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进取创新,不断学习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日记》
雷锋是青春的雷锋,他永远都是朝气蓬勃,力争上游。雷锋是乐观的,他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气馁,勇往直前,干劲十足,展现出一个年轻人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力量。
仅仅20多岁的生命就已经在人世上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最终成为令人景仰的大英雄、好模范,可以说雷锋精神对全体人类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做个好学生
1950年夏天,雷锋10岁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走进学校,成为一名学生。对雷锋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上学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而他现在坐在教室里,心里感到十分幸福。
拿到新书,雷锋如获至宝,翻开第一页,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雷锋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感激之情,暗暗告诉自己: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报答共产党,报答毛主席。雷锋人生的第一课就这样开始了。
这时的雷锋还叫雷正兴,他在学校不但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同学,品学兼优,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中途,雷锋还转过学,不管离学校多远,天气如何,雷锋总是风雨无阻,从不迟到,表现都很出色。
据雷锋的小学同学回忆,雷锋当时是同学学习的好榜样。同学不管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难题,都会找雷锋帮忙,雷锋每次都会认真耐心地讲给同学听。雷锋上学从来没有迟到过,放学时天已黑了,雷锋回到家还要自己做饭吃。当时,同学们特地为雷锋编了一个非常贴切的顺口溜:“小小雷正兴,家里贫又穷,赶路几十里,早到第一名,学习他很好,活动他最行。大家学习他,争做好学生。”雷锋的这位小学同学,回想起当时快要考试的时候,雷锋还帮他把要考的科目从头到尾复习一遍,不禁感慨万千。
雷锋还是学校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当过少先队代表、鼓手、旗手等等,做得都很棒。
1956年7月15日,这一天,雷正兴小学毕业了。他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参加了小学毕业典礼,开心的同时,他又面临另一个问题,毕业后该何去何从呢?老师问他作何打算,他一时沉默不语,无言以对。此时的同学们有的直接升初中,有的准备去工人……雷锋对此一直不言不语。
毕业典礼上,校长和其他老师分别发表了讲话,雷锋饱含深情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们小学毕业了,……我决心留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当一个新式农民,我决心做个好农民,争取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做一个好工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出把力。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参军做个好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
老师们,请你们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参加完学校的毕业典礼,16岁的雷锋就这样毕业了。他还想继续上学吗?对于成绩优秀的雷锋来说,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他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学离家很远,不能每天走路到学校,只能住校,这样吃住都要花钱,乡亲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哪有能力承担起雷锋的费用!乡长想帮他一把,但也爱莫能助。雷锋的学生生涯暂时就此结束了。
与文学结缘
雷锋喜欢写作,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都有留存,他把自己满腔的热血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1958年,雷锋曾写下《茵茵》、《小说短章》和《一个孤儿》三篇小说。他的第一篇小说《茵茵》给我们讲述一个年轻女同志的故事,她爱党、爱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她聪明能干、勤劳忘我。
雷锋还创作了优美的诗歌和散文。他为圆自己的作家梦想,做了不少学习笔记,内容如下:
一、诗歌包括:骚、铭、赋、民歌、古诗、绝诗、律诗、词、散曲。
二、民歌特点:语言精练,含义深远,内容丰富,押韵,易于上口,易于流传。
三、形式分为两种:
1.叙事诗;
2.抒情诗。
这两种诗的区别:
(1)叙事诗是描写人物的动态现象。
(2)抒情诗是抒发作者的情感。
雷锋创作的诗歌有《南来的燕子啊》、《党救了我》、《穿上军装的时候》、《一颗红心献给党》等。1958年,雷锋曾写下《歌颂领袖毛泽东》、《以革命的名义》和《啄木鸟》等诗篇。
歌颂领袖毛泽东
河流奔腾向海洋,
海上升起了红太阳。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领导我们走向胜利和解放。
您领导我们生产建设,
把困难贫穷埋葬。
您领导我们战胜敌人,
把祖国变得繁荣富强。
啄木鸟
把自己当作啄木鸟吧!
用辛勤而艰苦的劳动,
为万木除病灭害,
使树木长得挺拔参天。
绿化原野,
造福人类!
……
以革命的名义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以革命的精神,对待现在;
以革命的态度,创造未来。
雷锋在诗中提到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对新旧社会的对比,表达出对毛主席的无比景仰之情,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热情和忠诚。雷锋以高昂的革命精神,对待眼前的每一项工作。
练投弹
雷锋应征入伍后,开始加强各种训练。快要练习投弹的时候,班长特地提醒雷锋,让他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个头不高、力气不够大的雷锋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但雷锋面对困难时,从来都是迎难而上,从不会在困难面前当“逃兵”。
严格紧张的投弹练习开始了。最初时,雷锋的成绩总是不理想,感到很吃力。雷锋想到自己当兵就是来保卫祖国的,怎么能因为几次投弹失败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呢?更何况,自己投弹不过关,还会连累全班的整体成绩。不行!要私底下多练习,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投弹手。
雷锋经过思想上的斗争,下定决心,开始不停地练习。起初,雷锋的苦练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效,反而让投弹的距离越来越短了,这让他感到很苦恼,怎么会这样呢?此时,雷锋想到了自己曾做的笔记: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就是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但也是最容易动摇的时候。要想成为一个光荣的革命战士,就要经得起考验,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想到这里,雷锋顿时热血沸腾,来了精神,接着练习。此时此刻,他忘记了手臂的酸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忘记了时间。经过几周的起早贪黑,雷锋感觉到自己的臂膀结实了许多,比以前更有力量了。
考核投弹的那天,战友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轮到雷锋了,事实证明,付出总会有收获的,雷锋这次的成绩非常优秀。听到战友们的祝贺声,雷锋谦虚地笑笑,说:“我会继续努力的。”
学汽车驾驶
雷锋在运输连学习汽车驾驶,由于团里有演出任务,临时被派出去,耽误了一些时间。等雷锋回来时,战友们都已经学完了汽车驾驶的理论知识,雷锋落后不少。他心里有点儿着急,可急也没用,不能马上就试车,他只好抓紧时间学习汽车驾驶的理论知识,好赶上与战友落下的距离。
还好,雷锋以前学过驾驶拖拉机和推土机,这有助于他对汽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雷锋明白,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得更快,但汽车数量有限,雷锋就趁着晚上没人用车,拿着照明工具,结合理论知识,仔细观察汽车的外观构造。
经过雷锋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不懈努力,终于赶上战友们的进度,可以和他们一起练习驾驶了。
由于人多车少,想多点练习的机会,只有做模型车了。雷锋和几个战友齐心协力,按照科学的方法,用两天时间就把一个模型车做好了。雷锋坐上去试了几次,终于能和真正的汽车一样正常驾驶了。经过练习,雷锋和战友们终于可以娴熟地驾驶汽车,大家都不免有些得意。
排长得知这一情况后,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说道:“开汽车没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只会开就可以了。想没想过汽车在荒郊野外出现意外怎么办?真正驾驶汽车的高手,同时还是一个修理汽车的高手。”
排长的一番话,让雷锋和战友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了。
这件事过后,雷锋对汽车驾驶技术更加痴迷了。坐公交车时,雷锋两眼紧盯着司机,看司机如何操作,想象自己在不同状况下作何反应。有一次,雷锋坐部队的大卡车回驻地,车出了点状况,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了。他从驾驶窗里看见驾驶员拉了一下阻风,然后车又正常驾驶了,雷锋心里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
停车后,雷锋走上前去问驾驶员,为什么要拉阻风。驾驶员告诉他,这是判断发动机发生故障是油路还是电路的原因
。雷锋听了很受启发,回去后,他把这个听来的驾驶经验告诉给全班的战友,使大家的认识都得到了提高。
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人呼出的气似乎立即要结成冰一样,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般。雷锋和他的战友检查汽车,进行保养。战友冻得直哆嗦,手都僵硬了。他向雷锋提议,边烤火边干活。面对这样的天气,雷锋当然很想烤火取暖,可是雷锋想到,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战场上怎么办呢?在和敌人作战时,天气再冷不也要打下去吗?于是打消了烤火的念头。他对战友说:“环境越艰苦,越是要坚持住,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雷锋和战友接着干起来,专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检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火花塞帽不见了。火花塞帽很小,只有豆子一般大小,不容易找见。雷锋的战友找到一个新的火花塞帽,准备把它换上。但雷锋坚持一定得找到火花塞帽,他想,如果火花塞帽掉到气缸里了,没人知道就把车开出去,不是很危险吗?要是事故发生了,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啊!
为了找到那个小小的火花塞帽,他们俩重新把发动机卸开仔细检查。火花塞帽果然掉落进了汽缸里。正是这种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让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挤时间”与“钻钉子”
一次,雷锋到电影院看电影。在电影放映之前,雷锋听到身后突然传来一位小朋友向自己打招呼的声音:“雷锋叔叔,你好!”
“哦,是小贾同学,你也来看电影啊。”雷锋扭过头来,认出是运输连附近小学的学生小贾。
“雷锋叔叔,你刚才在做什么呢?”小贾问道。
看到小贾一直盯着自己手中拿着的《毛泽东选集》,雷锋猜到了小贾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他微笑着回答:“电影还要一会儿才开始放映,这段时间不利用起来太浪费了,不如看会儿书。”
“雷锋叔叔,这么短的时间你能看多少?”小贾问雷锋。
“看了有五六页。看一页就多掌握一页的知识,积少成多嘛。学习就要抓紧点滴时间。”雷锋说。
雷锋就是这样利用“挤”出来的点滴时间来读书学习的。
雷锋拥有广泛的学习兴趣。他不仅勤于学习政治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文学和写作也很感兴趣,并且时常练习。不过,运输连的日常工作十分紧张,雷锋和战友几乎每天都要驾驶汽车奔波,根本没有固定的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放在他的挎包里,随身携带。当停车休息时,雷锋就坐在驾驶室里抓紧时间看书。
一天晚上,已经过了11点,指导员忙完连里的事情回去休息。在路过连队休息室的时候,他发现里面还开着灯。
指导员想:难道又是雷锋在里面看书吗?他走进去一看,果然如此。指导员说:“雷锋,都已经11点了,怎么还不休息呀,明天还要出车呢!”雷锋赶忙站起来说:“马上就回,再有一会儿就看完了。”指导员怕雷锋熬坏了身体,接着说:“不行,太晚了。赶快回去睡觉。”于是,雷锋收起书,背着包离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指导员发现休息室的灯还亮着。他一边向休息室走去,一边想着:怎么回事啊?我记得刚才关灯了。
休息室里,雷锋正在灯下专心致志地看着书。指导员悄悄地走到他后面,看见雷锋正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着东西。他写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和学习,没有理由不改正缺点和错误,没有理由只顾自己不顾集体,没有理由只顾个人眼前利益,而忘记了整个无产阶级的最大利益。”
指导员在雷锋身边坐下来,拿起一本《为人民服务》,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指导员,你怎么来了?是我影响你休息了吗?”雷锋不知指导员何时来的,不好意思地说道。
指导员被雷锋的学习精神感动了,说:“太晚了,你明天还要出车,早点休息吧。”
在雷锋看来,要勤动脑筋、多思考,学习东西时要“钻”进去。
知错能改就是好战士
生活中的雷锋,处处争当先进。可他毕竟是一个普通人,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难能可贵的是,他知错能改,仍旧是一个好战士。他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认识了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半,改正了缺点就是进步。”
一天,雷锋奉命和炊事班的小刘、小陈两名战士到农场拉菜。
他们忙活了一阵,把菜装上车时,天已经黑了。
因为农场和部队驻地离得有些远,回去的话,大概已经过了食堂的饭点。雷锋心想:小刘和小陈一直在忙,中午也没顾得上吃饭,先让他俩在农场的食堂吃了再回去吧,不然一路颠簸,那样的滋味可不好受。
打定主意后,雷锋便和农场的管理员商量了一下,叫上小刘和小陈去食堂吃饭。可是,小刘和小陈却不乐意。他们催促着雷锋:“咱们还是别吃了。既然菜已经装好了,那就赶紧回部队吧!”
“就算咱们赶回去的话,也已经过了吃饭的点了。反正,农场食堂的饭也是现成的,咱们吃了再走也来得及。”雷锋劝说道。
无论雷锋怎么劝说,小刘和小陈也不想在食堂吃饭。最后,雷锋拗不过他们,只好空着肚子开车走了。三人回到部队驻地后,小刘和小陈找到指导员,打了雷锋的小报告:“雷锋不和我们商量,就自作主张,非得留在农场吃饭。”
雷锋知道后,心里十分难受。他心想:我是一片好意啊,怎么反倒打起我的小报告来了?这件事闹得雷锋很不开心。一连几天,雷锋到食堂打饭,都不爱搭理小刘和小陈。
指导员了解到情况后,觉得事情严重了,便找到雷锋,决定开导他一下:“雷锋,最近的思想状况不太好啊!”
雷锋知道指导员想说什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是不是还在为小刘和小陈的事赌气呢?”指导员问道。
指导员见雷锋不说话,接着说:“小刘和小陈的报告没打错。按理说,他俩是否要在农场食堂吃饭,要由他们自己决定。我知道你是出于好心,可是你没有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鲁莽行事,武断决定,怎么可以呢?现在你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碰见这种事情,是否也能坦然接受呢?”
听了指导员的话,雷锋茅塞顿开。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雷锋赶紧找到小刘和小陈,当面向两人道歉说:“小刘,小陈,感谢你们的批评,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在农场吃饭的事情,是我的错,是我没有跟你们提前沟通。我向你们保证,以后再不主观臆断了!”
小刘和小陈两人见雷锋态度诚恳,还主动道歉,就原谅了他。
过了几天,雷锋到食堂帮忙。虽然还没到饭点,雷锋却饿了。这时,他看见一个锅里还剩下点锅巴,就顺手拿起一块吃了起来。不巧的是,雷锋的这个行为,被炊事员小刘看见了。小刘走过去,黑着脸对雷锋说道:“自觉点啊!”
雷锋见小刘语气很不友好,顿时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他觉得,自己干了一上午活,又饿又累,吃块锅巴垫补一下,就要受到批评,简直就是小题大做。他越想越气,冲小刘说:“不就是块锅巴吗?至于这样批评人吗?”说完,雷锋就不管不顾地向宿舍走去,也不管活干完了没有。
回到宿舍的雷锋,心情开始平静下来。他的脑海里浮现一句话,那是他在阅读毛主席的著作时记下的一句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雷锋一拍脑袋,自言自语地说道:“对呀,我为什么要怕别人的批评指正呢?本来食堂就有规定,不论什么东西,都不能随便乱吃。我违反了规定,小刘批评得对,我应该虚心接受才行!”意识到这一点后,雷锋赶紧跑回厨房,找到小刘,向他承认了错误。小刘也觉得自己刚才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不对,诚恳地向雷锋表达了歉意。
经过这两件事情,雷锋的思想觉悟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更近了一层。
小范是雷锋班里的一名战士。这名战士生活上有些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不太强,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犯错误。鉴于此,连长在大会上多次点名批评,希望他能尽快改掉这些坏毛病。可是,小范一直没有改正的迹象,反而对连长的批评颇有微词。
当时作为副班长的雷锋,找到小范,准备做做他的思想工作。谁知,小范对雷锋的好意并不领情,冷冷地回应道:“少给我上政治课,我不爱听。”说完,小范就气冲冲地走了。
雷锋苦笑了一下,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小范刚刚挨了批评,心情不是很好。如果这时候再多加劝阻,只会让事情演变得更糟。
过了几天,雷锋猜想,小范的心情应该平静下来了,就邀请小范一起到外面散步。趁着这个机会,雷锋和颜悦色地对小范说:“小范,平心静气地想一想,领导批评你,其实也是在帮助你。如果大家都对你放任不管,那你岂不是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再说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哪儿,就得遵守哪儿的纪律。你说是不是?”
大概是雷锋的语气比较缓和,或许是小范的心情不那么激动了,这一次,小范没有生硬地将雷锋的话顶回去。他脸上的表情很平静,能看得出,他正在认真地倾听雷锋的话
,仔细地琢磨雷锋的意思。
雷锋接着说:“还记得咱们刚入伍的那天吗?家里的老人不停地嘱咐我们,在部队要好好地遵守纪律,好好地锻炼自己,做一名好战士。这是家里人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一片心意啊!”
这时,雷锋发现,小范不知不觉地低下了头。他知道,小范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赶紧趁热打铁,准备彻底地将小范“拉”回来。雷锋接着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孩子,深知苦难是一种怎样的折磨。现在解放了,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咱们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担惊受怕了。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今天的幸福日子,是多少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现在,我们参军入伍,不用像以前那样流血牺牲了,可我们到部队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不是为了混口饭吃,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啊!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咱们就必须要遵守纪律。”
这时,小范红着脸对雷锋说:“雷锋,我知道自己错了。”
“犯了错误不要紧,最关键的是要及时改正。我们会帮助你的!”雷锋见小范已经知错了,赶紧安慰道。
后来,在雷锋和其他战友的帮助下,小范改掉了之前的一些坏毛病,成为班里的一名遵守纪律的好战士。
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认为,螺丝钉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同样,人的思想和行为,也需要时常“清洗”和“保养”,即进行自我批评和反省,才能不 “生锈”。他时常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检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常常主动要求别人对他提出批评和指正。
雷锋希望自己是“一颗永不生锈的钉子”。
雷锋在鞍钢当工人期间,经常受到职工大会的表扬。
一次,值班主任在大会上表扬雷锋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雷锋当时没有多说什么,可心里十分别扭。事后,他找到值班主任,问道:“您为什么老是表扬我啊?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不全是优点,您还是给我提提缺点吧!”
值班主任十分不解,明明雷锋在工作中表现得十分优秀,为什么总是不愿意接受表扬呢?他好奇地问道:“雷锋,你为什么老让人给你提意见、找缺点呢?”
“每个人都有缺点,尽管我现在工作很认真,但还是有不对的地方。如果大家都不指出来,那我就没法进步了。这就好比我们炼钢,如果煤堆里有土,不捡挑出来的话,就会影响炼焦的质量。它们之间的道理是一样的啊!”雷锋解释道。
值班主任听了之后,对要求进步的雷锋更加喜欢了。
雷锋16岁参加工作,22岁因公殉职。这6年期间,他当过公务员、农场工人、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最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不管身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像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
1962年2月19日,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召开。雷锋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大会上,雷锋被授予“毛主席的好战士”称号。在大会上,雷锋遇到了沈阳军区炮兵部队的炊事班班长刘思乐。刘思乐被评为“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光荣称号。
听到刘思乐被授予的称号时,雷锋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当年自己在望城县当公务员的时候,张书记对他说过的一番话:
“别看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不怎么起眼,但是机器缺了它可不行;你现在是个小小的公务员,虽然职位不高,但是我们的工作也离不开你。”
从那时起,雷锋就下定决心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往事一幕幕涌上雷锋的心头……
在望城县当公务员时,雷锋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常常和机关的同事们一起去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上课。虽然平时的工作很忙,但他很少落课;即便是落下了课,他就设法补上。由于他对待学习十分认真,所以才在后来的考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哪怕是一件日常小事,雷锋也能一丝不苟地对待。有一次,他到长沙出差。张书记的爱人给了他五块钱,托他在长沙买顶帽子。雷锋从长沙办完事回来后,把买来的帽子送给张书记的爱人时,还了七块钱。
“哎,雷锋,这钱不对呀?”张书记的爱人拿着那七块钱,十分不解,“我不是给你五块钱吗?怎么还倒找给我七块啊?”
雷锋笑呵呵地说:“您当时把两张五块的新票子当成一张给我了。这顶帽子三块钱,不正好找给您七块嘛!”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雷锋,你可真是个好青年!”张书记的爱人不住地夸奖雷锋。
1957年2月8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雷锋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同时,还被评为望城县委机关的工作模范。
大会上热烈的掌声打断了雷锋的回忆,把他拉回到现实中来。
大会结束后,雷锋找到刘思乐,与他一起探讨了“螺丝钉的话题”。雷锋激动地握着刘思乐的手,说:“你在大会上发表的那篇名为‘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的讲话,我深受鼓舞。不过,我觉得,要是加上一个‘永’字会更加完整和生动!作为军人,我们就应该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是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应该成为我们军人的座右铭。从我第一次以‘螺丝钉’为题做报告起,到现在为止,大概超过百次了吧。很多人都快忘了我的本名,见到我就叫我‘螺丝钉’。哈哈……”说完,刘思乐爽朗地笑了起来。
“这是大家对你的褒奖,也是你应得的荣誉。说真的,我还挺羡慕你这个‘螺丝钉’的称号呢!”雷锋的话语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哦,是吗?那你说说看,咱们应该怎么做一颗‘螺丝钉’呢?”刘思乐向雷锋问道。
雷锋见刘思乐这样问道,便毫不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首先,我觉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要记牢。其次,要真心实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再次,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争创一流。”
刘思乐听了雷锋的话后,补充道:“是啊,螺丝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默默奉献。”
这一天,雷锋和刘思乐相谈甚欢,在“如何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问题上达到了共识。两人分别时,雷锋在刘思乐的纪念册上,郑重地写着:“让我们一起携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张棋,一个从小就跟母亲学绣花的湖南姑娘。十六岁时,她已经在一家湘绣厂做了好几年的手工。张棋的表哥一直想去大城市做大事,现在他有了一个去鞍钢的机会,就过来劝她同自己一道去鞍钢。家里很多人也认为在乡下绣花没什么出息。最后,她决定同表哥一起去鞍钢。
到了鞍钢化工总厂后,张棋被分配到炼焦车间学配煤。她一个“湘绣姑娘”,那双手拿惯了绣花针,不太习惯和那些肥煤、瘦煤、气煤、焦煤打交道。她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苦闷,责怪表哥不应该把她带到鞍钢来。为了这件事情,她没少和表哥吵架,还经常哭着闹着让表哥把她送回老家。
有一次,张棋刚和表哥吵完架,心里十分苦闷。回到宿舍,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恨不得立刻去买张火车票一走了之。就在这个时候,雷锋拿着一本书进来了。雷锋把书打开,坐在张棋的对面——那本书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笑着对张棋说:“你先冷静下来,不要着急。我给你读几段话,你听听看。”
“我不听,我烦得很,我不想在这里干了!”张棋烦躁地说。
雷锋耐心地说:“我可是专门为你选了几段话,十分有趣的。”
张棋绷着个脸,没有说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雷锋一边读着,一边看着张棋,发现她慢慢地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雷锋就这样一字一句地读着。张棋被感动了,她觉得雷锋不是在读主人公保尔的故事,而是在说着自己的事情。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从雷锋自己内心发出来的一样。她心想:“我觉得我的配煤工作特别苦,特别不如意。而他的工作是冒着严寒风雪,在露天的煤场中干活啊。我的这点苦和累,和他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家乡的时候,他可是在灿烂的阳光下,温和的风中,开着拖拉机。他没有因为这里的困难抱怨过什么,总高高兴兴地工作!”
张棋对着雷锋摆摆手说:“先不要读了,你先让我好好想想。”
雷锋站起身来,没有拿走那本书,对张棋说:“行,就读到这里吧。这本书你可要好好地读一读,看看保尔是怎么做的,我们就应该怎么做。”
张棋仔细地读着这本书,慢慢地振作了起来。
一天,在清理作业场的时候,张棋不小心将手弄伤了。雷锋亲自给她送来一瓶药水,还带了一份已经切好的香肠和大米饭。
雷锋珍惜现在、好学上进的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张棋。原来她常在业余时间去俱乐部跳舞,经过雷锋的几番教导,现在的她常常约上女伴同雷锋一道去图书馆看书学习。
雷锋的一举一动给张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棋觉得,雷锋越来越像《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本书中的保尔。他有着如同保尔一般的坚强的毅力和刚强的性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