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概况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创建于1959年,原址位于著名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院内东侧,是中国唯一一个反映航海交通历史的专门性博物馆。1991年2月,新馆主楼于东湖街落成。2003年,在主体楼东侧又建成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目前,新、旧二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陈列面积9000平方米。
该馆辟有“泉州古船陈列馆”、“泉州与古代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它以丰富而珍贵的海外交通文物,反映了中世纪的东方大港——刺桐港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泉州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讴歌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悠久而辉煌的海洋文明,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泉州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及旅游参观的重要景点之一。1997年7月,该博物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宋代海船
泉州古船陈列馆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的陈列馆之一,这里陈列着一艘著名的宋代海船。看到这艘海船,时间的沙漏好似倒置,海上文明即刻呈现在人们眼前。
泉州是中国宋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曾有“涨海声中万国商”、“风樯鳞集”的美誉。1974年,福建泉州后渚港发掘出土了一艘宋代沉毁的海船。1975年3月,新华社正式发布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的消息,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体纷纷转载,并称之为“世界考古珍闻”,是“中国近年来的重大考古收获”。
这艘宋代残船长24.2米、宽9.15米、深1.92米。船底部削尖,两头高翘,船身扁阔,平面近椭圆形,恰如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所称“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属典型的福建制造的尖底海船。这种船吃水深,稳性好,是综合快速性、耐波性和加工工艺等多种性能要求而设计的。
海船船壳为二至三重构造,船底用二重板叠合,船舷用载重板叠合,船壳板都以整木裁制,船内接近龙骨处的第一和第二路板用樟木,其余则用杉木;壳板的拼接采用平接与搭接混合使用,横接或纵接都予以子母榫榫合,并塞以麻丝、竹茹和桐油灰捣成的油灰料,并分别以参钉和吊钉钉合
。这种先进的工艺,确保了船壳的坚固耐用,有利于长时间的远洋航行。
船侧外板由三重木板构成,板宽28~33厘米、板厚5~8厘米、总厚18厘米,以搭接与对接方式连接,自龙骨至舷侧板依次形成四个阶梯状。据研究推定:此船复原总长约35米,满载水线长约20多米,且方形系数较小,载重约200吨左右,排水量约300吨左右。
全船分为13个舱,舱长0.8~1.46米不等。隔舱板一般厚度为10~12公分,板与板之间都用榫合,用材多取耐水性好的杉森;第一舱和第六舱有头桅座和主桅座,均用巨块樟木制成;各舱都有水密设施,除舱壁靠近龙骨处留有“水眼”外,所有的舱壁锔联得十分严密,密封程度极高,水密舱可增强海船的抗沉性和船体的坚固性,而且便于货物装卸。当船体部分受损时,不致影响其他部分。
水密舱的设计大大增强了船体的密闭强度。龙骨用两段松木连接而成,全长17.65米,主龙骨长12.4米,断面宽0.42米、厚0.27米;尾龙骨长5.25米,断面尺寸与主龙骨相同;龙骨前端与艏柱接边;主龙骨两端的接头用斜直角法榫合。由于全船的12道隔舱板与船壳板联成一体,在交接处又对贴着许多粗大的肋骨,由此肋骨与底部的龙骨组成了一个坚固的立体三角形。
从这艘宋代船的主龙骨处能够发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主龙骨与尾龙骨、艏柱的结合处均挖有一个大圆孔和七个小圆孔,内置一面铜镜和七枚铜、铁钱,这是一个吉祥的象征,俗称“保寿孔”。上部7个小圆孔状若北斗星;下部大圆孔为满月形,此排列叫做“七星伴月”,使船安全航行之意。这是泉州打造远洋木帆船特有的传统做法,至今仍有保留。
伴随古船出土的还有丰富的产物,共有14类69项,包括工属具,香料,药物,木货牌、签,铜、铁器,陶器,铜、铁钱,竹、木、叶、棕、麻编织物,文化用品,装饰品,皮革制品,果核,贝壳,动物骨骼等。其中,香料药物占第一位,数量最大。香料药物中有绛真、沉香、檀香和胡椒、乳香、龙诞、朱砂、水银、玳瑁等。其中香料木占出土遗物总数的绝大多数,未经脱水时其重量达4700多市斤,绛真香最多,檀香次之。
古船出土的木牌、木签共96件,其中木牌33件,木签63件。铜钱504枚,其中唐钱33枚、北宋钱358枚、南宋钱71枚,残碎钱42枚。特别是两枚南宋末期(1265-127
4)的“咸淳元宝”,为此次海船出土铜钱年代最晚的钱币。
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出土,反映了宋代泉州港的繁盛。为艘宋代海船为现代人科学地判断海船的航行路线,进一步研究宋代泉州的商业史、社会生活史等都提供了最直接、最有价值的实物证据。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从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穿越茫茫戈壁和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的一条古道,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那里曾满是风尘,漫长的骆驼队在翻卷的黄沙中举步前行。而除了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以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的起点就在泉州。
泉州古称“刺桐”,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而发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古刺桐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所指的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在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由此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东海名港。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大部分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记载,福建最早的居住者是闽越族,他们善于造舟。由独木舟发展而来的“舢写船”形状像一只栩栩如生的水鸟,它已经具备了福船的一些特征,可以说是福船的前身。在公元后的十六个世纪里,福船以它优良的性能、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之一。
经过两晋的发展,泉州海上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到了南朝,泉州已经有大船通航南洋。唐代是泉州港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泉州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农业、织造业、陶瓷业、冶炼业等在这一阶段都已经初具规模。这时期泉州的海外贸易交通发展十分迅速。
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古代泉州人的智慧卓越超群,早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就能够用“桐油加钉子”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福船中的泉州船。在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一艘艘性能优良的泉州船驶向朝鲜、日本、驶向东南亚,甚至远渡重洋,驶向非洲东部,驶向地中海,将精美的刺桐缎和中国瓷器带到了世界各地。同时,它们也载回了无数为经商、传教等不同目的而来的海外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