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征英烈(1 / 1)

长征的故事 王冉 4502 字 1个月前

第四章

长征英烈

长征的胜利是无数革命英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据统计,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约8.6万人,到陕北时,1、3军团加中央军委共7000人,与15军团会师后有1.4万人,中央红军的5、9军团在长征中途分别加入四、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时约1.8人,长征结束时约8500人。

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时约10万人,长征结束时约35000人。

红25军,开始长征时约2900人,长征结束时约3400人。

一组组的数字赫然出现在眼前,无数的先烈都殒身于万里征途之中,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毛泽东曾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万里长征,涤荡灵魂。让我们铭记这些数字,铭记逝去的英烈的事迹!

最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

寻淮洲,生于1912年8月29日,湖南人。1927年初,寻淮洲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并随部队前往井冈山。192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他作战勇敢,屡建奇功,从副班长、排长、连长升至红12军24师100团团长。1930年底,蒋介石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寻淮洲率领红100团进行左翼主攻,配合中央红军“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寻淮洲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很快被提升为红12军第35师师长。

1933年10月,红12军军部和红36师、红22军合编为红22军,寻淮洲担任红22军31师师长,之后被升职为红21军军长。同年,蒋介石又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寻淮洲率队牵制敌人兵力,使红一方面军取得了黄陂、东陂两大战役的胜利。为此,中央军委给予寻淮洲特别嘉奖。

红21军与红7军改编为红3军团第5师时,寻淮洲任师长一职。寻淮洲率领的红5师在沙县木芹山,与国民党军“铁军团”——第61师366团及78师、52师各1个营展开了一场恶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寻淮洲率领的红5师以全部歼灭敌人的骄人战绩,取得了胜利,并且创造了以1个团的兵力全歼敌人的奇迹。1933年2月,寻淮洲升任红7军团军团长,时年21岁。

1934年4月,寻淮洲在广昌战役中,率队配合主力红军,在归化战役战斗中歼敌400多人。随之,攻占了永安城,继续歼敌1个正规团和1个县保安团,俘敌团长以下官兵2000人。同年7月,红7军团接到任务,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寻淮洲任军团长兼抗日先遣队总指挥。

寻淮洲率队从瑞金出发,经过了4个月,行程3200多里,转战闽浙皖赣4个省十几个县,沿途不断牵制敌人,击退敌数次围追堵截。但是,由于“左”倾领导的错误判断,寻淮洲被认为没有彻底完成任务,从而被降职,在1934年11月成立红10军团时,将他降为红19师师长。在这种情况下,寻淮洲仍以大局为重,不顾个人得失,奉命率部先行向浙皖进发,歼敌无数。不久,红10军团第19、20师在太平县汤口地区胜利会师。

这时,蒋介石调集11个团,共计2万余人,欲彻底“围剿”红10军团。面对敌人严密的包围圈,红10军团计划在谭家桥地区设下伏击点,打乱敌人的阵脚,却很快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击垮了,连最后的制高点也被迫失守。随后,寻淮洲亲自上阵,带队夺回了制高点,自己却身负重伤。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寻淮洲血流不止,不幸牺牲,年仅22岁。

1938年5月,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陈毅,途经茂林时特到掩埋烈士遗骨的蚂蚁山为寻淮洲烈士祭扫,并为烈士写下碑文:

寻淮洲同志,湖南浏阳人,农家子,参加民十五年到十七年中国大革命,由农民自卫军追随毛泽东同志转入红军第四军,任战斗员排连营长之职,屡功晋升至红七军军团长。民国二十三年冬,随方志敏同志率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谭家桥之役负伤,至茂林镇伤重不救身死。寻同志为红军青年将校,以游击战斗称著。毕生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牺牲到底,在足为抗日战士之楷模。民二十七年夏,新四军出发东线杀敌,道经茂林,为修治墓道立碑以示不忘,且为完成其遗志而奋斗。目前抗日斗争已成为全国人民之神圣事业,国共两党由过去对立变为亲密合作一致对外,前线战局日益开展,全部胜利可期,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之基础已奠,谨以此告慰寻同志。新四军全体指战员应更进一步以东线胜利、驱逐日寇回答先烈,庶几无愧。

2009年9月14日,寻淮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遵义城下洒热血”——邓萍

年轻的邓萍,在彭德怀眼中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才,曾历任红五军参谋长、红3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红五军军长、红3军团参谋长等职务。追忆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友,彭德怀对邓萍作了如是评价:

“从平江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江西苏区转战到长征途中,直到他牺牲前,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相互配合得很好。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指挥沉着果断,英勇顽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事。”

红军长征,三进遵义县,足迹遍布140多个乡镇,活动长达44天。在此期间,中央红军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转折的遵义会议,迎来了多次战役的胜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却血洒遵义城。

1935年2月27日,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奉命率队来到遵义城边,他来到距北门城墙几十米的河岸,以土堆和草丛为掩体,同红11团政委张爱萍观察地形即敌军部署。正在邓萍安排作战计划的时候,被敌人放出的冷枪击中了头部,壮烈牺牲。

彭德怀得知邓萍不幸牺牲的消息后,顿时红了眼眶。沉默许久后,他悲愤地说道:“一定要攻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雪恨!”当晚,战士们把对参谋长的怀念化作无穷的战斗力,向遵义城发动猛攻,与敌人展开激战。凌晨时分,红3团主力彻底占领遵义城,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

遵义战役胜利后,红3军团的战士们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倍加思念他们的参谋长——邓萍。3月,红11团政委张爱萍怀着悲痛的心情,为邓萍写下一首挽诗:

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

平江起义助烽焰。

“围剿”粉碎苦运筹,

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

三军征途哭奇男。

邓萍,原名邓少章,四川省自贡人。生于忧患的邓萍经历了饱受剥削的日子,对地主和军阀恨之入骨。青年时期的邓萍在早期革命先驱恽代英的影响下,积极投身革命。1926年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邓萍与彭德怀等发动并指挥了平江起义。平江起义是继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在中国革命的艰难阶段,它很好地保存了有生力量,并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为三省边界地区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上升的平台,同时,也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雏形。平江起义中,任红五军军委书记的邓萍,做出的贡献不可估量。

1929年秋,红五军从湘赣边区返回湘鄂赣边区。次年6月,红五军与第八军依照中共中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决定,整编为红3军团,22岁的邓萍被任命为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1931年,红3军团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后,转移至江西黎川县。不久,邓萍等人在江西瑞金创办了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简称红军学校)。这所学校为红军

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干部人才,在军队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并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敌情突变。中革委果断决定:“中央红军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方面实现总的反攻。”

1月19日,中央红军撤离遵义,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进行了一渡赤水、再渡赤水。2月24日,贵州军阀王家烈以一个师的兵力占领制高点——娄山关,企图阻止红军回师遵义。此时,攻克娄山关迫在眉睫,中革委下令,派红3军团攻下娄山关,为中央红军打开南进通道。

红3军军团长彭德怀和参谋长邓萍接到任务后,率队来到娄山关脚下,并开始部署:既要攻克娄山关,又要把敌人一举歼灭。很快,枪炮声大作,娄山关战役打响了。巍巍耸立的娄山关瞬间被硝烟所笼罩。

经历过无数次战火洗礼的邓萍,始终坚持战斗在一线,与战士们共进退。他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枪林弹雨中鼓励战士们:“同志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敌人!遵义就在眼前!”在邓萍的鼓舞下,红3军团的战士们士气高涨,奋勇杀敌,于当晚顺利攻克了娄山关。

次日清晨,红3军团沿着遵桐公路挺进遵义。途中,红3军团相继在董公寺、高坪、大桥突破黔军的层层封锁。27日,在临近遵义城的石子匍等地,接连击溃黔军第一、五、八团,迫使黔军残部躲进遵义城内。

为彻底消灭敌人残部,连日征战的红3军团向遵义城发起攻击。邓萍率队直逼遵义城,并高喊着:“同志们!冲啊!到遵义活捉王家烈!”冲锋的红3军团很快占领了遵义城边的村落,为了尽快了解前方的地形情况,邓萍只身来到一个小土墩的草丛里。这时,红11团政委张爱萍也来到此处与邓萍会合。

邓萍举起望远镜观察地形,发现一条小路后,对身边的张爱萍说:“组织一个营的兵力先行过河,沿着坡路可以靠近城墙。”张爱萍提议:“同时派出侦察兵到新、老城之间的桥上查看一番,一来起到警戒作用,二来可以掌握有利时机。”

邓萍说:“好!让侦察排即刻出发,告诉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此时,邓萍继续部署:“首先要钳制住守城的敌人,尽量拖延时间,等咱们的主力部队赶到后,晚上再发动总攻。一定要在天亮之前攻下遵义城!……”这时,城墙上的敌人突然开枪扫射,子弹一下子击中了邓萍的头部,鲜血不住地向外冒。张爱萍立刻抱住受伤的邓萍,不住地呼唤他的名字。但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年仅27岁的邓萍牺牲了。

邓萍,这位红军的优秀指挥员,年轻的干将,在长征的道路上洒下热血,长眠于遵义这块革命圣地。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在遵义牺牲的邓萍及其他红军烈士,遵义市人民政府在种满青松翠柏、绿水环绕的凤凰山上修建了遵义红军革命烈士陵园。“青山埋忠骨”——邓萍的遗骸被迁葬于此,并修建了邓萍烈士墓。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树湘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树湘没有给敌人再次询问他的机会,没有忘记曾经说出的誓言。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县,曾用名陈树春。在湖南党组织早期领导人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影响下,陈树湘积极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并随部队上了井冈山。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领红五军团红34师担任全军总后卫,负责掩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和红军主力。

1934年底,中革军委正式下达强渡湘江的命令后,红5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参谋长刘伯承立刻召开干部会议。会上,董振堂严肃地说:“蒋介石在得知我军要强渡湘江,已下达了围剿令。其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调集刘建绪、薛岳、周浑元、李云杰、李韫珩五路中央军,重金收买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和广东的陈济棠,共26个师30万人,在潇水至湘江一带,布下一个袋形阵地,形成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在湘江以东地区,彻底消灭我军!而我军现已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中,岌岌可危!”

随后,刘伯承对陈树湘说:“这次强渡湘江,你们肩上的任务很重。既要保证主力红军的安全,又要做好孤军奋战的准备。”陈树湘当即表示:“请军团首长转告朱总司令、周总政委,34师坚决完成军委交给的任务,为军团争光!”

11月28日,陈树湘率领红34师在湘江东岸、广西水车一带的山上建立起阵地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过江。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陈树湘冷静指挥。全师6000余将士,同十几倍于己的敌军鏖战4天5夜,当掩护到最后一支队伍红8军团渡过湘江时,所部已经锐减到不足1000人。在红34师的掩护下,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和主力红军于12月1日顺利过江。

然而,红34师却被牢牢禁锢在敌人的封锁线内,无法突围。12月2日,陈树湘率队翻越海拔1900多米的宝盖山,计划从凤凰嘴强渡湘江,却遭到了桂军43、44两师的猛烈阻击。眼看无法实现渡江计划,陈树湘果断下令,退至都庞岭。

随后,红34师接到指令,返回湖南与敌人展开游击战。陈树湘向全体指战员宣布:首先找到敌人的薄弱环节,进行突围;如若失败,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12月12日,红34师来到江华桥头铺附近的牯子江渡口。陈树湘当即下令,抢渡牯子江。当渡船行驶到江中时,对岸的敌人猛烈开火,陈树湘站在船头,指挥战士们迅速还击,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陈树湘的腹部。他用手按住伤口,忍着剧痛继续指挥战斗。

红34师终于抢渡成功,到达了牯子江彼岸。战士们用担架抬起陈树湘,赶往四马桥方向。俗话说“祸不单行”,当战士们把陈树湘抬到四马桥附近的早禾田时,遭到了道县保安团一营的伏击。这时,一位年轻的战士大喊道:“冲啊!和敌人拼了!”战士们的怒火被点燃了,准备冲向对面的敌人。处于半昏迷状态的陈树湘强打精神,连忙阻拦:“快回来!不要冲动!”

听到命令的战士们停住了脚步,纷纷围拢在陈树湘身边。陈树湘在战士们的搀扶下,慢慢地坐起来,说:“我们不能中了敌人的圈套。现在我们的兵力远远不及敌人,不能白白去送死。既然不能原路返回,就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说着,陈树湘握住参谋长王光道的手:“老王,看来咱们这支队伍要靠你一个人了,一定要带大家出去!”

王光道哽咽着说:“我们不会丢下你的!”

“我现在的样子恐怕无法冲出去了,怎么能拖累大家呢?”陈树湘摇摇头,“我负责掩护,你负责带队突围,哪怕有一个人能冲出去也好啊!”

根据陈树湘的安排,队伍边战边行,来到了银坑寨。此时,陈树湘解下绑腿,紧紧地缠住伤口,用尽全力端起一挺机枪,率领两名警卫员和一名机修员,占领了洪都庙。

这时,江华、道县、宁远三县的保安团对陈树湘等人发起猛攻。为了让其他战士安全撤退,陈树湘和警卫员、机修员不断狙击敌人,直至打光了所有的子弹。

弹药用尽,身负重伤的陈树湘被敌人抓住了。为了能从陈树湘的口中得到机密情报,敌人为他提供医疗救治和可口的饭菜。陈树湘深知敌人的罪恶企图,拒绝治疗,且不配合治疗。12月18日凌晨,陈树湘在转运途中,趁敌不备,用手撕开已经溃烂的伤口,忍着剧痛,把腹内的肠子掏出扯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红25军军魂”——吴焕先

毛泽东曾表示:“红25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吴焕先是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同时也被誉为“红25军军魂”。

吴焕先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家乡组织农民武装,建立农民协会。他的家人却因此惨遭国民党军杀害,六口人无一生还。然而,失去亲人的吴焕先并没有因此放弃革命。

1927年10月,吴焕先担任中共黄安县委组织部部长。次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带领武装队员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斗争,为创造鄂豫边苏区提供了条件。1929年年底,吴焕先担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后继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黄安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政治部主任。11月,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第73师政治委员,指挥并参与了鄂豫皖苏区多次反“围剿”战役。

1932年秋,吴焕先担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建红25军,吴焕先任军长。1934年4月,红25、红28军整编为红25军,吴焕先任政治委员。随后,吴焕先、徐海东率队转战于鄂东北、皖西北地区,在长岭岗、太湖等地击溃敌人,从而开辟了朱堂店、陶家河等革命根据地。11月,吴焕先与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队长征,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向陕西南部秦岭山区挺进。12月8日,红25军彻底进入陕西境内,随后在庾家河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议,研究讨论创建鄂豫陕根据地等事宜。

敌人得知红25军到达陕西以后,立即派兵突袭。会议当即停止,红25军全体指战员迅速投入战斗。激战过程中,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先后受伤,吴焕先率领部队坚持战斗,最终击溃敌人。

庾家河战斗后,吴焕先独自率领红25军转战于勋西、雒南、卢氏、蓝田,彻底扫除国民党民团武装及其反动政权。吴焕先通过走访得知,当地百姓备受捐税之苦,当即提出“抗捐、抗债、抗粮、抗丁、抗夫”五抗斗争,开辟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1935年3月10日, 吴焕先率领红25军在华阳石塔寺附近设伏,击溃敌5个营,截击敌警备2旅两个团,毙伤敌200余人,俘敌团长以下400余人。战斗结束后,红25军迅速开辟了华阳革命根据地。4月9日,红25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陕根据地的首次“围剿”。6月上旬,国民党军再一次向鄂豫陕根据地发动“围剿”。吴焕先率领红25军歼敌44师一连及民团一个营,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几个月后,吴焕先组织了袁家沟口伏击战,毙敌团长以下300余人,全歼敌警备第一旅,缴获1000余支枪。随后,吴焕先率队从秦岭出发,直奔西安。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以后,吴焕先果断决定,西进甘肃,配合中央红军、实现北上的目标。8月15日,红25军到达静宁县城以北的兴隆镇。吴焕先经过了解得知,兴隆镇是回民的聚居地,在国民党统治下受到了民族歧视,对汉族同胞产生了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吴焕先在军中特别强调,要在当地严格执行“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细心的吴焕先让人提前把猪肉进行了处理,并派遣了一支由部分回族战士组成的小队,进入兴隆镇悬挂标语、发放传单、张贴布告,向当地百姓介绍红军。

红25军全部进入兴隆镇后,吴焕先又亲自与当地名人进行交谈,坦诚告知红军是为解放百姓而战斗,是一支有政策、讲纪律的部队。在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后,吴焕先等人特意来到清真寺进行参观,并以匾额、礼品相赠。

在兴隆镇休整了三天以后,吴焕先率领红25军迅速攻占秦安、隆德县城,翻越六盘山,进军平凉,彻底控制西安兰州公路某段,保障了中央红军顺利北上。

8月21日,红25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半支队伍刚刚过河,正赶上河水暴涨,拦住了军部机关直属队和红223团的去路。此时,未能渡河的队伍又突遭敌第35师208团近千人的袭击。

由于先头部队受到河水的阻隔,不能及时返回增援,红223团只好利用房屋、墙壁等作为掩体,被动作战。此时,吴焕先率领军部交通队和学兵连近百余人,迅速抢占制高点,从敌人的侧翼发起攻击。正在战机有所好转之时,吴焕先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28岁。他牺牲后,全军上下悲痛至极,并发誓要为政委报仇。经过了数小时的激战,红25军将敌人一举歼灭。

1985年10月,在吴焕先烈士牺牲50周年之际,河南省委经中央批准后,在新县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举行了隆重纪念大会。徐向前在会上为吴焕先题词:“赤胆忠心,英勇善战。”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电视片《北上先锋》,展现了吴焕先壮丽辉煌的革命生涯。2009年9月14日,吴焕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大渡河十七勇士

大渡河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岷江最大的支流,波涛汹涌,堪称天险。

红1军团第1师第1团奉命强渡大渡河。战士们来到岸边,发现大渡河足有300多米宽,水深约20多米,而且水流湍急,还有大大小小的漩涡。当地人把河中的漩涡称为“竹筒水”,一旦落入漩涡,将被它迅速卷入水底。所以,想要只身游泳渡江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船只把人运抵对岸。

摆在红军面前的问题是,一艘船根本装不下几个人。于是,1营营长到队伍中挑选第一批渡江的战士。很快,1营营长挑选出16名水性好的战士,组成的突击队整装待发。这时,二连的队伍中传来了哭声。二连的通信员陈万清要争当突击队员,一听没有自己的名字,急得直哭。他大声地提出申请:“连长,我也要加入到第一批渡江的队伍中去。请答应我的请求吧!”营长最终决定,让陈万清加入突击队。

17名红军战士身背大刀,携带长枪、短枪,以及若干手榴弹,于5月25日早9点强渡大渡河。连长熊尚林对战士们说:“同志们,这次渡江的重任就在我们身上,一定要顺利完成任务!”说完,熊尚林和8名勇士率先跳到船上,划向对岸。

船离开岸边不远,对面的敌人开始扫射。随着团长杨得志一声令下,神炮手赵成章对准敌人的工事,开炮射击,顿时,敌人的工事冒起黑烟。

小船犹如一片单薄的树叶,在不断翻滚的浪里摇摆不定。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向小船袭来,落在船边,激起了数米高的大浪。这时,船上的战士被机枪打中,鲜血不断地向外流。岸边的战士一边加大火力掩护,一边为船上的战士担忧。只见小船顺着漩涡,冲向一个巨大的礁石,猛地撞了上去。船上的战士有的用竹篙抵住船,有的伸手按住礁石,有的用身体稳住船身,终于控制住方向,朝对岸驶去。

眼看小船逐渐靠近对岸,战士们做好了冲到岸边的准备。正在这时,躲在岸边村落里的一伙敌人冲了出来。团长杨得志立即下令向敌军开炮。两枚炮弹接连飞向敌人的队伍中,令他们的阴谋没能得逞。9名勇士迅速上岸,向敌人的工事发起了猛攻,一会儿工夫,就夺取了阵地。

紧接着,另外8名勇士也乘船渡江。17位勇士登岸后,抢占沿河工事,控制渡口,为后续部队渡河打开了道路。

17位勇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冲锋在前,为红军主力部队过河甘当“铺路石”。他们的名字值得铭记: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第1师第1团第2连连长熊尚林;第2排排长罗会明;第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士张桂成、萧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第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士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1936年9月,十七勇士的大部分成员在陕北保县接受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他们的英雄事迹被写入了《西行漫记》(中译本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十七勇士后来都在革命战争中牺牲,除了突击队队长熊尚林外,其他人最后的踪迹在哪里都不为人知。但他们为长征的胜利做出的突出贡献将永存人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