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及纪念馆
概况
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内东昌坊口新台门内。鲁迅诞生在都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又回到故乡。他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鲁迅故居多次进行修缮,并建立了鲁迅纪念馆。1997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鲁迅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侧,总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陈列厅由序厅、南北主展厅、辅助展厅、名人文库及休闲区等几部分组成。
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和蔼可亲,仪态从容,更多地表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序厅两侧设有“水乡绍兴”、“越中名贤”大型浮雕,反映绍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主展厅共两层,分为南、北展厅两个大空间形式,同时又与序厅紧密相连,空间贯通一体。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展品,采用现代化展示手段,如多媒体触摸屏、三维立体成像及鲁迅与闰土、鲁迅与藤野等仿真人物蜡像,生动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既有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绍兴地方特色,反映了绍兴乡土文化对鲁迅的熏陶和早期家庭变故对鲁迅的影响,同时又有鲁迅在上海十年韧性战斗的重点,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辅助展厅单独设在主展厅西侧,与主展厅隔水相望。通过一条明亮的玻璃廊桥,与主展厅有机结合。辅助展厅东侧临水设有玻璃通廊和弧形挑台。在参观中不仅将庭园水景尽收眼底,而且在主展厅与辅助展厅之间通过透亮的玻璃墙面,构成相互渗透相互烘托的活跃人文景观。
名人文库采用藏书室形式,设在东侧,面对封闭式绿化庭院,环境幽静,是学者、公众进行资料收集、学术研究的好场所。
北展厅底层为休闲区,设有休闲茶座、三味书店及休息观景平台。参观者可在此休闲购物、欣赏美景。
现在的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
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弃医从文
鲁迅,原姓周,名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鲁迅。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在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在三味书屋读书,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欢读野史笔记和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兴趣浓厚。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少年鲁迅因此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初步形成。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这是鲁迅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彷徨中的呐喊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从日本回到祖国。他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支持创办《越铎日报》。1912年初,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后,鲁迅对未来看到了新的希望,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对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进行猛烈抨击。1918年,鲁迅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京,奔赴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广州发生反革命政变,在腥风血雨中,鲁迅因营救学生无果,悲愤之下提出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像匕首一样在反文化“围剿”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鲁迅与共产党人密切往来,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自喻为“窃火者”,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享誉全球。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