用身体语言,最纯熟的莫过于这一种了吧。而在面部表情,他们最偏爱的就是笑了。当一张笑脸摆在下属和同级的面前,他们几乎很快会把它判定为友好的表示,除非背景极其复杂,而决不会去仔细揣摩,反复研究,这轻而易举的一笑,立即就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接近了许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融洽的关系。
大多数领导者平时总喜欢面带微笑,这种面部表情告诉人们:“来吧,我是朋友。”尼采认为,由于发笑是使人们能够容忍生活磨难的唯一途径,所以人们才笑,但我想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会这样认为,我们的生活需要笑容,我们的工作也需要笑容,前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后者满足别人的希望,当你在会议上、汇报中或与下属谈心时,用自己惟妙惟肖的笑容向对方暗示或者传递一个细小的意向,当对方立刻心领神会之际,一定会从内心中发出满意的笑容。
但是,仅仅注意到笑的作用是不够的,还应当做到两点:一是要真笑,不是假笑;二是把握好笑的时机和方式。
就第一点而言,笑有真有假,真笑几乎是不受控制的,而假笑则是一种伪装出来的表情。有研究表明:真笑的第一个表情特征是嘴唇迅速咧开,第二个特征是,在笑的**以后,紧接着短暂而迅速地闪一下眼睛。那些“来得快、去得快”的笑,并不容易引起对方的满足,因而也是不成功的运用。所以如果不是真的从心里往外压抑不住的高兴就不要笑,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愁眉苦脸地工作,就好像全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你的肩膀上似的。应该准确地说,如果你不是由衷地感到满足,就不要喜形于色。领导者也应该在笑之前想想这一点,否则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绝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第二个问题更为重要。笑的时机要恰当,要注意选择笑的时机、场合、话题。该笑的时候笑,不该笑的时候就不能笑。在欢庆的场合,在轻松的气氛中,在诚恳坦率的交谈中,应该笑;在谈起不见好转的病情,同去世同志的家属谈话,说起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和损失时就不能面带笑容。有些人平时随便惯了,以至遇到参加单位同志追悼会的场合,在给烈士扫墓的时候,在瞻仰领袖遗容的时候,还在嘻嘻哈哈,说说笑笑,这就显得很不恰当了。其次,要掌握笑的分寸。在日常生活谈话中,笑容主要是根据交谈者的关系、谈话的内容以及谈话者的性格、习惯等自然体现出来的。
笑的方式很多,可取的有微笑、轻笑、大笑等。微笑是一种不露齿的笑容;轻笑表现为上齿露出,嘴已微微张开;大笑则表现为嘴已张成弧形,上下牙齿都可看见。
领导者在工作谈话中,一般要以微笑作为基调,微笑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可控性的笑容,它使人觉得和蔼、可亲、文明,是仪表的一个构成要素。微笑时面部肌肉容易控制,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笑容。笑的时候应该自然大方,得体适度。那种龇牙咧嘴的笑、嘻嘻逢迎的笑、挤眉弄眼的笑、忸忸怩怩的笑,都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不良的印象。因此,笑容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领导者需要不断提高文化情操的修养,使笑容反映出美好的心灵。只有发自内心的笑才能感染对方,产生呼应。嘲笑、冷笑、幸灾乐祸的笑都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微笑是通过不出声的笑来传递信息的。微笑作为一种表情,不仅是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人的内在精神的反映。因而领导者要善于使用微笑,就要注意微笑的主要功能:微笑能强化有声语言沟通的功能,增强交际效果;微笑还能与其他体态语相结合,代替有声语言的沟通,如在接见众多的宾客时,只要边微笑边招手,也具有“欢迎您光临”的功效,同样会使客人感到热情、有礼;在交谈中,遇到不易接受的事情,边微笑边摇头,委婉谢绝,不会使人感到难堪。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时,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应该有任何的做作。事实上,你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强装出来的,人们一般都能感觉得到。我们只有通过一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让人更加信任我们。那种强装出来的笑容,不但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而且还会让别人很难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因为你表现出了一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特征。
67 恭维的话,适可而止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固然要尽量说好话,但是好话并不等于奉承恭维的话。有些时候,人是要说些奉承恭维的话,但是这种话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容易引起别人强烈的反感。
历史反复证明,善于奉承和恭维的人一定是小人。奉承无疑是一种面对面的索取,奉承者十有八九有求于被奉承者,至少也是一种“有偿投资”。过多的甜言蜜语犹如高利贷,听得愈多,信得愈切,持续得愈久,愈要求付出昂贵的代价。
奉承者为达到其个人目的,可谓用心良苦,挖空心思,用尽心计。奉承不再是平面式的、一次性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系列,旁敲侧击,迂回演进,层层向前,由浅入深,渐露凶相,直至达到目的方休。
明朝奸相严嵩和夏言是江西同乡。严嵩比夏言早十二年中进士,但由于一直在家养病,难获升迁。当夏言身居高官时,严嵩还是个芝麻小官。
严嵩为了向上爬,极力讨好夏言。一次,他设宴请夏言来家做客,却被夏言拒绝。因为夏言心性高傲,不屑于和一个地位相差太多的人交往。严嵩又亲自拿着请柬到夏府相邀,夏言拒不相见。严嵩不以为意,回家照样设席,留下夏言的座位,并恭恭敬敬地跑到夏言座前宣读请柬。
此事传出后,夏言终于被严嵩楚楚可人的怜态打动了,决定帮助这位虔诚恭顺的同乡。
在夏言的举荐下,严嵩很快当上礼部侍郎。自此两人过从甚密。严嵩对夏言说尽好话,曲意逢迎,夏言对他越来越信任。夏言当上宰相后,又推荐严嵩接替自己的礼部尚书之位。
严嵩执掌大权后,仍对夏言恭敬如初,以下属和学生自居。而夏言则老是不客气地以恩人和老师自命,对严嵩呈送的文稿,经常改得一塌糊涂,有时甚至掷回重写。严嵩不以为忤,反而一再对“老师”的指点表示感激。但严嵩并不是一个甘心久屈人下的角色,他知道,夏言迟早会成为自己仕途的阻碍,因此表面对夏言恭敬,心里早盘算好了对付他的主意。
严嵩并不直接向夏言开战,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否则,即使他将夏言扳倒,在别人眼里也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之徒。他的做法是,夏言对皇上疏慢不恭,他却对皇上俯首贴耳;夏言对下属傲慢无礼,他却表现得礼贤下士。总之,处处反衬夏言的不足。结果,严嵩越来越受皇上信任和下属爱戴,而夏言则在朝中越来越孤立。最终,夏言因事被处死,严嵩成为权倾一时的宰相。
阿谀逢迎的人就是这样,在他需要你的时候,好话说尽一箩筐,反正那不过耗费几个唾沫星子,所费不多;当你对他有所妨碍的时候,他就会毫不客气地下狠手,再也不是以前的面孔。如果你因为别人的奉承就认为他是一个好人,疏于防患,正好落入他的算计之中。
如何不被阿谀逢迎者迷惑?兼听则明可也。据记载,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谏议大夫魏征:“为君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答曰:“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这就告诫人们,凡事不可偏听偏信,更不可为阿谀奉承的风气所麻痹。否则,就会失明而暗。
其实“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道理人们都懂,可惜,往往易懂的事又往往很难做到。因为“兼听”,往往会听到一些刺耳、难听的声音,甚至是苦涩之言;“偏信”,选择的恰恰是顺耳、好听、甜蜜、奉承的话。许多人讨厌直言而独好奉承,其原因在此。
俄罗斯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如果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么无耻、欺诈和愚昧将更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阿谀奉承是欺诈的温床,当你听到不切实际的肉麻奉承的时候,就要小心对方的糖衣炮弹,自己应该警觉了。
与人交谈中,要想增强说话的说服力,以情动人是可以的。但是这种以情动人不应该是一种阿谀奉承。因为当你阿谀奉承别人的时候,别人会对你有些反感。真正要做大事的人肯定不会有太多的阿谀奉承,如果真正的大事是通过阿谀奉承而获得的,那么本身这种大事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况且一个将心思用在阿谀奉承上的人绝对没有能力去做大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思考上。他们既然想通过阿谀奉承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证明他们一开始就看轻了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并不重要的地位上。这样的人,显然不会有太长远的眼光。
成大事者认为在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出于尊重自己,也出于尊重别人的必要,我们一定要少一些阿谀奉承,多一些以诚相待。不要让阿谀奉承自贬身价,在别人眼中成为了一个玩物。
68 不缺少优点,只缺少发现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谈话的时候,要善于说好话,而不要总是说些让别人感觉难受的话。要说别人的好话,就要发现别人的优点。有些人认为别人根本就没有优点,那怎么能说好话呢?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大量的优点,只不过我们不愿意去发现罢了。人都不缺少优点,只是缺少被发现。
在一次大型的演讲会场,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样演讲道:
“如果现在有一位长得国色天香的美女来到我们的面前,任何一个人拿着一只500倍的放大镜来观看这位美女的脸庞,一定都非常失望,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将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一张难看的脸;但现在我们每个人如果拿一只望远镜来看远处的一座高山,我们看到的将是青山绿水,绿荫葱葱,仿佛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在人际关系中,有人总是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得自己无法信任他人,交不到朋友。相反,有的人则是拿着望远镜,始终都能欣赏到别人美好的一面,就是这个不拘小节的特性,使宾主尽欢,无往不胜。
“但这不等于说,放大镜就没有用了,放大镜的焦点应对准自己,而非别人。如果能虚心请求他人,对自己提出最严厉的批评,这样放大镜和望远镜都能同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我们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确,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欣赏和赞美别人,才不会被别人冷落,才能够有足够多的朋友和尽可能少的敌人。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木匠出身的人,技能极差,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柳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一先一后,看似无所谓,其实很重要。
《水浒传》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明显——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时迁上梁山后,被梁山的环境所感化,他的长处就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中,军师吴用对他委以重任,使其长处得到应有的发挥,时迁因而成为梁山好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是养不活鱼的,同样,对人过于苛求就不会有朋友。如果你能够始终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人们就会因为受到你的尊重而倍感振奋。否则,一味挑剔别人的毛病,必然引起别人的反感,人际交往也必然陷入困顿。
曼德拉为了实现种族和解受尽了磨难,但却从没有恨过一个人。他说,他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初衷不改,并最终取得成功,他之所以从来都不记恨别人,是因为小时候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一天,曼德拉的老师拿出一张中间有个黑点的白纸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到:一个黑点!
老师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没有看见,只盯着一个黑点,将来你的一生将是非常不幸的。
整个教室寂静无声。
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老师又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这下同学们开窍了,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你看到的是白纸呢,还是黑点呢?如果是黑点,那就向曼德拉学习学习吧!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不要盯着别人的缺点始终不放。这种心态无非是想体验自己的优越感,体验自己的高人一等。事实上,别人的缺点或许本身就不是缺点,而只不过是我们心中有这样那样的认为,给他人为加上了这个缺点。
如果一个人很谨慎,那么在一些人看来,这是难得的优点,让他做事,自己完全可以放心。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个人可能过于优柔寡断,以后肯定做不了大事。因为别人的特点究竟是优点还是缺点,关键是看我们自己的喜好。如果我们喜欢谨慎,那么这个人自然是具有这个优点,如果我们不喜欢谨慎,那么这个人毫无疑问是优柔寡断,是具有这个缺点。
为此,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分清楚别人身上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不要总是拿别人身上的特点,再加上自己的喜好来说别人是具有优点还是缺点。这只不过是我们的偏见罢了。
成大事者认为说别人好话并不难,只要你找到了别人的优点。对于别人优点的赞扬一定要落到实处,要让别人真正感受到你的坦诚和真心。
69 针对具体事情,不要泛泛而谈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要学会针对具体的事情,不要泛泛而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谈话的主题集中,以便解决问题,否则就是闲聊。要针对具体事情,莫过于针对对方最关心的事情。历史上苏秦推行的合纵策略的过程就是针对对方最关心的事情来展开的。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日渐强大,变法后的第十九个年头,就迫使强大的魏国一蹶不振,割地迁都,这一形势引起战国时代各国的震恐。
一切旧有的传统意识形态、政治知识、军事战略、经济政策,都无法对付来自西方关外秦国的雷霆万钧的压力,只有出现崭新的外交策略方可应付眼前骤变的形势,于是以苏秦为首的合纵抗强派应运而生。
苏秦是周王国的人,自幼贫苦,在商鞅被秦王诛杀不久,曾到秦国推销过统一中国的策略,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只好靠讨饭回到故乡。嫌贫爱富的妻子,万般冷落这位落魄的丈夫,势利眼的嫂嫂,连一口稀粥也不给苏秦。刺激虽然让苏秦惭愧,但却使他更下决心,潜心研究当时的国际形势。疲倦的时候,用锥子刺自已的双股,继续苦读。终于,他改变了策略,主张合纵抗强,并在公元前314年出访六国,游说抗秦谋略。苏秦第一站到了燕国,先去见燕文公,劝他联合赵国,以防千里之外的强秦,获得突破性的成功。燕文公封他为相,给以大量资金,让他到各国游说,推动合纵抗秦运动。
苏秦到了赵国,对国君说:“秦国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韩、魏两国牵制着它。韩、魏两国要是被秦国伤害,那么赵国的灾难就要临头了。东方六国面积五倍于秦,兵力则是秦的十倍,如果六国联合一致,同心协力,秦国必然会灭亡。因此,请大王邀请韩、魏、齐、燕、楚等国的国君签署盟约。这样秦国就不敢对六国中任何一国进攻了。”赵王听后,十分高兴,于是联络六国,结成同盟,并一致任命苏秦为他们的相。苏秦成为南北合纵的组织者,一项伟大的围墙战略部署获得成功。
六国相互约定:秦若首先攻打楚国,齐、魏两国各出援兵救援,韩国断秦军粮道,赵国过漳河向西进攻秦;秦国若攻打韩、魏,楚出兵绝秦军后路,齐国帮助楚国,燕国作后援,赵国仍过漳河支援韩、魏;秦若攻赵,韩国出宜阳,楚兵出武关,魏国出河外,齐过渭河,燕直接出兵助赵;秦若攻齐,楚断绝秦军后路,韩国守成阜,魏出兵阻截秦军,燕可救齐,赵国将漳河封死;秦若攻燕,赵守常山、楚兵出武关,齐从渤海支援,韩、魏直接出兵救援。战略计划亲密无间,足可制强秦于死地。
苏秦的合纵抗强战略,是站在当时东方各国的立场上,以弱制强,求得生存的唯一选择。合纵盟约曾三度成功,又三度瓦解,最终末成气候。这并不是谋略本身有何不当,恰恰是六国没有很好地坚持运用这一谋略,也与秦国采用连横策略离间、分化、瓦解有很大关系。
各个弱小势力的国家在共同面临强大秦国的情况下,避免被军事或经济大国吞食的最好谋略就是合纵抗强。在合纵的旗帜下,各小国、弱国不能只顾眼皮底下的现实利益,不能像魏、楚那样抵抗不住**,应该加强团结,统一意志。人心齐,泰山移。
针对具体事情,而不是泛泛而谈,有助于检验谈话者的功力。对于画家来说,画鬼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原因是谁也没有见过鬼,因此怎么画都可以。但是画狗就比较难,因为大家都见过狗,画的像不像大家是有鉴别能力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总是泛泛而谈,只能表明这个人不过是在“画鬼”,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只要这个人口才还过得去,而且也愿意谈。但是针对到具体问题上时,这个人就容易露馅,将自己的浅薄无知表露无遗。
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于兵法了如指掌,而且和别人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是一打战起来,将赵国四十万精兵全部葬送了,自己也搭上了性命。原因在于这个人不懂得针对实际的问题。他不明白理论不过是一种思考思路。他的头头是道,不过是通过自己的口才和记忆来掩饰自己实战经验的不足,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有没有水平,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判断和解决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那些什么都知道或者貌似精专的人,我们倒是要多加提防。
70 不要教别人如何做人
成大事者认为,没有任何人有教别人做人的权利,但是可以通过语言来引导别人的行动。
古代的圣君往往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来教化百姓。
周文王姬昌做白日梦,在梦中看到有人在城上对着自己大喊:“我是城东北角的那具尸骨,请你务必用帝王的规格安葬我。”姬昌一口答应下来。他醒后,就派官吏去调查,果然发现城东北有一具尸骨。姬昌马上吩咐官吏用帝王的规格来安葬,官吏提出异议:“这只是一具无名尸骨,用帝王的规格太过分了,是否改用大夫的规格?”姬昌不同意:“我已在梦中答应他了,怎么可以食言呢?”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听到后,无不激动万分:“我们的大王对梦见的枯骨都如此守信,何况活着的人呢?”
周文王厚葬枯骨,正是希望从别人口里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并且以梦来附会这就更为自己增加了神秘色彩。
在判断一个人上,通过语言是一种方式,更重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看别人的行动,这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
鲁国大臣孟孙在狩猎时获得一头小鹿,令秦巴西先运回府邸。途中,伤心的母鹿呜咽哀鸣着跟随其子。善良的秦巴西于心不忍,于是放了小鹿使母子团圆。孟孙回,要小鹿。巴西只好据实相告:“我见那头小鹿十分可怜,就把它还给母鹿了。”孟孙大怒,于是放逐了秦巴西。过了三个月,孟孙又召回秦巴西,让其专门守护少主人。驾御马车的人深感不解,孟孙却说出了他的看法,秦巴西性诚心善,对—头小鹿犹如此怜惜,将来也一定加倍地守护好我的孩子。
在劝导别人的时候,要善于从自身谈起,不要直奔主题。当你直奔主题的时候,容易受到别人的反驳。
邹忌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足智多谋,精通音乐,曾击鼓弹琴游说齐威王,受到重用,被任为相国。他很有抱负,常常思考着如何使齐国强盛起来。而齐国强盛的关键是使齐王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他常常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向齐王进言。
为了能使齐威王虚心纳谏,邹忌可谓用心良苦。他将身边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日常琐事进行加工提炼,联想应用,把它们都变成耐人寻味的智谋,或者进行说唱,或者编成寓言故事,用这些事件去开导、启迪齐威王。
有一天,邹忌给齐威于讲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他说:“前些日子,我在家里照镜子,发觉我身材修长,容貌俊美,衣冠楚楚,心中甚是洋洋得意。高兴之余,我问妻子:‘你看我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美呀?’妻子想也没有想就说:‘当然是官人比徐公美了,徐公怎么能同你相比呢?’我听了妻子的话,将信将疑,于是又去问妾,谁知妾把我说得更美,我想果真我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吗?每当客人来访的时候,我都要仔细询问,客人也说我最美。于是我有点飘飘然起来。但好景不长,一次徐公本人来访,我从头打量到脚,连汗毛孔也看遍了。徐公走后,我照镜子,越看越觉得我比不上徐公美。明明是我不及徐公美,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说我比徐公美呢?”说到这里齐威王若有所动,邹忌继续说,“这件事叫我很长时间未能静下心来,现在我找到答案了。原来妻子说我美,那是她对我有偏爱之心。妾说我美,则纯粹是讨好我,因为她惧怕我。那些来访的客人,全是来求我帮助他们的,自然恭维我美啦。”
谈完自己的经历,邹忌开始畅谈体会。他对齐威王说:“现在齐国领土广阔,城池就有上百座,宫中美女成群,大王尽情享乐,朝中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全国没有一人能不求于大王。由此不难想象,大王你受的蒙蔽太深了,官吏和百姓或是怕你或是谄于你,怎么能听到真实情况呢?”
邹忌艺术地现身说法,由己及人,终于激起齐威王的共鸣。他听罢邹忌的话,顿时醒悟过来,表示采纳邹忌的规劝。
没几天,齐威王向全国发布命令:凡是当面揭发齐王过失的,获上等奖,凡是上书批评齐王过错的,获中等奖;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国王,只要被国王听见的也给重奖。布告一经张贴.街头巷尾,活跃异常。大臣们也没有顾虑。纷纷进谏,齐威王听了以后,也知错
就改。一年以后,朝野都感到无意见可说了,齐国也很快强大起来。
成大事者认为,在做人方面,不可能形成整齐划一的标准,为此不要教导别人怎么做人。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别人的做人选择。
71 巧妙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话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时,要巧妙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话,将别人的利益突出出来,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其次的地位。
我们说话做事情,都必然要为自身利益打算。但是,我们为了实现某个目的,必然跟他人的利益发生关系。或者有益于人,或者有损于人。如果有益于人,就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帮助;如果有损于人,必然遇到抵抗。所以,我们在为自身利益考虑时,也要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尽量寻求一个满足双方利益的契合点,这是办事的妙方,将无往而不利。
战国时,水工郑国受韩国派遣,到秦国探听情报,不料在秦国被捕,准备处死。行刑前,郑国要求见秦王嬴政,得到批准。
郑国身戴重镣,被带到秦廷。秦王嬴政喝斥:“奸细郑国,你承认有罪吗?”
郑国说:“是的,我的确是韩国派来的奸细!我建议您兴修水利,确实是为了消耗秦国的民力,延缓韩国被吞并的时间。然而,兴修水利,难道不是对秦国万世有利吗?”
秦王嬴政想了想,觉得此言确实有理。
郑国又说:“现在,关中水利工程即将竣工,何不让我将它完成,以造福万民呢?”
秦王嬴政沉吟半响,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在郑国主持下,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建成了。
秦王嬴政非常残暴,想在他的刀口下脱险是不容易的。但他有吞并天下的野心,要实现野心,必须富国强兵。郑国就是抓住了他的这一心理,说明自己的工作对实现他的野心有利,终于打动了他的心,保住了性命。
处理人际关系,就像钓鱼一样,你想得到对方的认同,首先要考虑的是,他们喜欢什么?你有什么可以满足他们并将他们吸引到自己身边来?你想钓不同的鱼,就有必要投放不同的饵。卡耐基曾说:“每年夏天,我都去钓鱼。以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梅和奶油,可是我看出由于若干特殊的理由,鱼更爱吃小虫。所以当我去钓鱼的时候,我不想我所要的,而想鱼儿所需要的。我不以杨梅或奶油作为钓饵,而是在鱼钩挂上一条小虫或是一蚱蜢,放下水里,向鱼儿说,你喜欢吃吗?”
在办事时,不要有太强的敌友观念,更不要害怕别人受益。我们需要做的是,既为别人着想,又为自己打算,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邛州有个叫阡能的人,与同伙罗浑擎、勾胡僧、罗夫子、韩求等强盗,挟持乡民,落草为寇,无恶不作。尚书高仁厚奉命为招讨使,带兵五百名前往征讨。
出发前一天,有个卖饼的小贩形迹可疑,被巡逻的士兵捉住,通过审问,原来此人是阡能派来的密探。
高仁厚叫兵士将密探带到他面前,温和地问他,为什么要当强盗的耳目?
密探回答说:“我是村民,阡能把我的父母妻子都关起来,说:‘你探得真实,就免你一家不死,不然全都杀掉!’我是不愿意做这种事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高仁厚说:“既然这样,我何忍心杀你?现在我放掉你,让你回去救你的父母妻子。然而我成全了你一家,你也要为我办点事,回去告诉寨中盗贼们,就说:朝廷同情你们都是良民,被坏人挟制,所以派高尚书来救你们。如今我来了,你们应放下武器。我会使人在你们背上写‘归顺’二字,放你们回家,让你们各自营生。该杀的只是阡能、罗浑擎、勾胡僧、罗夫子和韩求五个人,此事跟你们无关。”
说完,吩咐把这个密探放了。
第二天,高仁厚领兵来到双流。
把守这里的罗浑擎在双流西面设立了五个军营。高仁厚派人脱掉军服,混入敌营中,用昨日对密探说的话告诉众人。众人听了大喜,纷纷扔了兵器投降高仁厚。罗浑擎见事不妙,仓皇出逃,却被士兵捉住,送到高仁厚跟前。
高仁厚把五座营寨和铠甲兵器都烧了,只留下旗帜。对投降的人说:“原想立即放了你们,只因前面的营寨中不明白我的心意,请你们为我到前面,把背上的字给他们看,告诉他们快快归降。等到了延贡,就可以让你们回去了。”
于是取来罗浑擎的旗帜,倒扣着,每五十个人拿一面旗,使人扬着旗帜大叫道:“罗浑擎已被捉住,送往官府了!大军就要到了,你们快些出来投降,立刻就是良民了,官府不会为难咱们的,保证不会有事的。”
到了穿口,勾胡僧在这里设有十一座营寨。营寨中的人听到双流降兵的话,都争着出降。勾胡僧大惊,拔剑阻止,士兵们群起而攻之并活捉了他,献到高仁厚跟前,穿口的叛军都归降了。
高仁厚就用这种方法,一举获五大贼首,招降了所有匪兵。他之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即大功告成,主要是考虑到了那些被胁迫为匪的乡民求生和保护家人的需要。假如他为了摆自己的威风,用武力解决问题,最后即使能够成功,也必然蒙受重大损失。那何必不采用这种对双方有利的做法呢?
卡耐基说,世界上唯一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时刻关心对方的需要,并且还要想方设法满足对方的这种需要。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是智慧的总结。有些人总是想着自己,不顾别人的死活,不管对方的感受,不考虑对方的需求,心目中只有“我”,这样的人很难在社会上行得开。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我”字当头呢?这是孩子的想法,不近情理的作为,是长不大的表现。你只要认真地观察一下孩子,就会发现孩子那种“我”字当头的本性。当然,一个人如果全不注意自己的需要,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实际的。可是,如果你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那么,你就会对他人漠不关心。很显然,你对他人漠不关心,难道还希望他人对你关怀备至吗?
成大事者认为,要想获得长久的成功,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照顾别人的需要。
72 说服别人有技巧
成大事者认为,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讲究技巧。在所有说服别人的技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以情动人。
春秋时期,孙叔敖因才识卓越,受聘为楚国令尹。他虽然居高位、握重权、享厚禄,却不恃此而骄,常常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救济穷人,所以做了很多年的令尹,一直深得民心。
楚庄王对孙叔敖更是倚重信赖,凡军国大计,无不向他请教。楚国也因为有这样一位贤能的令尹而日益富强。
后来,孙叔敖年高体衰,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叮咛告诫儿子孙安说:“楚王为嘉奖我多年的功劳,曾多次要我选一处地方作为封邑,我都坚决谢绝了。我死后,如果他封你官爵,你千万不能接受。我了解你,没有多大才能,难以担当治国安邦的大任。楚王若封给你一处好地做封邑,你要坚决推辞。如果推辞不掉,你就请求把‘寝丘’封给你。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不吉利,是不会有人来争夺的,可以长保子孙后代平安。如果你过得实在特别贫穷,你就去找优孟,他一定会帮助你的。”
孙叔敖死后,楚庄王亲临送葬,抚棺痛哭,从行者莫不垂泪。
葬礼安顿后,楚庄王立即要封孙安做大官。孙安遵父命,力辞不受,回到乡下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比较艰苦。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孙安于是去找优孟,优孟不过是楚王的优伶,并没有太杰出的才能。但是受到孙叔敖的嘱托,决定要帮孙安一把。
于是他开始在家中练习,学着孙叔敖的一言一行,到最后模仿得惟妙惟肖。于是穿着孙叔敖平时的服饰来见楚王。楚王一见还以为是孙叔敖复生。优孟此时用孙叔敖的语气唱道:“廉吏高且洁,子孙衣单而食缺。君不见,楚之令尹孙叔敖,生前私产无分毫,子孙丐食栖蓬蒿……”
楚庄王听后,十分感触,连忙派人召孙安进宫,要封他万户之邑。
孙安说:“大王如果惦念先父尺寸之劳,要赏赐我衣食,愿得封寝丘。这是先父的遗命,非此地不敢接受。”
楚庄王于是将寝丘封给了他。
寝丘这个地方,位置偏僻,他的名字是“死者停处”的意思,对迷信兆头的人来说是不吉利的,王公权贵都不屑一顾。所以楚国几代政治动乱,好的封邑频频易主,只有寝丘无人理会。
优孟说服楚王的技巧就在于以情动人。古代,有很多人向国君毛遂自荐,为国家效力,与其说国君是被他们的道理所说服,倒不如说国君是被他们报效国家的诚意所打动。
晋献公时,东郭有个叫祖朝的平民,上书给晋献公说:“我是东郭草民祖朝,想跟您商量一下国家大计。”
晋献公派使者出来告诉他说:“吃肉的人已经商量好了,吃菜根的人就不要操心吧!”
祖朝说:“大王难道没有听说过古代大将司马的事吗?他早上朝见君王,因为动身晚了,急忙赶路,驾车人大声吆喝让马快跑,坐在旁边的一位侍卫也大声吆喝让马快跑。驾车人用手肘碰碰侍卫,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多管闲事?你为什么替我吆喝?’侍卫说,‘我该吆喝就吆喝,这也是我的事。你当御手,责任是好好拉住你的缰绳。你现在不好好拉住你的缰绳,万一马突然受惊,乱闯起来,会误伤路上的行人。假如遇到敌人,下车拔剑,浴血杀敌,这是我的事,你难道能扔掉缰绳下来帮助我吗?车的安全也关系到我的安危,我同样很担心,怎么能不吆喝呢?’现在大王说,‘吃肉的人已经商量好了,吃菜根的人就不要操心吧',假设吃肉的人在决定大计时一旦失策,像我们这些吃菜根的人,难道能免于肝胆涂地、抛尸荒野吗?国家安全也关系到我的安危,我也同样很担心,我怎能不参与商量国家大计呢?”
晋献公听了以后,被祖朝的诚意感动,于是立即召见了祖朝,跟他谈了三天,受益匪浅,于是聘请他做自己的老师。
成大事者认为,人是有感情的,在交谈的过程中,你要学会针对别人感情的弱点,与别人产生共鸣,只有这样你的交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将你由于说理而产生的刚性磨平。其实一件事情,能做的人是很多的。智商水平很高的人却往往做不了,原因在于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智力,而忽略了对方不是测试智力的机器,而是个有感情倾向的人。
73 一两句话,足以动人
成大事者认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真正打动别人的话往往就是一两句,其他的话不过是为这一两句话做铺垫的。因此谈话的人必须懂得这一两句话该如何表达。
历史上有雄才伟略的人都懂得简要表达,比如刘备,仅仅用了一句话就把吕布给杀了。有一个作者在写刘备的故事时,有这样一篇描述:
吕布来投奔,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刘备有点吃惊。人家吕布是何等人物,当年杀了丁原、董卓,在虎牢关前刘备三兄弟联手才将吕布给打败。当世人都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一个人在当世就能获得如此高的夸奖,想来这个“天下第一勇士”也是不简单。
吕布趁曹操进军徐州的时候,夺取了曹操的根据地。但吕布终究是斗不过曹操的。因为吕布是个莽夫,虽然有陈宫出谋划策,却往往恃自己勇猛无比,刚愎自用。殊不知用刀杀人,一次只能杀一个;用计谋杀人,一次可以灭掉一个国家。吕布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会失败。更何况他选择的对手是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自己本身又无比英明的曹操,他能不失败吗?
失败了,吕布就要逃,但逃到哪里去呢?去洛阳、长安?他是从那里出来的,他逃回去只能是死路一条;去袁绍、袁术那里?他们都有杀吕布的心,怎么会接纳他呢?难道天下之大,就没有吕布容身之地?突然间,吕布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被誉为当世英雄的人:刘备。于是收拾了兵马,前往徐州投奔刘备。
刘备被誉为当世英雄,自然没有不接纳的道理。他很天真地想:如果能够用道德来感化吕布,将吕布收为己用,则我刘备将天下无敌,无敌于天下。于是他不顾糜竺的劝说,出城三十里迎接吕布军队。吕布不久就在小沛安定下来。
最初吕布很感激刘备,与刘备约为兄弟,意思是永不相侵,共图大事。但是过了不久,吕布的野心就膨胀了起来,果然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的时候,袭取了徐州。
刘备无奈,只好来小沛屯兵。眼看自己的大好根据地就这样丢失了。最终还是不为吕布所容,被迫投奔曹操去了。刘备前往许都的途中,懊悔不迭,当初不该接纳吕布的。即使接纳,也应该尽量削夺他的兵权,离间他的将领,将他彻底孤立起来。
刘备问关羽:“我对吕布那样好,甚至曹操让我杀吕布,我都找借口搪塞了,为什么他不感激,反而恩将仇报?”关羽说:“哥哥就是对人太好,殊不知吕布这种人是养不熟的?”“为什么养不熟?”刘备问道。“他以前侍奉过丁原为父,后来杀了丁原,丁原并没有亏待他,只不过这个人为了一匹赤兔马就杀了义父,可见他重财,贪图利益。后来为了貂禅又杀了义父董卓,可见他重色。如果一个人又重财又重色,那他又怎么可能有眼光看得长远,又怎么可能对别人讲义气讲道德呢?”刘备点头说:“二弟说得有道理,可我觉得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什么原因?”关羽问道。“可能是因为吕布已经是吃过人的老虎了吧,所以再怎么吃人他都没有一点负罪感,如此没有负罪感的人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张飞一听,便说:“二位哥哥,我曾经道听途说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有一个人收养了一只刚出生的小老虎,每天给那只小老虎吃素食,那只小老虎居然很习惯这种吃法,从来不吃肉,一直长得很大。然而有一天,主人杀了一只鸡,老虎便在旁边舔了一点鸡血。过了几天这只老虎就把主人所有的家禽家畜都吃光了,后来连主人也吃掉了。大概吕布就是这种老虎吧!”刘备笑着说:“讲得很对,也很中肯,三弟原来有满腹的故事,以后可要多讲给哥哥们听啊。”关羽说:“讲得是挺好,但是有一点讲错了。吕布这种人能算老虎吗?他就是豺狼,白眼豺狼。”三人一阵大笑,都觉得解恨。
来到许都,曹操接纳了他们。
过了不久,心怀统一天下大志的曹操容不得吕布占据徐州发展壮大自己,于是便出兵攻打吕布。刚愎自用的吕布哪里是曹操的对手,最后被叛将捆绑着送给了曹操当作投降之礼。
在白门楼上,刘备又见到了吕布,只不过他形容枯槁了许多,大概是被围困太久,加上意志消沉所致。在曹操出去的时候,吕布向刘备求援,说:“您今天是坐上客,我是阶下囚,还希望您能替我说几句好话。”刘备说:“我尽力吧!”不久曹操回来,吕布向曹操求饶,说:“大人您所忧患的不过就是我,现在我投降。以后大人您为大将,我愿意为副,供大人驱使,则天下何愁不平,大人的基业何愁不定?”曹操有点心动了,现在跪在他面前的是“天下第一勇士”吕布,是一个曾经杀了董卓,于国他有功。今天,他跪在自己面前求饶,如果他真心归顺的话,以他的勇猛,袁绍的大将都不会是他的对手,平定天下确实容易了许多。但是他会真心投降吗?曹操突然回头看了一眼刘备:“你觉得怎么样?”吕布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刘备,刘备也看着他。刘备觉得吕布的眼神充满了哀求,“这就是天下第一勇士吗?如果不是他,也许今天我在徐州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了;如果不是他,我今天也不会成为曹操的客人,我是主人。他必须死,毕竟一山不容二虎,等杀了他以后,曹操也许会让我继续留在徐州,我就可以东山再起。”于是刘备狠了狠心,从牙缝里蹦出了几个字:“您难道忘了丁原、董卓的故事吗?”曹操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命人把吕布牵出去斩首。吕布临刑前对刘备骂不绝口:“最无信的就是你这个大耳贼。”
成大事者认为,真正高明的人,不会说太多的话,因为太多的话别人也记不住;真正高明的人,应该像刘备一样,只说那么一句话:“您难道忘了丁原、董卓的故事吗?”
74 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成大事者认为,对不同的人,应该说不同的话。说话必须有的放矢,这个“的”不仅指的是谈话的目的,而且包括谈话的对象。
春秋时的邓析说:“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邓析的话,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要话因人异,区别对待。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说得十分中肯:“即或是最有效的发送者传播最有效的信息内容,如果不考虑接受者方面的态度及其条件,也不能指望获得最大效果。”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路和冉有向孔子提出同样的问题,却得到孔子截然不同的回答。据《论语》载:一次,子路问孔子:“学了礼乐,就可以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就行动起来呢?应当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才好。”接着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说:“好啊,学了礼乐,就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嘛!”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对此疑惑不解,就此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冉有这个人平常前怕狼后怕虎的,要鼓励他勇往直前。而子路好勇过人,有点鲁莽,应当让他冷静点。”孔子能做到因材施教,话因人异,不愧为杰出的教育家、口才家。说话“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效果肯定好不了。可见说话者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及不同的言语表达。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首先要区别听话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例如,一个人口普查员问一位乡村老太太:“有配偶吗?”老人笑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员只得换一种说法:“是老伴呗。”老太太笑了,说:“你说老伴不就得了,俺们哪懂你们文化人说的什么配偶呢!”
那么在我们当众讲话时,由于通常面对的是广大听众,人员构成复杂,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考虑这一点,顾及听众中大多数人的最低文化水平,尽量用简朴的语言说明一个复杂的道理,例如一位科学家为了排除群众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做了如下说明:“核电站在建立的过程中,已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防范措施,因此对周围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微乎其微,核电站附近居民每年所受的放射剂量只有0.3毫雷姆,而每天吸10支烟就有50到100毫雷姆;煤电站除排放有毒气体和烟灰外,也有放射污染。据对包括核能、煤炭、石油、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在内的11种能源的危险性做的系统比较,核能是除天然气以外最安全的一种能源……”
在这个说明中,核科学家将晦涩的核专业知识与大众耳熟能详的日常知识相比较,根据听众的知识水平调整发言技巧,使缺乏基本科学知识的人,也会对核电站的安全深信不疑。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其次是要区别听话人的思想状况和情感需要。
韩非子在《说难》中指出:“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心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韩非子在这里明确指出,谏说的难处,关键在于要使自己的话语切中对方的心理。对方求名,你若用利去打动他,他认为你节操不高而看不起你,自然不听你的;对方逐利,你若用名去打动他,他就认为你不务实际,也不会接受你的意见。有些人阴一套阳一套,表面上装的与内心想的不一致,你按他表面上装的去劝他,他表面敷衍你,实际不用你的;你按他内心想的去劝他,他就暗地里采纳你的意见,但表面上却疏远你。韩非子谈的,关键是要求人们讲话时要探求听众基本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渴求,以便切中要害,区别对待。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来组织不同的语言,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语言,或许自己看来是真诚,实质上却是不懂得看形势而动,是不懂得变通,这样做肯定有说错的地方。
75 别人的意思,要听完全
成大事者认为,不论自己多忙,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把别人的意思听完全。
历史上有些奸臣就利用皇帝不愿意听完全这个弱点来独揽大权。
明代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一个长年不见大臣的人,那么,他在宫中干些什么呢?除了声色犬马之外,他还有—个特殊的嗜好,就是爱干木工活,他曾经亲自用大木桶、铜缸之类的容器,凿孔,装上机关,做成喷泉等各种水戏,他看了乐不可支。而更多的时候.他是锯锯刨刨,割成各种精巧的楼白亭阁,还亲自动手上漆彩绘,他常年乐此不疲.每当入迷的时候,简直到了物我皆忘的境地。
狡猾的权奸巨宦魏忠贤便利用一点,每当天启帝专心在制作时,他便在一旁不住口地喝彩,夸奖,说什么“老天爷赐给万岁爷如此的聪明,凡人哪里能够做得到啊!”天启帝更得意,也更专心了。就在这种时刻,魏忠贤便以朝中之书向他启奏,他哪里还会对这些事有兴趣,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我已经知道了,你快去办吧,别再来麻烦我!”
魏忠贤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大权抓到手中,把皇帝变成了傀儡。
将别人的意思听完全,还在于要听听别人的解释。但是有些人过于自信,从来不会听从别人的解释。
武则天曾是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又回到唐高宗身边,被封为昭仪,在后宫中,位列第三。这位权势欲极强的女人自然不甘心屈居人下,她一心要登上皇后的宝座。可是,要想扳倒现任的皇后王氏也非易事。王氏与高宗李治为结发夫妻,李治刚一即位,便册立她为皇后,并昭告天下她出身名门,舅父柳爽便是当朝宰相,在大臣中广有党援,而武则天与李治的关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加之出身低贱,人臣中根本不会有人为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