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大事者说话总能找对时机(1 / 1)

谈话很多时候是个时机的问题。人对了,时间不对;时间对了,地点不对;地点对了,人又变了。要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些法则是可以遵循的。它们能够创造时机。

15 讲究时机,事半功倍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如果能够讲究时机,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时机首先指的是形势,整体形势如何,直接决定了该如何说话。

我们说一个人不会说话,一般会用不合时宜来形容。历史上也有一些人说话,很合时宜,结果做出了让人赞叹的壮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个叫缇萦的小姑娘。

公元前167年,临淄有个人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但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看病,结果因为看病而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由于不善于和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就辞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去看病。但那病人吃了药,病情并没有好转,没过几天就死了,大商人于是向官府告淳于意庸医误诊。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要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他被押解到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儿子,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信,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相反很重视起来。那信中写道:“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当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好官,这回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仅为父亲难过,而且也为那些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如果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鼻子,就再也没有办法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当时的汉文帝正在主张孝道治理国家,他看了信后,对这个小姑娘十分同情,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召集大臣共同商议,他对大臣说:“犯了罪是应该受罚,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受了罚,也应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动辄在他脸上刺字或者砍掉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又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最好商量一个能代替肉刑的办法!”

大臣们一商议,便提议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的改打三百板子。汉文帝于是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缇萦之所以能够成功救回父亲,和当时孝道治理国家的形势是一致的。一个很小的姑娘,就懂得上书救自己的父亲,哪怕她的父亲犯了天大的罪过,汉文帝看在这份孝心的份上,也会有所宽恕,事实也确实如此。

说话讲究时机还在于抓住准确的时间点说话,少说别人厌恶的话。鲁迅先生有这样一个寓言,说的是有一户人家生了小孩,很多客人来了。有的客人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是个高官,有的客人说这个孩子一定会很有钱。主人听了都笑逐颜开,十分高兴。这个时候,有个人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死,主人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

事实上,最后一个人说的是真话,但是确实不该说。

劝说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时机,提前说出来和以后说出来,很多话就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当然,我们不但要等待时机说话,也要创造说话的时机。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为齐国的富强立了大功。有一天,齐桓公问大臣们说:“因为有了管相国,我们齐国才有现在民富国强,威震天下,寡人想封他为仲父,让他总管内政外交,你们想一想,看行不行?认为行的,就站到左边;认为不行的,就站到右边。”

听了国君的话,大臣们有的站在左边,有的站在右边,其中,站在左边的很多,站在右边的很少。然而直到最后,还有个叫东郭牙的大臣始终站在大门中间,既不往左,也不往右。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道:“东郭牙!难道你没有听清寡人的话吗?”

东郭牙并没有直接回答,相反,他问桓公:“大王,您说凭管仲的智慧,能不能谋取天下?”

“当然能。”桓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那您说,凭管仲的决断,敢不敢干一番大事?”东郭牙又问。

“那是显然的。”桓公有点生气,东郭牙居然问这样简单的问题。

“大王因为管仲的智慧能谋取天下,他的决断能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就决定把内政外交大权全部交给他。”东郭牙顿了顿,接着说,“管仲以智慧和决断,又凭借大王的威势,必然能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这样一来,对于大王您,是不是也存在危险呢?”

桓公听了,恍然大悟。确实,如果全权委托给了管仲,那么用不了多久,齐国就只知道有管仲,而不知道有齐王了。于是,他让管仲管理外交,而把内政交给别人。

东郭牙之所以能够成功劝说国君,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说话的时机。他首先哪一边也不站,让国君关注到他;然后通过几句问话,让国君留意到他的意思;最后通过一句问话,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所在。这种劝说的方式首先就解除了国君的戒备,进而就站在了国君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自然能够得到国君的认可。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时候,说话的时机比要说的内容重要得多,说话的时机不对,即使再正确的内容,也很难发挥说服别人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要总是想着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完善,而应该想着在不同的时候应该说什么内容,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赞同。

16 适当话题,细心切入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必须寻找合适的话题,然后细心切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谈话效果。

而且,这个话题一定是站在对方角度来考虑的,原因是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对方才会愿意听,才会听得下去。很多时候,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总是说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也不会让别人关注,相反,只会让别人反感。

我们来看看父母们在一起交谈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如果某个父母总是夸耀自己的孩子如何厉害,显然这个谈话是进行不下去的,原因是孩子厉害是你的,又不是对方的。对方顶多迎合你两句,但是绝对不是内心的赞同。如果你谈论别人的孩子各种好的方面,别人自然会谈论你的孩子。把别人放到一定高度,别人一定会把你放到更高的高度,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寻找合适的话题。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去世了,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当时孝成王还很小,于是太后执政,国内有些动**不安。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发兵进攻赵国,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只得向强大的齐国求救。齐王答应出兵,但是要求赵国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而长安君是赵太后最疼爱的儿子,她不顾大臣的一再恳求,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而且下令谁如果再劝她将长安君作为质子送往齐国,她就要羞辱谁。这时,老臣触龙求见了太后。触龙没有劝赵太后把长安君送往齐国,而是从自己的儿子谈起,谈到自己对儿子的怜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通过这一点,触龙很快和赵太后取得了感情上的认同。触龙开始谈怜爱之道,为孩子好就要想方设法让他建功立业,最后成功地说服了赵太后将长安君送往齐国。

即使是我们责备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寻找合适的话题,不要让责备十分尖锐,更不要让责备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其实,很多时候责备本身就不应该成为话题,责备应该转化为关心。当你用一种关心的态度去说服别人的时候,那么你选择的话题自然是关心别人的话题。比如劝说亲人不要抽烟,如果仅仅从容易让周围人产生厌恶的角度来劝说,还不如从容易让自己被孤立的角度;如果从吸烟浪费钱的角度,还不如从吸烟有害身体的角度。

事实上,如果责备别人是为了别人好,用一种关心的话题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如果责备仅仅是为了发泄怨气,那么这样的责备话题自然会破坏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一个好的话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个糟糕的话题往往容易将事情弄得很糟糕。我们要选择好的话题,一定要从交谈对象方面寻找,而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寻找。找到交谈对象的兴趣所在,交谈对象现在忧虑的问题,交谈对象将来要做的事情,这些话题的寻找并不难。即使是和别人攀老乡关系,其本质也是从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那些只懂得在自己身上找话题,专门诉说自己忧愁和快乐的人,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搭理他们。事实上,所有的情绪都是很个人的事情。个人的事情别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日常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找好的话题。

好的话题,还要尽量避谈负面的东西,不要谈那些容易引起人消极情绪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老是传播负面消息,久而久之,人们会对他避而远之,原因是跟他一交谈,尽是坏消息。坏消息总是比好消息传播得要快,原因是人们都倾向于传播坏消息。为此,我们要学会尽量克制自己传播坏消息的冲动,尽量说些正面的、阳光的内容。

17 不要太亲密,过密易疏

成大事者认为人和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距离,这种距离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距离。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这种距离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尊重;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人太亲密,就容易不在意,会忽略了很多细节,甚至有些人专门用一些轻慢的话来显示自己和别人的亲密程度。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不会生气。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你挖苦他太多,嘲讽他太多,他也会觉得跟你在一起很受打击,于是会主动疏远你。

为此,我们在与人交谈中,要学会保持一种敬畏的心。不要自认为和对方很熟悉,不要总以为别人不会生气,很多时候别人都是会生气的,即使不生气,心中也有所想法。即使是很亲密的朋友,他没有想法,也不会生气,但是他容易将对你随意当成他对你的一种宽容。

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在说话的时候也应该有所注意,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学会照顾对方的感受。比如要请求朋友帮忙,或许就不会说:“我要这个,你帮我拿。”而会说:“你好,我拿不了那个东西,你能不能帮我拿一下?”

在言语上不要过于随意,要学会不要将自己的喜好当成别人的喜好。自己的美食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魏晋时期,山涛和嵇康是很好的朋友。后来,山涛当了大官,他向朝廷极力推举嵇康做官。嵇康听说后,十分生气,因为自己从来就不想做官,更不想在这个朝廷做官。他最好的朋友山涛居然不了解他,把自己的美食认为是所有人的美食,却不知对嵇康来说那只不过是毒药。于是嵇康一怒之下写了绝交书,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山涛之所以失去这个朋友,就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站在嵇康的角度考虑问题。然而嵇康却十分了解山涛。后来,因为得罪了钟会,嵇康被拉去杀头,他嘱咐孩子说他死后,可以去投奔山涛,因为山涛是个难得的长者。山涛果然对他的孩子很是关怀。

过密易疏,就要学会不要强人所难,尤其是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中国人不大习惯拒绝别人,也不大习惯接受别人的拒绝。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答应自己的要求,然后兑现承诺。但是很多要求确实非人力能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如果他没有办法帮你,就算他答应你了,也是没有办法帮,最后反而容易把关系弄僵。所以,不要强人所难,如果真正地把别人当成朋友,就不要老是麻烦别人,不要老是给别人出难题,而应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你换个位置,你也很难答应自己提出的要求。作为朋友,就不能让对方为难。

在言语上与人不要过密,就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杰米扬煮得一手好汤,有一次他请朋友来喝汤,朋友欣然前往。刚喝第一碗的时候,朋友就啧啧称赞起来。杰米扬于是劝说朋友喝第二碗。朋友也欣然同意,毕竟他的汤做得确实好喝。但是杰米扬丝毫没有考虑到朋友的感受,一个劲地劝说他继续喝,直到朋友喝了很多汤以后,杰米扬还是那样热情地劝喝。朋友后来十分狼狈地走了,从此再也不和杰米扬来往了。汤确实好喝,但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他是否愿意继续喝下去。如果一味地强求,不但汤会变味,朋友关系也会变得很糟糕。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有过密的言行举止。

一个好心人曾提醒过自己的朋友一句话,结果朋友发现这句话真的很管用。朋友于是有什么事情就来咨询他,他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总是告诉朋友很多别的意见。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的朋友不大愿意和他交往。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后来问朋友为什么,朋友说你提的意见和建议太多了,确实听不过来,而且总感觉你说的道理很多,但是你自己真正做得到吗?这是人的一种常态,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偶尔提些建议,朋友会很欣然,如果你反复提建议和意见,朋友就不大爱听了,而且他可能会觉得厌烦。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交往的过程中,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给自己的朋友,给自己的同学,给自己的亲人留出一些距离来,这种距离是可以使关系更加融洽。就像如果你一味地对一个女孩好,她会觉得你可以不在乎的。这也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人越是对别人重要,就要越显得低调,越容易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一种完美的形象。

成大事者认为,人在交谈的时候一定要留下充分的空间,不要和别人表现得过于亲密,不要对别人过于随意,不要随便开玩笑,不要去挖苦别人。永远给人一个阳光正面的印象。当然,并不是让自己和朋友主动疏远,正常的交往,融洽的关系总是需要的,只不过,我们一定要把握度。不要把别人当成自己,不要总想了解别人更多。事实上,你了解别人超过一定的度,不但无助于你们关系的加强,反而只会破坏你们的关系。事实上,别人都未必完全了解自己,更何况他的朋友呢?

18 相信别人,不要反复提醒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学会相信别人,尤其是在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而不要反复提醒。

某个妻子在她丈夫开车的时候,总是提醒自己的丈夫注意红绿灯和行人,丈夫不好直接反驳。等到妻子炒菜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反复提醒她注意别让菜炒糊了。妻子很生气,说自己知道该怎么炒菜。丈夫回答说:“你该体会开车时候我的感受了吧?我也知道怎么去开车。”

在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对别人完全信任。而表达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反复提醒。没有人愿意听太多的啰嗦。如果别人真的有心办好事情,那么不需要提醒,他也会做。如果他真的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那么即使你反复提醒,他也很容易忘掉,而且反复提醒容易造成别人的记忆错误。有这么个故事:办公室缺少彩笔,主管叫一个员工去买十二支,而且反复提醒不要买黑色的。结果半小时后,这个员工回来了,买了12支黑色的彩笔。

在古代,真正高明的将领不会反复提醒士兵。像孙武在吴宫训练宫女练习一样,他只是说明了一遍纪律,结果宫女不服从,还嘻嘻哈哈。这个时候他重申了一遍,宫女还是照常,根本没有把这个人放在眼里。到这个时候,孙武将为首的两个人杀了,毫不留情,也丝毫不给吴王面子。这个时候,宫女才认真听话起来,就像一支正规军队一样令行禁止。孙武知道,这个时候再进行反复提醒,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容易让他的军令成为笑话。

古人作战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进攻命令第一次发布是最有力的,因为大家都充满着斗志。军队如果要通过多次击鼓才愿意前行,那么这支军队肯定毫无战斗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仅是因为君主未必了解战场的情况,而且还因为如果君主命令成为了惯常接受的命令,那么君主很容易进行反复提醒。军队的将领就很难因地制宜,制定作战策略。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规劝也好,意见也罢,都不要对人反复提醒。好鼓不用重敲,如果他真的愿意改正的话,只要说一遍就够了。事实上,反复提醒的效果很可能没有只提醒一次的效果强。因为提醒多次,别人心中就缺少了一种震撼,而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反感。

与朋友交往的时候,如果看到朋友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告诉他一两遍就够了。如果他意识到了,而且也信任你的话,定然会立即改正。如果他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就算你告诉他一千遍一万遍,他都会当作耳旁风的。有人认为,与朋友相处,如果看到他有什么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劝说他直到改正为止。如果是这种心态,朋友关系是很难维持的。事实上,当朋友有错误的时候,提醒他一次就已经尽到了朋友的职责,如果提醒多了,很容易给自己招致羞辱。

一个人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的效应是最大的,第二个其次,以后的递减。等到这个人吃不下馒头的时候,如果再给他塞一个,那就只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当你的朋友听不进劝告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适当地保持沉默。如果你不能沉默,还是反复提醒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失去这个朋友。

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之所以不被孙悟空所喜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唐僧喜欢反复提醒,特别啰嗦。这一点孙悟空十分不喜欢,感觉每回都有很多只苍蝇在耳旁嗡嗡地叫,特别让人闹心。

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别人第一次谈话的机会,争取在第一次就达到谈话的效果,把目的说明确。如果第一次不能讲清楚的话,以后要讲清楚恐怕更不容易。

人们对陌生人往往有一种天然的戒备,但是与此同时,对陌生人也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如果一个陌生人能够给自己留下很好的印象,那么这个印象会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效应,也说明了反复提醒很多时候是不应该的。况且,在很多人看来,反复提醒本身就是不信任。

成大事者认为,就像机会只敲一次门一样,好话也往往只说一次。我们要善于抓住一次说话的机会,同时也注意听从别人提过的一次建议。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偏好,而忽略了别人的建议。如果是好的建议,别人是很难提醒的。

19 别人愤怒,切勿浇油

成大事者认为,在别人愤怒的时候,千万不要火上浇油,当然有特殊目的的除外。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已经失去了理智,如果再继续浇油,就容易让事情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果你真的将对方当朋友,就不应该在他愤怒的时候,再添加他的怒气,相反,你应该用话让他平息怒气。自古以来,火上浇油都被视为小人行径,而在别人愤怒的时候能够想办法让他平静下来,是君子的德行。

景公特别喜欢鸟,专门让烛邹管养鸟的事。但是有一次,烛邹一不小心让鸟飞走了。景公大发雷霆,命人立即杀掉烛邹。晏子听说了这件事情,前来求见烛邹。晏子说:“烛邹确实该杀,因为他至少有三条罪状。不过还请大王您将烛邹带到这里来,我一一数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答应。烛邹很快就被带到了晏子的面前,晏子开始数他的罪状:“烛邹!你替大王管理养鸟的事情却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我们大王因为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件事让诸侯知道后,他们一定会说我们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晏子数完烛邹的罪状,就请景公将他推出去杀掉。景公说:“不要杀了,寡人已经接受了你的劝告。”

晏子表面上是在火上浇油,实质上却是在帮助烛邹开脱。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想去做些失去理智的事情。景公在这个时候,如果杀掉烛邹是完全可能的。晏子没有当面反驳景公,而是赞同景公的意见,然后通过数落烛邹的罪状,来说明这样做会造成多么不好的影响,让景公心悦诚服。

当别人愤怒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强压别人的怒火。最好是通过一种表面的迎合,和对方暂时取得一致。同时将这样做的后果给一一摆明出来,这样往往能够劝说别人。如果直通通地说别人不应该愤怒,一个愤怒的人怎么听得下去啊?

唐朝的魏征经常向唐太宗进谏,唐太宗对他很是器重。但是谁愿意始终听批评意见和反对意见?魏征并没有注意到唐太宗的情绪变化,还是依旧提出批评,有些时候还很尖锐。有一次,唐太宗实在忍无可忍,拂袖而去。来到后宫,唐太宗就咆哮道:“我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以后,问唐太宗要杀谁。得知是魏征后,长孙皇后很是默然,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又进来了。唐太宗大吃一惊,原来长孙皇后已经穿上了最为正式的衣服。唐太宗问是什么原因。长孙皇后说:“妾听说明君往往有直臣。现在魏征如此耿直,必然是因为陛下是明君的缘故。妾又怎么敢不向陛下表示庆贺呢?”这样一番话,唐太宗立即转怒为喜。

长孙皇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住了魏征,而且还保住了唐太宗的名声。如果唐太宗真的在一怒之下杀了魏征,或者从此以后疏远魏征,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名就要大打折扣了。长孙皇后在唐太宗愤怒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迎合,而是对其规劝有加,不愧为一代名后。

与晏子、长孙皇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他们不是火上浇油,而是煽风点火。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来激怒别人让对方来做出格的事情。历史上将他们定为谗人。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陷害忠良,为历史所唾弃。

成大事者认为,在别人愤怒的时候,一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就可以分出君子和小人。君子一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愤怒的人平静下来,而小人则唯恐天下不乱,趁机火上浇油。

不火上浇油会提高君子的名声,而君子的名声是会不胫而走的。

20 欣赏他人成就,不要扫人兴致

成大事者认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就,不要扫别人的兴致。只有你欣赏别人成就的时候,才能增强亲和力。

在南齐高帝萧道成的辅佐大臣中,王俭是受宠最深的一位。靠军功起家的萧道成早年曾师从名儒受业,“治《礼》及《左传春秋》”,后来虽然辍学从戎,但仍然喜学好读,“博涉经史”,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不俗,颇有儒将风度。

王俭出身于名门世族,少年时期就以“专心写学,手不释卷”而闻名,算是一个博通古

今的饱读之士。刘宋末年他投靠萧道成后,很快就发现了萧道成有文墨之好的特点,便投其所好,答问谋议,引史据典。

萧道成称帝后,在宫中设私宴款待几位亲信大臣,席间他一时高兴,便吩咐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以助酒兴。几位大臣不敢怠慢,纷纷使出拿手好戏来取悦皇上,有的弹琵琶,有的抚琴,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萧道成的爱将王敬则是个粗俗武夫,也乘着酒兴脱光膀子,跳起了武人所擅长的“拍张”之舞。虽然雅俗俱有,热闹非凡,但萧道成却意有不满。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王俭一语惊人:“臣无所能,唯知诵书。”说罢便跪倒在萧道成面前,高声朗诵起《封禅书》。

封禅是古代一种表示帝王受命而有天下的典礼,凡是认为自己功德无上、事业鼎盛的帝王,都要到泰山举行这种告祭天地的盛典。《封禅书》是一篇为汉武帝歌功颂德的谀世之作。王俭咏此,显然是借古颂今,称颂萧道成。既把萧齐的建立说成顺应天意之举,又把萧道成比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石双鸟,可谓恰到好处。萧道成听了很高兴,夸赞说:“儒者之言,可作万世之宝。”

历史上对王俭的看法不一,不管是献谄也好,还是迎合也罢,王俭都是善于欣赏别人成就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就,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劝谏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够先欣赏别人的成就和德行,对其大加赞扬,然后趁对方高兴的时候,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战国时期,齐宣王野心勃勃,一心想在诸侯国中称霸。于是就去请教孟子:“怎样才能统一天下,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呢?”“能。”孟轲想到当时所有的国君都是爱听颂扬的话,他略沉思了一下说,“我听说,你有一次因新钟铸成,准备杀头牛祭钟,您因为看见好端端的一头牛无罪而被杀,于心不忍,结果就没有杀那头牛,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十分高兴,他想不到这个善举孟子也有所耳闻,赶紧回答说:“是有这回事。”孟子说:“大王,这就是恻隐之心啊!凭您这种恻隐之心,就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齐宣王益发高兴起来,他眼前充满了希望和光明,急于听孟子下面的话。

孟子接着说:“现在的问题是您肯干不肯干罢了。比如有人说‘我能举起千斤东西,但却举不起—根羽毛;眼睛能看得清毫毛,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齐宣王答道:“我当然不相信这种话。”

孟子继续说:“这就对了。如今您能用好心对待牛,却不能用这种好心去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叫人不能相信,就和不肯举一根羽毛和看不见一车木柴一样。如今老百姓所以不能安居乐业,这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而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所以我说,您能行王道,能统一天下,问题是您‘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先抓住齐宣王不忍杀牛的慈善之心,对其大加欣赏,由此肯定齐宣王有统一天下的条件。这使得宣王自鸣得意,为接受批评创造了气氛,然后引申出严厉的批评。这批评尖锐深刻,几乎不留情面,但是由于先有奉承作陪衬,居然能使宣王欣然接受。孟子深知宣王心理,欲抑先扬,迂缓进谏,达到了目的。试想,如果孟子一上来就直陈己见,批评宣王不爱护老百姓,恐怕宣王早就对他下逐客令了。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的目的是确定的,说话的方式却是可以变通的。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话,达到说话的目的,就不应该讲话直通通地说出来,而应该通过一种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对对方的成就先进行赞美,创造一个对方乐于接受的氛围后,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赞美显然不是谄媚,谄媚的目的是不择手段地获得个人利益,而这种赞美确是为了齐国的百姓,为此是大义之举。如果迂腐的人以此来判断孟子说了假话,那么显然是吹毛求疵了。古代多少直臣,直通通地批评君主,结果被杀。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跟唐太宗一样能够包容魏征的,更何况唐太宗对魏征也起过杀心。

21 良言也要学会多放糖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个修养的问题。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确实是箴言,但这只是说有时候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是确实是利于行的,是忠言,并不代表忠言就一定逆耳。为什么忠言必须逆耳呢?历史上有很多大臣都因为忠言而为国君所杀,后世称赞他们是忠臣,而那些君王被称为昏君。其实忠言和逆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常常用良药苦口来形容忠言逆耳,但是良药完全可以不苦口,只要你多放一些糖。

其实几乎是所有人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听得进逆耳的忠言,而不会一直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几乎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其主要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话,试想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说了逆耳的话,你会怎么反应,肯定是认为他要么在挖苦讥讽,要么在寻衅滋事。也许人家是一片好心,但是你对陌生人有防范心理,觉得陌生人不可能没有任何企图就献好心。倘若这个陌生人成了你的朋友,你比较信赖他,一两次忠言你也许听得进去,但是忠言如果过多,而且都是同样逆耳的话,你会觉得他看不起你,自然会慢慢疏远你。

其次,人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忠言。如果你想保持和朋友之间亲密关系,最好不要多说忠言,也不要看不起那些经常说你朋友好话的人。忠言只能在关键时刻说。有些人有说忠言的癖好,认为自己确实是为朋友好,才这么说话,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自卑,即使那些十分成功的人,你所说的忠言可能让他们的自卑情结进一步加深。他们需要鼓励,而不是打击。很多逆耳的忠言就是一种十分无情的打击,这样做你不失去你的朋友才怪。

再次,别人往往有自己的主张。看待一个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别人做出一个决定,自然是他认为这个决定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于是才做出。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给他提意见,公开反对这个决定,别人往往会很不开心,虽然他明白你是为了他好,但他同样很可能会生气。高明的人也许会做个样子,会对他的建议和主张表示感谢,在这个时候你要见好就收,而不要反复提忠言,忠言太多,别人会觉得你在干扰他的决策。毕竟别人觉得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是经过十分谨慎和细致思考的,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最后,能出主意的人太多,自诩自己能出主意的人更多。这些话如果别人都听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就成了处理信息的机器,而没有自己的主张,而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会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来贯彻自己的想法。过多地干涉别人的决策,别人会十分不高兴的。有些人看到别人偶尔采纳了他的一条建议,就老是给别人提建议,殊不知别人偶尔采纳只是意思意思而已,是不想让你失望罢了。如果你反复提的话,总有一天别人会不耐烦的。

忠言如果是杯苦药,那么千万要记得多加点糖。只要目的达到,多加点糖并不是损失。千万不要用迂腐的道德束缚自己做事,那样做很容易得罪人。说真话固然重要,但是要注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错了,真话也没有人听。

“无才无德痴顽老子”是一个古人对契丹国君说的话,他这句话把契丹国君给逗乐了,结果契丹国君下令自己的士兵不再屠杀中原百姓。因为这句话,拯救了几十万中原百姓的性命!

也许会有人说高估了这句话的分量,然后拿出什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之类的理论来证明不是这句话有分量,而是契丹国君有仁慈的心,或者说什么这是直接原因,还有根本原因之类的道理。

其实这句话就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对于手握天下百姓生杀大权的国君来说,他的一念完全可以改变历史,而他的一念往往又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这个人说了个很自我贬低的笑话,结果把国君逗乐了,下令不杀中原百姓是完全有可能的。

然而这句话可以一分为五,它描述了说话人的五种特征,其中前四种特征是假的,是故意自我贬低的,他有德有才,不痴呆也不顽固,而且可以这样形容:他非常有德,德被天下;非常有才,才华横溢;从不痴呆,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也不顽固,他做人做事泾渭分明。而最后一个特征确实是真的,当年他确实是拄着拐杖去见契丹国君耶律德光的。

成大事者认为,忠言也可以不逆耳,只要你善于委婉表达。

22 话不投机,就要少说

成大事者认为,如果话不投机,就要少说。但人们经常忘记这条经验,越是话不投机,说得越多,生怕别人没有听清楚自己的意思。

人与人对话很多时候是凭借感觉的,感觉对了,话语自然就多。同种性格、有相同经历的人往往共同话题多,原因就在于同样的性格和共同的经历让他们产生了同样的感觉。

当感觉不对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少说话,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对于别人来说可能都不值得相信。人话一多,就容易失言,更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有些时候,或许你是想活跃气氛,但是别人却容易认为你轻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冷场就冷场,并不是你的责任,你没有必要通过自我贬低来让场面活跃起来。话不投机的时候就要少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想交谈下去,就要找恰当的机会。话不投机很多时候还是因为机会不好。历史上,忠臣进谏有的容易被采纳,有的却始终无法被采纳,有部分原因是时机不对。其实谈话的最好时机在于别人对你有求的时候,尤其是问你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说的话是针对他的问题而来,容易受到别人的重视。

唐太宗到了晚年,由于天下太平已久,原先那种虚怀纳谏的气度已变得少有了,越来越听不进去反面的意见。魏征看到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一直想找个机会向太宗指出这个问题。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唐太宗心情十分舒畅,笑着问魏征:“你看近来政治怎么样?”魏征巴不得皇上这么发问,便回答说:“贞观初年,陛下主动引导人们进谏;几年之后,再遇到有人进谏也还能愉快地接受;而近一两年来,只能勉勉强强接受一半意见,而且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太宗听了有点吃惊,便向他问道:“你凭什么这样说呢?”

听到皇上要他摆事实,魏征顺势说道:“陛下还记得在您刚即位的时候,要判元律师死罪,大臣孙伏伽进谏,认为按照法律不应该判死罪,陛下就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的园子赏给了孙伏伽。大家都说皇上赏得太厚了。您说,‘即位以来,还没有人向朕进谏过,所以赏得特别厚。’这是您主动引导人们进谏。后来,柳雄假冒在隋朝做官的资历,被主管部门发觉检举,要判他死罪。大理少卿戴胄说只应该判他有期徒刑,他再三申述自己的主张,您终于同意赦免了柳雄的死罪。当时您还对戴胄说,‘只要像你这样坚持守法。就不愁滥用刑罚了。’这是您能够愉快地接受意见。”

说到这里,魏征看见太宗听得非常认真,略微停顿了一会儿后,又摆出第三条根据。他说:“近来皇甫德上书,说修洛阳宫是劳民伤财,收地租是严重地剥削老自姓,妇女流行高髻是宫中传出来的,陛下却恨恨地说,‘这人要使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取一文钱,宫女都没有头发,才称心满意呢?’当时我说,‘臣子上书,若不激烈直率,就引不起君主的注意,而激烈直率就近于毁谤。’当时陛下虽听从我的话,赏他绸缎了事,但是心里总不舒服,这就是陛下难于接受意见了。”

太宗明白了,说道:“如果不是您,就没有人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一个人苦于自己不知道自己啊!”

话不投机半句多,更何况是批评,而且是对圣上呢!同样的话,说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氛下,效果就会大不相同。而把握良机,选择最佳地点、最佳时间、最佳气氛、不失时机地利用外部环境进行说辩,则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魏征进谏批评太宗,就是趁太宗高兴和发问的时候,这时候是皇帝接受劝谏的最佳时机。于是魏征抓住这个机会,大胆地向皇帝进谏,说服了皇帝,自己也免遭了责难。

在别人不需要话语的时候,给他一两句他都会觉得你啰嗦。当别人迫切需要指点的时候,你说上千句万句,他都嫌不够。为此,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对方的需求,他们想听什么样的话,他们现在的忧虑在哪里,什么样的话能让他们感觉更好,什么样的话能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等等。这些点如果找到,然后针对这些点来组织语言,说话往往能够起到最大的效果。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时候话本身没有任何错,但关键在于机会的把握和对谈话对象的把握。对所有人,在任何场合都说千篇一律的话,肯定反响是不同的。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时机来组织语言,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对于那些根本就不愿意听我们说话的人,那就千万不要说什么,否则他们会觉得我们过于聒噪,对于那些愿意听我们说话的人,也应该选择好的时机,说些应当时风景的话。

23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成大事者认为,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有些人很会说话,说得很得体,但是很多时候都不如沉默的人。因为巧言乱德,宁可显得笨拙,宁可显得沉默,也不要让人对你有所防范。

殷纣王荒**无道,不理朝政,不分昼夜地设宴饮酒作乐,连今天是什么日子都不知道了。他问左右大臣,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于是,他就派人去问箕子。箕子是王族中十分贤能的人,他对身边的侍从说:“作为一国之君,日期都不知道,看来世道是该变变了。既然如此,别人都说忘了日子,如果就我说知道的话,那么大王就会对我起戒心,我就很危险了。”这样,箕子就对来问日子的差使说:“我也醉得忘了日子了。”箕子聪明人装糊涂,知佯装不知,众人皆醉我也未醒,消除了纣王的戒心,免遭杀身之祸。

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是能够适时沉默的人,当他的兄长无端被杀的时候,他都没有争辩,隐忍生存,最后终于为他的兄长报了仇,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刘秀。

汉朝光武帝刘秀小时候,在家表现得十分勤快,愿干实事不尚虚夸,显得十分憨厚、性格平和。虽想出人头地,但从不露声色。为此,他的哥哥刘演自比刘邦(少时是一个浪**公子),把刘秀比作刘邦的二哥刘喜(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很瞧不起他,并常常以此嘲笑刘秀。刘秀去长安读书,当他读到《论语》中“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句时,简直是手舞足蹈地说:“说得太好了,太好了,真是一杆见底!”从此,他便以这句至理名言规范自己的言行。

刘演、刘秀兄弟二人发动青陵起义,结果皇帝却没当上,致使刘演心中不快。刘玄也清楚刘演性情蛮横,又野心勃勃,再加上以他为首的青陵兵在与王莽的军队作战中,又节节胜利,战功卓著,无疑,这一切对自己的皇位宝座是个巨大的威胁。所以,总想找个借口除掉刘演。

刘稷是刘演的部将,听说刘玄当了皇帝,心中也十分不满,便大发牢骚说:“今起兵图谋大事,全是刘演的功劳,他刘玄算个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配称皇帝?”刘玄听后,想收买刘稷,封他为抗威将军,刘稷拒不接受。刘玄要杀刘稷,遭到刘演反对。刘玄一怒之下,便将刘演、刘稷—起杀掉。尔后,为了斩草除根,便伺机将刘秀杀掉。

刘玄为找借口,便派人去对刘秀宣布诏书说:“太常偏将军刘秀英勇善战,特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还没等刘演谢恩,接着又宣布说:“大司徒刘演,一向图谋不轨,常有抗帝之意,所以把他杀了。”以此来试探刘秀的反映,如稍有恨意,便就地将其正法。刘秀是何等聪明,对刘玄的这点用意怎能不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刘秀听完诏书后,极力克制住内心的杀兄之恨,慌忙磕头谢恩说:“陛下赏罚甚明。我建功微小,不值一提,皇上如此嘉奖,秀实在受之有愧。兄刘演素有反意。我也常劝他野心必毙,但他就是不听,发展到今天刑极其身,实在是罪有应得。”刘秀一席话语,表现得十分真诚,不要说报信宣诏之人深信不疑,就连他的部下也都信以为真,无不为刘秀的大义灭亲之举感动得流下眼泪。

宣旨人走后,刘秀回到帐内,关紧房门,便捶胸大哭,恨得咬牙切齿地说:“杀兄之仇不报,还配做人!”但在第二天,他又立即跑到刘玄住处,言必称陛下,口必言皇恩浩**,绝不提昆阳大捷之功。刘秀既显得十分恭谨,又表现得粗犷大度,平时谈吐,不透半点哀痛意,也不为刘演服丧,饮食谈笑和平常一样。

刘秀“以小忍成大谋”的表演,终于使刘玄解除了猜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以为刘秀真的忠于他。三个月以后,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的身份被派往河北。从此,刘秀便摆脱了刘玄的监视和控制,迅速招兵买马,网罗人才,扩充实力。他在到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发展到十余万人,有了一大批既能征善战,又对其忠心耿耿的战将,使其很快具备了和刘玄抗衡的力量,便公开和刘玄分道扬镳了。

刘演易于喜怒,专横跋扈,锋芒外露,成了皇帝的刀下之鬼。刘秀性格内向,事不外露,城府深沉,容忍一时而不乱大谋。当刘演被杀的消息传来时,刘秀为避免过早与刘玄发生正面冲突,极力克制自己。立即从出征的战场赶来当面向刘玄谢罪:他对自己所立战功只字不提,而且深深引以自责,也不为其兄服丧,饮食言笑如同平常,毫无丧兄之痛的表示。这番成功的韬晦表演,终于使刘秀转危为安、逢凶化吉,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加官晋爵,为其以后建立东汉王朝保存了实力,最终成就了东汉王朝的一统大业。孔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说小事情不肯忍耐,就会打乱整个计划。对于孔子这句至理名言,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算是学到了家。

成大事者认为,沉默不仅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沉默并不是懦弱,并不是不敢反抗,而是在积蓄力量。这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语言和行动上的一时优势,就忘记了长远的发展。历史上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时候,人需要沉默,这种沉默是最有力量的,尤其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

24 行动往往是最好的语言

成大事者认为行动往往是最好的语言。尤其是当我们有过失,有人专心诚意来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更需要通过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其实,人没有过失,无故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应该学会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反驳,不是矢口否认,而是对别人的一种感激,对别人提醒的一种肯定。

有人对赵简子说:“您为什么不改正过错呢?”

赵简子说:“好的!”

侍从说:“您并没有过错,改正什么呢?”

赵简子说:“我说好的,不一定真的有过错,我是希望有人来直言规劝我。如果我拒绝这个叫我改过的人,就是拒绝直言规劝我的人,那么,直言规劝的人就一定不会来了,我的过失很快就会有了。”

别人的批评不正确,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和行动,却会对我们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听到别人谈论我们的缺点时,想办法不要急于辩护,因为这是愚人的习惯做法。让我们放聪明点也更谦虚一点,我们可以气度恢宏地说:“先听听他说什么吧,趁我这个缺点没有造成灾难之前让它死在这次谈话中吧!”这种对待批评的态度,大有裨益于自己。

人们因为面子而坚持错误。事实上,改过的勇气能使人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

有一次,师经弹琴伴奏,魏文侯合着节拍跳舞,边跳边唱:“听我的话,不要违背我。”师经一听,马上拿起琴去撞击魏文侯,却没有击中人,只击中了帽子上悬抹的珠串,珠串被打散了。

魏文侯恼怒地问左右的人:“做臣子的竟敢打他的主子,该当何罪?”

左右的人说:“应该活活煮死。”

于是,侍从们拖着师经走下堂。才下一级台阶,师经说:“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

魏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从前,尧舜做君王,只担心他们讲的话没有人敢反对;桀纣做君王,只担心他们讲的话有人反对;现在,我打的是暴君桀纣,并没有打您。”

魏文侯惭愧地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琴悬挂到城门口,作为我改过的符信;不要修补珠串,作为我的警戒。”

魏文侯当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种果断的行动不但没有损害他的形象,反而更体现了他的伟人风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扬长避短才算机智,拿自己最不擅长的柔弱之处去硬碰别人修炼得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其结果便可想而知。人会有各种潜能与优势,但你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机会发挥出来,你只能在两个地方用足你的力气。而在你没有用力气的地方,在你无暇顾及的地方,你必然不如那些在这地方用足力气的人。你的精力有限,机遇也有限,因此,你胜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很多。只有对这一点看明白了,你才有从容的心态听取别人的批评并用心改正,也才能真正地胜于人了。

其实,在很多时候,必须有表现自己才华的行动,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这种行动往往比自己说自己多厉害要管用得多。

唐代的陈子昂被称为一代文学大师。他刚刚进京时,虽然饱学诗书,文采飞扬,但仍然是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

这一天,陈子昂正为怀才不遇而郁闷,心中感叹没有伯乐认识自己这匹千里马。于是他走出门来到大街上逛**、散心。突然,他在大街的拐角处,看到一个人,手中捧着一把古琴,对来来往往的路人吆喝兜售,要价一百万钱。

陈子昂仔细看那琴,没有看出什么特别之处。过路人看了,一个个摇头咋舌,都说太贵。

陈子昂见状,计上心头,慷慨解囊,买下了那把古琴。众人见他连价也不还就买下了,以为他是个书呆子,纷纷议论说他上当了,哪有一把琴值一百万钱的?

众说纷纭之际,陈子昂大声说:“本人自幼从名师学琴,识得真假。这把琴是上等桐木所制,确是古琴,一百万并不贵。各位如有雅兴,明日请到寓所来听我弹琴,并欢迎此道中人前来切磋和指教,相信你们会不枉此行。”接着说明了自己的地址,就匆匆离去了。

一时间,京城大街小巷纷纷传递着这个消息,人们都期待着观看明天的盛会。

第二天早晨,大家蜂拥而至,想听听一百万的古琴到底有何神妙之处。谁知陈子昂捧着琴,却不弹奏,高高举在头顶,“啪”地摔在地上。众人齐声惊呼,愕然不已,这可是一百万钱啊!

趁大家惊愕之际,陈子昂自我介绍道:“本人陈子昂,家居四川,早闻京城的父老好喜文弄墨,在下不才,有拙作几百篇,想与大家以文会友。至于弹琴之事,不过雕虫小技,绝非我陈子昂所关心,今天让大家失望,深感歉意!谨以拙文相送,以示补偿!”

说完深鞠一躬,把箱子里的文章散发给在场的众人,大家纷纷传阅。几百篇文章,篇篇文采飞扬,字字灵动飘逸,人们立刻为陈子昂的才华所叹服。许多人感叹说:“如此风流才子却迟迟没有被发现,实在是一大遗憾啊!”

一天之内,陈子昂立刻名满京城,并由此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陈子昂的行动立即让他获得了成功。成大事者认为,人很多时候就在成功的门前,但是很多人没有勇气去推开那一扇虚掩的门。因为他们的心态告诉他们说,一推开里面就会跑出来一条疯狗,自己一定会被咬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就这样的好。结果缺少行动的他们失去了一次次成功的机会。

25 忧愁烦恼,找知己诉说

成大事者认为,人难免有忧愁烦恼,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选择说出来。你并不能向所有人都倾诉你的忧愁烦恼,真正能够听你忧愁烦恼的是你的知己,其他人听去了对你往往有害。

历史上有许多国君,在即位的时候很年轻,又很长寿,太子往往到了很大的年龄,这些太子们都难免有些着急。很多太子为了及早登基,往往通过不断蓄积自己的力量,来谋夺皇帝的宝座,而他们的父亲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会立即废掉太子。至于这些情况,父亲们是怎么发现的呢?大多是太子向别人抱怨诉说泄露出来的。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子们口风不紧往往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宋孝宗赵慎有三个儿子。在他即位后,立长子邓王为太子,封次子为庆王,封三儿子为荣王。太子因病去世,孝帝便再未立太子。有一天,皇子赵惇外出,遇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拦住去路,嚷道:“三王得!三王得!”他听了以后,反复思考,认为:“我是三王子,‘三王得’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未立太子,这不正是说我将来要得帝位么?哈哈,这真是天意呀!”从此,他高兴万分,雄心勃勃,加紧习文练武,为将来即位后治理天下做充分的准备。

一些大臣建议孝宗早立太子。按顺序,孝宗应立次子赵恺为太子,但孝宗却认为庆王赵恺性格懦弱、难以担当社稷大任。三子赵惇倒勤学苦练,英武过人,很像自己,但又担心越序立太子易生是非,故又暂时放了下来。

过了几年,主管天文的太史上奏道:“根据天象,今年陛下应立太子。”宰相虞允文也劝册立。孝宗此时也觉条件成熟,便于立荣王为太子、进封为魏王。赵惇荣立太子,心中高兴,跃跃欲试,恨不能第二天便继位称帝。谁知一等,竟然16年过去了。他从24岁的年轻太子,变成了年已41岁的老太子,仍没有当上皇帝。孝宗仍然身体健康,毫无让位之意。太子心中如火烧火燎坐卧不宁,有心劝孝宗让位却又难于开口。久而久之,他精神有些失常,时而暴怒,时而大笑。

吴太后知道后,很担心,又不知什么原因,便将太子近侍召来问话。“太子病了吗?为何性情无常?”近侍道:“太子当的时间太长了,心中着急所致。他盼望太后劝皇帝早日让位呢!”太后听了笑道:“这有何难,何不早说。”过了几天,孝宗到太后宫中,太后说:“官家年事已高,应该早图消闲,国事就让儿子去干嘛!”孝宗说:“我早有此意,只是惇儿还小,未有经历,故暂时还不能放手。若不是为此,我早就快乐几年了。”太后听了,也觉有理,便如实转告太子,并让他再等几年。

谁知太子一听就火了,当即将头巾摘下,怒气冲冲地说:“小小小!请您看看,我已40多岁了,胡子头发都白了,还以为我小,这都是翁翁的罪过造成的!”这里的翁翁,是指高宗。其意思是说,宋高宗真不该在孝宗到了盛年才禅位,使得40岁出头的赵惇还被孝宗认为小呢!接着,他以问安为名,来到孝宗宫中,对父皇说:“最近有人送我一些染胡子的药,我未动用,不知父皇以为如何?”孝宗知道他的意思,脸上却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胡子白了怕什么?天下人见了,以为你老成,何必要染呢?”赵惇讨了个没趣,只好怏怏退出。

老子是皇帝,儿子不是太子就是王,没有当上太子时想得都发疯,当上了太子急得要发疯。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皇帝老子不让位,太子等得胡子白。赵惇虽然很急迫,但毕竟还心存仁厚,没有动起弑父之念,比起那些手足相残,父子相刃的谋权夺位者来说还是要好得多。

赵惇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皇帝父亲只是责备了他一下。很多其他皇帝父亲都是直接废掉了太子,甚至杀了他们。因为在他们看来,那就是谋反。赵惇到处公开抱怨是做得极其不对的地方。像这种涉及谋反的事情,居然能够随便说出来,胆子也未免太大。幸亏他的父亲仁慈,而他自己也从来只是抱怨而已。

成大事者认为,人难免有忧愁烦恼,当有忧愁烦恼的时候,要学会找真正的知己诉说。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到你的忧愁烦恼,才会为你排忧解难,因为他们关心你。至于其他人,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你,对于你的忧愁烦恼,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你跟他们倾诉,毫无疑问是对牛弹琴,而且显得个人特别轻浮。

26 真心以待,少说违心话

成大事者认为,人与人交往,只要不涉及秘密,都应该学会真心以待,少说违心的话。当你用真心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自然能够体现出你的真性情,这种性情往往能够和别人产生共鸣。其实你是否是真心,别人是能感觉到的。当你说违心话的时候,你的表情表现都会给别人留下不自然的印象。即使是再高明的演员,当他说违心话的时候,还是会有破绽的。

当你真心以待,说出了你所想的话的时候,未尝不会碰到机遇。

一天,汉武帝微服私访,来到郎署,偶遇一郎官。何谓郎官?“郎”,是“廊”字引申出来的,指古代帝王宫殿的廓。所谓郎官,在战国时期是负责皇宫勤杂事务的一种地位很低的小官。到了秦汉时期,开始设郎署,作为郎官办公的地方,同时,郎官的职责也有所扩大,主要负责帝王的护卫、侍从工作,并有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责任。武帝所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郎官。

这个郎官,不仅须发皆白,衣服也破旧不堪。汉武帝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郎官的?”只见这郎官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小人姓颜名驷,江都人氏,在文帝的时候就开始做郎官了。”

武帝听后很惊讶,心想,这官虽不大,可已经是三朝元老了,不由肃然起敬。武帝又问:“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作郎官呢?”颜驷听后,不由淡然一笑,而又无所谓地答道:“我是生不遇时,又有什么办法呢?文帝是个好皇帝,礼贤下士,十分爱惜人才,但他喜欢文,我却爱武;景帝也不错,也很珍惜人才。但他所喜欢用的是老成持重,深有城府的人,可我当时正年轻力壮,血气方刚;到了陛下即位后,又只喜欢年轻有为,勇于进取的人。而我呢,却又年纪太大了。就这样,我虽然历经三朝,却一次一次都赶不上机遇,也就只好甘做郎官了。”

武帝听后,既觉得这郎官的回答有趣,又觉得所言很有道理,不由产生一种同情之感。武帝回宫之后,经过了解,知道颜驷不仅人品老实,而且思路清晰,很有才学,就下旨将颜驷召上殿来,经过测问,果真不错。又因他一直好武,便把他提升为会稽的都尉,主管会稽的军事工作。

机会有时需要捕捉,有时需要去等,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得来全不费功夫。颜驷的情况属于后者。他虽人品不错,也很有才干,可偏生不逢时,又不善钻营,于是,一个小小的郎官,一干就是多年,成为三朝元老级的人物。好在郎官本人把官位看得很淡,倒也乐在其中。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淡然态度和他那幽默风趣的回话,竟赢得皇帝的注意和赏识,结果郎官变成了都尉。生不遇时终逢时仅仅是一种碰巧吗?

一个人真心对待别人的时候,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真诚来,这种真诚会被别人感受到。相反,一个人对别人有所隐瞒的话,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然会透露不安和焦躁。有些时候,连眼光都是扑朔迷离的。

当然,内敛的人和虚伪的人眼光都有可能扑朔迷离。为此对于那些比较内敛的人来说,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眼神。这种眼神在很多时候比你说的话更加重要。千万不要自己很真诚,但是却被别人当成虚伪的人,这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