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_广州起义烈士陵园(1 / 1)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概况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是为纪念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性陵园。1997年7月,该陵园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等人,组织发动了广州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 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政府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兴建了这座富有民族风格的烈士陵园。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陵园总面积18万平方米,分陵区和园区两部分。陵区有正门门楼、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叶剑英元帅墓等。正门门座是以白花岗石为基础,汉白玉石上配以橙红色的琉璃瓦顶,双阙正面石壁镌刻着周恩来手书“广州起义烈士陵园”8 个大字。陵墓大道宽阔笔直,两旁苍松翠柏,其间20个花坛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坐北向南,面对东较场,面积达18万平方米。陵园正门为两座黄色琉璃瓦顶的石阅,当中一列5扇朱红色铁栅门,气势庄肃。在南门正面的石壁上镌刻有周恩来手书漆金的园名。宏敞的主墓道用花岗石块铺砌,两侧建花圃遍种红花,两旁的山坡上遍植青松翠柏,终年红花不绝,四季长青。

陵园由陵、园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包括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拱形的陵墓。墓旁苍松翠柏,红花吐艳。还有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墓及叶剑英墓等,陵园东部建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以及血祭轩辕亭,有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的题吟。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西南有广东历史博物馆。

整个陵园坐落在岗地湖畔,纪念性

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点缀以碑亭桥榭,在遍地红花的坡地中交织着石道幽径,风景秀丽。每逢节假日和革命纪念日,尤其在清明节前后,广大的青少年会到这里举行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此次起义中,涌现出的众多优秀领导人才,后来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为革命事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起义军南下广东省东江地区,准备再行北伐。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批判和结束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20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向省委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讨论了广东全省的暴动计划,准备在广州市和广东省各地发动工人、农民举行暴动,配合南昌起义军夺取广东政权,并决定成立广州、西江和北江暴动委员会。

10月初,南昌起义军在潮安(今潮州)、汕头地区遭受严重损失。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部分修改了短期内夺取全省政权的计划,改为在广州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斗争。在其他地区则继续发展暴动。

11月17日,粤桂军阀发生武装冲突,中共中央认为两广军阀争夺广东地盘的冲突,实际上是工农群众革命潮流高涨的结果,当即通过《广东工作计划决议案》,要求广东省委“坚决地扩大工农群众在城市、在乡村的暴动,煽动士兵在战争中哗变和反抗,并急速使这些暴动会合而成为总暴动,以取得全省政权,建立工农兵士代表会议的统治”。

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东省委展开了紧张的工作,除要求各地利用粤桂军阀之间

的战争,发动农民拒交冬租、举行暴动之外,还特别关注组织和领导广州市的暴动。1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在张太雷的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于12月12日举行起义。

随后,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相继成立,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起义前夕,汪精卫和张发奎对起义的计划有所察觉,准备解散教导团,在广州实行戒严,并调其远离广州的主力部队赶回广州。在此紧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提前于11日凌晨举行起义。

12月11日3时许,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下,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共5000余人(其中工人赤卫队3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与此同时,广州市郊芳村、西村等地的农民约2万人举行起义,一部进入市区配合起义军的行动。

经过10个多小时的战斗,除第4军军部、军械库和第4军第12师后方办事处之外,珠江以北市区的国民党军、保安队和警察武装均被消灭,起义军缴获炮20余门,枪1000余支。当日上午,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员和工农兵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告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立。

广州起义爆发后,国民党残余部队仓皇而逃,其中包括广东省政府主席陈公博及张发奎、黄琪翔(第4军军长)等人。他们逃跑后,立即电令驻肇庆地区的大部增援。

此后,张发奎所部3个多师和驻守广州珠江南岸李福林的第5军一部,在英、美、日、法帝国主义的军舰和陆战队的支援下,从东西南三面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和工农群众同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遭到严重损失,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在此危急时刻,起义军总指挥部为保存革命力量,于12日夜下达了撤出广州的命令。

广州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起义军和工农群众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

(本章完)