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
概况
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位于福州马尾著名的罗星塔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遗址群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心,包括中坡炮台、昭忠祠、英国领事分馆、轮机车间、绘事院、钟楼、圣教医院、梅园监狱、天后宫、北岸炮台、船政教堂等船政遗址。2005年11月20日,该遗址群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马尾地处福建闽江下游出海口,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近代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早在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这里创办了福建船政,这是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此后,福建船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严复、詹天佑、萨镇冰、邓世昌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同时,福建船政开风气之先河,大胆提出“冷眼向洋看世界”,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被称为中国近代历史的“活化石”。
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包括罗星塔
园、马限山公园,公园内不但有中坡炮台、昭忠祠、马江海战烈士墓、圣教医院、英国分领事馆等大量船政相关古迹,还有新建成的大型船政群雕、船政精英馆等。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昭忠路马限山东麓。该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馆内陈列分为序厅、船政概览厅、船政教育厅、船政工业厅、海军根基厅、船政名人堂。通过大量船政文物、历史照片、图表、壁雕等,立体地展现了中国船政的诞生、发展与以“精忠报国、自强不息”为主旨的船政文化。
马尾船政学堂之英才——邓世昌
1866年,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福州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学校——船政学堂。它初建时名为“求是堂艺局”,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并改名为船政学堂。中国近代海军五分之三的军官出自马尾,船政学堂培育了严复、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英才。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自幼目睹了中国被列强侵略的情景,于是立志救国。1868年,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该学堂驾驶班的第一
届学生。毕业后,他被派到“建威”练习驾驶,随船巡历南洋各岛。由于邓世昌各方面表现突出,很快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网罗人才,享有“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美誉的邓世昌很快被李鸿章纳入旗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指在极小的船体装上一门极大的火炮)管带。同年冬,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前往英国接受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邓世昌一同前往。在邓世昌等人的领航下,两艘巡洋舰经过了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于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为表彰邓世昌驾舰之功,朝廷授予其“勃勇巴图鲁”名号,任命其为“扬威”舰管带。
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后,邓世昌亲自领兵应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不幸的是,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时年45岁。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1996年12月28日,为纪念邓世昌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