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纪念馆
概况
叶挺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淡水镇叶挺中路,建于1986年4月8日。纪念馆占地面积为8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根据叶挺的生平分为七个展区:出身农家,从戎救国;赴法深造,编练新兵;北伐先锋,保卫武汉;举旗南昌,再战广州;领导抗敌,卓著勋劳;皖南浴血,铁窗铮骨;光荣出狱,名留青史。2001年6月11日,该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投身革命
生于农民家庭的叶挺,自幼家境贫寒,却懂得“人穷志不穷”的道理。上小学时,他受启蒙老师进步思想的影响,阅读了邹容的《革命军》和《民报》等进步书刊,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叶挺立志要起来反抗,救国救民。
叶挺15岁那年,进入惠州周立中等蚕业学校就读。早在1900年10月,革命党人郑士良就在惠州领导了三洲田起义;1907年,惠州同盟会会员邓子瑜领导了七女湖起义。在惠州,还有很多革命党人在宣传革命主张,继承革命事业。为了响应摒弃封建思想、剪掉辫子的号召,叶挺毫不犹豫地剪掉了盘在头上的长辫子,他像甩掉一切封建恶习一样,把辫子重重地往地上一摔,以新思想、新面貌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后来,广州起义失败,惠州一带剪掉辫子的人受到牵连,叶挺也被抓进监狱。出狱后,叶挺经常被别人嘲笑,人们说他“自找苦吃”,并怀疑他是革命党人。对于想成为革命党人的愿望,叶挺毫不隐瞒:“要是真的能够当一名革命党人,岂不说明我更有志气吗?”
面对别人的讥讽和非议,叶挺始终坚定信念,毅然选择报考广东陆军小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努力。1914年,叶挺从陆军小学毕业,随即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又称武昌南湖陆军中学)。不久,袁世凯卖国求荣的罪恶行径遭到声讨,反抗情绪一浪高过一浪。正在求学的叶挺愤然加入到“反袁运动”中,并发动同学到学校附近的湖北督军王占元的炮兵营地,呼吁士兵们起来斗争。
1916年,叶挺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接着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学习。有些家境好却生性顽劣的学生,总是讥笑叶挺出身贫寒,衣袜破旧。但是叶挺丝毫不受影响,他常常与那些求知若渴,积极上进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相互勉励。在学校期间,叶挺除了努力学习军事课程外,还积极阅读进步书刊,提高思想认识。当时,新创刊的《新青年》给了叶挺很大触动。杂志中提到的科学、民主等新思想为叶挺开辟了思路,拓宽了眼界。为此,叶挺还专门写信给《新青年》,表达了自己探求革命真理和
救民强国的远大志向。毕业后,叶挺在漳州参加粤军,任第一支队处参谋,因表现突出,得到了参谋长的赏识,后被引荐给孙中山,加入国民党。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并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口号。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叶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留意活跃在政坛的共产党所发表的革命主张。对于共产党发动农民运动,唤起民众起来反帝反封建的举动,叶挺表示很支持。同时,共产党组织发起的很多革命活动也使叶挺意识到,自己应该到国外看一看,去学习,去提高自己对于革命的认识。于是,在国民党改组之际,叶挺提出去苏联学习,了解那里的革命情形。当时,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去苏联学习,叶挺是第一人。
1924年秋,叶挺进入位于莫斯科的东方大学学习。在那里,他与聂荣臻、王若飞、任弼时、萧劲光等人成为同窗,共同学习《十月革命史》、《世界革命史》、《工人运动史》等课程。自从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叶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对当时中国的重要性。1925年初,苏联红军学校开设了中国班。叶挺被选入中国班,进行了军事运动方面的特殊培养。他的同学还有聂荣臻、颜昌颐等人。
通过在苏联的学习,叶挺的革命人生观得以确定,他曾多次提出希望加入共产党。他说,我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我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战斗精神和它在群众中的政治工作方法,才能成功地创造一个人民的革命运动,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作为叶挺的入党介绍人之一,王若飞清楚地记得:“叶挺到苏联学习以来,对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甚至愿意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作革命的先锋。”叶挺在苏联的表现和对革命的忠诚有目共睹。同窗陈乔年说:“叶挺甚盼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与理论,虽为国民党员,却表示无产阶级的精神。”1924年12月,叶挺心愿得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铁窗铮骨
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功勋的叶挺,之后的人生经历了几多沉浮。北伐战争以后,他历经沙场、十年漂泊,担任了“新四军”的军长,却在皖南事变中遭扣押,后被囚禁长达5年之久。
皖南事件发生在1941年1月,被周恩来称为“千古奇冤”。当时,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近万人的部队从云岭山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重兵伏击,损失惨重,只有2000余人突围成功。这种情况下,再战必然对新四军不利。于是,叶挺奉命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期间被扣押。事后,蒋介石颠倒黑白,称“新四军”是“叛军”,“违反军纪”,让叶挺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
叶
挺被捕后,先是被关押在宁国县上官云相总部,后转押至上饶,囚禁在集中营的李村。得知叶挺被捕后,蒋介石下令将其劝降。顾祝同便对叶挺好生招待,还特意宴请叶挺。席间,顾祝同旁敲侧击,说明蒋介石对叶挺的才华非常赏识,望与其“合作抗日”。叶挺对于顾祝同的所作所为早已恨之入骨,更不会相信他的话,他义正言辞地表示自己根本不会信任一个不能真心抗日、左右摇摆且陷害新四军的政党,并表露出“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气概。
在上饶集中营,叶挺一心要揭露蒋介石扭曲事实、欺瞒天下的罪恶行径。他在囚室内写好了一份电报稿,不但说明了蒋介石诬蔑新四军,同时还严词强调必须即刻释放新四军全体被囚人员,马上停止反共行径,共同抗日。叶挺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的立场,使顾祝同劝降未果。
此后,顾祝同派出叛徒赵凌波(原新四军参谋处长)继续劝降。当叶挺见到赵凌波时,又气又恨,他不能接受曾经一起谋事的同志,竟然站在眼前劝自己与其同流合污。“你还有脸面来见我?”叶挺怒斥道。自知有愧的赵凌波开始为自己辩解:“军长,你误会了……” 叶挺不能接受叛徒的行为,更不能看到叛徒为自己开脱罪行的丑陋嘴脸。叶挺扬起手掌狠狠地打了赵凌波几个耳光。“你不要再说了,马上滚开!”说着转身端起烧着火的炉子,连茶壶一起,用力向赵凌波砸去。赵凌波吓得拔腿就跑,从此再也不敢来见叶挺。
叶挺说过,做叛徒是最可耻的,终究要被人民唾弃。他常常教育被俘人员,要有坚定不移的立场,要有斗争到底的信心。为此,叶挺开始“蓄须明志”。他说自己不获得自由,就不刮胡子,不理发。“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叶挺把这些字句写在牢房各处,以表示自己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意志。
在叶挺眼里,永远是敌我分明。对于被关押的新四军战友,叶挺总是关心备至。当他收到周恩来设法送来的钱后,就会给其他战友购买食物、衣服、蚊帐等,并且利用送物品的机会激励大家:“我们是受党和新四军的教育,不要辜负党的期望,要坚持斗争到底!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做出任何对党不利的事情!”收到物品的新四军战士常常会在衣服的内兜里发现写有“团结一心,斗争到底”的纸条,可见叶挺的用心良苦。
1941年1月至1946年3月,叶挺曾被囚禁在江西上饶、四川重庆、湖北恩施和广西桂林等地。在狱中,叶挺经受了国民党反动派来自心理和身体的多重折磨。他忍辱负重,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直到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叶挺才获得自由。可惜的是,叶挺在乘飞机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