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博物馆
概况
华侨博物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西侧,分为“华侨的产生和发展”、“解放前华侨的悲惨遭遇”、“华侨同侨居国人民的友谊”、“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华侨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华侨政策的回顾”六个部分,共有7000多件展品。该馆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主持创办,并由侨胞和归侨捐款筹建,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侨历史博物馆”,于1956年动工,1959年5月正式开放。2001年6月11日,该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华侨博物院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6年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的,它是我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全面、系统地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舍是一座富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重檐式宫殿建筑,楼身由洁白花岗岩砌成,屋檐以翠绿琉璃瓦铺饰,斗拱玲珑,飞檐凌空,古色古香,雄伟壮观。全院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7000件,包括历代青铜器、陶瓷器、古钱币、古字画、古代雕刻工艺品、外国陶瓷玻璃器皿,以及一批珍贵的侨史文物和鸟类、兽类、鱼类、矿物标本等,其中有多件国家一级文物。2005年推出的《华侨华人》、《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馆》三个基本陈列常年对外展出。
不忘故国
出生在华侨世家的陈嘉庚,17岁时便远渡重洋,到新加坡谋生。在新加坡,陈嘉庚凭借一诺千金的信誉打开了一片天地,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906年6月,孙中山在晚晴园主持成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在此期间,陈嘉庚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陈嘉庚很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中。在成为新加坡同盟会会员后,陈嘉庚曾多次参加孙中山主持的秘密会议,并献计献策。他遵照孙中山的革命宗旨,唤醒侨胞,支持民主革命,进行了一系列振兴中华的活动。
1937年10月,陈嘉庚发起成立“马来亚(马来西亚西部土地的旧称)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出任主席一职。1938年10月,在陈嘉庚、爱国华侨李清泉和庄西言的积极筹备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宣布成立,陈嘉庚被推举为正主席,李清泉和庄西言为副主席。
身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积极组织各界人士为国内受苦的群众捐款捐物,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共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款项。
1940年,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相继访重庆、延安等地。在与抗日军民相处的过程中,陈嘉庚彻底了解了中国抗战的真相,分清了是非,思想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断定“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此前,国民党大肆散播谣言,破坏共产党的名声,处处设障碍阻挠陈嘉庚等人前往延安。陈嘉庚为了弄清国共摩擦的真相,劝说国共两党团结抗战,于1940年5月31日抵达延安。
当时延安临近前方,经常受到空袭。延安城内早已变成了一片废墟,新建的窖洞常常没住上几天就又被炸塌了,空袭警报的枪声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况下,陈嘉庚毅然前往延安,先后四次参加了群众性集会。
在延安期间,陈嘉庚与毛泽东、朱德和其他党政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会晤;参观了中国女子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并与延安各界人士和归国华侨青年进行了多次接触和座谈。一系列的访问结束后,陈嘉庚表
示:“这次访问延安最感满意的是,真正看到中共坚持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立场坚定,态度诚恳;对边区各界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感动。”
虽然陈嘉庚身在新加坡,内心却时刻惦念着祖国和人民。1947年,他组织“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简称“民联社”),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电邀陈嘉庚回国出席全国政协,并一同参加开国大典。已是耄耋之年的陈嘉庚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老泪纵横。之后他毅然回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当中。
回国后,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简介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展示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2005年11月20日,该博物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
博物馆二楼为基本陈列《闽台缘》的展厅,展示面积3466平方米,展线长达1000米。陈列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通过七个部分、二十一个单元、八十七个组合,以殷实的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用举证的方式和对比的方法,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科学、真实、直观、生动的阐述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历史事实。
博物馆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展和临时展览的展厅。《乡土闽台》专题展面积1500平方米,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临时展厅面积1500多平方米,可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及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展示、合作、互动的平台。
闽台“缘”
福建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这里的人们曾经“闽越东徙”,渡海抵达台湾,成了台湾高山族的祖先。
台湾原来是和大陆连接在一起的,由于世界性气候变暖,海洋水面因大陆冰川融化而上升了100多米,使台湾变成了一个四面环水的海岛。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终年长夏无冬,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地覆盖着原始森林,平原河谷地带则遍野草荚,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始终处于蛮荒状态。隋朝以来,东南沿海人民不断东渡台湾,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才使台湾得到不断开发。
在台湾的早期开拓进程中,泉州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泉州与台湾两地相距最近处仅有90海里。早在隋唐年间,泉州沿海一带的渔民就到过澎湖、台湾海域捕鱼。宋朝时,从泉州出发,一年内抵达台湾北港海域的渔船有数十至百艘之多。渔民为了躲避飓风,补给淡水食物,修补渔网渔船,或与高山族同胞交易,时常登岸逗留一段时间,以后逐渐定居下来,形成三五户或十来户的小渔村。一些不适宜出海捕鱼的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后来,北港渔船在转场捕捞活动中,又在台湾西部发现了大员、打鼓、小琉球等一些岛屿与优良
的港湾,于是建立起一批批新的渔村。
台湾优越的农业生产环境,开始吸引泉州的农民前往垦殖。据文献记载,最早渡台从事农业开发的是德化县一户姓苏的农民。他们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搭上一艘渔船,穿过台湾海峡的狂风恶浪移居台湾。元朝,又有永春、南安等地的少数农民前往台湾。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泉州多次惨遭倭寇袭扰,加上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盘削,连年的旱灾,迫使许多丧失土地的贫苦农民纷纷迁居台湾,寻求活路。这些初期的泉州移民,成为了最早开拓台湾的先躯者,在这里垦辟出一片片的肥田沃壤,建立起一批批村落。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挥师东渡,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并大力招募流离失所的沿海居民入台开垦。郑经继位后,继续推行垦殖政策,吸引泉州、漳州等地农民。据统计,郑成功、郑经父子治理台湾期间,先后移入的官兵、眷属和东南沿海各省居民至少净增6万人,其中泉州各县就有郑、侯、刘、魏、黄、范、陈、苏等20多姓的众多族人移民入台。
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在战争年代曾“共御外侮”。
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事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日本强迫腐败的清王朝在日本马关签署《马关条约》,强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日本人占据台湾后,想方设法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但是他们割不断的是台湾人与泉州的血肉亲情。当台湾受到日本侵略的时候,泉州人民毫不犹豫地与台湾亲人携手抗日。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底,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军民群情激愤,誓死保卫台湾,成立“永隶清朝”的台湾民主国政府,组织义军,与侵台日军作战。祖籍泉州城的台湾巡抚署营务处督办许冀公任民主国政府财政部长。当时的,民主国政府已经撤销,但许冀公仍与副总统兼义军统领邱逢甲收集残兵,与在台南的大将军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一北一南互相配合,屡与日军作战。
在反割台的战斗中,泉州人留下了许多哥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台北陈子镛被推为义军粮台,负责筹集粮饷,带头捐献白银40万两;彰化青年诗人许荫亭组织义军保卫家园,作诗揭露日军暴行。还有一些义军在台湾抗日中寡不敌众,最后退回泉州,组织家乡人民继续抗日,如安溪人高扁、赖乾等参加漳籍台胞简大狮的义军,与日军血战,杀伤敌人无数,最终因缺少后援,失败后返回安溪。
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统治,他们竭力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奴化教育,妄图泯灭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泉州人不但参与武力抗日,而且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坚持抗日,其中较有影响的泉州人有蔡培火、翁俊明等人;另外南安的黄朝琴从日本留学后,回到台湾创办《台湾民报》,宣传爱国思想,提倡白话文。
经过仁人志士的努力,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将入侵的敌人赶出了国门,同时结束了日本殖民者在台湾长达50年的统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泉州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在宗教信仰上有着“诸神同祀”的渊源。台湾的民间信仰大部分是从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传去的。台湾民间崇拜的众多神灵,绝大部分也源于此。如道教的关帝圣君、慈航真人、清水落石出祖师、保生大帝、妈祖娘娘等。妈祖娘娘一直被台、港、澳渔民和航海者奉为海上保护神,尤其在台湾同胞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也最为深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