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1 / 1)

林觉民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者,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春回国,和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在进攻总督衙门的战斗中受伤被俘。在提督衙门受审时,他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后从容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书信内容(节选)

意映卿卿如晤①: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春衫②,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③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⑤。”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

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叨叨,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告以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⑥形容之。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⑦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⑧!辛未三月念⑨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⑩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注释:

①意映:作者之妻名陈意映。卿卿:旧时丈夫对妻子的昵称。如晤:旧时书信惯用语,见面意。

②司马春衫:春衫应为“青衫”,语出

唐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喻极度悲伤之情。

③太上忘情: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④“老吾老”二句:喻把爱父母,子女之心扩大到爱天下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⑤“与使吾先死”二句: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⑥寸管:毛笔。

⑦模拟:推想。

⑧恸:痛苦。

⑨念:二十。

⑩诸母:叔伯母。

点评

这封信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即4月24日写给妻子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抱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

《与妻书》唯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存在,林觉民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